学术投稿

微弹簧圈栓塞治疗经皮肾穿刺术后出血的疗效分析

何云峰;合媛杰;杨亚平;张雄军;柏魏;马睿

关键词:超选择微弹簧圈栓塞, 经皮肾穿刺术, 难止性出血
摘要:分析超选择微弹簧圈栓塞治疗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后难止性出血的疗效.选取收治的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后难止性出血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止血治疗;选取同期同类型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给予超选择微弹簧圈栓塞止血治疗方法.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组总有效率(96.7%)显著高于对照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微弹簧圈栓塞治疗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后难止性出血疗效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尿常规检验中运用常规化学法与尿液分析仪检验的效果分析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12月80例尿常规检验患者,均通过常规化学法与尿液分析仪检验,分析两种检验方式的准确性.在白细胞、红细胞、尿蛋白等阳性率上,常规化学法分别为33.75%、40%、26.25%,尿液分析仪为35%、37.5%、23.75%,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白细胞准确率、红细胞准确率与尿蛋白准确率上,常规化学法分别为93.75%、91.25%、95%,尿液分析仪为95%、95%、93.75%,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尿常规检验中运用常规化学法与尿液分析仪检验均可以达到较为理想的检验效果,如果可以进行联合运用,其效果更为凸显,有效弥补各方式弊端.

    作者:黄婷婷;周志健;陈林强;梁广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全麻对老年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8例老年患者,依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全身麻醉.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状况.结果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可能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对老年手术患者并不适合使用.

    作者:孟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丝裂霉素C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06例青光眼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丝裂霉素C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后眼压均优于治疗前(P<0.05),组间治疗后对比(P>0.05),观察组I、II、III度浅前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方案在均能够有效控制眼压,但是从手术调节性、安全性方面综合考虑,丝裂霉素C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效果更加显著.

    作者:胡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健康档案在高血压社区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评析

    选取2014年我社区常住的高血压患者50例设为对照组,选取2014年我社区常住的高血压患者50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阶段实施常规的高血压社区管理,未采取电子健康档案管理模式,观察组阶段在高血压的社区管理中应用电子健康档案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健康行为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的血压控制总有效率为94%,较对照组的78%明显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健康行为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更高(P<0.05).在高血压的社区管理中实施电子健康档案管理,可更加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患者的健康行为以及生活质量.

    作者:潘广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分析

    探究与分析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将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治疗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纳入本次探究实验,随机分为不同组别,分别进行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计算.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治愈率以及致死率分别是92%、40%、4%与52%、16%、28%,区别较大(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再出血率分别是8%、16%,区别不大(P>0.05).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较为理想,能够及时清除患者的脑血肿,减轻患者脑组织受到的损伤,避免患者脑组织出现变性坏死等不可逆的损伤,尽量挽救患者的生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顺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布拉氏酵母菌对小儿急性细菌性腹泻的疗效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

    研究布拉氏酵母菌在小儿急性腹泻治疗中的价值及对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收治的急性腹泻患儿12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生素、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布拉氏酵母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等.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比对照组(81.67%)高,且观察组大便次数比对照组少,止泻时间更短(P<0.05);治疗72h后,观察组CD3、CD4、CD4/CD8指标值均高于对照组,且CD8指标值低于对照组(P<0.05).对急性腹泻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布拉氏酵母菌治疗效果确切,有助于促进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缓解,改善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家长依从性好,值得推广.

    作者:佃东春;陈美珍;吴敏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评价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200例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单用药组和联用药组.单用药组单纯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治疗,联用药组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尿素氮、血肌酐和UAER的差异.联用药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单用药组(P<0.05);干预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尿素氮、血肌酐和UAER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联用药组对比单用药组收缩压、舒张压、尿素氮、血肌酐和UAER改善更显著(P<0.05).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水平和肾功能,对其预后改善有益,值得推广.

