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昌周
选择2008年1月~2013年12月于湘鹤医院进行诊治的36例急性轻症胰腺炎合并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行胆囊切除术的病案.结果实施延期手术组患者术后的住院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早期手术组患者(P<0.05),两不同手术组患者术后引流管的留置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且并发症状经有效的会诊和治疗均得到均好转.对于急性轻症胰腺炎合并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可先给予对症的非手术治疗,再给予手术治疗.
作者:曾韬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新生儿肺出血停止后应用高频震荡通气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其进行讨论和分析.方法 现选择我院2013年6月1日~2015年1月1日到我院进行就诊的30例新生儿肺出血的儿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在新生儿肺出血停止后应用高频震荡通气的治疗方法 同时,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氧合指标的情况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上述试验对比分析后发现,观察组的氧合指标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也明显好于对照组,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新生儿肺出血的治疗,在其出血停止后经由高频震荡通气的治疗方式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蓝海欣 刊期: 2016年第03期
观察“马鞍型”体位翻身支持器防治压疮的效果.采用压疮风险评定表从压疮高风险科室后选取已发生压疮患者及压疮高风险患者各60例,将以上两组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别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共4组,分别给予“马鞍型”体位翻身支持器及一般翻身支持器干预,通过对比护理疗效、压疮治疗时间、继发性压疮发生率评价“马鞍型”体位翻身支持器防治压疮临床疗效.产生压疮两组运用“马鞍型”体位翻身支持器对于护理疗效、压疮治疗时间,明显优于运用普通翻身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马鞍型”体位翻身支持器能够提高护理疗效,缩短压疮的治疗时间.
作者:刘祎;朱晓宁;李春燕;郭佳;兰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以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接收的60例卵巢畸胎瘤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卵巢畸胎瘤剥除术,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手术;对两组患者术中破裂率,手术时间进行对比,同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病率.结果观察组术中肿瘤破裂7例,破裂率为23.3%,对照组术中肿瘤破裂6例,破裂率为20.0%,两组结果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65.23±15.86)min,对照组手术时间为(69.74±12.12)min,差异较小,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病率上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相比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卵巢畸胎瘤剥除术不仅创伤更小,术中肿瘤破裂率更低,同时术后恢复较快、并发症较少,在卵巢畸胎瘤治疗中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蒋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择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消化道出血治疗的150例患者,按奇数、偶数治疗的先后顺序分组,对照组使用泮托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胃液PH值、血红蛋白较对照组高,P<0.05.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应用于消化道出血治疗的临床价值高,能够快速止血,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叶珊;昝松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选择收治的160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阴道超声检查、腹部超声检查及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检查,比较三种检查的临床诊断准确率.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胚胎停止发育、肿瘤破裂扭转、异位妊娠破裂、宫颈宫腔粘连、急性盆腔炎、黄体破裂、不全流产的确诊率分别为88.37%、89.19%、100.00%、90.91%、86.67%、81.82%、87.50%;经腹部超声检查的确诊率分别为67.44%、72.97%、91.67%、81.82%、73.33%、63.64%、75.00%;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检查的确诊率分别为95.35%、97.30%、100.00%、95.45%、93.33%、90.91%、100.00%.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应用于妇产科急腹症的诊断中,可显著降低误诊率及漏诊率,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能够为临床提供诊治依据,并且超声检查经济、实用、方便,可作为妇产科急症的首选检查,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雪;王春连;李秀桥;刘铌;孙蓬子;李正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7年1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接受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治疗的患者3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鼻侧切开术,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鼻腔外侧壁切除手术治疗,观察两组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经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肿瘤复发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但是两组的手术后并发症情况没有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适合应用鼻内镜下进行上颌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的患者,进行单纯的鼻内镜下手术治疗,能够减少手术的创伤,减少手术并发症,术中做到微创,术中出血少,术后患者恢复快.
作者:李杰才;梁芳健;李成;吕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应用泮托拉唑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止血疗效.方法 选取124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观察组应用泮托拉唑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法莫替丁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用药后上消化道出血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显效有42例,有效有13例,其治疗的总有效率88.7%:对照组患者显效21例,有效21例,治疗总有效率67.7%,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没有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泮托拉唑可以快速提高胃内的pH值,促进止血及溃疡的早期愈合,减少再出血的发生率,降低其死亡率,其临床效果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付朝华;王雅萍;王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从2013年1月~2015年3月来我院进行肝胆外科手术的患者中选出69例,患者术后均出现了胆漏情况,对患者采取胆漏综合治疗,并分析69例患者产生胆漏的影响因素.患者经过治疗后,2w治愈率为69.56%(48/69),3w治愈率为23.19%(16/69),4w治愈率为2.90%(2/69),总治愈率为95.65%(66/69).其中引发胆漏的因素中占比大的是手术操作不当引发胆管损伤,其次是手术操作不当引发肝、胆管交汇处损伤.胆漏是肝胆外科手术中常见的并发症,引发该病症的原因与手术操作技术有直接的关联,因此必须加强医护人员手术技巧的培训,保证患者的健康.
