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经福;叶永青;杨龙峰;陈勇
选取本院2015年1~10月期间诊治的160例生产以后出现尿失禁的患者实行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80例。研究组采取生物反馈的电刺激配合盆底肌的训练,对照组选择盆底肌的训练。观察并对比两组医治尿失禁的效果及盆底的肌力。医治以后,两组患者盆底的肌力和以前相对比都明显提升,研究组患者盆底的肌力改善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统计学差异存在意义(P<0.05);医治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尿失禁医治的有效率高达93.75%,对照组为82.50%,统计学差异存在意义(P<0.05)。生物反馈和电刺激配合盆底的肌肉训练能将生产过后出现尿失禁患者的盆底功能及临床上尿失禁的症状明显改善,有益于生产以后患者康复。
作者:黄粤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从2012年1月~2013年1月来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挑选出200例,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护理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手术室护理措施进行一定的护理干预,护理组患者采用具有针对性的人性化护理措施进行全方位的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并进行比较。护理组患者在进行专业的人性化护理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生活质量与对照组相比也显著提高(P<0.05)。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护理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9%,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5%,护理组明显较高(P<0.05)。手术室中的人性化护理可以使患者对治疗医师充分信任,也使患者可以积极地配合治疗,提高患者对于手术成功的信心,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徐芙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入选2014年3月~2015年3月的支气管肺炎患儿1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应用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对临床疗效进行比较,记录两组患者发热、咳嗽、肺部湿罗音和肺部阴影消失的时间。观察组治疗总的有效率94.7%显著性的高于对照组的总的有效率74.7%,(P<0.05)。观察组的患者发热、咳嗽、肺部湿罗音和肺部阴影消失的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短,(P<0.05)。在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中应用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临床疗效好,患儿的住院时间缩短,临床症状消失用时较短,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的治疗方法可在临床中广泛的应用。
作者:罗宗初 刊期: 2016年第10期
选取初治肺结核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行正规标准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抗痨合剂口服,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两组治疗前临床症状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各项症状及临床症状总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各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灶完全吸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痰菌阳性阴转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对初治肺结核患者在正规标准化化疗基础上给予抗痨合剂,有利于促进病灶吸收,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李燕芬;高如珍;刘怡;黄政 刊期: 2016年第10期
选取60例于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就诊的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支持性心理干预,干预持续3个月,并进行2个月的随访调查,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HAMA、HAMD评分变化。两组患者干预前HAMA、HAMD评分无明显差异,经干预后HAMA、HAMD评分均有明显降低。同时期,研究组患者HAMA、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心理干预对缓解焦虑抑郁状态具有显著效果。支持性心理干预有利于稳定患者的情绪,缓解焦虑症状,提升患者对于药物的依从性,使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利于患者康复,在临床上值得借鉴。
作者:代俊;王丽彬;李红梅;鞠向群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以确诊肺癌患者及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肺癌组、结核组,收集患者血清与胸腔积液,分别测定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比较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核组患者血清与胸腔积液TNF-α、CEA、NSE均明显低于肺癌组,而IL-6高于肺癌组(P<0.05);肺癌组患者胸腔积液CEA、NSE明显高于血清,TNF-α水平低于血清(P<0.05),IL-6无差异;而结核组胸腔积液TNF-α、IL-6、CEA、NSE水平与血清无明显差异(P>0.05)。结核与恶性肿瘤血清和胸腔积液的细胞因子和肿瘤标志物表达有一定差异,联合检测对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作者:陈锦华;梁景强;黄琪述;周沃联;胡树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对惠州市惠阳区2008~2014年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流行病学的调查情况,了解相关影响因素。2008~2014年对惠州市惠阳区的居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调查主要采用问卷形式及体检形式。