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型溶血素和传统溶血素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朱晓颖

关键词:血常规检验, 传统溶血素, 新型溶血素
摘要:分析新型溶血素和传统溶血素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应用效果.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人群50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250例.两组人群均行血常规检验,其中常规组采取传统溶血素进行检验,观察组采取新型溶血素进行检验,对比两组检验结果.观察组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白细胞计数与血小板计数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在血常规检验中采取新型溶血素进行检验将使得血红蛋白的含量明显偏高,但是可采取相应的措施给予纠正,且新型溶血素具有更高的生物安全性与较低的检测成本.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糖化血红蛋白在诊断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价值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在诊断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价值.选取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T2DM组)和同期健康体检志愿者100例(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HbA1c与FPG、2hPG及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的关系.T2DM组HbA1c、FPG、2hPG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bA1c水平与FPG、2hPG、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呈正相关(r=0.69,0.57,0.62,P<0.05).与血糖检测相比,血HbA1c水平与FPG和2hPG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糖尿病的诊断准确率,对2型糖尿病诊断和疗效评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郭惠莲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心脏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对提高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临床诊断准确性的影响

    探究心脏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对提高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患者临床诊断准确性的影响.选取2013年7月~2016年4月我院AHCM患者51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1例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组超声心动图检查与心电图检查结果.两组IVS、LVd、LVTW、LVEF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T、LA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波倒置幅度、胸前导联R波、ST段下移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可直观显示患者病症,有利于提高AHCM诊断准确性.

    作者:刘喆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口腔扁平苔藓外周血Th1/Th2型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价值研究

    探讨口腔扁平苔藓外周血Th1/Th2型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价值.从收治的充血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中抽取22例作为A组,光滑型口腔扁平苔藓22例作为B组,并选取22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对比不同组别IL-4mRNA与IFN-gamma mRNA的表达水平、IL-4与IFN-gamma的表达水平、IFN-gamma/IL-4 mRNA与蛋白表达量比值.A、B组IL-4mRNA表达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IFN-mRNA表达水平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口腔扁平苔藓患者IL-4表达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IFN-gamma表达水平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口腔扁平苔藓患者IFN-gamma/IL-4 mRNA与蛋白表达量比值及IFN-gamma/IL-4蛋白表达量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Th1/Th2与口腔扁平苔藓发病机制有关,可作治疗参考.

    作者:方溢云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不同给药途径米索前列醇对人流术前扩宫效果的临床观察

    分析不同给药途径米索前列醇对人流术前扩宫效果.选取2015年5月~2016年6月于我院行人流术者92例,参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均予以米索前列醇扩宫,对照组口服给药,研究组阴道给药,比较两组扩宫效果及扩宫时疼痛程度、不良反应.研究组扩宫有效率为97.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扩宫疼痛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17.3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1.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流术前米索前列醇经阴道给药的扩宫效果优于口服给药,能减少扩宫时疼痛程度,降低不良反应率,值得推广.

    作者:王雪琴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高岭土与二氧化硫联合作用对呼吸道系统影响的研究

    研究高岭土与二氧化硫联合作用对呼吸道系统的影响作用.选取高岭土厂工人60人,对其进行分为甲乙丙三组各20人,其中甲组工人在高岭土与二氧化硫共同环境下工作,乙组工人在单高岭土粉尘工作环境,丙组工人则为常规工作环境.所有工人均为工作3年后进行检测比较,比较其肺功能情况.经比较,各组工人的肺部呼吸系统均存在一定的不良情况,而相比较乙丙两组,甲组工人的症状情况表现更为严重,经比较,P均<0.05,表明具有临床统计学研究意义.高岭土粉尘和二氧化硫的联合作用,对人体呼吸道影响较为严重,此类工作环境的工人及相关机构和企业,应当做好呼吸系统的防护措施,为工人建立完善的健康保障体系,减少对粉尘和废气的吸入,做好预防,从根本上减少该类疾病的发生.

