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麻醉深度监测仪监测下不同浓度的七氟醚在老年麻醉中的应用价值

廖亿粦;林跃华;钟瑜婷

关键词:麻醉深度监测仪, 七氟醚, 老年麻醉, 脑电双频指数 (BIS)
摘要:目的:探讨评价麻醉深度监测仪监测下不同浓度的七氟醚在老年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3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拟行全身麻醉的老年患者共60例。使七氟醚呼气末浓度依次稳定在低肺泡气有效浓度(MAC)0.6 MAC、1.0 MAC、1.3 MAC,各浓度均维持15min,记录麻醉深度监测仪监测过程中脑电双频指数(BIS)、动脉血压、血氧饱和度、体温。结果与麻醉前比较,0.6 MAC、1.0 MAC、1.3 MAC 的 BIS、动脉血压、体温值均降低(P<0.05);1.0 MAC、1.3 MAC 的 BIS、动脉血压、体温值低于0.6 MAC(P<0.05);1.0 MAC、1.3 MAC 的术中 BIS、动脉血压、血氧饱和度、体温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6 MAC、1.0 MAC、1.3 MAC 的心率显著高于麻醉前,术后动脉血压显著低于麻醉前(P<0.05);0.6 MAC 的术后清醒拔管时间、术后心率均显著低于1.0 MAC 及1.3 MAC,术后动脉血压显著高于1.0 MAC 及1.3 MAC(P<0.05);不同麻醉深度术后的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麻醉深度监测仪监测显示随着七氟醚浓度增高 BIS、动脉血压、血氧饱和度、体温值降低,麻醉深度监测仪具有良好的临床麻醉应用前景。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三种手术方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以及术后膝关节Lysholm评分比较

    目的:探讨三种手术方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以及远期膝关节 Lysholm 评分比较。方法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 I、II、III 组,每组40例患者。比较三组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术后疼痛情况、住院时间以及术后3月、6月膝关节 Lysholm评分。结果三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VAS 评分、住院时间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三组患者膝关节 Lysholm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两两比较时,Ⅰ、Ⅱ比较和Ⅱ、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三组患者膝关节 Lysholm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两两比较时,Ⅰ、Ⅲ比较和Ⅱ、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手术方式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就术后3月内恢复效果来看,术中保护鹅足对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其他方式。但在术后6个月时,修复重建鹅足组的膝关节功能也有较好的恢复。

    作者:曾思平;叶小燕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揿针疗法治疗颈性眩晕中的应用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颈性眩晕76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揿针疗法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日常生活行为指导、心理干预、运动干预等临床护理路径。通过临床治疗和护理干预组总显效率及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护理路径配合揿针疗法治疗颈性眩晕能有效改善椎动脉供血情况,缓解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华诚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垂体后叶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86例临床分析

    160例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催产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垂体后叶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评估止血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第三产程及产后2h、产后24h 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后舒张压及收缩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垂体后叶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好,对血压影响小,值得应用。

    作者:叶晓丹;龙湛红;杨燕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对过敏性哮喘的疗效观察

    选取本院2014年9月~2015年8月96例经入院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小儿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48例、联合组48例。常规组根据小儿患者临床症状给予对症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肺功能恢复影响。结果两组临床有效率情况比较联合组高达95.8%,常规组仅为83.3%,联合组较常规组疗效好(P<0.05);未治疗时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较常规组肺功能恢复情况好(P<0.05)。临床对于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可采用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患者疗效好、恢复快且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

    作者:樊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孤独症儿童数字化干预的疗效分析

    87例孤独症患儿进行结合仿生海豚音的视听觉统合训练,每天45min,15d 为一疗程,间隔2个月后开始下一疗程,评估其治疗前后的孤独症特征性症状,结合治疗前后的孤独症行为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ABC),进行治疗前后的自身对比。结果经比较第一、二疗程结束后与治疗前研究对象的特征性症状可见,眼神交流、模仿动作、想象性游戏、模仿语言以及重复和刻板动作5项指标差异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相较于治疗前第一疗程结束后不同指标的改善率为8.0%~26.4%,第二疗程相较于第一疗程结束后改善率为42.5%~64.3%,综合连续两疗程改善率为50.6%~67.8%,连续两个疗程前后的 ABC 分值显著改善(P<0.01),且年龄越小,改变分值越大。数字化干预可以改善孤独症患儿的眼神交流、模仿动作、想象性游戏、模仿语言,减少重复和刻板动作,对儿童孤独症的近期疗效比较肯定。

