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脾益气汤结合药膳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观察

陈科

关键词:西医治疗, 健脾益气汤, 药膳, 脂肪肝
摘要:探讨健脾益气汤结合药膳治疗脂肪肝的临床效果。选择收治的脂肪肝患者76例,按照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行健脾益气汤结合药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各项指标变化情况。观察组(94.74%)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71.05%),且观察组治疗后ALT、GGT、TC及TG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脂肪肝患者行中医健脾益气汤结合药膳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指标,帮助修复肝脏结构,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单气囊小肠镜不同进镜方法在诊断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以2014年1月~2015年5月,我院接受SBE联合ECT检查的68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SBE联合ECT进行检查,观察并记录不同进镜方法检查的患者检查所需时间、阳性诊断情况、不良反应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68例患者检查耗时(98.5±37.4)min,阳性检出率为83.82%;不同进镜方法阳性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单纯经口进镜检查96.43%>单纯经肛进镜检查90.00%>双侧均进镜检查70.00%;单纯经口进镜检查患者检查时间(53.3±11.6)min明显少于单纯经肛进镜检查患者(74.8±12.5)min,插镜深度(235.2±85.5)cm明显深于单纯经肛进镜检查患者(172.4±64.7)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与并发症的发生。单气囊小肠镜诊断消化道出血安全性较高,且经口进镜方法视野更佳、阳性检出率更高、所需检查时间短,在结合患者病情实际的基础上,我们优先推荐经口进镜方法进行检查。

    作者:包福元;叶伟智;周小戈;卓宇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健脾益气汤结合药膳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观察

    探讨健脾益气汤结合药膳治疗脂肪肝的临床效果。选择收治的脂肪肝患者76例,按照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行健脾益气汤结合药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各项指标变化情况。观察组(94.74%)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71.05%),且观察组治疗后ALT、GGT、TC及TG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脂肪肝患者行中医健脾益气汤结合药膳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指标,帮助修复肝脏结构,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抢救中的应用观察

    选择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综合组各31例。两组患儿入院均接受对症治疗,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综合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综合组总有效率为93.55%,常规组为77.42%,组间差异显著(P<0.05)。综合组首次惊厥后,复发率为6.45%(2/31),常规组为25.81%(8/31),综合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明显(P<0.05),两组预后良好,均未发生癫痫。高热惊厥患儿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疗效,同时控制复发率,有利于患儿尽快康复。

    作者:倪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与单用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比较

    将2011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76例确诊的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用甲氨蝶呤治疗方案,试验组患者给予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治愈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2.11%,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71.05%,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16%;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9%,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单独使用甲氨蝶呤,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更为明显,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该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朱芸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复方中草药制剂对根管内粪肠球菌生物膜的作用研究

    选取接受根管治疗且治疗失败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中药组、氧化锌组及空白对照组。选择患牙内粪肠球菌在体外形成24h生物膜,分别与中草药制剂、氧化锌作用后对比三组生物膜活菌百分比。同时给予中药组和氧化锌组患者患牙处涂抹复方中草药剂、氧化锌,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对比三组根管治疗后疾病(PED)的发生率。中药组生物膜活菌百分比显著低于氧化锌与空白两组,氧化锌组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中药组发病率显著低于氧化锌与空白对照组,氧化锌组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ED患者中粪肠球菌的检出率明显大于白色念球菌,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中草药制剂对根管内粪肠球菌生物膜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能够有效防治根管后疾病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亮;闫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分析

