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葡萄糖酸锌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邵鹏

关键词:葡萄糖酸锌, 轮状病毒, 小儿肠炎, 辅助治疗
摘要:将126例轮状病毒肠炎儿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口服,并给予补液、止泻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葡萄糖酸锌片口服治疗,判断治疗效果并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天数明显较对照组少,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葡萄糖酸锌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可缩短病程,降低住院天数,提高临床疗效,且价格便宜,副作用少。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对脓胸患者肺功能影响的研究

    选取25例慢性脓胸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应用胸膜纤维板剥除术方法进行手术治疗,并于术前1周和术后3个月,分别对其肺功能进行检测,统计分析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对脓胸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手术前和手术后肺功能中的平均FEV1%(62.5%vs 83.2%P<0.05)和平均FVC%(60.2%vs 8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可以改善无明显肺实质破坏的脓胸患者的肺功能。

    作者:万小云;刘春齐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4%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痤疮疗效分析及相关指标影响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10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给予4%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异维A酸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效果治疗。试验组经4%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其治愈率、显效率以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异维A酸胶囊治疗的对照组(P<0.05);试验组痤疮患者的皮肤油脂的检测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痤疮患者在皮肤pH值、角质层含水量检测相比,并不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痤疮患者接受4%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的效果较好,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减少瘢痕的形成,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雷磊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急诊绿色通道对前置胎盘大出血护理质量的改善作用研究

    探讨急诊绿色通道对前置胎盘大出血护理质量的改善作用。选取急诊科收治的前置胎盘大出血患者183例,根据有无启动急诊绿色通道分为试验组(n=103)和对照组(n=80),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试验组抢救成功率为88.35%,对照组为77.5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置胎盘大出血启动绿色通道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远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血必净注射液灌注治疗慢性膝关节滑膜炎关节镜下手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慢性膝关节滑膜炎关节镜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关节镜下手术,对照组用生理盐水进行关节腔灌注冲洗治疗,观察组采用血必净注射液进行关节腔灌注冲洗治疗,每3天灌注一次,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膝关节疼痛程度、膝关节运动功能、综合疗效及安全性。治疗前观察组和治疗组膝关节疼痛程度评分、运动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两项指标比较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前两组患者身体状态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一个月和一年的综合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关节镜下手术血必净注射液灌注冲洗治疗慢性膝关节滑膜炎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高,可推广应用于临床。

    作者:余德怀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检查结果及对糖尿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探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检查结果及对糖尿病的诊断价值。选取本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47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47例血糖正常人为对照组。采取全部患者的血清,分别测试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以及低密度脂蛋白(LDL)。结果观察组在TC、TG以及LDL方面的测试,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HDL方面的测试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明显比正常人的高,其中TG、TC、LDL也随之明显提高,表明血脂检验结果对糖尿病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曾庆娣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与依那普利治疗H型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随机将本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200例H型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服用依那普利片,观察组服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两组患者CIMT和Hcy水平进行测定,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组CIMT和Hcy水平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依那普利片相比,H型高血压患者服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可获得明显疗效,应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黄焯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肺癌临床诊断中肿瘤标志物CA153、CA125检验应用的价值分析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所收治的患有肺癌的患者分成研究组70例,另外选取在同一时间所收治的肺部为良性病变的患者70例分成对照组,实行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其血清CA153与CA125的水平。研究组在血清CA153、CA125的检测水平中异常率为48.58%和87.14%,比对照组在8.57%和18.57%高(P<0.05);CA153配合CA125的检查在正确指数和灵敏度上都比单独的CA153、CA125的检测要高(P<0.05);而鳞癌患者在血清CA125的水准上也比小细胞癌以及腺癌要高,并且腺癌的患者比小细胞癌要高些(P<0.05)。对肺癌实行肿瘤标志物CA153配合CA125,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何克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和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对比分析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及羊膜移植在翼状胬肉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择取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162例(184眼),按照入院日期的奇偶性划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81例(92眼)。对照组行羊膜移植治疗措施,试验组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试验组复发率为2.1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9%;对照组分别为16.30%、17.39%;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翼状胬肉临床治疗中,施以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预后,避免病情再次复发,临床应用价值非常显著,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沈华墨;李仁芳;黄芬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胎盘床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及临床特点分析

    选取2010~2014年12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并将其列入观察组,同期选取120例正常妊娠孕妇并将其列入对照组。检测两组胎盘床动脉情况,重点观察两组的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时间平均流速(TAV)以及收缩期大速度与舒张末期速度之比(S/D)。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胎盘床小动脉阻力指标(PI、S/D和RI)水平明显较高,而其TAV则显著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轻度子痫前期患者以及妊娠高血压患者比较,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胎盘床小动脉阻力指标明显较高,而其TAV则显著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情发展过程中,胎盘床动脉血流参数能够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可为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信息。

    作者:罗翠娟;罗桃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家庭跟进式护理模式对初产妇生活质量及产后抑郁发生率的影响

