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颈癌前病变病理结果分析与随访

陈家云;尹春艳;贺京军;徐晓明;周婧

关键词:宫颈癌前病变, 液基细胞学, 高危HPV, 病理随访
摘要: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12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体检科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和HC2-HPV检测,并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已确定为宫颈癌前病变的472例病例随访结果。结果宫颈癌前病变高发年龄在30~49岁(375例,77.80%);疾病分类集中在ASC-US(183例,37.97%)及CIN1(166例,34.44%)。经过相对应治疗,2年后随访绝大部分病理结果发生逆转:如ASC-US(176例,96.17%),CIN1(103例,62.04%),CIN2(12例,24.49%), CIN3(11例,20.75%);仅少数持续;极少数有进展,但无一例发展为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联合HC2-HPV检测是筛查宫颈癌前病变的重要方法;大部分癌前病变与HPV经治疗,随访结果为自然消退;继续关注HPV持续增高的癌前病变,建议有性生活史的女性早期定期进行宫颈癌的筛查,仍然有现实意义。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玻璃体切除治疗球内异物的临床观察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球内异物患者47例,进行玻璃体切除术以及球内异物取出术。结果47例病例球内异物都成功取出,成功率100%。2例眼内炎,术中使用抗生素加入灌注液中使用,全部得到有效控制,1例铁锈症,锈质明显减少,由于病程较长未能完全清除,炎症得到控制。术后患者视力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玻璃体切除治疗球内异物治疗效果显著,不仅能够保住眼球,还能帮助患者稳定视力,选择正确的手术时机,熟练的掌握手术技术,对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非常的重要。

    作者:徐晖;徐舒怡;肖文超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护理干预下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乳房胀痛发生率和孕产妇情绪状态比较分析

    研究护理干预对提高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选取分娩的100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常规组和优质组。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优质组接受全面优质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孕产妇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乳房胀痛发生率和孕产妇情绪状态的差异。优质组乳房胀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产后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孕产妇情绪状态改善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跟常规护理对比,接受全面优质护理干预对降低孕产妇产后乳房胀痛发生率、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有重要意义,且有利于调节孕产妇情绪状态,缓解其不良情绪,值得推广。

    作者:胡慧玲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关节及肌腱周围软组织肿块的临床价值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关节及肌腱周围肿块患者,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进行诊断。经过检测发现20例腱鞘囊肿,20例关节囊积液,24例腘窝囊肿,9例滑囊炎,6例腱鞘巨细胞瘤患者以及1例腹壁外韧带样纤维瘤。频超声是一种迅速、无创且方便开展重复检查的有效检测方式,对于患有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患者来说,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同时也具备良好的软组织对比性,能够进行全方位扫查具体特点,为临床诊断工作提供了有效的诊断依据。

    作者:聂茹;黎小兰;邓由清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东莨菪碱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儿童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评估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儿童重症毛细支气管炎,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30例。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治疗组东莨菪碱联合甲基强的松龙的联合治疗组。记录两组治疗后的喘憋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口唇发绀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对两组资料进行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前,两组喘憋情况、肺部啰音、口唇发绀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喘憋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口唇发绀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东莨菪碱联合甲基强的松龙在治疗儿童重症毛细支气管炎具有安全、有效、副作用等特点,有助于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

    作者:邓建荣;林小芹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体会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于2008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56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将所有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3组,其中A组患者(先行保守治疗,待症状缓解后择期手术)、B组患者(症状出现36h内进行手术)、C组患者(症状出现36h后进行手术)。并对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B、C三组患者的中转开腹率分别为3/49(6.12%)、1/48(2.08%)、8/59(13.56%),结果表明B组患者的开腹率明显低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49(8.16%)、3/48(6.25%)、5/59(8.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中转开腹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胆囊壁周围渗出、白细胞数目、腹肌紧张以及症状出现时间等4个因素同中转开腹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胆囊周围渗出和症状出现时间是影响中转开腹手术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出现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症状36h内是腹腔镜手术的佳手术时机,而胆囊周围渗出和症状出现时间是影响中转开腹手术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章琳;彭华彬;孙海光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围产期脐动脉血流异常的临床分析

