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昕杰;许伟红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100例川崎病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为试验组(冠状动脉病变组)50例,对照组(冠状动脉正常组)50例,两组患儿在治疗前行TBNK淋巴细胞亚群分析检查.结果 试验组CD3+CD4+绝对值、CD19+绝对值、CD4+/CD8+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CD3+CD8+绝对值、CD56+绝对值稍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与CD3+CD4+绝对值、CD19+绝对值、CD4+/CD8+比值相关,可通过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来预测冠状动脉病变,从而帮助我们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避免冠状动脉损害.
作者:侯萍萍;蓝锋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纳入6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单纯行牵引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联合PFNA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髋关节功能、疼痛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Harri、VAS评分均无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Harri、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包括髋内翻、骨折延迟愈合、下肢深静脉血栓及内固定切出等,观察组、对照组发生率分别为6.25%、21.88%,观察组明显较低(P<0.05).PFNA内固定联合牵引床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较好,髋关节功能恢复较佳,疼痛减少,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徐科峰 刊期: 2016年第19期
选取收治的胎儿畸形引产孕妇9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观察和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护理疗效.两组引产均成功,成功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胎儿畸形引产孕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观察和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
作者:温素芬 刊期: 2016年第19期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输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代谢性碱中毒,扩容及控制血压对照组给予口服硫糖铝片治疗,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硫糖铝片及云南白药粉剂,研究组采用泮托拉唑、硫糖铝片及云南白药粉剂进行治疗.两组均接受为期1周的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和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率.研究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9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6%,研究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和12%,两组对组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对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在给予泮托拉唑针剂和硫糖铝联合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药物副作用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罗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于我院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孕妇共75例,其中32例孕妇行阴道分娩,43例行剖宫产分娩,对比分析分娩结局;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中剖宫产分娩及阴道分娩母婴情况对比中,阴道分娩孕妇产后出血、感染、住院时间以及新生儿感染及窒息各因素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中剖宫产分娩及阴道分娩孕妇并发症对比中,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中阴道分娩孕妇术后发热、恶露过长、子宫下段切口愈合不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再次剖宫产孕妇,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具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后孕妇再次分娩时,若具备临床指标及阴道分娩适应证,可阴道试产.
作者:钟海珍 刊期: 2016年第19期
抽选接受内镜下止血夹结合肾上腺素注射治疗的消化道出血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差异.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9%)明显高于对照组(76.9%),差异显著(P<0.05).针对性的综合护理能有效提升内镜下止血夹结合肾上腺素注射治疗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黄燕霞 刊期: 2016年第19期
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53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体检的53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HAP、HPI明显高于对照组;PVP、THBF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肝硬化不同分级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CT形态分级与Chid-Pugh分级呈正相关性,相关系数r=0.928,P<0.05.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能够有效评价肝硬化的严重程度,在临床中的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王保军 刊期: 2016年第19期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院骨科收治的100例脊椎损伤患者.依据诊断方法 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核磁共振技术进行诊断,研究组患者采用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进行诊断,对比两组患者诊断结果 .结果 对照组诊断骨折患者38例,诊断率为76%,研究组诊断50例,诊断率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脊椎损伤患者采取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能更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临床诊断率高,让患者早日接受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显泉 刊期: 2016年第19期
选取社区内120例婴儿家长为本次研究对象,时间为2013年3月~2015年1月,采取信封式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传统的健康教育,观察组进行新型健康教育,对比两组家长受教育后的儿童保健相关知识掌握率、婴儿参加体检率与接种疫苗率及社区婴儿家长对儿童保健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的情况.观察组家长的儿童保健相关知识掌握率、婴儿参加体检率与接种疫苗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家长的生长发育、疾病预防、营养指导及计划免疫的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社区婴儿家长开展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家长对儿童保健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升家长参与儿童保健的积极性,提高社区婴儿的健康水平,值得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吴昕杰;许伟红 刊期: 2016年第19期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垂体后叶素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奥曲肽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观察及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更短(P<0.05).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奥曲肽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郭晓莉 刊期: 2016年第19期
比较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脂的临床疗效.将收治的老年高血脂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降血脂效果、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率.观察组TC(4.16±0.61)mmol/L、TG(1.52±0.46)m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5.86±0.72)mmol/L、(2.21±0.53)mmol/L,治疗有效率为93.02%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率为4.65%与对照组的9.30%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老年高血脂的临床治疗中,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均具有一定的疗效性、安全性,但阿托伐他汀降脂效果更佳,值得推广.