    研究家庭跟进式护理模式在初产妇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必要性。根据自愿入组、随机分组原则,将186例初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3例,对照组用常规护理,在出院时进行简单教育及指导,观察组制定个性化家庭跟进式护理计划,出院后跟进式护理3个月,出院时生存质量量表(SF-36)进行测评,3个月跟进式护理结束后再次进行生活质量测评,并用抑郁症自测(EPDS)量表测评产后抑郁(PPD)发生情况。两组出院时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3个月测评时,观察组在总体健康、活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等八个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跟进式护理3个月后PPD发生率为5.38%,对照组为15.05%,观察组PPD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字2=4.2164,P<0.05)。跟进式护理模式可从生理、心理、新生儿养育多方面提供信息支持,帮助初产妇尽快适应角色转换,从而获得较高的生活质量,对预防PPD发生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孙舒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基层医疗机构采用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效果观察

    研究缬沙坦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控制效果。选取本院近年收治的心血管患者共4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及观察组(常规+缬沙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控制状况及随访结果差异性。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均处于偏高状态,治疗后观察组血压改善更为明显(P<0.05)。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出院后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几率更低(P<0.05)。对心血管疾病患者采用缬沙坦治疗可达到明显血压控制效果,降低心血管发病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吉林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结肠癌患者血浆D-二聚水平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在结肠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以48例结肠癌患者为观察组,35例结肠息肉为疾病对照组,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人48例为健康对照组,观察三组受检者D-二聚体水平,ROC曲线分析D-二聚体诊断结肠癌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D-二聚体含量为0.929±0.433,与疾病对照组0.140±0.064,健康对照组0.136±0.06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ROC曲线下面积(AUC)=0.983,与0.5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佳诊断分界点为0.24,敏感度为93.75%,特异度为98.8%。结论 D-二聚体含量与结肠癌的发病有密切的联系,可以用于结肠癌的辅助诊断。

    作者:钟碧莹;张国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糖类抗原和癌胚抗原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选取发现乳腺肿物在我院就诊的患者192例。将99例乳腺癌患者分为恶性组,93例乳腺良性肿物患者分为良性组,同时选取60例健康受试者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接受CA15-3、CA125以及CEA的检测,对比三组受试者的检测结果以及单独检测以及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恶性组的CA15-3、CA125、CEA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P<0.05);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76.77%,均显著高于单独检测的阳性率(P<0.05)。CA15-3、CA125和CEA有助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且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阳性率,提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彬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择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9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医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48%,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4.46%,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获得较为明显的效果,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对改善患者治疗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榕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阴道B超与腹部B超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对比分析

    随机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30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50例。研究组采用阴道B超进行诊断,对照组采用腹部B超进行诊断。对比两种方法在诊断患者异位妊娠中的准确率。采用阴道B超进行异位妊娠诊断的研究组符合例数为145例,误诊人数为5例,误诊率为3.3%,准确率为96.7%;采用腹部B超进行异位妊娠诊断的研究组符合例数为129例,误诊人数为21例,误诊率为14.0%,准确率为86.0%;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B超检查在心管搏动、胚芽、附件包块、假孕囊、盆腔积液等方面的图像呈现明显优于腹部B超检查,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阴道B超对异位妊娠患者进行诊断,其诊断符合率更高,且显示时间更短。加上阴道B超诊断方法操作更为简单,而且不易受外界干扰,因此其临床价值更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依儒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桡骨远端骨折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临床研究

    探讨桡骨远端骨折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对象为收治的7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不同手术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36)和对照组(n=36),对照组行闭合复位治疗,研究组行外固定支架治疗,比较两组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骨折复位情况,观察并记录两组手术指标。研究组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0.00%,对照组为55.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复位优良率为90.00%,对照组为69.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桡骨远端骨折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能促进腕关节功能恢复,骨折复位良好、操作简单、稳固和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揭明强;范秀红;郭志文;高杰;张国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LEEP刀与微波治疗对宫颈糜烂的疗效对比研究

    选择340例宫颈糜烂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70例,分别采用LEEP刀和微波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和术后出血量和阴道流液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82%,对照组患者为83.53%,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LEEP刀治疗女性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显著,与微波治疗相比,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东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衰合并快速房颤的疗效分析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衰并伴有快速房颤的患者共112例,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统计两组的不良反应。治疗24h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P<0.05)。治疗7d后观察组心率、心功能改善、房颤复律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7d后对照组死亡率达12.5%,而观察组仅为3.6%,死亡率差异对比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常规治疗而言,在其基础上联合采用胺碘酮药物可提升心衰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死亡率,且不会造成明显额外不良反应,可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云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及药理作用分析

    选取我院产科于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20例产后出血产妇,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米索前列醇治疗。对比两组的术后2h及24h的产后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收缩压/舒张压。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的产妇术后2h及24h的产后出血量显著较少、产程时间显著缩短,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情况,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对于产后出血产妇采用米索前列醇治疗能够获得相对理想的临床疗效,值得在妇产科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陈筱琴;徐万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

    分析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对象为80例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根据住院编号奇偶随机分成对症组和综合组。对症组护理措施为对症处理,综合组护理措施为综合处理。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肺部感染治愈时间、ICU住院时间、护理工作评分。综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症组,肺部感染治愈时间和ICU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症组短,护理工作评分明显高于对症组,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实施综合处理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治愈,缩短治愈时间和ICU住院时间,提升患者对护理的认可度,值得推广。

    作者:李雪芬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