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及效果研究

徐芙蓉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 手术室, 应用效果
摘要:从2012年1月~2013年1月来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挑选出200例,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护理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手术室护理措施进行一定的护理干预,护理组患者采用具有针对性的人性化护理措施进行全方位的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并进行比较。护理组患者在进行专业的人性化护理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生活质量与对照组相比也显著提高(P<0.05)。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护理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9%,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5%,护理组明显较高(P<0.05)。手术室中的人性化护理可以使患者对治疗医师充分信任,也使患者可以积极地配合治疗,提高患者对于手术成功的信心,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卫生服务全科团队对空巢老人健康状况的改善作用

    依循随机平均分配原则将240例空巢老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后者给予社区心理卫生服务。比较两者干预前后各项量表评分。观察组经干预后其SF-36量表及社会支持量表评分均显著优于干预前(P<0.05),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SCL-90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组间比较,干预后,观察组SCL-90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社区心理卫生服务团队对空巢老人健康状况具改善作用,具推广意义。

    作者:胡君;蓝醒琼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围绝经期妇女子宫内膜的变化与卵巢功能的变化及其相对关系的研究

    收集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门诊的围绝经期妇女门诊病历,分析子宫内膜的变化与卵巢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及其相对关系。绝经后一年子宫内膜厚度≥8mm的患者比例为44.83%,显著高于绝经过渡期的比例40.22%(P<0.05);bFSH随着围绝经期的进展而呈现递增的趋势;AFC在绝经过渡期为5.10±3.06,显著高于绝经后1年的3.86±3.23(P<0.05);AMH在绝经过渡期的浓度为0.67±0.22 ug/L,显著高于绝经后1年的0.43±0.19 ug/L(P<0.05)。围绝经期妇女随着卵巢功能的逐渐减退其bFSH会逐渐递增,而AMH和AFC会逐渐降低,其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成增厚趋势。

    作者:张惠碧;杨丹;谭荣裕;郭桂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臀大肌带蒂肌皮瓣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褥疮创面修复中应用研究

    纳入本院2013年1月~2014年3月确诊为骶尾部褥疮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48例患者,应用臀上动脉浅支为蒂的臀大肌带蒂肌皮瓣结合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结果术后4例皮瓣血运不良,创面延期愈合;2例患者出现皮瓣边缘坏死,换药之后创面肉芽长出,再行2期植皮手术,术后伤口愈合;其余皮瓣均能够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的切口均为Ⅰ期愈合;所有患者均进行了为期12个月的随访,12例患者出现了皮瓣移植后的臃肿;其余36例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均在治疗后1个月内出现一定程度的深浅感觉功能障碍,3~6个月感觉逐渐恢复。臀大肌带蒂肌皮瓣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较好的修复骶尾部褥疮合并组织皮肤缺损,该方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齐明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急性踝关节扭伤早期RICE干预疗效分析

    对本院在2014年3月~2015年2月期间66例门诊治疗的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进行疗效分析,并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接触过急性踝关节扭伤应急处理知识并依从;对照组患者未采用专科知识护理。接触过急性踝关节扭伤RICE处理知识对愈显率有影响因素。对社区居民进行针对性和个性化的应急救护宣传指导和教育,可以减轻或缩短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的伤情或治愈时间。

    作者:张冬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2型糖尿病应用甘精胰岛素治疗的效果观察

    2012年10月~2015年10月间来本院就诊的血糖控制不佳的112例2型糖尿病患者,入组后在原来口服降糖药的基础上加用甘精胰岛素,治疗结束后对比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满意度。治疗结束后,对比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可知,加用甘精胰岛素后,患者三餐餐前及餐后2h血糖显著降低,同时低血糖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下降,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也得到明显提升,以上治疗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口服降糖药物控制血糖不满意时,加用甘精胰岛素,不但能取得显著的控制血糖疗效,而且安全性及治疗满意度均较好,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冯秀娟;李硕良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内科常规治疗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并感染

    目的:观察内科常规治疗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并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支气管扩张并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予抗感染、祛痰等内科常规治疗;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ronchoalveolar lavage,BAL)。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白细胞(WBC)计数、C反应蛋白(CRP)水平、简化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simplified clinical pulmonary infection score,CPIS)、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更快,且WBC计数、CRP水平、CPIS评分等感染指标及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9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18%/1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科常规治疗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并感染同常规治疗比较,疗程更短,疗效更佳。

