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献
探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护理的临床效果.选择2014年12月~2105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发生胆漏的64例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术后护理干预方式的不同,分成观察组32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施以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效果.观察组满意度为96.88%,对照组满意度为78.13%,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价值(χ2=5.12,P<0.05).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发生胆漏的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可获取显著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采纳与推行.
作者:陈水洲 刊期: 2017年第13期
探讨美罗培南联合大剂量氨溴索雾化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选取2013年9月~2016年8月我院102例重症肺炎新生儿,根据治疗方案分组,各51例.两组均给予美罗培南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联合标准剂量氨溴索雾化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大剂量氨溴索雾化治疗.对比两组发热、呼吸困难、肺部啰音等主要症状改善时间,并统计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发热消退、呼吸改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较短,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04%高于对照组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84%与对照组5.8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新生儿重症肺炎美罗培南与大剂量氨溴索雾化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且具有安全性.
作者:张海霞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研究分析无痛人工流产在疤痕子宫早孕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疤痕子宫早孕孕妇104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无痛组与常规组各52例,无痛组采用无痛人工流产,常规组采用常规人工流产,用t检验对比分析两组孕妇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进出宫颈次数,用X2检验对比并发症的发生率.通过对比发现,无痛组孕妇的手术时间为(6.4±1.1)h,术中出血量为(8.6±4.4)ml,进出宫颈次数为(1.2±0.5)次,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9%),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痛人工流产在疤痕子宫早孕患者的治疗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玥 刊期: 2017年第13期
探讨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对症状缓解及颈椎生理曲度的影响.纳入我社区2013年1月~2015年11月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10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手法干预.对治疗前及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患者VAS(视觉模拟评分法)疼痛评分、颈椎生理曲度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两组患者治疗后颈椎生理曲度值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治疗后观察组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5.198,P=0.000);且观察组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4.34%,治疗后整体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67.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复发率为22.64%,观察组复发率为9.43%,差异显著(P<0.05).手法治疗后患者的颈椎生理曲度及镇痛疗效均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作者:潘国昌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研究分析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糖尿病治疗的疗效差异.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诊治的92例糖尿病患者,以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组间均46例;所有患者在治疗中均应用胰岛素进行治疗,其中研究组通过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通过胰岛素多次连续皮下注射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所有患者的治疗均完成后,组间治疗效果对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的低血糖发生情况对比,研究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在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用药治疗中,采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的方式进行治疗,能够获取满意的临床效果,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郑洪涛 刊期: 2017年第13期
观察延续性护理在石膏固定患者家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对80例石膏固定出院患者进行观察,根据出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出院后在家庭护理中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出院后进行常规的出院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石膏固定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评定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通过1年的延续性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7.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总体健康值观察组为54.23±7.09,对照组为65.21±8.05,总体健康及各维度比较(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延续性护理在石膏固定患者出院后家庭护理中的应用,能有效减少石膏固定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谢慧丽 刊期: 2017年第13期
探究Bakri子宫填塞球囊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对照组予以宫腔内纱条填塞治疗,观察组予以Bakri子宫填塞球囊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临床预后.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2h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及输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24h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止血有效率为91.0%,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两组术后均未发生产褥感染,亦无严重不适.Bakri球囊治疗产后出血的止血效果确切,减少术后出血量,有助于尽可能地保存患者的生育能力.
作者:安莉莉 刊期: 2017年第13期
抽取来我院就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此次实验的目标对象,50例患者均实施PCI术,并对其进行随机对照分组.对照组25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25例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显著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对照组40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0%,显著高于观察组(16.00%)(P<0.05).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PCI术并结合优质护理,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各医疗机构推广应用.
作者:蒙燕颖;江佳颖 刊期: 2017年第13期
调查分析新乡地区学龄前儿童屈光状态流行病学情况.以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新乡地区6所幼儿园的1562例学龄前儿童(3124眼),以SureSight手持自动验光仪对其屈光状态进行检查,分析不同年龄儿童视力低下情况,屈光不正与儿童性别关系及不同年龄组屈光状态.3124眼中,屈光不正率为98.21%,3岁~组视力低下检出率>4岁~组>5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童与女童屈光不正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屈光不正以轻度远视为常见,占82.59%,其次为单纯性散光,占12.80%.轻度远视和单纯性散光是新乡地区学龄前儿童常见的屈光状态,轻度远视构成比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单纯性散光构成比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作者:位建勋;张新立;林兰;段光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小儿手术患儿,依据不同手术药物使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七氟烷吸入维持性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右美托咪定,分析两组患儿麻醉苏醒躁动期情况差异.结果在拔管时与苏醒期躁动评分情况上,观察组各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呕吐与躁动发生率上,观察组为17.5%与15%,对照组为37.5%与42.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清醒时间与喉管拔除时间上,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对小儿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有较好的控制改善效果,药物使用更安全,不影响手术效果与开展推进,药物安全性与效果均有保证.