    作者:马花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不同方式处理卵巢囊肿剥除术后卵巢创面对卵巢功能影响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4月收治的60例卵巢囊肿患者,根据止血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双极电凝处理卵巢创面;实验组采用缝合方式处理卵巢创面.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卵巢功能、月经情况及卵巢排卵情况.术后对照组患者月经异常率、排卵率与实验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对照组患者FSH水平高于术前,E2及AFC水平低于术前,差异显著(P<0.05);LH水平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FSH、E2、AFC及LH水平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腹腔镜下采用缝合方法处理卵巢囊肿剥除术后卵巢创面效果优于双极电凝方法,可保护患者卵巢正常功能,改善其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王玉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右美托咪定对单肺通气下老年食管癌开胸手术患者炎症反应及肺功能的影响

    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拟行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80例老年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0例.两组的麻醉方法相同,观察组麻醉诱导后给予右美托咪定0.5μg/kg·h经静脉泵入,对照组麻醉诱导后则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经静脉泵入.观察及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各时间点的肺功能与炎症反应指标变化.对照组T2、T3时的气道平台压、气道峰压明显高于T1和观察组同期,肺有效顺应性明显低于T1和观察组同期(P<0.05).对照组T3、T4时的TNF-α、SP-D明显高于T0和观察组同期(P<0.05).右美托咪定有助于改善单肺通气下老年食管癌开胸手术患者的炎症反应与肺功能,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廖家齐;先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八段锦运动疗法预防老年人跌倒的效果研究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4例跌倒伤老年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老年人接受12周的散步练习,观察组患者进行12周的八段锦运动.观察两组患者起立-走时间(TUGT)、闭眼三角站立时间(ECLSB)变化情况,并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修订版跌倒效能量表(MFES)对两组老人跌倒预防情况进行评分比较.两组老年人起立-走时间(TUGT)、闭眼三角站立时间(ECLSB)较12周前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Berg平衡量表(BBS)、修订版跌倒效能量表(MFES)评分53.5±12分、132.4±35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48.8±11分、123±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八段锦运动疗法对于预防老年人跌倒有显著效果,不但能帮助患者改善身体状况,更能提高平衡感,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石小燕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神经节苷脂钠联合高压氧治疗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中应用效果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9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措施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高压氧治疗.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11%、71.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原始反射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肌张力恢复时间和吮吸能力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1、2、4w的NBN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后遗症发生率为11.11%,低于对照组的3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节苷脂钠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肇雄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早期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时机选择中的应用研究

    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依据是否行早期颅内压监测将这些患者分为监测组和未监测组各40例.对两组患者的颅内压传感器置入时间、入院到手术开颅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监测组患者的入院到手术开颅时间显著短于未监测组,并发症发生率10.0%(4/40)显著低于未监测组40.0%(P<0.05),预后优良率57.5%显著高于未监测组35.0%(P<0.05).早期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时机选择中的应用效果好,发挥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勇;刘旭;朱家伟;黄建军;廖洪民;郑涛;辛元君;胡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动脉溶栓联合介入方法治疗老年急性脑血管闭塞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动脉溶栓和介入治疗联用在老年急性脑血管闭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6年3月在我院治疗急性脑血管闭塞的老年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分组后,60例常规组患者接受一般治疗,60例研究组患者接受动脉溶栓与介入联合治疗,记录两组的血管再通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其治疗前后的ADL评分和NIHSS评分进行比较,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均优于常规组;研究组患者血管再通率为86.67%,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治疗效果比常规组更好.结论 对急性脑血管闭塞老年患者实施动脉溶栓和介入联合治疗,能够有效疏通患者血管,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增强其日常生活能力,促进其身体康复,改善其生活品质,在临床上具有较大的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李培圣;潘溶溶;袁莉;陈海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D-二聚体、NT-proBNP及脂蛋白(a)检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D-二聚体、NT-proBNP及脂蛋白(a)检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收治的6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6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两组入选者D-二聚体、NT-proBNP及脂蛋白(a)水平进行检测、对比,同时比较观察组不同损伤程度的D-二聚体、NT-proBNP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D-二聚体、NT-proBNP及脂蛋白(a)水平均显著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比发现,非大面积梗死、NIHSS评分≤10分、无意识障碍、未并发高血压、随访结果存活的患者D-二聚体及NT-proBNP水平均显著低于大面积梗死、NIHSS评分>10分、有意识障碍、并发高血压、随访结果死亡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二聚体、NT-proBNP及脂蛋白(a)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的诊断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能反映出病情的严重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思梅;刘莹;刘丽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核磁共振用于脊柱损伤诊断的影像特征及价值研究