    作者:谭经福;叶永青;杨龙峰;陈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支持性心理干预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选取60例于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就诊的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支持性心理干预,干预持续3个月,并进行2个月的随访调查,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HAMA、HAMD评分变化。两组患者干预前HAMA、HAMD评分无明显差异,经干预后HAMA、HAMD评分均有明显降低。同时期,研究组患者HAMA、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心理干预对缓解焦虑抑郁状态具有显著效果。支持性心理干预有利于稳定患者的情绪,缓解焦虑症状,提升患者对于药物的依从性,使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利于患者康复,在临床上值得借鉴。

    作者:代俊;王丽彬;李红梅;鞠向群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慢性前列腺炎应用全程系统化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收集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共114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56例对照组和58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全程系统化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以及治疗依从性进行观察和对比。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用全程系统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配合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赛琼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惠州市惠阳区2008~2014年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流行病学调查

    对惠州市惠阳区2008~2014年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流行病学的调查情况,了解相关影响因素。2008~2014年对惠州市惠阳区的居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调查主要采用问卷形式及体检形式。惠州市惠阳区的居民平均血尿酸水平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男性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26.5%)明显高于女性(15.8%);男性痛风的患病率为2.6%,显著高于女性的患病率0.01%;男性的高尿酸血症随年龄的增高而增加,女性除了高龄组(70~79岁组),其他组别同样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P<0.05);高尿酸血症人群中患有高血脂的情况高于尿酸正常组(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性别、年龄、饮酒、吸烟等因素是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P<0.05)。惠州市惠阳区2008~2014年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较高,其中男性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发病率均高于女性,高尿酸人群中患者高血脂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高于正常人群,应该提高人们对该病的认识,早期采取预防措施。

    作者:谭立夫;朱君;严妙娟;林扬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抗痨合剂在初治肺结核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选取初治肺结核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行正规标准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抗痨合剂口服,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两组治疗前临床症状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各项症状及临床症状总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各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灶完全吸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痰菌阳性阴转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对初治肺结核患者在正规标准化化疗基础上给予抗痨合剂,有利于促进病灶吸收,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李燕芬;高如珍;刘怡;黄政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96例,根据治疗不同分成两组,将行单纯美沙拉嗪治疗4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行美沙拉嗪与益生菌联合治疗5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两组炎症指标、疾病活动指数评分、病理评分与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组在两组治疗后炎症指标(TNF-α、IL-6、IFN-γ)水平与疾病活动指数评分、病理评分均改善基础上,其改善幅度更显著(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率3.70%比对照组19.05%低(P<0.05)。炎症性肠病患者行美沙拉嗪与益生菌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炎症指标水平,有效控制病情,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程灿昌;李国华;杜国平;翟英姬;傅美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叶酸联合多种维生素对子痫前期的预防作用

    选取2013年8月~2015年10月在本院定期产检及分娩的孕产妇762例,根据孕产妇妊娠期间有无规律服用叶酸片和维生素C、D、E等,分为A组(n=241)、B组(n=292)和C组(n=229),其中A组孕产妇产前规律服用叶酸片和维生素C、D、E;B组孕产妇产前规律服用叶酸片,但并未口服维生素C、D、E,C组孕产妇无服用叶酸片和维生素C、D、E。统计各组子痫前期发生率,并进行组间比较。A、B和C组子痫前期发生率分别为5例(2.07%)、6例(2.05%)、13例(5.68%),A、B组子痫前期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但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孕产妇产时孕周及新生儿Apgar评分<7分、产后出血、胎盘早剥等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间规律口服叶酸片对预防子痫前期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作用,但联合口服多种维生素对该作用无明显影响。

    作者:张艳琼;陈延龄;刘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自由体位分娩对产程及分娩方式的影响分析

    分析本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入院进行分娩的初产妇150例临床资料,依据体位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常规体位组)50例和观察组(自由体位组)100例。观察两组产妇分娩过程中的产程时间情况、观察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情况、产后出血量、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情况。观察组产妇分娩过程中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均低于对照组,t=11.61、10.16、7.83,观察组自然分娩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阴道助产均低于对照组,字2=10.01、5.98、3.70,观察组产后出血量、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t=5.98、字2=7.78、6.19,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自由体位分娩可以明显的缩短产程时间,提高自然分娩比例,降低产后出血,提高新生儿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文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多层螺旋CT增强多期扫描的相对强化值在SO系膜及其血管改变的研究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绞窄性肠梗阻患者9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随机选取50例单纯性肠梗阻患者进行对照,比较三组患者多层螺旋CT增强多期扫描的相对强化值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平扫CT值、20sREV值、60sREV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增强多期扫描的相对强化值对绞窄性肠梗阻的系膜及其血管改变情况具有判断价值,可对绞窄性肠梗阻进行判断。

