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淑仪;郑晓芬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49例肝细胞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按照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A组21例、B组17例和C组11例.对比不同治疗方法的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比较治疗后三组患者生存期以及生存率.结果经治疗后A组总有效率为72.73%、B组总有效率为60%、C组总有效率为21.74%,A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生存期为10.24±3.21个月,生存率为18.18%,B组生存期为7.29±2.53个月,生存率为13.33%,C组患者生存期6.18±2.39个月,生存率为8.7%,三组患者生存期以及生存率比较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细胞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临床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治疗方式的选择.
作者:葛启明 刊期: 2017年第15期
将86例多发性跖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采用自体疣包埋术联合肌注卡介苗多糖核酸治疗.对照组单纯肌注卡介苗多糖核酸治疗.治疗结束后6周观察疗效,并随访6个月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痊愈率、有效率、复发率分别为52.2%、84.8%、4.3%;对照组分别为27.5%、62.5%、25.0%.两组痊愈率、有效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疣包埋术联合卡介苗多糖核酸治疗多发性跖疣痛苦小、不良反应少、疗效好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晖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勇义;吴芳;贺亚蕾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选取本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成人锁骨骨折患者66例.治疗新鲜锁骨骨折66例,其中50例中、外1/3骨折行解剖型接骨板固定,16例锁骨远端骨折行锁骨钩接骨板固定.结果66例患者中,共有57例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为优和良,总优良率为86.4%.骨折愈合时间:3~7(平均4.2)个月.成人锁骨骨折采用解剖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时,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可得到明显改善,且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促使患者尽早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提升其生活质量.
作者:肖永海;周超;周辉;李金升 刊期: 2017年第15期
探讨胃肠道肿瘤实施内镜联合单孔腹腔镜切除治疗的可行性.选取收治的胃肠道肿瘤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行腹腔镜技术切除联合胃镜治疗,研究组行内镜联合单孔腹腔镜切除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满意度、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联合单孔腹腔镜切除治疗胃肠道肿瘤效果佳,安全性高,创伤小,能促进患者恢复,缩短了住院时间,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作者:钟健;刘慧军;戎祯祥;熊焰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哮喘患者,对所有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结果实施优质护理后的患者哮喘发作时间为4.61±1.97次/w、哮喘持续时间为4.31±1.21min/次、满意率为100.00%、社会功能评分为97.36±1.45分、物质生活95.41±2.84分、躯体功能94.36±3.47分、心理功能94.36±2.47分,其各项指标均优于护理前.优质护理在老年哮喘患者中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廖灶容;冼春燕;夏伟琼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60例老年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行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睡眠质量评分、焦虑评分及住院时间.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睡眠质量评分、焦虑评分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较好,在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和焦虑情绪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并可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并发症情况,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丽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观察分析干扰素凝胶配合微波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选取2013年1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重度宫颈糜烂的患者69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微波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干扰素凝胶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占35(97.22%),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占27(81.82%),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阴道出血率、阴道排液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干扰素凝胶配合微波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临床使用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蔡文戈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92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面罩吸氧治疗,观察组应用NCPAP治疗.对比两组治疗48h后血气指标、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PaCO2、CD8+水平降低,mHLA-DR、PaO2、CD4+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93.5%)高于对照组(7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应用经鼻塞式持续性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儿血气指标及免疫功能.
作者:平菊梅 刊期: 2017年第15期
将笔者所在医院于2014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产妇,按照生产方式划分为三组,分别为无痛组、自然分娩组、剖宫产组各100例,观察三组产妇产程用时及产后PRL值及24h哺乳次数情况.结果无痛组第二、第三产程用时高于自然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产程用时低于自然组,但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产程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妇产后10min、24h PRL值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48h剖宫产组PRL值较低,且剖宫产组产妇24h内哺乳次数均低于无痛组与自然分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痛分娩对于产妇产后哺乳情况影响较小,产妇生产过程中主诉机体痛感较小,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产后哺乳次数较少,但产程较短,生产后产妇机体常伴有明显疼痛.
作者:魏时宁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设为观察组,并根据患者神经功能缺失程度分为轻型组24例、中型组31例、重型组25例;另将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设为对照组.对各组患者的血清Hcy和hs-CRP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观察组血清Hcy、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轻型组、中型组、重型组Hcy、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比,即血清Hcy、hs-CRP水平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加重而呈递增趋势.结论 血清Hcy和hs-CRP检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及病情评估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王琴 刊期: 2017年第15期
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采取常规护理的高龄胸外科患者50例为常规护理组,将2014年7月~2016年10月采取护理风险管理的高龄胸外科患者50例为风险管理护理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风险发生情况.结果风险管理护理组护理文书书写、实践技能、病区管理、态度,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风险管理护理组护理差错事、护理投诉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高龄胸外科患者采取风险管理,能有效降低临床护理风险的发生,有积极临床意义.
