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RI与CT检查在评估多发性脑梗死中的临床价值

周灵辉

关键词:多发性脑梗死, MRI, CT
摘要:探讨MRI与CT检查在评估多发性脑梗死中的临床价值.选取我院多发性脑梗死患者74例,均采取MRI与CT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检出脑梗死病灶大小、数量、检查时间,统计其对不同梗死时间的脑梗死检出率、总检出率.MRI检查脑梗死的总检出率94.59%(70/74)高于CT 56.76%(4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对梗死时间为24~72h、<24h的脑梗死检出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的检查时间短于CT,发现病灶数量多于CT,发现梗死平均病灶小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多发性脑梗死诊断鉴别中应用MRI检查,可明显提高脑梗死检出率,价值高于CT.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在贫血鉴别诊断的检验价值

    对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在贫血鉴别诊断的检验价值予以研讨.随机抽取从2014年10月~2016年2月于我院接受诊治并行血液检验的贫血患者(以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为主)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各41例为本次研究标本,将其分为对照组(健康者)与观察组(贫血者),并对两组研究标本的HB(血红蛋白浓度)、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RDW(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及MCV(细胞平均体积)等各项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进行血液检验后,观察组患者在MCH、MCV、HB以及RBC等各项相关指标中的检验数据均显著低于健康者,且两组研究对象在该系列数据中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被检验者是否贫血的鉴别诊断中,HB、MCH、RDW及MCV等相关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意义重大,均可将其作为诊断或鉴别接受检验者贫血与否的检验标准,有效促进病情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张振周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急性胆囊炎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急性胆囊炎(AC)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选取AC患者93例,按建档顺序分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47例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46例实施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51%(4/4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26%(1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AC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能显著降低术中失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董现福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肺癌化疗所致消化道症状的整体发生与分布及不同干预对呕吐的效果研究

    分析肺癌化疗后所致消化道症状的发生和分布,评估不同药物干预的效果.选取肿瘤科进行化疗的肺癌患者52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于化疗当日即给予昂丹司琼,同时给干预组行胃复安+奥氮平+甲羟孕酮+麻仁软胶囊治疗;对比两组呕吐控制有效率.肺癌化疗后消化道症状发生率为83.02%,常见的症状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胃胀、便秘;发生≥2种以上消化道症状者占79.20%,其中常见的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干预组止吐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干预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化疗药物导致消化道副反应率较高,胃复安+奥氮平+甲羟孕酮+麻仁软胶囊方案干预对止吐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卢建新;陈晓敏;陈作波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丙泊酚静脉麻醉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

    观察丙泊酚静脉麻醉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选取2014年4月~2016年6月我院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82例,按照建档顺序分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咪达唑仑静脉麻醉,观察组予以丙泊酚静脉麻醉.对比两组术后神经功能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1d,两组循迹连线测验指标均高于术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累加测验及数字符号测验指标均低于术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两组各项神经功能指标与术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32%(3/41)低于对照组24.39%(1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丙泊酚静脉麻醉,对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影响较小,能明显改善预后.

    作者:孙倩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温阳化痰法治疗脾肾阳虚型癫痫的临床效果观察

    探讨温阳化痰法治疗脾肾阳虚型癫痫的临床效果.将我科收治的125例脾肾阳虚型癫痫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基本治疗的基础上合并温阳化痰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30%,对照组总有效率72.58%,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采用温阳化痰法治疗脾肾阳虚型癫痫临床效果良好,安全可靠.该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作者:林润锋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口服复方丹参滴丸辅助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效果评价

    评价口服复方丹参滴丸辅助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效果.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苯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指标、血脂指标、血压节律昼夜变化有效率、肱动脉血管内径及扩张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压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TC、LDL-C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舒张压和收缩压血压节律昼夜变化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管扩张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差异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能够取得良好效果,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庄美顺;罗文霞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左胸后外侧单切口与右胸后外侧及腹正中双切口治疗食管癌的效果比较

    探讨左胸后外侧单切口与右胸后外侧及腹正中双切口治疗食管癌的效果.选取收治的食管癌患者61例,依据建档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经左胸后外侧单切口治疗,观察组31例经右胸后外侧及腹正中双切口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拔管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手术时间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35%(6/31),对照组为13.33%(4/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胸后外侧及腹正中双切口治疗食管癌较左胸后外侧单切口淋巴结清扫数目多,但手术时间长,两者治疗效果相当.