作者:刘兆惠 刊期: 2017年第13期
探究呋塞米与托拉塞米在脑出血后急性脑水肿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选取我院收治的112例脑出血后急性脑水肿患者,随机将其划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呋塞米,观察组接受托拉塞米,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以及临床疗效.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1%(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和ADL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脑出血后急性脑水肿患者给予托拉塞米治疗,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呋塞米,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作者:朱平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D二聚体检测联合256层CTA在缺血性结肠炎(IC)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6年6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100例I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血浆D二聚体水平、腹部CTA双期扫描结果、结合结肠镜的确诊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D二聚体联合CTA检测阳性率分别与单纯D二聚体检测及单纯CTA阳性率相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联合CTA检测的诊断时间短于单纯CTA检测及单纯D二聚体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二聚体检测联合256层CTA在缺血性结肠炎早期诊断中可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性,把诊断时间缩短至入院48h左右,为后续的结肠镜检查及病理活检提供良好的指引,为改善患者结肠缺血争取到宝贵的时间,建议作为疑诊缺血性结肠炎患者行结肠镜之前的常规诊断组合项目.
作者:杨振声;邱小蕾;陈颖瑜;卢嘉茵;刘韶辉;朱佳成 刊期: 2017年第13期
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0例分两组,钢板固定组采用钢板内固定;外支架组采用外支架固定.就两组患者手术所需的时间、术后骨折愈合的时间、手术中出血情况、术后腕关节功能评分和骨折复位效果、术后并发症率进行比较.结果外支架组骨折复位效果明显高于钢板固定组,术后并发症率明显低于钢板固定组(P<0.05).外支架组患者手术所需的时间、术后骨折愈合的时间、手术中出血情况、术后腕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钢板固定组(P<0.05).桡骨远端骨折外支架固定与钢板内固定临床疗效有差异,其中,外支架固定治疗手术时间比较短,出血也比较少,且可牢靠固定,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加速关节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家邦 刊期: 2017年第13期
分析探讨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口腔溃疡发生率受护理干预的影响情况.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白血病化疗的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38例、观察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另外进行防感染、饮食及心理干预等)42例.两组患者口腔溃疡程度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治疗与护理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10%,对照组为68.4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需要化疗的白血病患者实行护理干预,可以较快改善口腔溃疡情况,促进愈合,效果显著.
作者:何兴;刘丽君 刊期: 2017年第13期
探讨小针刀加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优势.以2014年1月~2016年7月我院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75例作为对象,将纳入患者随机分为单一组(37例)和联合组(38例).单一组仅采用小针刀进行治疗;联合组采用小针刀加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颈肩背疼痛评分、颈性眩晕评分、SF-36评分;治疗不适症状发生率.联合组患者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比单一组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颈肩背疼痛评分、颈性眩晕评分、SF-36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联合组治疗后颈肩背疼痛评分、颈性眩晕评分、SF-36评分显著比单一组好(P<0.05);两组患者治疗不适症状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小针刀加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颈肩背疼痛和眩晕,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且无明显不适,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霍敬贤 刊期: 2017年第13期
探讨使用双极人工股骨头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对围手术期间隐形失血的效果.选取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73例为研究对象,观察手术后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的变化.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及血细胞进行对比分析,手术前血红蛋白及血细胞含量较多,手术后血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趋于正常,无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前患者血细胞比容和血红蛋白的含量较高,容易出现隐形失血的现象.手术后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含量较低.
作者:黄星球 刊期: 2017年第13期
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内镜下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结石的效果.将2015年2~7月收治的100例胆结石患者作为对照组,行传统开腹取石术治疗,将2015年8~2016年3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行双镜联合手术,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对照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切口直径及肠蠕动恢复时间等均高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研究组为6%,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81%,研究组为96%,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传统手术对比,双镜联合手术治疗胆结石手时间、住院时间均较短、且切口直径、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较少,肠蠕动恢复时间较短,手术疗效较好,术后并发症少见.
作者:姜高 刊期: 2017年第13期
分析采用补肾益气化瘀解毒汤与玻璃酸钠联合方案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接收的骨关节炎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单用玻璃酸钠注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益气化瘀解毒汤联合进行治疗.两组均接受为期5周的治疗,治疗后对两组的疗效进行评估分析.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0%,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0%,差异显著(P<0.05).采用补肾益气化瘀解毒汤与玻璃酸钠联合方案治疗骨关节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尹广政 刊期: 2017年第13期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4例股骨颈基底部内收型骨折,并按照固定方式分为A、B两组各32例,分别进行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治疗与人工股骨头置换等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观察两种手术术中情况,并在出院后6个月内随访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调查显示,两组患者在术中术后等情况出现较大差异,B组患者在手术进行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恢复时间上均优于A组患者;并且在术后随访1、3、6月中,B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评分也同样高于A组,疗效更好,以上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不同内固定手术方式治疗股骨颈基底部内收型骨折的临床疗效发现,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可有效减少对患者造成的创伤;且术后恢复效果良好,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促进患者尽快回归日常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不失为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案.
作者:李臣玉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研究采用单纯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两种方式进行无痛分娩的临床效果.选择接受无痛分娩产妇86例,以数学随机数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组43例.对照组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单纯硬膜外麻醉方式进行无痛分娩;研究组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方式进行无痛分娩,观察两组的效果.研究组产后初乳时间和产后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仅1例母婴不良事件发生,少于对照组的8例;24h有效泌乳量39例,多于对照组的30例;无痛分娩麻醉总有效率达95.3%,高于对照组的79.1%;产后不同时间点新生儿Apgar评分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进行无痛分娩,可有效提高泌乳量,提高新生儿质量,减少母婴不良事件,使母婴安全得到充分保障.
作者:王伟;李金志 刊期: 2017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