作者:石如进;吴毕勇;陆劲松 刊期: 2016年第03期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选择发病72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依达拉奉、奥扎格雷注射液联合治疗,对照组应用血塞通、乙酰谷酰胺、胞磷胆碱、阿司匹林等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为76.7%,两组治疗效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两组神经功能损害程度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扎格雷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好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蒙;张维雄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选取2014年1月~10月在我站进行子宫上环术后不规则出血的哺乳期患者98例,将其通过电脑随机分成两组各49例,对其中一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西药治疗,称为西药组,另一组患者采用中药进行治疗,称为中药组,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记录两组患者的月经恢复正常时间、复发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中药组患者的月经恢复时间明显比西药组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在随访期间,中药组患者的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西药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对哺乳期子宫上环术后不规则出血患者采用中药进行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出血症状,缩短患者的月经恢复时间,降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推荐临床应用.
作者:段发红;赵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研究成分输血治疗产科出血合并DIC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选取收治的30例产科出血合并DI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常规治疗和成分输血,对比治疗前后各项血液指标的变化.经过治疗后,患者各项血液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分输血治疗产科出血合并DIC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各项血液指标.
作者:袁世海;龙纯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探讨全麻手术中应用托烷司琼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将75例择期行全麻手术的患者按照给药方法分为对照组(n=37)与观察组(n=38),均行静吸复合气管插管全麻,观察组给予给予静滴盐酸托烷司琼5mg+生理盐水100ml,对照组给予静滴甲胺氯普胺10mg+生理盐水100ml.比较两组术后6、12、24h的PONV有效控制率及术后VAS评分.结果(1)对照组术后6、12及24h的PONV有效控制率分别为43.24%、56.76%及72.97%,均显著小于观察组(分别为84.21%、92.11%及94.7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术后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麻手术中应用托烷司琼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显著,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文英;梁建翁;黄向华;郭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随机选取41例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引起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统计分析显示,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与患者年龄、手术时间、切口类型、术中操作及留置引流管呈正相关(P<0.05).在开展阑尾炎外科手术时,应将老年患者作为重点监控人群,严格控制手术时间,遵守手术流程,执行无菌操作,进而减少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
作者:蔡康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1月~6月急诊内科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736张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统计处方中使用的抗菌药物的类别、品种、使用频率、使用方法等.本文抽取的736张处方中,用到抗菌药物的处方500张,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67.93%,共使用抗菌药物524例次,其中,使用单个抗菌药物的处方共有476张,占95.2%,其余24张处方中联合应用两种抗菌药物,占4.8%.500张处方中使用的抗菌药物涉及6类23种,其中,以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青霉素类抗菌药物、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等三类抗菌药物的使用率高,分别占到38.17%(200/524)、26.34%(138/524)、15.65%(82/524).口服用药114例次、静脉给药例410次,分别占21.76%和78.24%.急诊内科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在治疗中抗菌药物的应用频率较高,其中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使用比例相对较高,要通过加强抗菌药物的规范化管理,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
作者:张小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选取我院在2012年5月~2015年3月收治的70例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观察组采用脑蛋白水解物与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UPDRS(帕金森病评定量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8.5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8.57%,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治疗后的UPDRS评分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有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对照组有1例不良反应病例,发生率为2.86%,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帕金森患者通过利用脑蛋白水解物与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治疗,可以改善病情,治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滕文丽;杨晶;刘献成;李炯佾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67例脾胃虚寒型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3),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中医辩证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组幽门螺杆菌转阴率为90.91%,临床症状缓解率为91.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63%和69.70%;复发率为5.8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21%(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胃泌素降低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辩证加减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可以显著提高幽门螺杆菌转阴率,降低复发率,有效改善患者胃部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美泼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探析宫血宁胶囊与戊酸雌二醇治疗排卵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选择收治的排卵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宫血宁胶囊和戊酸雌二醇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上运用宫血宁胶囊和戊酸雌二醇联合治疗排卵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不仅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还能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陈祖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12月,瘢痕子宫符合阴道分娩无禁忌症产妇189例,选择阴道分娩产妇104例纳入阴道分娩组,单纯因为社会原因选择剖宫产术85例纳入剖宫产术组,将阴道分娩成功产妇纳入阴道分娩成功组,失败产妇纳入阴道分娩失败组,对比相关指标.结果阴道分娩成功75例,占72.12%;阴道分娩失败组与剖宫产术组孕周、新生儿体重、1min与5min Apgar评分、住院时间、花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成功组新生儿体重、住院时间与花费低于剖宫产术组与阴道分娩失败组,1 min与5min Apgar评分高于剖宫产术组与阴道分娩失败组,阴道分娩成功组孕周低于阴道分娩失败组、胎先露水平高于阴道分娩失败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术组不良妊娠结局9例,阴道分娩失败组6例,阴道分娩成功组8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符合适应证无禁忌症的前提下,瘢痕子宫阴道分娩是可行的,分娩成功有助于改善妊娠结局,即使失败相较于剖宫产,也不会增加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应调整孕周、胎儿体重、胎先露适应证.
作者:麦今宝;徐婉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埃索美拉唑在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78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达69.2%,总有效率达94.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8.5%、61.5%.观察组止血时间、平均输血量显著早于/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埃索美拉唑在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疗效可靠,安全性良好.
作者:樊洁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