惠州市惠阳区的居民平均血尿酸水平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男性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26.5%)明显高于女性(15.8%);男性痛风的患病率为2.6%,显著高于女性的患病率0.01%;男性的高尿酸血症随年龄的增高而增加,女性除了高龄组(70~79岁组),其他组别同样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P<0.05);高尿酸血症人群中患有高血脂的情况高于尿酸正常组(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性别、年龄、饮酒、吸烟等因素是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P<0.05)。惠州市惠阳区2008~2014年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较高,其中男性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发病率均高于女性,高尿酸人群中患者高血脂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高于正常人群,应该提高人们对该病的认识,早期采取预防措施。
作者:谭立夫;朱君;严妙娟;林扬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纳入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的诊断为代谢综合征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纳入体检科检查结果正常的健康志愿者100例作为对照组。代谢综合征组和对照组两组间血常规中的指标WBC、PLT、MPV、Hb、MCH、MCHC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代谢综合征的患者乳糜血对血常规的各项指标具有一定的影响,临床中应该考虑代谢综合征乳糜血在血常规中的影响,使诊断更加精确。
作者:严妙娟;徐伟帆;颜海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选择本院2012年3月~2013年11月接收治疗的28~31、32~33、34~36周未足月胎膜早破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孕周分为A、B、C三组,对三组患者期待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B组患者延长孕周时间长,且显著大于A、C两组(P<0.05);A组新生儿身体健康指数低,且新生儿呼吸压迫综合征、围生儿死亡率以及母体感染率均高于B、C组(P<0.05),而B、C两组间却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32~33周终止妊娠,对产妇以及胎儿伤害小,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实施期待治疗,延长妊娠时间。
作者:李蕾 刊期: 2016年第10期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胫骨远端骨折患者资料4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40例患者全部通过L型解剖锁定钢板微创内固定方式进行治疗,统计40例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40例患者共计42处肢体胫骨远端骨折,依照AO分型属于A型患者4处,B型患者16处,C型患者22处;对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其中1例患者骨折延迟愈合,剩余39例患者骨折手术之后愈合时间全部在12~24w;所有患者伤口全部一期愈合,没有出现钢板外露、腓深神经损伤、皮瓣坏死、足背动脉损伤、内固定松动以及失败并发症;依照Johner-Wruhs评分,40例患者优34例,良5例,可0例,差1例。针对胫骨远端骨折患者通过L型解剖锁定钢板微创内固定方式治疗效果显著,手术安全,患者骨折愈合情况良好,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吴松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收集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门诊的围绝经期妇女门诊病历,分析子宫内膜的变化与卵巢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及其相对关系。绝经后一年子宫内膜厚度≥8mm的患者比例为44.83%,显著高于绝经过渡期的比例40.22%(P<0.05);bFSH随着围绝经期的进展而呈现递增的趋势;AFC在绝经过渡期为5.10±3.06,显著高于绝经后1年的3.86±3.23(P<0.05);AMH在绝经过渡期的浓度为0.67±0.22 ug/L,显著高于绝经后1年的0.43±0.19 ug/L(P<0.05)。围绝经期妇女随着卵巢功能的逐渐减退其bFSH会逐渐递增,而AMH和AFC会逐渐降低,其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成增厚趋势。
作者:张惠碧;杨丹;谭荣裕;郭桂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确诊为糖尿病足的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的前提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观察组采用新型伤口护理敷料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伤口护理敷料进行护理。观察两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观察组总有效率(86.67%)优于对照组(70.00%)(P<0.05);观察组换药次数和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新型伤口护理敷料用于治疗糖尿足病疗效优于常规敷料,减少对伤口以及周围皮肤的损伤并缩短愈合时间,有效减少换药的次数,降低致残率。
作者:汤小霞;蒋艳菊;何妙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9月在本区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抽取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这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管理,试验组实施社区医疗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各临床症状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试验组患者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16%、12%、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34%、24%(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高(P<0.05)。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社区医疗中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减少临床症状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水平。