    选取我院2010年7月~2015年3月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通过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作观察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良好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颅内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可明显缓解患者生理与心理痛苦,明显降低颅内压,并发症少,预后佳,临床疗效安全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喻平;邹艳群;佘万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快速型心律失常应用胺碘酮急诊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临床探讨快速心率失常应用胺碘酮急诊治疗的效果。方法对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共88例,按照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研究组(胺碘酮治疗)与对照组(心律平治疗),各44例。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均趋于正常,较治疗前比较,P<0.05;其中观察组指标水平下降程度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为95.45%,对照组为84.09%,明显观察组总体治疗效果更佳,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差异,P>0.05。结论临床对快速型心律失常进行急诊治疗,使用胺碘酮能够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良好治疗效果,具有实际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全坤;蓝应科;蓝春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小儿头部多层螺旋CT检查的放射剂量评价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8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研究组分为两组各21例,研究1组患儿<6个月,其扫描剂量为120kVp、90mAs,研究2组患儿>6个月,且<6岁,其扫描剂量为120kVp、150mAs;常规组分为两组各20例,常规1组<6个月,常规2组患儿>6个月,且<6岁,其扫描剂量分别为120kVp、260mAs。同时,由4名医师评价CT图像。比较两组患儿不同扫描剂量的总mAs、CT权重剂量指数(CT weight dose index,CTDIw)、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及不同等级图像的质量。本组82例患儿,研究组患儿扫描X线辐射剂量长度积值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符合临床诊断要求小儿头部图像>98%,与常规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儿头部多层螺旋CT检查过程中,在满足临床诊断要求的基础上,可以根据患儿年龄选择适合的低剂量扫描。

    作者:席志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腹腔镜直肠根治术与开腹根治术治疗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对比

    选择我院2012年10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4例直肠癌患者,观察组30例行腹腔镜直肠根治术,对照组54例行开腹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近端切缘、远端切缘、清扫淋巴结数等,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通气时间、进食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1]。结果8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手术时间近端切缘、远端切缘及清扫淋巴数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的住院时间、通气时间及进食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直肠根治术与开腹根治术治疗直肠癌均有良好的效果,但腹腔镜根治术对患者的创伤更小,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恢复时间都明显低于开腹根治术,并且并发症较少,是值得推广的安全方式。

    作者:周怀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关节镜下辅助小切口重建膝关节后外侧复合体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辅助小切口重建膝关节后外侧复合体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2006年7月~2015年3月收治的50例,关节镜下辅助小切口对膝关节后外侧复合体进行重建的患者资料。采用自体肌腱重建方法,显露腘肌腱附着点与肌腱交界点的关节镜入路以及隧道定位方法,控制外旋的稳定性。术后第一天即开始规范的康复锻炼。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47例患者无外旋不稳,其中2例屈膝30°出现内旋不稳,余3例未见明显改善。结论关节镜下辅助小切口重建膝关节后外侧复合体能有效恢复膝关节后外侧结构,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和并发症少的优点。

    作者:龚时国;廖建平;沈鑫;刘木子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透明质酸钠关节下腔注射治疗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疗效观察

    随机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82例,所有患者均经由核磁共振成像及临床表现得到确诊。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取强的松龙12.5mg关节上腔内注射,观察组患者则取透明质酸钠注射液1ml进行关节上腔内注射,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3个月,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结束时其临床疗效、张口度、Helkimo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采用透明质酸钠关节下腔注射治疗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颞下颌关节功能的恢复,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作者:王俊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针灸与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研究

    入选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进行吞咽训练及针灸联合疗法,对照组仅进行吞咽功能训练法,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应用洼田试验(饮水试验)及藤岛一郎吞咽功能试验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的吞咽障碍情况。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4.0%、对照组为7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洼田试验(饮水试验)及藤岛一郎吞咽功能试验评分均显著改善,但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进行吞咽训练及针灸联合疗法,可显著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颖兴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肩关节盂唇损伤的关节镜诊断和治疗

    将我院在2013年5月~2015年6月所收治的122例肩关节盂唇损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诊断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关节镜诊断治疗,治疗前后采用VAS评分对患者的疼痛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5.08%,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7.05%,P<0.05;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评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差距明显小于观察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临床上采用关节镜诊断和治疗肩关节唇损伤的方法可以更加准确的定位患者的肩关节盂唇损伤,提高治疗有效率,减轻患者疼痛,有优越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苏松森;刘永青;余海滨;李裕强;黄建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脊柱推拿微调联合经筋结点手指点穴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00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所有颈椎病患者同意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脊柱推拿微调治疗,研究组采取脊柱推拿微调联合经筋结点手指点穴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经脊柱推拿微调联合经筋结点手指点穴治疗后,总有效率92%,同期对照组8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NRS评分方面两组患者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柱推拿微调联合经筋结点手指点穴治疗颈椎病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治疗工作中推广使用。

