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量泵注射硝普钠治疗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黎伟强

关键词:心力衰竭, 微量泵, 硝普钠, 临床疗效
摘要:选取从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7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微量泵注射硝普钠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为71.4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3%,对照组为31.43%,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微量泵注射硝普钠治疗,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孕周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期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比较

    选择本院2012年3月~2013年11月接收治疗的28~31、32~33、34~36周未足月胎膜早破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孕周分为A、B、C三组,对三组患者期待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B组患者延长孕周时间长,且显著大于A、C两组(P<0.05);A组新生儿身体健康指数低,且新生儿呼吸压迫综合征、围生儿死亡率以及母体感染率均高于B、C组(P<0.05),而B、C两组间却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32~33周终止妊娠,对产妇以及胎儿伤害小,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实施期待治疗,延长妊娠时间。

    作者:李蕾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不同大小角膜切口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泪膜影响分析

    收集2014年1月~2014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402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201例(322只眼)纳入2.2mm角膜切口Phaco+IOL植入术组(微切口组);201例(256只眼)纳入传统3.0mm角膜切口Phaco+IOL植入术组(小切口组)。于术前,术后24h、1w、1个月收集患者干眼症量表评分,无麻醉下Schirmer实验(SIT),泪膜破裂时间( BUT)。运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比较。小切口组较微切口组在术后24h、1w时,干眼症状评分增加,SIT延长、BUT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SIT、BU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眼症量表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2mm角膜微切口Phaco+IOL植入术在术后早期及长期的观察中泪膜稳定性高于传统3.0mm小切口Phaco+IOL植入术,是干眼症等人群的理想白内障手术方式。

    作者:王增智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布地奈德联合可必特对毛细支气管炎患者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效果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0月在本院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联合可必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肺部湿罗音、咳嗽及气促等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咳嗽、肺部啰音、气促等症状减轻时间较对照组均有所减少(P<0.05),同时治疗组总有效率97.5%明显优于对照组77.5%(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布地奈德联合可必特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缩短病程,缓解咳嗽、肺部啰音等不良症状,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董应成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改善脑梗塞并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观察

    选取脑梗塞并抑郁患者132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多元化护理干预。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为42.09±5.45分,SDS评分为41.05±7.12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通过对脑梗塞并抑郁症患者进行多元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对治疗的影响,对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易朝晖;黄志军;管穗丽;张爱芬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对比双钢板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双钢板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本院确诊为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192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双钢板组96例,术中采用双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锁定钢板组96例,手术采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分别于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指标,包括手术用时、术中的出血量、切口长度、下地负重的时间、术后膝关节功能、骨折愈合时间等进行疗效评价。结果锁定钢板组的住院时间及负重时间短于双钢板组,组间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双钢板组的骨折延迟愈合、关节强直、针道感染、等并发症多于锁定钢板组,组间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膝关节不稳、切口感染、固定松动断裂、皮肤坏死、骨坏死等并发症,组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1年,对两组患者进行Rasmussen分级,双钢板组优于锁定钢板组,但组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种内固定治疗方法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均取得良好的疗效,锁定钢板内固定的临床疗效较优于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生物力学稳定性更好。

    作者:王荣生;王伟雄;罗本环;王炜昌;何立文;刘雄业;杨庆;许育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紧急子宫切除术在难治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择取本院于2015年9月~2016年2月期间收诊的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48例,按照患者入院日期的奇偶性,划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接受紧急子宫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出血量以及输血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组间差异存在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组指标较高,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临床治疗过程中,对患者施以有效的紧急子宫切除术治疗措施,可以减少患者的出血量,提高治疗有效性,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马新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儿童早期发展的科学干预活动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效果观察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来本院接受儿童保健的16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保健方式不同,将参与实验的新生儿平均分为两个不同的组别,并将其定义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每个组别均为80例。对照组新生儿接受常规的护理,研究组则在其基础上为新生儿提供针对性的儿童保健,保健结束后,对两组新生儿发育的具体情况进行观察与对比。保健结束后,研究组新生儿身长、体重、MDI以及PDI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保健结束后,研究组新生儿大运动、语言、精细动作、社交行为以及适应性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新生儿,两个小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正确的儿童保健对婴幼儿早期发育的影响作用明显,可明显提高新生儿的发育水平,具有明显的推广价值。