    选取286例正常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均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围产期脐动脉血流,根据S/D值是否≥3.0进行分组,其中病例组63例,正常组223例;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脐动脉血流的测量结果,探讨围产期脐动脉血流异常的影响因素,并对比分析病例组与正常组的妊娠结局。结果病例组S/D值为3.64±0.65,正常组S/D值为2.03±0.34;经t检验,病例组S/D值大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脐带绕颈、脐带扭转、妊高征、糖尿病、胎儿畸形、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发生率均大于正常组;经字2检验,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例组与正常组的妊娠结局对比上,病例组剖宫产、宫内窘迫、羊水污染、Apgar评分≤7的比例均大于正常组;经字2检验,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产期脐动脉血流异常作为影响妊娠结局的重要危险因素,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围产期脐动脉血流情况,为判断妊娠预后、确定分娩方式和时机而提供依据。

    作者:陈爱妮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阿昔洛韦与α-干扰素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对比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1月~2015年12月接治的84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治疗后,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48%、73.8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为(5.36±1.45)d,肝脾肿大恢复时间为(5.92±1.27)d,体温恢复时间为(3.77±1.56)d,异型淋巴细胞<10%时间为(8.35±2.06)d,咽颊炎症状消失时间为(6.75±1.94)d,住院时间为(9.15±2.79)d,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肝功能异常例数、单核细胞增高例数、变异淋巴细胞>10%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昔洛韦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宏君;黄翩翩;贾晓云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体外震波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统结石98例临床分析

    2014年7月~2015年1月,医院采用ESWL治疗泌尿系统结石98例,均严格筛选适应证、禁忌症,肾结石31例、输尿管结石67例;西门子DLS型碎石机,X线定位,肾结石冲击次数不超过2500次,输尿管结石2500次,2~4周后复查KUB或B超声,此后每月随访,持续3个月,复查,评价疗效。结果肾结石成功率80.65%,未见严重并发症,出现1例发热,治疗后尿量刺激症状、血尿、肾绞痛均消失。成功者随访3个月后,结石排出时间(20.4±10.6)日;输尿管结石成功率79.10%,其中1次成功率61.19%,出现17例肉眼可见血尿发生率25.37%,肾绞痛发生率3.0%,结石排出时间(28.4±10.6)日;1d后,尿素氮、肾小球率过滤、血肌酐、尿红细胞数水平高于治疗前、3个月后,3个月后低于治疗前,3个月后大尿流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严格筛选适应证、禁忌证基础上,ESWL治疗泌尿系结石成功率较高,但并不能保证全部成功,部分需要多次碎石,碎石可能存在并发症,造成暂时性肾损害,需严格筛选适应证,以避免出现不可逆性肾损害,做好成功率预测。

    作者:方钟进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人附睾蛋白4在子宫、卵巢肿瘤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128例妇科肿瘤患者,并选取同时期的3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均采用人附睾蛋白4诊断,观察HE4的应用价值。结果卵巢癌组、子宫内膜癌组患者的血清HE4均高于良性病变组与对照组(P<0.05);良性病变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附睾蛋白4对卵巢癌、子宫内膜癌患者有较高的诊断率,但对妇科良性肿瘤无明显作用,常与其他检测指标联合应用,以便降低漏诊率。

    作者:唐霓;黄华仪;李惠清;许茵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全麻术后复苏期呼吸道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研究

    将60例全麻术后复苏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行加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后的呼吸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呼吸道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全麻术后复苏期患者实施加强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能够安全度过麻醉复苏期。

    作者:李临博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中性粒细胞表面分子CD64及炎性因子与烧伤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观察烧伤感染患者中性粒细胞表面分子CD64及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0月本院烧伤科收治46例烧伤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记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来本院体检的46例健康体检者记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两组研究对象中性粒细胞表面分子CD64、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及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中性粒细胞表面分子CD64、CRP、WBC计数及各项炎性因子水平分别均较对照组显著高(P<0.05)。结论烧伤感染患者中性粒细胞表面分子CD64、CRP、WBC计数及炎性因子水平分别均较健康者显著高,可见中性粒细胞表面分子CD64及炎性因子与烧伤感染具有密切的相关性。