作者:李冬菊;周艳红;徐丽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0例慢性丙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联合普通干扰素α-2a治疗,观察组采用利巴韦林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慢性丙肝治疗应答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用药前和用药48周患者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慢性丙肝治疗应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两组生存质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用药48周后观察组生存质量改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巴韦林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丙肝可有效提高治疗应答率,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作者:王超杰 刊期: 2017年第15期
收集慢性胃炎患者共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健康教育干预,将两组患者自我保健意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自我保健意识更优(P<0.05).在慢性胃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并提高其保健意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唐艳;高群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并未能确诊的宫颈非典型鳞状细胞病变患者120例,做阴道镜检查与HPV-DNA检测,对比检测结果.结果阴道镜与宫颈液基薄层、HVP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敏感度,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镜的检出率高;基于TCT结果病变等级的升高,HPV感染的阳性率也在随之升高,相较非典型鳞状细胞病变组与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组间感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随着TCT病变等级的升高,病理活检阳性率也随之提高,非典型鳞状细胞病变、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组与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组三组间阳性率的差异对比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组的病检阳性率高.对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异常的患者来说,应再次做HPV检测与阴道镜下活检,通过三种方法的联合应用进一步提高宫颈高度病变的检出率.
作者:陈确云 刊期: 2017年第15期
析胃癌患者腹腔镜胃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51例因胃癌行腹腔镜胃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9例)和无并发症组(42例).选取性别、年龄、肿瘤分期,KPS评分,分化层度,浸润深度,姑息性手术、以及术中清扫淋巴结数目等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期及KPS评分为影响预后的筛选出与术后并发症相关的危险因素.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2检验,等级资料用非参数检验.结果在所有患者中,根治性手术有45例,姑息性手术6例.术后病理TNM分期:I期17例,Ⅱ期12例,Ⅲ期18例,Ⅳ期4例.年龄大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也较高,但性别和年龄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2、2.56,P>0.05).TNM分期较晚是胃癌患者腹腔镜胃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胡凤龙;杨永刚;黄思辉 刊期: 2017年第15期
对社区甲状腺结节的检出情况及因素分析进行分析探讨.对487例健康体检人员的体检资料进行仔细收集整理分析,主要包括体检人的年龄、性别、及甲状腺的B超资料及尿碘结果收集,并对体检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体检人的家族史、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等分析体检人员甲状腺结节的发生情况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在487例健康体检者中,检出甲状腺结节116例,检出率为23.82%.其中男38例,女78例;检出率分别为17.51%和28.89%,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是否食用碘盐、尿碘均不是甲状腺结节的影响因素,有配偶、高中以上学历从事轻体力及中等体力工作人群甲状腺结节发生率较高.结在社区健康人群体检中甲状腺结节发生率较高,因此需要加强社区人群的关于甲状腺疾病相关的健康教育,并定期体检.
作者:顾淑仪;郑晓芬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选取我院96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及C组各32例.A组、B组、C组于麻醉成功后分别以10mmHg、12mmHg、15mmHg气腹压力创建CO2气腹施行手术.分别在麻醉成功后、气腹创建后、手术完毕后、术后24h采集各组外周静脉血,检测并对比各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β)水平.结果3组术前TNF-α、IL-6、IL-β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气腹创建后、手术完毕后的TNF-α、IL-6、IL-β水平均较术前上升,且C组上述指标水平上升幅度大于A组、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在术后24hTNF-α、IL-6、IL-β水平均有所下降,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F-α、IL-6、IL-β等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和气腹压力高低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在行腹腔镜手术时应用低气腹压力有助于降低患者应激反应水平及机体创伤程度.
作者:冯卫全;朱红娟 刊期: 2017年第15期
将我院2015年5月~2016年7月行扁桃体摘除术患儿7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氯胺酮方案,观察组采用七氟醚方案,对比两组小儿麻醉诱导中不同应用方案的效果.结果观察组躁动、恶心呕吐、支气管痉挛、SpO2下降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气管拔管、意识恢复、自主呼吸恢复、手术、麻醉诱导所需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小儿扁桃体摘除术麻醉诱导中应用七氟醚,整体应用效果较为理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褚超铭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临床纳入120例我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按着按床位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普罗帕酮治疗,观察组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88.33%,观察组明显较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及hs-CRP水平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高、低切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以及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胺碘酮对心律失常患者治疗效果更佳,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hs-CRP水平,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李宗卫 刊期: 2017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