    作者:崔永红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彩色多普勒技术测定动脉踝肱指数在诊断2型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中的应用

    探讨彩色多普勒技术测定动脉踝肱指数对2型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选取收治的45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彩色多普勒技术测定动脉踝肱指数差异.观察组动脉踝肱指数、动脉管腔内径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血流速度明显慢于对照组,FPG、TC明显高于对照组,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TG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彩色多普勒技术测定动脉踝肱指数能准确诊断2型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夏荣林;晁爱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衰竭血清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分析慢性肾衰竭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及治疗后全段甲状旁腺激素、血清磷变化情况.选取收治的慢性肾衰竭病患者32例(治疗组)采用高通量血透治疗,取同期收治的采用低通量血透治疗的3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甲状旁腺激素、尿素氮、血肌酐、血磷水平.治疗组治疗后甲状旁腺激素、血磷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尿素氮、血肌酐水平也明显下降,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通量血透相比,高通量血透更能改善慢性肾衰病患者的甲状旁腺激素及血磷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敏晖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高血压前期患者治疗方案的临床研究现状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非传染性的慢性病,临床对其发病机制尚未清晰.目前临床将血压升高但不满足高血压疾病标准的人群统称为高血压前期,该阶段是采取措施预防发生高血压及脑卒中等一系列心血管事件的关键时期.近些年随着临床对高血压研究的不断深入,针对高血压前期治疗提出了多种方案,其中包括饮食干预、运动干预、药物干预等,但也有学者认为高血压前期并不等于高血压疾病,无需进行药物治疗.为进一步了解高血压前期的发展及治疗,本研究对高血压前期饮食、运动及药物等防治方案进行全面阐述,旨在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丘金求;敖小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分离胶促凝管联合MALDI-TOF MS快速检测血培养阳性瓶中细菌的探讨

    目的 建立一种使用分离胶促凝管联合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的方法 直接检测血培养中阳性菌的方法.方法 收集阳性血培养标本318例,利用分离胶促凝管直接从血培养瓶中富集并提纯菌体,采用MALDI-TOF MS对革兰阴性菌进行菌种鉴定,同时分离纯菌落用Phoenix-10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鉴定.结果 292例单菌株感染血培养瓶中,两种方法对菌株的种、属鉴定符合率分别为82.4%和22.7%.在26例复合菌感染中,两种方法鉴定出其中一种细菌的种、属鉴定率分别为79.3%和10.3%.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采用分离胶促凝管联合MALDI-TOF MS法直接检测血培养中阳性菌的方法,与传统的培养鉴定方法相比,对血流感染具有更高灵敏度,适合在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中推广应用.

    作者:盛微翔;吴亮;史伟峰;王玉月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妊娠合并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研究

    探讨妊娠合并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接诊的妊娠合并重症肝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愿意配合本研究,随机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血浆灌流与血浆置换术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胆红素吸附疗法,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产后并发症,以及治疗前后血清肝功能指标进行观察记录,并对比分析.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72.50%(P<0.05);观察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AST与ALT及ALB比较无差异(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将血浆灌流与血浆置换术联合胆红素吸附疗法应用在妊娠合并重型肝炎患者中,不仅能提高疗效,减少产科并发症,而且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肝功能,值得借鉴.

    作者:刘静莉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术前模拟训练对结直肠梗阻手术患者术后感染及心理负担的影响

