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冠状动脉血栓的临床疗效观察

韩超

关键词:血栓抽吸, 冠状动脉介入术,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血栓
摘要: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冠状动脉血栓患者17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研究组患者联合血栓抽吸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急性期死亡率为1.14%、恶性心律失常率为2.27%、急性心力衰竭率为2.27%、心源性休克率为3.41%,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超声心动图及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良好。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冠状动脉血栓是安全、高效的治疗方式。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

    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118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n=58)单独给予西药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n=60)则在对照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自拟排石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结石排出时间及尿红细胞计数差异,比较临床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结石排出时间及尿红细胞计数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56/60),不良反应率为5.00%(3/60),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7.59%(45/58)、27.59%(16/58),两组间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疗法应用于泌尿系结石的治疗中,可有效促进结石的快速排出,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清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浅析血液检验诊断和鉴别缺铁性贫血的临床价值

    选取本院检验科2013~2014年被检出缺铁性贫血的89例病人作为观察组,再随机抽取100例体检正常人作为参照组,探究血液检验贫血的诊断效果。结果(1)观察组病人的RBC计数、血红蛋白量和HCT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MCV、MCH、MCHC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2)血液检验对缺铁性贫血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符合率都较高;(3)缺铁性贫血病人容易出现并发症,其发生率达到10.1%。血液检验诊断和鉴别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检验效果显著,其灵敏度、特异性都较高,非常适用于基层医院的血液检验工作,临床应用范围广。

    作者:魏凤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美多巴合用泰舒达治疗帕金森患者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美多巴合用泰舒达治疗帕金森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84例帕金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常规治疗,其中42例患者加用泰舒达治疗并设为对照组,另外42例患者加用泰舒达和美多巴治疗并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帕金森病状评分量表(UPDRS)评分。结果在进行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后的UPDR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UPDRS评分为36.15±10.9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5.53±12.36分,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帕金森患者采取美多巴合用泰舒达进行治疗,其疗效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朝浩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以保留残根残冠为原则的修复方案治疗大面积牙体缺损的生存效果及可行性分析

    目的:分析以保留残根残冠为原则的纤维桩修复方案在治疗大面积牙体缺损中的应用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大面积牙体缺损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20例。A组遵循保留残根残冠原则,采用纤维桩修复;B组则采用氧化锆桩修复;C组则仅采取传统铸造金属桩核修复方案,3组均随访2年,比较其牙体生存效果,并分析不同桩核修复大面积牙体缺损的可行性。结果 A组修复成功率为92.11%,B组修复成功率为89.74%,C组修复成功率为67.57%,A、B两组修复成功率均高于C组(P<0.05);A组修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3%,B组为12.82%,C组为45.9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A、B两组(P<0.05);A、B两组修复体生存效果及患者可接受度均优于C组(P<0.05)。结论在大面积牙体缺损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纤维桩核、氧化锆桩修复方案均可受到较好的修复效果,达到充分保留残根残冠的目的,但前者价格低廉,生存效果好,可行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区韵婵;温灵;陈觉清;邓向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对肾精不足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疼痛控制效果观察

    将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住院部收治的肾精不足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疼痛患者5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对照组、干预组,对照组以西医治疗,干预组则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差异。干预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00%(23/25),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并有统计学意义(χ2=18.5647,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t=2.1659,P>0.05);治疗后,干预组VAS疼痛评分为(2.16±0.33)分,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并有统计学意义(t=13.6175,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精不足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疼痛效果确切,可提高临床疗效,短期内缓解患者疼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余将焰;蒋爱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毛细管电泳技术在产前对胎儿地中海贫血诊断的应用分析

    搜集本院妇产科2014年5月~2015年7月产前检查确诊为地中海贫血的80例孕妇,根据诊断方式不同分为两组,研究组给予毛细管电泳技术,参照组给予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分析终的检测结果。研究组孕妇地中海贫血的检出率97.5%(78/80)显著高于参照组的87.5%(70/80)(P<0.05);α-地中海贫血的MCV和MCH值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毛细管电泳技术在产前对胎儿地中海贫血诊断效果显著,能够通过引产方式来有效降低问题幼儿的诞生。

    作者:潘旭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3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把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7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研究组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是11.7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是35.29%,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具有显著性差异(χ2=4.497,P=0.034)。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显著疗效,能明显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创伤小,患者恢复较快,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徐稳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单用曲美他嗪,观察组在服用曲美他嗪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阿托伐他汀,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2.8±0.7min,较对照组的5.1±1.4min更短,发作次数1.9±0.5次,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5±1.1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脂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临床用药治疗方案中,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方案可有效缓解患者病情症状,改善心功能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巩固降脂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周政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涌泉穴药物贴敷在高血压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选择的64例高血压病例皆在2012年8月~2014年12月收治,随机将病例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选择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涌泉穴药物贴敷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疗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病例满意度调查情况观察组比对照组高(P<0.05)。涌泉穴药物贴敷方法对治疗高血压具有显著的疗效,可推广应用。

    作者:陈莉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足三里穴位封闭联合TDP照射治疗痔术后便秘72例临床观察