    作者:李坚旭;李慧娟;汪月娟;胡效荣;崔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在改善低龄初产妇产后不良心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5月在本院住院分娩的低龄初产妇86例,随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39),对照组产妇围产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心理状况及产后泌乳情况和新生儿体重。结果观察组产妇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泌乳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泌乳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可显著改善低龄初产妇产后不良心理,促进产妇产后泌乳。

    作者:周明芳;黄小桃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心源性哮喘与肺源性哮喘鉴别诊断中超敏C反应蛋白和B型尿钠肽检测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超敏 C 反应蛋白、B 型尿钠肽检测对心源性哮喘与肺源性哮喘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心源性哮喘和肺源性哮喘患者共116例,采用 ELISA 法检测血浆 B 型尿钠肽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超敏 C 反应蛋白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浆超敏 C 反应蛋白和 B 型尿钠肽水平。结果肺源性哮喘组血浆超敏 C 反应蛋白与 B 型尿钠肽相比对照组有差异(P<0.05);肺源性哮喘组中 FEV1%<30的血浆超敏C 反应蛋白和 B 型尿钠肽,均低于30~50组和50~80组(P<0.05);心源性哮喘组心功能分级不同,血浆 B 型尿钠肽的水平就不同,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血浆超敏 C 反应蛋白和 B 型尿钠肽检测对于心源性哮喘与肺源性哮喘等呼吸困难患者的诊断鉴别有积极意义,且易于操作。

    作者:韩慧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佳剂量研究

    选取本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90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 A、B、C 三组,每组30例。A 组接受大剂量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B 组患儿接受中等剂量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C 组接受小剂量蒲地蓝口服液治疗,观察三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C 组患儿体温复常时间为(69.13±14.72)h,明显长于 A、B 两组(P<0.05);同时 C 组患儿白细胞复常时间为(84.27±10.93)h,均长于 A、B两组(P<0.05);C 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70.00%,明显低于 A、B 两组(P<0.05)。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治疗中,建议采用中剂量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方案治疗,其疗效好,患儿体温复常时间快,白细胞计数稳定时间短,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李琼林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创伤性骨折80例护理干预对焦虑的影响

    创伤性骨折患者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应用全程护理干预,分别于术后第一天以及第十天观察检测患者焦虑程度,并进行比较。结果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心理障碍。护理后第10天观察患者焦虑情况,发现观察组焦虑情况明显改善且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改善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的焦虑情绪,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创伤性骨折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庞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舒芬太尼在结核性脓胸清除术+胸膜剥脱术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研究

    临床纳入113例行结核性胸膜炎、脓胸手术的患者,患者均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根据患者使用药物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56例患者采用芬太尼+地佐辛+格拉司琼静脉自控镇痛作为对照组,另57例患者采用舒芬太尼+地佐辛+格拉司琼静脉自控镇痛作为观察组。术后1h 两组患者 MAP、HR、RR 以及 SpO2均无差异,P>0.05;术后6~12h,对照组呼吸情况波动幅度较大,观察组较平稳,两组有差异,P<0.05;术后24h 两组呼吸情况无差异, P>0.05;观察组患者 T0、T1、T2以及 T3时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 T0、T1、T2以及 T3时镇静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舒芬太尼在结核性脓胸清除术与胸膜剥脱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显著,呼吸情况平稳,镇静效果较佳,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刘传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家庭访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筛选2015年1月~2016年1月社区内就诊的老年慢性病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仅接受一般随访调查与健康指导,观察组患者则接受社区家庭访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管理干预3个月后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机体疼痛、健康状况、生命力、心理健康、情感角色、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项目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实施家庭访视管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态以及社会功能,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古彩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人性化护理在基层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从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患者当中选取16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3.8%)明显高于对照组(8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字2=6.197, P<0.05)。在基层医院的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护理,能够融洽医护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梁雪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对膝关节炎术后出血的防治分析

    选取本院2010年10月~2015年6月收治的132例152个膝关节实施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根据术中松解截骨软组织,对假体安装前后的创面有效处理以及术后引流方法等措施,对失血量的降低给予深入、全面的分析。通过术前停止利用抗凝剂,术中完全止血以及术后加压包扎与冷疗等不同措施的改良,患者在术中的失血量为0.1~0.3(平均0.2)L,患者术后引流失血量0.1~0.25(平均0.175)L。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对软组织的创面的充分止血,选择适宜大小的假体,选择骨水泥对部分外露骨面实行填塞,术后利用冰袋对伤口附近冷敷,能够促使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与术后大量失血的现象明显降低。

    作者:陈铭;郑民庆;陈霖;王敏聪;张光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输液患者中应用效果