    作者:李杰;傅浩;余琼;谭维义;黄梅芳;詹振鹏;谷美玉;陈雪梅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2010ACR/EULAR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与RA早期诊断的临床研究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122例早期关节炎患者(至少两个关节肿痛,病程1~12个月)的资料,既往未接受过类固醇激素或DMARDs治疗,分别采用两种分类标准进行计算在基线水平和随访一年后的符合标准的病例数,比较两种分类标准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基线水平时,89例符合2010ACR/EULAR标准,65例符合1987ACR标准。以需要甲氨蝶呤(MTX)治疗为评判标准,2010ACR/EULAR分类标准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0.83、0.63、0.74(相应1987ACR标准为0.59、0.65和0.58);以临床诊断RA为评判标准,2010ACR/EULAR分类标准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0.86、0.78和0.82(相应1987ACR标准0.69、0.83、0.77)。与1987ACR标准比较,2010ACR/EULAR分类标准诊断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准确性和敏感性更高,而特异性没有明显降低。ACR/EULAR2010分类标准更有利于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

    作者:郭紫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免疫荧光法运用在微生物快速检验中的应用研究

    研究中使用免疫荧光检测法,对202例上呼吸道发生感染的患者鼻咽中所分泌物行快速检测,以此来分析患有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其感染病毒的种类和发生的概率。有176例患者感染病毒为阳性,感染率87.12%在所有检查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大多数都发生了病毒性感染,而腺病毒感染为严重。免疫荧光方法可以快速的检测出患者病毒感染种类,具有高敏感性,值得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刘典浪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急性加重期慢阻肺临床疗效分析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试验组(B组),两组各40例。A组使用特布他林进行治疗,B组使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动脉血气指标和肺通气功能进行评价分析。结果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显示B组的治疗效果更明显,且经卡方检验(字2)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动脉血气指标均有所改善,B组的动脉血气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A组,经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肺通气功能也均有所改善,且B组的肺通气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A组,经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进行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效果明显,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病情,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文端;陈伟业;许怀文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喘息性支气管炎婴幼儿患者接受喘可治雾化治疗的临床分析

    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在我院治疗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幼儿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及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治疗,观察组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喘可治治疗[1]。观察患者用药治疗后病症的改善情况进行评分记录,采用耶格公司生产的MasterScreenPaed型肺功能仪测定潮气呼吸肺功能。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92%,观察组总有效率96%,两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儿治疗后潮气量上升,呼吸频率下降,吸气时间、呼气时间均上升,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均明显上升(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及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和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喘可治治疗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潮气呼吸肺功能的测定有助于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道损伤程度评价,能作为观察治疗效果的客观依据。

    作者:张莉;黄嘉瑜;曾秋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全面护理干预对于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影响研究

    选取笔者所在社区2013年4月~2015年4月86例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4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护理干预,对干预产生的效果进行客观的评价总结。两组患者在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SAS评分、GSES评分以及高血压知识认知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高血压患者应用全面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情况,改善患者身体状况,舒缓其心理压力,有效的控制病情的发展,促进患者康复,且患者满意度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何妙芳;汤小霞;蒋艳菊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妊娠晚期羊水过少135例临床分析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住院分娩的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孕产妇135例,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和病历资料,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剖宫产、阴道难产、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羊水偏少孕产妇对比,羊水过少孕产妇的剖宫产、阴道难产、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产儿出现羊水污染、低出生体重儿、胎儿窘迫的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对孕产妇、围产儿情况均产生不良的影响,必须对孕产妇妊娠晚期羊水过少予以重视,并且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

    作者:于琦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在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应用与观察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需要引产的孕妇7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分别为采用米非司酮与依沙吖啶联合使用的观察组,与仅采用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引产的对照组,对两组孕妇的引产状况进行统计学分析与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产后出血量、产程时间及引产并发症、引产成功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在瘢痕子宫的引产方面,安全有效,可明显减少引产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显著,且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张志英;钟惠娣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社区老年临界高血压患者予以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社区老年临界高血压患者,按护理方法不同定义为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舒张压、收缩压和HOI、CI、PR等心功能指标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社区老年临界高血压患者予以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血压,维持心功能稳定,减少高血压的发生,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魏运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中药外敷预防甘露醇所致浅表静脉炎的效果研究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因脑血管病静脉输注甘露醇治疗的患者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观察组给予自制中药外敷穿刺部位,对照组予以50%硫酸镁外敷,观察两组患者浅表静脉炎的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45.59%(31例),观察组浅表静脉炎发生率为27.94%(19例),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VAS评分为(2.46±1.28)分,观察组VAS评分为(1.49±1.23)分,两组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8.24%(60例)显著低于观察组100.00%(6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性实施中药外敷方法简单易操作,可有效降低甘露醇所致浅表静脉炎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对改善医护患关系亦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李碧芬;李秋妍;陈素明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