    采用随机对照单盲法将156例痔术后便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72例,对照组84例。对照组采用中药口服,治疗组采用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封闭加TDP腹部照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排便情况。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封闭加 TDP腹部照射治疗后患者症状积分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94.4%。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封闭加TDP腹部照射治疗痔术后便秘,操作简单、见效快、效果显著。

    作者:黄梅;贾雄;李崇彪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综合康复治疗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心血管病的临床治疗分析

    选择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接诊的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80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身体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下降幅度要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心血管危险因子PP、UA、TG和向心性肥胖构成比率要显著高于观察组,心血管病四钟危险因素观察组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合康复治疗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心血管病的临床效果良好,综合康复对心血管危险因素高TG、脉压升高、向心肥胖、和高尿酸血症等起到了很好的抑制作用,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代谢异常,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韦德标;钟友凤;刘丽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损伤控制技术应用于骨创伤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选取我院骨科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68例骨创伤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损伤控制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科创伤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52%,观察组临床效果较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损伤控制技术应用于骨创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获得较为明显的效果,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建议在骨创伤临床治疗中全方位推广应用。

    作者:邓兵;鞠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效果。方法将6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组使用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以及治疗后的治疗效果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d、7d、14d,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高于对照组的53.33%;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低于对照组的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梗塞,可有效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作者:冯小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前牙美学区即刻种植即刻美学修复的临床特点及修复后的美学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前牙美学区即刻种植即刻美学修复的临床特点及修复后的美学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15例牙病患者。均接收即刻种植即刻临时冠修复处理。观察种植体成功率,并评估周围牙龈附着表现,半年后给予永久冠修复。结果愈合期内种植体脱落1枚,余者在修复1年后均可见骨结合,效果满意。种植前后PIS指数以及改良红色美学指数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牙美学区即刻种植即刻美学修复容易受到多种因素限制,从而对软组织美学效果以及种植体成功率产生不良影响,但在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可取得良好的修复效果。

    作者:何慰思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对COPD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9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患者,对照组采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观察组采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后肺部功能显著高于对照组,脉血气参数改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呼吸困难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肺部功能及动脉血气参数,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龙飞隆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超敏CRP和降钙素原联合检测在诊断儿童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价值

    收集186例上呼吸道感染的儿童血样,同时检测超敏CRP和降钙素原,同时采集120例正常儿童血样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毒感染组hs-CRP结果为0.7±0.49ng/ml,阳性率为6.1%。PCT结果为0.61±0.23ng/ml,阳性率为10.1%。细菌感染组hs-CRP结果为5.1±4.3ng/ml,阳性率为94.8%,PCT结果为0.96±0.52ng/ml,阳性率为87.4%。细菌感染组的hs-CRP、PCT水平和阳性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疾病感染组的hs-CRP和PCT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升高不明显。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早期诊断水平。

    作者:陈迪;吴瑛;饶伟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血液透析在糖尿病肾病患者维持性治疗的临床价值

    收集2009年6月~2012年4月在我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68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透析前及观察终止时的相关临床指标、生存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患者在观察终止的血钙、血磷及血红蛋白均较透析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血液透析组患者观察终止时的血浆白蛋白(36.1±6.3mg/L)明显高于透析治疗前(32.4±4.9mg/L),P<0.05;患者在维持性透析治疗观察期间发生心功能不全18例(26.5%)、出血20例(29.4%)及脑梗死9例(13.2%);患者1年生存率为91.2%,3年生存率85.3%。血液透析在维持性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时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血浆白蛋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且患者1、3年生存率较高,具有不错的临床应用价值,但要注意在透析治疗过程中相关并发症的防治。

    作者:廖铁军;邓颖玉;吴海航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米非司酮在改善产后组织残留治疗疗效及预后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在改善产后组织残留治疗疗效及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分娩时提示胎盘胎膜不完整、顺产10d后复查彩超提示有组织残留的患者150例,依据随即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益母草冲剂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米非司酮治疗,随访3个月,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疗效、产后恶露停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阴道恶露停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前者清宫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后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可有效提高治疗产后组织残留的疗效,缩短产后血性恶露的时间,促进残留组织排出,提高治愈率,降低清宫率和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冯淑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HCV-RNA和抗-HCV联合检测在丙型肝炎确诊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回顾分析本院2013年7月~2015年8月收治的丙型肝炎患者179例,根据病症进展情况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89例,属急性丙型肝炎,对照组90例,属慢性丙型肝炎,全部患者均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抗-HCV,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CV-RNA。结果观察组急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CV-RNA与抗-HCV同时检出阳性率为29.2%(26例),对照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CV-RNA与抗-HCV双阳性检出率高达58.9%(53例),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χ2=17.8952,P=0.0000);观察组血清中HCV-RNA阳性和抗-HCV阴性检出率57.3%(51例),对照组血清中HCV-RNA阳性和抗-HCV阴性检出率26.7%(24例),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χ2=19.2192,P=0.0000)。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丙型肝炎感染情况,并结合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明确诊断早期病毒感染者,准确性高,操作方便,为后期治疗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婉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儿科门诊输液室患儿满意度的影响

    选取儿科门诊输液室患儿4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优质护理服务,记录两组护理差错发生率及家长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87%,较对照组的3.91%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6.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服务能够降低儿科门诊输液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

    作者:王春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