    目的 分析研究对脊柱损伤患者进行核磁共振诊断的影像特征,并进一步确定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我院影像科收治的150例脊柱损伤患者.根据诊断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74例和观察组76例,对照组采用CT检查,观察组采用核磁共振检查.比较2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以及核磁共振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观察组的检查准确率分别为:椎骨骨折95.8%、椎体脱位92.3%、椎间盘损伤95.2%、韧带损伤91.7%、脊髓损伤100.0%;对照组的检查准确率分别为椎骨骨折72.7%、椎体脱位57.1%、椎间盘损伤72.2%、韧带损伤54.5%、脊髓损伤44.4%.观察组的检查准确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核磁共振的影像能将患者的脊柱损伤类型清晰显示出来.结论 对脊柱损伤患者采用核磁共振诊断能获得清晰的图像信息,从而提高诊断准确率,是一种有效、可靠的诊断方式.

    作者:莫海宾;潘枝婉;陈源凯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自由体位对初产妇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分娩的临床研究

    探索自由体位对初产妇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分娩的影响随机抽取收治的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分娩产妇1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意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截石位分娩,观察组产妇则自由选择体位分娩.对两组分娩结果展开分析.观察组产程异常发生率为6.67%,明显比对照组的13.95%低;观察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明显比对照组的9.30%、6.98%低;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比对照组高,第二产程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对于初产妇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分娩中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有助于提高自然分娩率,提高产妇分娩过程中的舒适度,保障母婴健康,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唐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中叶切除治疗大体积高危前列腺增生症临床探讨

    选取我院泌尿外科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30例大体积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均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中叶切除治疗.选取病例手术均成功实施,无前列腺包膜穿孔、尿道外括约肌损伤等手术并发症;平均用时27.8±6.3min,平均出血量80.6±20.4ml,膀胱持续冲洗时间经统计平均13.6±4.7h.将尿管拔除后,相较术前,患者自觉排尿通畅,尿线呈变粗显示,出院3个月后到院复查,未发生膀胱颈口挛缩、尿失禁等系列并发症.术后3个月QOL、IPSS评分均显著降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术前,术后平均夜尿频次、PVR明显减少,Qmax明显增多,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临床高危大体积前列腺增生症病例,在临床治疗时,取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中叶切除术应用,具较高有效性及安全性,对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意义显著.

    作者:王兴尧;厉凌峰;李志舟;刘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和体重与胰岛B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目的 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体重指数(BMI)和年龄与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内分泌科住院及门诊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217例,依照不同的BMI水平分为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分别比较各组血压、体重指数、腰围、血脂、血糖及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中的胰岛功能状态,并用稳态模型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超重和肥胖组HOMA-IR及胰岛B细胞功能指数均明显高于正常组,不同年龄组HOMA-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无差异,肥胖组年龄超过60岁者急性胰岛素分泌指数及胰岛素曲线下面积高于年龄小于60岁者.结论 新诊断2型糖尿病中非肥胖者胰岛素分泌功能缺陷更明显,肥胖者以胰岛素抵抗程度明显.未发现年龄与胰岛β细胞功能或胰岛素敏感性存在明确相关性.

    作者:黄启亚;杨彩娴;钟国权;梁俊兴;贾文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急性脑梗塞应用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效果观察

    选取我院收治4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用药后的一周、两周、三周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上意义(P>0.05).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塞效果显著,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黎才源;梁银婷;李上华;吴学永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已婚女性计划生育工作中开展计划性生育宣教的价值研究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9月在我计划生育服务站监测孕情的已婚女性12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计划性生育宣教,对两组女性生育率、再次妊娠率、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观察.观察组干预后再次妊娠率为3.33%,计划外妊娠率为1.64%,对照组再次妊娠率为21.67%,计划外妊娠率为1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育相关知识知晓率为93.33%,对照组为75.00%,两组差异显著(P<0.05).女性计划生育工作中实施计划性生育宣教效果满意,可增加女性对生育相关知识的了解,降低再次妊娠率及计划外妊娠率,值得推广.

    作者:吴慧芬;胡文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