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认知语言康复训练对发育迟缓患儿各能区发育水平的影响

陈霭信;陈小花;吴东明

关键词:早期认知语言康复训练, 发育迟缓, 能区发育水平
摘要:探讨早期认知语言康复训练对发育迟缓患儿各能区发育水平的影响.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发育迟缓患儿88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早期认知语言训练.比较两组各能区发育水平.对照组精细运动、大运动、语言以及社交发育水平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早期认知语言康复训练能提高发育迟缓患儿各能区发育水平,改善患儿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术前心理干预对无痛人流患者术中体动反应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究术前心理干预对无痛人流患者术中体动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为2015年1~2016年12月之间我院行无痛人流的早期孕妇122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1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丙泊酚麻醉,麻醉方案一致,对照组术前常规护理,研究组则进行术前心理干预,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对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术前1h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对比,并统计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STAI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前1h研究组STA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恶心、心动过缓、低血压等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呼吸抑制、体动反应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前心理状态会影响无痛人流手术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有效的术前心理干预可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丽贞;覃凤菊;袁静仪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脑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探索脑供血不足性眩晕应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的临床疗效.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脑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西比灵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椎动脉血管搏动指数、椎动脉血流速度、基底动脉血管搏动指数、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椎动脉血管搏动指数、椎动脉血流速度、基底动脉血管搏动指数、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脑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效果显著.

    作者:韩玉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单孔冲洗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及优越性分析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采取单孔冲洗引流术治疗的疗效及优越性.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接诊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临床资料完整,愿意配合本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双孔冲洗引流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单孔冲洗引流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愈率、血肿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随访3个月复发率进行观察记录,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愈率、血肿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相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住院时间与随访3个月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单孔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明显,安全性高,相比双孔冲洗引流术而言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随访期间复发率,值得借鉴.

    作者:冯圣勇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MACC1和c-Met蛋白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术后复发预测应用分析

    探讨分析MACC1和c-Met蛋白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术后复发预测应用价值.选取我院2001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肺腺癌患者术后病理标本38例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癌旁组织35例作为对照组,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患者MACC1和c-Met蛋白在肺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分析MACC1和c-Met蛋白表达与患者术后病情复发关系.实验组的MACC1和c-Met蛋白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55.26%、68.42%,对照组两者阳性表达率分别是25.71%、31.43%,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MACC1和c-Met蛋白表达与肿瘤T分期、淋巴结转移及病理TNM分期有关,P<0.05.MACC1和c-Met蛋白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与肿瘤T分期、淋巴结转移及病理TNM分期有关,属于复发转移危险因素.

    作者:黄美欧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四肢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四肢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3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四肢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为20例,所有患者均实施创面清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换药处理,而研究组依照患者病情实施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研究发现,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治疗后创伤大小、换药次数和愈合时间相比,研究组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5%,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仅为70%,两组相比研究组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四肢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的治疗中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能够显著减少换药次数,缩短愈合时间,提升临床疗效,属于临床上佳的治疗方法,易被患者所接受.

    作者:刘少华;吴运成;梁开涛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基于健康信念模式为框架的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遵医行为及自护能力的影响

    分析基于健康信念模式为框架的健康教育对冠心病(CHD)患者遵医行为及自护能力的影响.选取2014年4月~2016年3月我院86例CHD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基础健康教育,在此基础上,研究组予以基于健康信念模式为框架的健康教育.统计两组遵医行为、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经秩和检验,研究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6个月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健康信念模式为框架的健康教育可提高CHD患者遵医行为、自护能力.

    作者:朱继红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CT仿真内窥镜结合三维对中央性肺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选择我院收治的治疗后确诊为胸部疾病中央性肺癌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采用CT三维技术对对照组研究对象的病情在治疗前进行诊断;采用CT仿真内窥镜与三维技术结合对研究组研究对象的病情在治疗前进行诊断.研究组研究对象治疗前诊断结果与治疗后确诊结果的符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情诊断误诊率和漏诊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应用CT仿真内窥镜与三维技术结合对患有胸部疾病中央性肺癌的患者的病情实施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跃民;肖林文;张爱英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血清指标联合β2-MG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ysC)、α1-微球蛋白(α1-MG)联合尿β2-微球蛋白(β2-MG)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选取41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行血清Hcy、CysC、α1-MG及β2-MG检测,并统计各指标检测阳性率.观察组血清Hcy、CysC、α1-MG、β2-M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β2-MG、Hcy、α1-MG及CysC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0.24%均高于各指标单一检测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α1-微球蛋白联合尿β2-微球蛋白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作者:秦新峰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胸腔镜手术对多发肋骨骨折并发创伤性膈疝、肺撕裂伤患者的近期疗效