    作者:黄志光;何荣龙;廖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早产儿脑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早产脑损伤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以及脑蛋白水解物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校正胎龄第40w与第41w的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并对两组患儿校正胎龄后第4~36w,每间隔4w进行一次52项运动神经检查,并进行评估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校正胎龄第40w与第41w的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2项检查中异常例数为3例,占比12%,明显低于对照组40.0%(10例)的异常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94,P<0.05)。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神经营养药物对早产儿脑损伤进行治疗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促进新生儿神经行为的恢复,并降低患儿异常症状的发生几率,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陈影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和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

    将我院收治的122例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依据手术方式差异分组,其中62例予以MPCNL治疗设为MPCNL组,其余60例给予URL治疗设为URL组;对比两组手术疗效与副反应情况。结果MPCNL组手术与住院所需时间以及术中失血量均明显更低(P<0.05);MPCNL组术后3不容时间清石率明显更理想,组间差异明显(P<0.05);MPCNL组与URL组术后并发症率依次为6.45%与3.33%,组间差异不大(P>0.05)。将MPCNL应用于临床对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的治疗,疗效确切其安全,该法深具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梓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保守治疗急性胰腺炎1例及护理体会

    患者,女,60岁。因腹痛,恶心,呕吐4天而于2014年4月10日拟“急性胰腺炎”收入急诊科。既往有“胃病”史30余年,“慢性咽喉炎”5年,“胆囊结石”1年。入院查体:体温36.8℃,脉搏93次/min,呼吸14次/min,血压130/78mmHg。腹部皮肤无黄染,腹部皮肤未见Grey-Turuer征(腰部)/Cullen征(脐周),腹部明显膨隆,未见肠型和胃肠蠕动波。腹肌紧张,全腹压痛,中上腹明显,反跳痛可疑,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消失,双下肢未见浮肿,查随机末梢血糖14.4mmol/L。立即予以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抽血化验,查血淀粉酶17560温氏单位,血清淀粉酶107.8Iu/l血常规中白细胞为18.54×109/L,中性粒细胞百min比91.5%,电解质K+3.40mmol/L。肝胆脾胰磁共振提示:1.急性水肿型胰腺炎(胰周渗液较多);2.左肾小囊肿;3.腹腔少量积液,双侧胸腔积液。4月10日18时体温37.3℃,置胃肠减压及空肠管,禁食。4月11日体温37.6℃,肠鸣音消失。4月12日大便未解,给予生大黄保留灌肠后解大便一次。肠鸣音1~2次/min,腹痛缓解给予糖盐水空肠内注入。4月13日肠鸣音1~2次/min,腹痛缓解给予流质饮食空肠内注入。4月14日肠鸣音2~3次/min,给予白普利250ml空肠内泵入。4月19日拔除胃肠减压管。遵医嘱予以抗炎、解痉、护胃抑酸,抑制胰腺分泌,生大黄保留灌肠,肠内营养支持,监测生命体征,监测血糖等对症处理于4月25日复查尿淀粉酶,血淀粉酶,肝肾功能,电解质均正常,5月1日痊愈出院。

    作者:张小妹;胡谍燕;方小群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42例重症中暑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集束化治疗分析

    选取42例重症中暑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集束化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42例重症中暑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高热、昏迷、休克、心律失常。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症中暑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昏迷、休克、心律失常,集束化治疗效果要优于常规解暑治疗,可行推广应用。

    作者:符少平;刘先福;赖俏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分娩镇痛及产时护理提高阴道分娩率的作用分析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00例初产妇的病历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分娩镇痛和产时护理,对比分析两组阴道分娩率。对照组阴道分娩率为60%,满意度为70%。观察组阴道分娩率为98%,满意度为92%。两组分娩率和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缩痛感明显低于对照组,产程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应用分娩镇痛和产时护理,不仅降低分娩的疼痛和缩短产程,同时也能将剖宫产率降低,将阴道分娩率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芬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喜炎平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喜炎平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肺炎患儿9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全部患儿依据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治疗组采用喜炎平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结果治疗组体征、临床症状以及肺功能改善情况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7.8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是76.09%,治疗组临床疗效要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肺炎应用喜炎平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疗效,明显改善患儿体征、临床症状以及肺功能,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方壮顺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