    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97820例门诊输液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后患者的满意度、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的调查分析,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为观察组,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为对照组,进行评价对比。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对输液环境、静脉穿刺水平、服务态度、服务意识、健康教育等5个方面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P<0.01)。患者对护理投诉事件有所下降(P<0.05)。在门诊输液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有助于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增进护患关系、降低护理投诉事件发生。优质护理服务是提高患者满意度和赢得社会认可的好保证。

    作者:黎瑞仪;谭志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联合应用二维超声和四维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分析

    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6年3月行产检产妇2159例,均给予二维超声进行胎儿畸形筛查,对疑似胎儿畸形再联合应用四维超声进行确诊,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临床价值。结果本研究2159例产妇中,共有2231例胎儿,其中146例(6.54%)胎儿出现畸形,神经系统畸形51例,四肢畸形19例,胸壁畸形18例,泌尿系统畸形18例,头面部畸形10例,心脏缺损10例,其他20例。本研究中经临床确诊,共有146例胎儿出现畸形,其中,二维超声确诊例数为120例(82.19%),显著低于四维超声的139例(95.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使用二维超声进行胎儿畸形筛查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四维超声,可显著提高临床诊断正确率,降低畸形胎儿出生率,临床应用价值巨大。

    作者:张臻;庞雄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的分析

    选取本院在2014年7月~2015年11月诊治的9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研究组),与同期进行体检的93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两组均在入院时进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研究组患者在治疗1个月后再次进行检测,观察两组的检测结果与研究组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在入院时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39.12±8.31μmol/L,对照组为7.52±2.16μmol/L,两组相比较,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在治疗一个月后的检测结果为16.71±4.85μmol/L,研究组治疗前后相比较,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会明显升高,在该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对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检测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郝国庆;张秀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中老年人前臂远端骨折外固定术后综合康复护理的应用

    将本院骨科接诊的中老年人前臂远端骨折外固定术患者28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均予以综合康复护理,对比分析护理前后关节活动度(ROM)测评结果、手指握力、简易上肢功能检查(STEF)测评结果及功能独立性测量(FIM)自理活动评分。结果本组患者护理后 ROM 各个指标测评结果、手指握力、STEF 测评结果及 FIM 自理活动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老年人前臂远端骨折外固定术后予以综合康复护理,不仅可改善关节活动度,同时改善肢体功能与自理能力,值得借鉴。

    作者:程晓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保护性回肠造口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

    选取2010年10月~2015年8月本科收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64例,均行保肛术,将其中行保护性回肠造口的28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未行保护性回肠造口的3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吻合口漏发生率、术后恢复排气排便时间、恢复进食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吻合口漏发生率3.5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89%(P<0.05);观察组术后恢复排气排便(3.0±0.5)d、恢复进食时间(3.1±0.4)d、住院时间(12.0±2.5)d 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保护性回肠造口能有效降低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可有效缩短排气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期进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徐杰;吴继营;曾彩华;蔡徐强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外感高热症疗效观察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到我院进行临床治疗的106例外感高热病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平均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喜炎平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利巴韦林注射液进行治疗,然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用药后临床疗效以及咳嗽、退热及咽痛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达96.23%,而对照组的为83.02%,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性显著;各项临床指标的改善情况研究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外感高热病症患者采取喜炎平注射液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各项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冰雯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纳米炭应用于甲状腺癌淋巴结清扫及甲状旁腺保护的效果分析

    选择2011年10月-2015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5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寻找染色的前哨淋巴结,然后再常规行颈淋巴结清扫。将前哨淋巴结病理情况与后石蜡病理对比。检测前哨淋巴结的位置和数量,前哨淋巴结的成功检出率,前哨淋巴结与常规病理淋巴结转移的符合率,前哨淋巴结的假阴性与假阳性率,手术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前哨淋巴结成功检出率为85.48%(53/62),淋巴管显影率为69.35%(43/62),共检出前哨淋巴结(2.41±1.24)枚,清扫颈淋巴结总数(25.93±3.95)个,在 IV 区与 VI 区检出病例数多、枚数多,术后石蜡病理切片证实有远处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为90.32%(56/62),前哨淋巴结检测的敏感度、假阴性率分别为88.71%(55/62)、4.84%(3/62),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甲状腺外侵犯者高于甲状腺内侵犯者(P<0.05)、中央区有淋巴结转移者高于中央区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出现喉返神经功能暂时性损伤10例和永久性损伤3例,甲状旁腺功能暂时性损伤12例和永久性损伤2例,经治疗后痊愈。前哨淋巴结状况能反映淋巴结阴性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状况,纳米活性碳对甲状腺癌患者进行示踪增加淋巴结清除率,降低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损伤机率。

    作者:杨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