    探讨胸腔镜手术对多发肋骨骨折并发创伤性膈疝、肺撕裂伤患者的近期疗效.在医院2015年7月~2016年12月期间诊治的多发肋骨骨折并发创伤性膈疝、肺撕裂伤患者中抽取54例作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同予以分组,胸腔镜组(n=27)应用胸腔镜手术治疗,开胸组(n=27)应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胸腔镜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胸组,其胸腔引流量均大于开胸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1);胸腔镜组术后平均VAS疼痛评分是(3.89±1.26)分,低于开胸组的(5.57±1.49)分(P<0.05).胸腔镜手术对多发肋骨骨折并发创伤性膈疝、肺撕裂伤患者的近期疗效肯定,可缩短其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缓解疼痛,并促使其早期痊愈.

    作者:张新忠;李楠;赵磊;梁保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半髋关节置换术改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效果观察

    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取半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影响.选择2014年4月~2016年4月作为此次研究的时间段,在此时间段内选择本院收治的7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研究,采取入院编号单双法将患者分为全髋组(n=35)和半髋组(n=35),对所有全髋组患者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所有半髋组患者采取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半髋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完全负重时间与全髋组相比明显较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半髋组患者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与全髋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取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可推广运用.

    作者:胡海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研究

    探讨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在医院2015年12月~2017年2月期间诊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抽取96例作研究对象,遵从抽签原则予以分组,治疗组(n=48)应用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对照组(n=48)单纯应用曲美他嗪,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硝酸甘油减停率以及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时间、运动持续时间.治疗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是97.92%,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时间和运动持续时间分别是(465.12±21.06)s、(621.29±157.84)s,用药8w的硝酸甘油减停率是56.25%,用药所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2.08%;对照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是85.42%,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时间和运动持续时间分别是(407.45±41.98)s、(507.45±155.33)s,用药8w的硝酸甘油减停率是31.25%,用药所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4.58%;上述指标的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患者心绞痛发作时间,提升运动能力,且可帮助患者停用硝酸甘油,或减少用量,有借鉴意义.

    作者:张殿恩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木榴油、樟脑酚、氢氧化钙糊剂在根管消毒中的应用对比

    探究临床根管消毒的治疗过程中,分别应用木榴油、樟脑酚、氢氧化钙糊剂治疗,分析对比三种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牙科治疗奠定基础.自我院2015年5月~2016年9月收治的192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对比患者应用不同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予以不同治疗方案后,对试验组患者采用氢氧化钙糊剂治疗方案的各项症状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如疼痛、肿胀等,差异显著(P<0.05).对试验组患者采用氢氧化钙糊剂治疗方案的临床总有效率(92.2%,59/64)显著高于对照组A(82.8%,53/64)和对照组B(75.0%,48/64),差异显著(P<0.01).临床根管消毒的治疗过程中,以氢氧化钙糊剂的治疗效果为显著,其改善疼痛、肿胀的幅度较木榴油、樟脑酚更为优异,应广泛推广.

    作者:赵西珍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行为神经评分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究行为神经评分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择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160例高胆红素血症足月新生儿设置为观察组,其中血清总胆红素≥342μmol/L为观察A组,血清总胆红素>221μmol/L且<342μmol/L的为观察B组,另选择同时间段的8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设置为常规组,同时对观察组患儿进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监测,比较NBNA评分.结果 当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增高时,显示NBNA评分降低,且观察组患儿的NBNA评分相比常规组新生儿的评分明显较低,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取NBNA评分有利于早期发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引发的神经行为能力异常现象,利于对患儿进行早期疾病治疗,值得实践推广.