作者:崔砚峰;杨元敏;谭卫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依循随机平均分配原则将240例空巢老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后者给予社区心理卫生服务。比较两者干预前后各项量表评分。观察组经干预后其SF-36量表及社会支持量表评分均显著优于干预前(P<0.05),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SCL-90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组间比较,干预后,观察组SCL-90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社区心理卫生服务团队对空巢老人健康状况具改善作用,具推广意义。
作者:胡君;蓝醒琼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应用西那卡塞与骨化三醇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60例SHPT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应用西那卡塞与骨化三醇联合治疗,对照组30例应用西那卡塞治疗,对比2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钙及钙磷乘积均高于对照组,而血磷、碱性磷酸酶(ALP)、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及甲状旁腺体积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结论西那卡塞与骨化三醇联合治疗血液透析后SHPT疗效确切,能够缩小甲状旁腺体积并降低iPTH水平,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匡彬 刊期: 2016年第10期
随机选取医院产科收治的2013年1月~2015年1月5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硫酸镁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药物治疗,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临床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中,应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不仅提升临床疗效,还可降低临床并发症发生率,发挥积极临床疗效。
作者:黄海;黄斌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回顾性分析翰岭社区产妇169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析产妇心理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产妇均完成调查,13例(7.7%)有流产史,74例(43.8%)有剖宫产史,3例(1.8%)有产后出血史,4例(2.4%)有妊高症史,1例(0.6%)有产后感染史。强迫22例(13.0%),躯体化19例(11.2%),抑郁25例(14.8%),敌对13例(7.7%),焦虑11例(6.5%),偏执8例(4.7%),恐怖11例(6.5%)。胎次、家人介意胎儿性别是心理异常独立危险因素(P<0.05),文化程度和年龄是保护因素(P<0.05)。翰岭社区产妇心理焦虑抑郁发生率高于正常人,建议针对初产、年龄小等产妇给予更多关怀,提供针对性的保健指导,加强护理干预。
作者:柯楚真;李燕;苏景玫;张永珍;荣丽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地区妊娠妇女25-羟基维生素D[25-(OH)D]营养状况,为临床指导孕妇合理预防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前保健的孕妇1154例(早孕136例,中孕846例,晚孕172例)为研究对象。用电化学发光法免疫分析技术检测其血清25-(OH)D水平,评估维生素D营养状况。结果早、中、晚孕组妊娠妇女25-(OH)D含量分别为:46.2±12.39、40.72±12.5、46.85±13.92 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乏率分别为59.56%、81.91%、68.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乏或不足率分别为93.38%、94.8%、94.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圳市龙岗地区不同妊娠期妇女普遍存在25-(OH)D缺乏或不足,临床医生应给予科学合理干预。
作者:林建春;缪秋明;张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96例,根据治疗不同分成两组,将行单纯美沙拉嗪治疗4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行美沙拉嗪与益生菌联合治疗5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两组炎症指标、疾病活动指数评分、病理评分与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组在两组治疗后炎症指标(TNF-α、IL-6、IFN-γ)水平与疾病活动指数评分、病理评分均改善基础上,其改善幅度更显著(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率3.70%比对照组19.05%低(P<0.05)。炎症性肠病患者行美沙拉嗪与益生菌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炎症指标水平,有效控制病情,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程灿昌;李国华;杜国平;翟英姬;傅美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纳入本院2013年1月~2014年3月确诊为骶尾部褥疮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48例患者,应用臀上动脉浅支为蒂的臀大肌带蒂肌皮瓣结合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结果术后4例皮瓣血运不良,创面延期愈合;2例患者出现皮瓣边缘坏死,换药之后创面肉芽长出,再行2期植皮手术,术后伤口愈合;其余皮瓣均能够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的切口均为Ⅰ期愈合;所有患者均进行了为期12个月的随访,12例患者出现了皮瓣移植后的臃肿;其余36例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均在治疗后1个月内出现一定程度的深浅感觉功能障碍,3~6个月感觉逐渐恢复。臀大肌带蒂肌皮瓣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较好的修复骶尾部褥疮合并组织皮肤缺损,该方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齐明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