    作者:张冠业;贾红明;李苒光;欧鸿儒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选取本院2015年1~10月期间诊治的160例生产以后出现尿失禁的患者实行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80例。研究组采取生物反馈的电刺激配合盆底肌的训练,对照组选择盆底肌的训练。观察并对比两组医治尿失禁的效果及盆底的肌力。医治以后,两组患者盆底的肌力和以前相对比都明显提升,研究组患者盆底的肌力改善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统计学差异存在意义(P<0.05);医治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尿失禁医治的有效率高达93.75%,对照组为82.50%,统计学差异存在意义(P<0.05)。生物反馈和电刺激配合盆底的肌肉训练能将生产过后出现尿失禁患者的盆底功能及临床上尿失禁的症状明显改善,有益于生产以后患者康复。

    作者:黄粤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50例的疗效分析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在2014年1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腰椎功能评分以及生存质量评分,观察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54~72min,下床活动时间14~36h,住院时间4~9d;所有患者均随访12个月,术后6个月、12个月患者治疗优良率分别为88.40、92.00%,术后12h和术后6个月、12个月患者疼痛评分、腰椎功能评分以及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14例患者出现手术侧足大趾麻木症状,经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临床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效果明显,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腰椎功能和生活质量,无严重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何胜;张海军;翟建亭;甘华;郭克斌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紧急子宫切除术在难治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择取本院于2015年9月~2016年2月期间收诊的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48例,按照患者入院日期的奇偶性,划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接受紧急子宫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出血量以及输血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组间差异存在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组指标较高,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临床治疗过程中,对患者施以有效的紧急子宫切除术治疗措施,可以减少患者的出血量,提高治疗有效性,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马新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伤椎椎弓根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观察

    纳入本院2010年1月~2015年5月确诊为胸腰椎骨折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伤椎椎弓根置钉组和保守治疗组,对两组相邻椎体继发骨折的发生率及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的触觉、运动、Cobb’s角及伤椎高度进行评估,比较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6个月后伤椎椎弓根置钉组相邻椎体继发骨折的发生率与保守治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椎椎弓根置钉组患者触觉、运动评分、Cobb’s角及伤椎高度等各项指标均优于保守治疗组,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椎椎弓根置钉治疗对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要优于保守治疗,并不会增加相邻椎体继发骨折的发生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脊椎稳定情况和减轻患者疼痛,是胸腰椎骨折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吴世寨;区国集;陈友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康复枕和床尾垫对脑卒中异常运动模式的影响

    89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其中对照组按常规治疗,采用一般的枕头支撑体位;研究组除常规治疗外,入院后运用特制的康复枕和床尾垫等,进行前瞻性的对抗痉挛发生,抑制异常的运动模式。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评定痉挛程度、Holden量表评定步行能力、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定下肢运动功能、Berthel指数评定患者ADL自理能力。两组治疗结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脑卒中早期采用特制的康复枕和床尾垫等,对抑制异常的运动模式,减轻肢体痉挛,提高患者步行能力,减少日常生活活动的自理依赖,具有明显作用。

    作者:卢青英;简庆荣;陈宁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河源地区乙肝病毒分型和耐药突变基因检测的应用

    了解河源地区乙型肝炎(HBV)基因分型和耐药基因变异特征,探讨HBV YMDD变异与基因分型、DNA载量和HBeAg之间的关系。应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60例乙肝患者血清进行基因分型和耐药突变检测及HBV DNA定量检测。60例乙肝患者中B基因型52例(86.6%),C基因型6例(10.0%),B/C混合基因型2例(3.4%)。B基因型在乙肝患者中所占构成比高,C基因型次之,B/ C混合基因型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B基因型、C基因型及B/C基因型之间HBV DNA载量及HBeAg阳性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检出YMDD变异38例,变异率63.3%;各基因型间YMDD变异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 YMDD变异的监测对乙肝患者的精准治疗和个体化抗病毒方案的知道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HBV基因分型对病情预测和转归都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王志剑;黄志东;邝永辉;邓之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