    观察术前模拟训练对结直肠梗阻手术患者术后感染及心理负担的影响.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结直肠梗阻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术前模拟训练,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感染发生率,并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价患者术后心理负担.对照组术后感染发生率(26.67%)显著高于观察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24h的SAS、SDS评分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梗阻手术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基础上术前为患者实施模拟训练,患者术后感染发生少,无明显心理负担,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仝照利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探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将2015年6月~2016年9月在我院出生且确诊为HIE患儿共90例纳入研究范围,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对照组给予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观察并比较两组不同治疗方案对神经系统损伤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影响,并记录治疗期间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以探讨联合用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治疗前,两组患儿NBNA评分及NSE水平、CK-MB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NBNA评分明显上升,NSE水平及CK-MB水平明显下降,其中观察组患儿NBNA评分的上升幅度及NSE水平、CK-MB水平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患儿意识状态、肌张力、原始反射、呼吸等功能的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5),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惊厥停止时间也略低于对照组,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高于对照组的68.89%,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期间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8%,对照组为11.11%,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HIE患儿有较积极的治疗作用,及早干预可减少患儿神经系统损伤所造成的后遗症现象,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翟艳玲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美托洛尔在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探讨美托洛尔在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分析.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心内科治疗的104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低剂量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采用大剂量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糖控制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6.54%,而同期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8.46%,两组间统计学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FBG、2hPG、HbA1c、TC、TG、HDL-C、LDL-C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消化道不适、疲乏、头痛、失眠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低剂量美托洛尔在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中临床疗效更佳,控制血糖效果更为平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建松;刘晖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探讨产前护理干预对高危妊娠孕妇的护理效果.选取收治的128例高危妊娠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常规护理+精心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后两组护理满意度及心理应激指标等.护理后,观察组心理应激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4%(P<0.05).充分掌握高危妊娠孕妇的产前护理需求,并给予有针对性的精心护理干预后,能有效地提升护理效果,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增强孕妇的心理应激能力,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洋洋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内皮功能以及心功能的影响

    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内皮功能及心功能的影响.将9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各内皮功能指标及心功能指标.结果:(1)治疗前,两组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FMD)、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N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NO,FMD、NMD均显著升高,血浆ET均显著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血浆NO,FMD、NMD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浆ET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DD、LVESD均显著下降,LVEF均显著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LVEDD、LVESD显著低于对照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再梗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瑞舒伐他汀可有效改善AMI患者的内皮功能及心功能,从而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郭丹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子宫全切术与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

    探讨子宫全切术与子宫肌瘤剔除术对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效果,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全切术,观察组采用剔除术组,各30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性激素水平、术后排卵功能的恢复情况.全切术组性激素水平术前术后差异显著,术后3个月LH水平、FSH水平明显上升,E2水平明显降低,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剔除术组性激素水平术前术后差异不显著,LH、FSH、E2变化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和剔除术组对比,全切术组术后LH水平、FSH水平明显更高,E2水平明显更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全切术组对比,剔除术组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排卵功能恢复病例明显更多,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和全切术对比,剔除术组手术时间(79.6±18.2min)、肛门排气时间(18.0±6.2d)、住院时间(8.8±1.2d)明显更短,术中出血量(80.6±36.2ml)明显更少,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子宫全切术与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和子宫全切术对比,子宫肌瘤剔除术疗效更为明显,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张雪玲;陈群英;唐艳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探究双锁定钢板内固定对肱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收治的132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A、B组各76例,A组使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B组使用双锁定钢板内固定,对比两组一般资料、疗效及肘关节功能情况.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25.85±23.84)min、(302.14±26.41)ml、(10.14±2.58)d,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A组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B组骨折愈合时间优于A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显效、有效及无效例数分别为34、40、2例,B组治疗总有效率(97.37%)高于A组(84.21%),差异显著(P<0.05);使用Cassenam评分对患者肘关节活动情况进行评估,B组肘关节活动优、良、差分别为37、37、2例,B组肘关节活动优良率(97.37%)高于A组(80.26%),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肱骨远端骨折行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可较好促进患者康复,且疗效及术后肘关节活动能力更佳.

    作者:马向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盐酸戊乙奎醚降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和作用机制

    目的 观察盐酸戊乙奎醚剖宫产术中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副作用的临床效果,研究机制.方法 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产妇60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每组20例.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前3min静脉滴注生理盐水,A组: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3min前先静脉滴注盐酸戊乙奎醚0.5mg,B组: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3min前先静脉滴注盐酸戊乙奎醚1mg,对照组C组: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3min前先静脉滴注生理盐水.记录三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监测整个手术过程中血清胃动素,血管紧张素浓度变化.结果 A组、B组副反应发生率低于C组.A组、B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C组胸闷、烦躁、面部潮红、心率和血压升高发生率较A组、B组明显,A组与B组相比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别.胃动素和血管紧张素随着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入逐渐达到峰值,而在使用盐酸戊乙奎醚的A,B两组中相对C组中浓度更低,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 盐酸戊乙奎醚在降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临床中副作用中,具体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胃动素抑制胃肠道不良反应,通过降低血管紧张素II降低心血管不良反应.

    作者:姬乐婷;张建辉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