    作者:谢保容;王金菊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补液速度在创伤性休克患者护理中的重要性研究

    研究对于创伤性休克患者进行急救处理时严格掌握补液速度的应用效果.将我院于2014年2月~2016年4月间收治的13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普通组65例与干预组65例,普通组患者接受临床常规急救处理及护理措施,采用常规补液速度进行治疗,干预组根据休克指数计算公式结果,做好补液依据,严格掌握补液速度,观察两组患者经干预后休克症状恢复情况.普通组患者休克症状有效恢复为52例、效果一般为13例,干预组分别为62例、3例,干预组有效恢复例数较多,普通组较少(P<0.05).普通组患者满意度为78.46%,干预组为95.38%,干预组患者满意度较高(P<0.05).创伤性休克是临床常见急性病之一,针对此类患者应及时提供紧急处理措施,计算休克指数,遵医嘱进行输液治疗,调整补液速度,大部分患者休克症状得到有效恢复,患者满意度较高.

    作者:张郁秋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微创技术在急诊胸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探讨在急诊胸外科手术中应用微创技术的临床效果.对2014年7月~2016年9月在我院行急诊胸外科手术的14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即常规组和微创组各70例,常规组给予患者常规手术进行治疗,微创组给予患者微创技术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和疼痛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微创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时出血量、引流量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常规组患者,微创组与常规组患者在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71%VS17.14%(P<0.05),微创组患者术后无痛及轻度疼痛的患者明显多于常规组(P<0.05).使用微创技术对急诊胸外科患者进行手术的实施,能有效的提高手术时间以及治疗效果,并能减少患者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及疼痛情况,值得应用.

    作者:李树鹏;李婧;张晓梅;何琳;焦超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护理路径应用于口腔种植的临床效果观察

    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口腔种植中的效果.选取我院收治的52例进行口腔种植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进行观察,分组形式采取数字分组法,分为比较组和研究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患者的种植成功率、心理状况和满意度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的种植成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0.35,P>0.05);研究组的心理状况优于比较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15%,比较组为73.08%,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5.32,P<0.05).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口腔种植患者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高巧萍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外侧改良切口解剖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关节骨折的临床研究

    研究外侧改良切口解剖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5月收治的94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传统靴型支具辅助经皮穿针撬拨固定术治疗.研究组给予外侧改良切口解剖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临床疗效、Maryland评分及愈合不良发生率.两组均手术成功,骨折愈合.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Bohler角及Gissane角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优良率为82.9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8.09%(P<0.05).研究组Maryland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愈合不良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跟骨关节骨折给予外侧改良切口解剖型钛板内固定术与常规术式相比虽手术更复杂,骨折愈合时间没有显著缩短,但更能促进跟骨功能恢复.

    作者:李永辉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TPPA、ELISA及FTA-ABS检测方法对梅毒诊断的临床意义分析

    分析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法(TPPA)、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荧光螺旋体抗体吸附(FTA-ABS)三种检测方法临床上诊断梅毒可行性.选取我中心性病艾滋病科2011年3月~2016年3月门诊就诊的1865名患者.对1865名就诊者进行ELISA检测,选出阳性394名.394名阳性患者分别采用TPPA、FTA-ABS二种法对患者的血清进行检测,分析二种方法的检出率.TPPA法阳性检出率为79.70%,FTA-ABS法阳性检出率为90.36%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检测梅毒可将三种检测方法联用,具有更好的检测效果.实际操作中应选用ELISA进行筛选,再用TPPA确证,终用FTA-ABS确诊.

    作者:贠赟;付立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脑CT的临床特征及对照研究

    探讨神经分裂症患者脑CT的临床特征,并进行对照研究.临床纳入80例我院2013年6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80例同期我院收治的神经症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采用CT进行脑部扫描,对比扫描结果.研究组脑萎缩比例高达3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女性患者脑萎缩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超过50岁的患者脑萎缩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超过10年的患者脑萎缩发生率明显高于病程小于10年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脑萎缩是常见的临床特征,而脑萎缩发生率随着病程和年龄的增加而上升,脑部CT有助于临床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

    作者:朱朝选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AECB)患者血清NT-proBNP、hs-CRP和PCT的水平变化分析

    探讨分析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AECB)患者血清脑利钠肽N端前体肽(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情况.选取118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按照患者病情,将其分为重症组45例和轻症组73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急性发作期以及缓解期血清NT-proBNP、hs-CRP以及PCT水平变化.无论发作期还是缓解期,重症组患者其血清NT-proBNP、hs-CRP以及PCT水平均显著高于轻症组(P<0.05);无论重症组还是轻症组,发作期患者血清NT-proBNP、hs-CRP以及PCT水平均显著高于缓解期(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NT-proBNP、hs-CRP以及PCT水平两两互呈正相关关系(P<0.05).血清NT-proBNP、hs-CRP以及PCT水平能够反映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为患者的预后及治疗提供了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