    作者:邝奇兰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男性腹股沟斜疝TAPP术中采用完全剥离与横断处理的效果对比

    探讨腹腔镜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对Ⅲ型腹股沟斜疝疝囊采用完全剥离与横断处理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及术中选择.回顾分析2010年8月~2014年8月于我院收治的126例男性单侧Ⅲ型腹股沟斜疝患者行腹腔镜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疝囊剥离与横断处理的临床资料,按疝囊处理方法不同分为:横断处理疝囊(横断组)66例,完全剥离疝囊(剥离组)6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率(血清肿、暂时性神经感觉异常).横断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5.4±1.3)ml、(42.6±7.7)t/min和(3.1±0.8)t/d均少于剥离组(3.6±1.2)ml、(32.4±6.2)t/min和(3.3±0.9)t/d(P<0.05);横断组术后血清肿、暂时性神经感觉异常发生率均为1.7%低于剥离组13.3%、11.7%(P<0.05).治疗Ⅲ型腹股沟斜疝行腔镜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中采用疝囊横断或疝囊完全剥离这两种方法均是安全有效的,其中使用疝囊横断方法处理疝囊可以使术中出血量减少、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缩短、血清肿和暂时性神经感觉异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

    作者:李世清;张栋军;刘跟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在医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抽取82例作研究样本,并遵从随机抽签原则进行分组,治疗组(n=41)采取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方案,对照组(n=41)单纯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就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对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12周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是0,低于对照组的9.76%(P<0.05).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并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可借鉴.

    作者:王俊鹤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电子鼻咽喉镜直视下直接咽鼓管吹张法治疗儿童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分析

    分析电子鼻咽喉镜直视下直接咽鼓管吹张法治疗儿童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选取我医院耳鼻喉科2014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107例儿童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给予鼓膜穿刺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电子鼻咽喉镜直视下直接咽鼓管吹张法治疗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电子鼻咽喉镜直视下直接咽鼓管吹张法通过快速清除中耳积液,改善中耳通气引流,去除患者症状,治疗儿童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乔永威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观察

    研究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及安全性.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7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凝聚等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血脂水平和安全性.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G、TC、LDL-C较治疗前有所降低,HDL-C较治疗前有所升高,且治疗组TG、TC、HDL-C、LDL-C等血脂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脑血管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能够提高疗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翟永超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有创机械通气用于重症急性左心衰患者急诊抢救中的临床效果

    探讨有创机械通气用于重症急性左心衰患者急诊抢救中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10例重症急性左心衰行急诊抢救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两组入院后均立即施以常规基础治疗,参照组给予无创机械通气,观察组给予有创机械通气,对比两组抢救的临床效果.经通气结束后,两组HR、RR、SaO2、PaO2、PaCO2、BNP等指标均有所改善,且相较于参照组,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创机械通气用于重症急性左心衰患者急诊抢救中效果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抢救措施.

    作者:曾慧祺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复方丹参滴丸对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效果观察

    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效果.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48例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服用血塞通胶囊,观察组服用复方丹参滴丸,对比两组患者视力、眼底病变情况及中医证候改善情况.观察组患者视力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眼底病变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丹参滴丸对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谢德权;丘培愈;李万成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新鲜冰冻血浆制备过程中时间与制备方法对冷沉淀中凝血因子水平的影响

    探讨新鲜冰冻血浆制备过程中温度及时间因素对速冻血浆凝血因子水平的影响.选取2015年9月~10月采集保存的128人份无偿献血者全血为实验材料,制备FFP.新鲜血浆容量为230ml,均分后分装2袋,分为A组(血浆平铺后,放在平板速度机上速冻20 min)和B组(血浆平铺后,-86℃保存2h).经凝固法检测FⅧ和Fg.两组冷沉淀中Fib、FV、FⅨ、FⅧ活性比较,制备时间越长,活性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进行组内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进行组内分析,活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2h时Fib、FV、FⅨ、FⅧ活性高.两种速冻方法制备冷沉淀的FⅧ活性趋势比较,均随着制备时间的延长,活性下降.温度及时间因素对速冻血浆凝血因子水平有一定的影响,时间越长,速冻血浆凝血因子活性越低,临床需注意温度及时间对速冻血浆凝血因子水平的影响,减少对检测结果的误导.

    作者:黄国贤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