    作者:余小垓;吴兵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对比分析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共84例,患者按入院编号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疗效。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血脂水平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总有效率(97.6%)明显高于对照组(81.0%),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临床治疗冠心病,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机体功能指标,提升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吴敬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2型糖尿病应用甘精胰岛素治疗的效果观察

    2012年10月~2015年10月间来本院就诊的血糖控制不佳的112例2型糖尿病患者,入组后在原来口服降糖药的基础上加用甘精胰岛素,治疗结束后对比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满意度。治疗结束后,对比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可知,加用甘精胰岛素后,患者三餐餐前及餐后2h血糖显著降低,同时低血糖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下降,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也得到明显提升,以上治疗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口服降糖药物控制血糖不满意时,加用甘精胰岛素,不但能取得显著的控制血糖疗效,而且安全性及治疗满意度均较好,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冯秀娟;李硕良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支持性心理干预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选取60例于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就诊的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支持性心理干预,干预持续3个月,并进行2个月的随访调查,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HAMA、HAMD评分变化。两组患者干预前HAMA、HAMD评分无明显差异,经干预后HAMA、HAMD评分均有明显降低。同时期,研究组患者HAMA、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心理干预对缓解焦虑抑郁状态具有显著效果。支持性心理干预有利于稳定患者的情绪,缓解焦虑症状,提升患者对于药物的依从性,使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利于患者康复,在临床上值得借鉴。

    作者:代俊;王丽彬;李红梅;鞠向群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功能性电刺激结合针灸治疗对脑卒中运动功能的临床观察

    将2013年6月~2015年12月本院内科诊治的115例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资料分为两组,两组均行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然后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采用功能性电刺激结合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2周前后运动功能(FMA、BBS及FAC)评分、Barthel指数情况。治疗后,研究组运动功能指标FMA、BBS、FAC及Barthel指数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显著。功能性电刺激结合针灸治疗对脑卒中运动功能具有积极改善作用。

    作者:杨亚军;周智明;胡方煜;梁木荣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老年急性脑出血采取积极降压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积极降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情况。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8.9%;试验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NIHSS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采取积极降压治疗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可显著提升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使用。

    作者:张汉华;梁毅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育龄妇女缺铁性贫血的调查研究及干预措施

    纳入本辖区2014年1月~2015年11月育龄期女性1176例,对其缺铁性贫血的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其干预措施进行分析。所调查的育龄期妇女发生贫血的有36例,以轻度贫血为主,均为缺铁性贫血,经过及时的药物及饮食干预后恢复正常。调查其影响因素包括育龄期妇女的文化程度、年龄等,随着母亲文化程度的降低、年龄的增长,发生缺铁性贫血的可能随之增加。在规范育龄期妇女缺铁性贫血的保健基础上,针对性加强对低文化程度及高龄妇女的保健,进一步降低育龄期妇女贫血的发生率。

    作者:廖玉娣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惠州市惠阳区2008~2014年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流行病学调查

    对惠州市惠阳区2008~2014年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流行病学的调查情况,了解相关影响因素。2008~2014年对惠州市惠阳区的居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调查主要采用问卷形式及体检形式。惠州市惠阳区的居民平均血尿酸水平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男性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26.5%)明显高于女性(15.8%);男性痛风的患病率为2.6%,显著高于女性的患病率0.01%;男性的高尿酸血症随年龄的增高而增加,女性除了高龄组(70~79岁组),其他组别同样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P<0.05);高尿酸血症人群中患有高血脂的情况高于尿酸正常组(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性别、年龄、饮酒、吸烟等因素是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P<0.05)。惠州市惠阳区2008~2014年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较高,其中男性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发病率均高于女性,高尿酸人群中患者高血脂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高于正常人群,应该提高人们对该病的认识,早期采取预防措施。

