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颅咽管瘤术后激素替代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陈晓莉

关键词:颅咽管瘤, 激素替代治疗, 临床疗效
摘要:选取我院收治的行颅咽管瘤术患者2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术后均给予激素替代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生长指标。对比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身高、身高SDS、GV、IGF-1、骨龄、生长速率,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原发疾病的病情稳定,复查MRI均未无新发肿瘤及复发迹象,无糖代谢改变、特发性良性颅内压升高、股骨头滑脱等并发症,无第二性征发育进展表现,5例患者因不良反应而停止用药。颅咽管瘤患者在准确评估的前提下,合理给予激素替代治疗对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经阴道疤痕妊娠病灶切除术治疗瘢痕妊娠的疗效观察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剖宫产后瘢痕妊娠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经阴道疤痕妊娠病灶切除术,设为观察组。20例肌肉注射MTX后在B超引导下行清宫术,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后的B超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流指数小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疤痕妊娠病灶切除术的效果较好,其可有效防止大出血,疗效高,而且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陈丽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及药理作用分析

    选取我院产科于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20例产后出血产妇,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米索前列醇治疗。对比两组的术后2h及24h的产后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收缩压/舒张压。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的产妇术后2h及24h的产后出血量显著较少、产程时间显著缩短,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情况,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对于产后出血产妇采用米索前列醇治疗能够获得相对理想的临床疗效,值得在妇产科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陈筱琴;徐万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血透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选择2013年6月~2014年11月本院收治的80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中心静脉导管溶栓治疗,回顾分析患者临床护理资料及感染、血透血流量、并发症等发生情况。80例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留置3个月~6个月,其中8例发生导管血栓,分析其血栓形成原因包括导管位置不良2例、导管弯曲3例、导管压迫1例、早期纤维鞘形成2例。6例经尿激酶溶栓治疗成功,溶栓成功率为75.00%,2例溶栓治疗失败后拔出中心静脉导管。4例发生感染,发生率为5.00%。中心静脉导管是血液透析中的一条血管通路,导管位置不良及导管弯曲或压迫、早期纤维鞘形成均可导致血栓形成,加强临床观察与护理可有效预防血栓形成及导管感染,确保血透中血流量。

    作者:吴爱群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肺癌临床诊断中肿瘤标志物CA153、CA125检验应用的价值分析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所收治的患有肺癌的患者分成研究组70例,另外选取在同一时间所收治的肺部为良性病变的患者70例分成对照组,实行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其血清CA153与CA125的水平。研究组在血清CA153、CA125的检测水平中异常率为48.58%和87.14%,比对照组在8.57%和18.57%高(P<0.05);CA153配合CA125的检查在正确指数和灵敏度上都比单独的CA153、CA125的检测要高(P<0.05);而鳞癌患者在血清CA125的水准上也比小细胞癌以及腺癌要高,并且腺癌的患者比小细胞癌要高些(P<0.05)。对肺癌实行肿瘤标志物CA153配合CA125,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何克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巨大肠息肉80例临床病理特征及内镜治疗研究

    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巨大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对全部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本研究中80例巨大肠息肉患者中有68例(85.00%)通过手术完整切除;有12例(15.00%)通过手术分切除。全部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5~7d,且在完成手术出院后都接受了3~16个月的复查随访。内镜应用在巨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着安全有效及简便可行的特点,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及临床疗效,是临床中较为可靠的诊疗方法,在临床中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刘秀鹏;吴东海;丁世华;谭永港;郭海建;刘俊;熊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同期房颤射频消融术的围术期护理

    选取本院40例风湿性心脏病伴心房颤动的患者,给予术前、术中、术后的围术期护理。收集患者术后窦性心律恢复情况及对护理的满意度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术后1周80%的患者恢复窦性心律,6个月95%的患者恢复窦性心律;98.5%的患者对护理表示满意。对风湿性心脏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患者窦性心律恢复情况较快,且恢复率高,患者满意度高。早期的预防性围术期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窦性心律人恢复,增进患者健康,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吕虹海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前瞻性记忆两种测量方法对老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分析

    探讨前瞻性记忆(PM)两种测量方法对老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评估差异。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收治的非精神疾病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双重任务前瞻性记忆实验室范式和中文剑桥前瞻性记忆测试(C-CAMPROMPT)量表对两者患者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两种测量方法得分,分析两种测量方法的诊疗价值。治疗前,双重任务实验室范式和C-CAMPROMPT测量均显示:观察组患者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双重任务实验室范式测量得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C-CAMPROMPT测量得分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老年精神分裂症前瞻性记忆损害评估中,实验室范式和C-CAMPROMPT均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但是C-CAMPROMPT灵敏性更高。

    作者:杨荣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奈达铂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探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奈达铂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选择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给予“紫杉醇脂质体175mg/m2联合奈达铂75mg/m2”新辅助化疗2周期后行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病理学改变及不良反应。通过新辅助化疗治疗,临床症状缓解率至少达85.7%(36/42),疗效评价CR达26.2%(11/42),CR+PR达76.2%(32/42),CR+PR+SD达95.2%(40/42),术后病理及分期、肿瘤细胞G分级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良反应均可耐受,未对往后的治疗产生影响。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奈达铂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具有显著疗效,能有效控制肿瘤病灶的发展、为手术创造有利的条件、提高手术切除率,还可降低肿瘤的转移率,改善预后,不良反应可耐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雷叶青;李海涛;许金凤;陈桂宝;王海裕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基层医疗机构采用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效果观察