    作者:陈永生;陈小红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微创环切术在口腔种植中的临床效果和美学价值

    分析在口腔种植中应用微创环切术治疗的效果和美学价值.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在本院接受口腔种植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翻瓣种植,观察组选择微创环切术进行种植,比较两组效果.观察组种植所需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术后肿胀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美学效果评分为11.24±2.24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71±1.64分,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牙龈乳头高度为3度的患者占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牙槽嵴的骨吸收量为0.14±0.02mm,显著优于对照组的0.18±0.0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环切术用于口腔种植中,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治疗安全性,美学效果良好,促进术后康复,有推广可行性.

    作者:黎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儿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护理管理效果评价

    研究规范性护理管理应用于儿童预防接种的效果.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社区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共12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其中2014年12月之前的儿童共560例为对照组,自2015年1月之后的儿童共640例作为研究组,对照组不采用护理管理方法,按照常规的预防接种流程进行预防接种.研究组儿童则采用规范的护理管理方法,对接种后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和记录,并对儿童预防接种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和记录.研究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儿童预防接种流程采用规范性护理管理之后,儿童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有所降低,满意度有所升高,提高了预防接种的安全性,值得进行临床研究.

    作者:杨慧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宫腔镜下不同方式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研究宫腔镜下不同方式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的临床效果.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53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宫腔镜下刮匙定点刮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复发率、妊娠率.观察组患者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相较于宫腔镜下刮匙定点刮除术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复发率,提高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丹燕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新鲜冰冻血浆制备过程中时间与制备方法对冷沉淀中凝血因子水平的影响

    探讨新鲜冰冻血浆制备过程中温度及时间因素对速冻血浆凝血因子水平的影响.选取2015年9月~10月采集保存的128人份无偿献血者全血为实验材料,制备FFP.新鲜血浆容量为230ml,均分后分装2袋,分为A组(血浆平铺后,放在平板速度机上速冻20 min)和B组(血浆平铺后,-86℃保存2h).经凝固法检测FⅧ和Fg.两组冷沉淀中Fib、FV、FⅨ、FⅧ活性比较,制备时间越长,活性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进行组内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进行组内分析,活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2h时Fib、FV、FⅨ、FⅧ活性高.两种速冻方法制备冷沉淀的FⅧ活性趋势比较,均随着制备时间的延长,活性下降.温度及时间因素对速冻血浆凝血因子水平有一定的影响,时间越长,速冻血浆凝血因子活性越低,临床需注意温度及时间对速冻血浆凝血因子水平的影响,减少对检测结果的误导.

    作者:黄国贤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CRP的影响观察

    探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在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效果,以及其对患者血清CRP的影响.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支原体肺炎治疗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同时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查患儿血清CRP并进行对比.在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对比方面,无论是退热时间、咳嗽消退时间,还是肺部阴影、啰音消失时间,观察组患儿均明显短语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CRP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交治疗前CRP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患者CRP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治疗,采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能够改善患儿临床体征,促进患儿尽快恢复,同时安全性强,在临床中值得大力推广与使用.

    作者:付晓梅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基于健康信念模式为框架的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遵医行为及自护能力的影响

    分析基于健康信念模式为框架的健康教育对冠心病(CHD)患者遵医行为及自护能力的影响.选取2014年4月~2016年3月我院86例CHD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基础健康教育,在此基础上,研究组予以基于健康信念模式为框架的健康教育.统计两组遵医行为、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经秩和检验,研究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6个月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健康信念模式为框架的健康教育可提高CHD患者遵医行为、自护能力.

    作者:朱继红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高压氧联合整体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康复进程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探讨高压氧联合整体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SBI)术后患者康复进程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选取2014年9月~2016年12月我院例SBI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基础护理+高压氧,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整体护理干预.统计对比两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神经功能评分(NIHSS).研究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氧联合整体护理干预可缩短SBI术后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神经功能评分.

    作者:张艳杰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脑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探索脑供血不足性眩晕应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的临床疗效.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脑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西比灵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椎动脉血管搏动指数、椎动脉血流速度、基底动脉血管搏动指数、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椎动脉血管搏动指数、椎动脉血流速度、基底动脉血管搏动指数、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脑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效果显著.

    作者:韩玉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