    作者:谭立夫;朱君;严妙娟;林扬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MRI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分析28例我院经病理证实的PCNSL患者MRI特征及病理基础,所有患者均行MR平扫、增强扫描、病理切片及免疫化学检测。单发21例(75.0%),多发7例(25.0%),共有病灶42个;单发肿瘤均匀强化35个(83.3%),不均匀强化4个(9.5%),周围无明显水肿6个(14.3%)、轻度20个(47.6%)、中度10个(23.8%)、重度6个(14.3%),病灶轻度占位18个(42.9%),重度5个(11.9%)。T1WI呈稍低信号31个(73.8%)、等信号7个(16.7%)、稍高信号3个(7.1%)、高信号1个(2.4%);T2WI呈稍低信号11个(26.2%)、等信号5个(11.9%)、稍高信号24个(57.1%)、高信号2个(4.8%);35例(83.3%)肿瘤细胞弥漫密集片状分布于血管周围,42个瘤组织均表达CD45、CD20、CD79a,均不表达GFAP、S-100、EMA和CKp CD45,提示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少见间质成分、出血、大片坏死及钙化现象,32例(76.2%)肿瘤组织网状纤维丰富。PCNSL患者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与PCNSL病理基础密切联系。

    作者:项晓俊;建军;植金兴;唐锦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围绝经期妇女子宫内膜的变化与卵巢功能的变化及其相对关系的研究

    收集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门诊的围绝经期妇女门诊病历,分析子宫内膜的变化与卵巢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及其相对关系。绝经后一年子宫内膜厚度≥8mm的患者比例为44.83%,显著高于绝经过渡期的比例40.22%(P<0.05);bFSH随着围绝经期的进展而呈现递增的趋势;AFC在绝经过渡期为5.10±3.06,显著高于绝经后1年的3.86±3.23(P<0.05);AMH在绝经过渡期的浓度为0.67±0.22 ug/L,显著高于绝经后1年的0.43±0.19 ug/L(P<0.05)。围绝经期妇女随着卵巢功能的逐渐减退其bFSH会逐渐递增,而AMH和AFC会逐渐降低,其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成增厚趋势。

    作者:张惠碧;杨丹;谭荣裕;郭桂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的急性进展性脑梗塞治疗效果分析

    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接诊的49例急性进展性脑梗塞患者,设为观察组,给予患者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回顾性分析同期本院收治的部分急性进展性脑梗患者临床资料,设为对照组(n=49),给予奥扎格雷钠治疗,两组急性进展性脑梗塞患者接受不同的临床治疗,对比临床疗效。在接受不同治疗情况下,两组急性进展性脑梗塞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t=7.169,P<0.05),治疗后,两组急性进展性脑梗塞患者脑灌注指标恢复对比,差异均明显(P<0.05)。在急性进展性脑梗塞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可有效促进神经细胞功能恢复,安全有效,得到临床医师和患者的青睐,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赵昭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难治性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护理分析

    以2014年3月~2015年3月于本院进行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难治性自发性气胸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系统的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观察组的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80.00%),且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项指标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效的护理方法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难治性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明显,适合普及。

    作者:祝晓莲;汪细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西那卡塞联合骨化三醇对血透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应用西那卡塞与骨化三醇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60例SHPT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应用西那卡塞与骨化三醇联合治疗,对照组30例应用西那卡塞治疗,对比2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钙及钙磷乘积均高于对照组,而血磷、碱性磷酸酶(ALP)、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及甲状旁腺体积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结论西那卡塞与骨化三醇联合治疗血液透析后SHPT疗效确切,能够缩小甲状旁腺体积并降低iPTH水平,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匡彬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臀大肌带蒂肌皮瓣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褥疮创面修复中应用研究

    纳入本院2013年1月~2014年3月确诊为骶尾部褥疮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48例患者,应用臀上动脉浅支为蒂的臀大肌带蒂肌皮瓣结合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结果术后4例皮瓣血运不良,创面延期愈合;2例患者出现皮瓣边缘坏死,换药之后创面肉芽长出,再行2期植皮手术,术后伤口愈合;其余皮瓣均能够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的切口均为Ⅰ期愈合;所有患者均进行了为期12个月的随访,12例患者出现了皮瓣移植后的臃肿;其余36例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均在治疗后1个月内出现一定程度的深浅感觉功能障碍,3~6个月感觉逐渐恢复。臀大肌带蒂肌皮瓣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较好的修复骶尾部褥疮合并组织皮肤缺损,该方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齐明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