    研究缬沙坦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控制效果。选取本院近年收治的心血管患者共4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及观察组(常规+缬沙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控制状况及随访结果差异性。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均处于偏高状态,治疗后观察组血压改善更为明显(P<0.05)。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出院后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几率更低(P<0.05)。对心血管疾病患者采用缬沙坦治疗可达到明显血压控制效果,降低心血管发病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吉林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将6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分为联合组(33例)和常规组(30例),分别给予中西医结合和单纯西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联合组治疗后血气及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93.9%)高于常规组(76.7%),比较差异显著(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可提高COPD急性发作期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值得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彭明松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类型研究

    2013年5月~2014年12月,鹤山市妇幼保健院参与HPV筛查适龄妇女6500名接受HPV感染筛查,并根据终诊断为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及宫颈癌患者219例,根据宫颈细胞学分为宫颈上皮低度病变组(LSIL组,CIN1,43例)、宫颈上皮高度病变组(HSIL组,CIN2、3,128例)以及浸润性宫颈癌组(ICC组,48例)。采用导流杂交法检测宫颈细胞HPV-DNA,同时对其进行基因型分型,比较各组的HPV感染情况以及基因型检出情况。HPV整体阳性检出率为4.25%。其中,阳性检出人群主要集于40~49岁(5.10%),其次为50~59岁(4.62%),30~39岁(4.34%)位居第三;HPV感染率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升高而呈现显著提高趋势(P<0.05);LSIL组的高危型HPV及总HPV感染率为51.16%、65.12%,显著低于HSIL组的79.69%、82.03%及ICC组的87.50%、91.67%(P<0.05),HSIL组与ICC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宫颈癌前病变与宫颈癌患者的HPV感染基因型多为高危型,且随着病变的加重,优势亚型以HPV-16或HPV-18为主,其与宫颈病变的发展具有密切相关性。

    作者:钟丽群;李凤葵;陆丽屏;徐佳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葡萄糖酸锌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将126例轮状病毒肠炎儿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口服,并给予补液、止泻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葡萄糖酸锌片口服治疗,判断治疗效果并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天数明显较对照组少,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葡萄糖酸锌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可缩短病程,降低住院天数,提高临床疗效,且价格便宜,副作用少。

    作者:邵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与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结直肠癌老年患者120例,均在2012年1月~2015年1月住院,将120例结直肠癌患者通过电脑随机分成两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开腹手术,研究组患者接受腹腔镜结直肠根治术,记录开腹组患者及腹腔镜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淋巴结清除量,并评价对照组患者及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除量无明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采用腹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结直肠根治术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治疗,能缩短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推荐临床应用腹腔镜结直肠根治术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治疗。

    作者:田清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舒适护理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围术期的效果研究

    本研究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本院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手术期治疗的患者5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行常规护理,治疗组采用舒适护理,统计两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疼痛VAS评分及切口愈合情况。干预组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PSQI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一周,干预组SAS、SDS评分和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干预模式能有效改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术后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改善睡眠质量,有助于术后更好的康复。

    作者:罗惠明;彭喜枝;张丽特;王庆;杨小甜;吴霭仪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肾功能不全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衰患者预后的影响

    对肾功能不全给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衰患者预后带来的影响进行系统分析。对收治的106例实施同步化治疗心衰患者的情况进行回顾分析,根据患者肾小球滤过率情况分为肾功能不全组(37例)和正常组(69例),对比分析两组预后情况。通过30个月的随访,肾功能不全组的全因死亡率、全因死亡和由于心衰住院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均高于正常组;通过回归分析表明:肾小球滤过率、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及ACEI治疗是全因死亡及全因死亡和由于心衰住院联合终点事件的独立影响因素。肾功能不全在较大程度上会增加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衰患者的死亡率及住院率,所以在临床治疗中必须重视肾功能基础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刘雄伟;吴泽;许瑞环;李虹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子宫肌瘤患者行常规护理与临床护理路径的影响效果观察

    选择我医院2013年5月~2014年4月收治的15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常规组各75例。常规组实行一般的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有效且具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的有效性、病情控制时间、治疗的总时间及护理的满意度。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明显高于常规组,且病情控制时间以及总治疗时间比常规组更低,满意度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全面的具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治疗有效率,极大地降低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建议在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杨波;王玉梅;周琼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清开灵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将本院收治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常规治疗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血液指标变化情况。接受联合治疗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接受常规治疗的患者,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液指标均有明显变化,组间相比,联合组患者治疗后下降较常规组明显,P<0.05。采用清开灵联合糖皮质激素方法治疗甲状腺炎具有突出临床效果,可缩短疗程,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宝书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耳穴压豆疗法改善夜班护士睡眠障碍的疗效探讨

    观察耳穴压豆疗法对值夜班护士睡眠障碍的治疗效果。将本院值夜班患有睡眠障碍的护士100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人采用耳穴压豆治疗,10d为1疗程,治疗3疗程;对照组未给予任何镇静安眠类药物或干预措施,观察30d。根据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评价两组患者睡眠障碍程度及治疗后睡眠质量改善情况。与治疗前比较,在10项评分中治疗组治疗后有9项评分和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有9项评分和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各项评分基本上均低于对照组,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耳穴压豆疗法有明显改善夜班护士睡眠障碍的作用。

    作者:唐建华;唐荣德;莫桂英;沈慧;李应时;谭秀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效果观察

    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5年4月收治的110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肌苷、维生素C、维生素B6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氨甲环酸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黄褐斑面积以及黄褐斑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前的黄褐斑面积、黄褐斑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黄褐斑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褐斑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6.4%,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0.9%,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观察组为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国辉;林日华;罗权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危重患者胃肠内置管营养支持的研究现状

    危重患者常常表现为体内能量代谢紊乱,往往合并免疫功能和胃肠道功能障碍,因此,给予相应的营养支持,是改善危重患者疗效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肠内营养由于符合人体正常生理,能明显减少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移位的发生率,因而被广大患者所接受。本文就危重患者胃肠内置管营养支持的研究现状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陈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