作者:徐永献 刊期: 2016年第19期
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共60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采用自我效能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评分分别为(3.64±0.91)分和(3.06±0.89)分,比干预前均明显升高,并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社会功能评分、躯体功能评分、认知功能评分以及情绪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自我效能干预应用于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中,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梁彩燕;邓碧霞;谢秀花 刊期: 2016年第19期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心绞痛发作次数、ST段下移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低分子肝素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绞痛状况,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可在急性心绞痛患者治疗中推广运用.
作者:喻子良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探索中医骨折三期治疗对肱骨近端骨折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肱骨近端骨折术后患者,进行动态随机化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骨折三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并发症发生率、肩关节功能评分、肿胀程度和疼痛程度.结果 100例患者经密切观察后表明,观察组肱骨近端骨折术后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肩关节功能评分、肿胀程度和疼痛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骨折三期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术后患者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骨折愈合,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郑敦令 刊期: 2016年第19期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定期产检的100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五组基本切面扫查法对所有产妇(于孕23~27w)进行超声检查.产前17例确诊胎儿中,在产后检查无1例误诊,均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类型分别为:完全性心内膜塾缺损2例,房间隔缺损2例,法洛四联症2例,大血管转位1例,室间隔缺损7例,卵圆孔直径增大3例,检查准确率100%,但是,对所有孕妇进行跟踪调查,在产前未确诊的病例中,有6例先天心脏病患儿,其中,房间隔缺损2例,室间隔缺损4例,诊断敏感率为70.59%.四腔心切面法畸形检出率为0.6%;右室流出道切面法畸形检出率为0.4%;左室流出道切面法畸形检出率为0.4%;三血管切面法畸形检出率为0.1%;主动脉弓切面法畸形检出率为0.2%.四腔心切面的确诊率明显高于其他各个切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中期超声检查对早发现先天性心脏病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具有可操作性强、安全可靠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姚伟权 刊期: 2016年第19期
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到我院就诊的100例需行子宫切除术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式阴式大子宫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治采用传统开腹子宫切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感染、伤口愈合及术后性生活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伤口感染、伤口愈合不良发生情况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术后1年,观察组的阴道残端脱垂、阴道残端息肉的发生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性生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改良式阴式子宫切除术有利于减少近期及远期并发症,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敬谊 刊期: 2016年第19期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内分泌科请眼科会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89例(178眼)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眼底照相与荧光血管造影进行筛查,并做视网膜病变分期,总结两者的表现差异并进行分析.89例(178眼)糖尿病中,眼底镜检查结果 显示21例(42眼)未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经FFA检查,7例(14眼)诊断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其中,诊断为DRPⅠ期者11眼,诊断为DRPⅢ期者3眼;眼底镜诊断为DRPⅠ期26例(52)眼中,经FFA诊断,5例(10眼)为DRPⅢ期;眼底镜检查诊断为DRPⅡ期的18例(36眼),经FFA诊断,4例(8眼)诊断为DRPⅢ期;眼底镜下检查诊断为DRPⅢ期的有13例(26眼),经FFR诊断,5例(10)眼诊断为Ⅳ期;眼底镜下检查诊断结果 显示有11例(22眼)产生新生血管、纤维增殖、牵拉性视网膜脱落,为Ⅳ期、Ⅴ期、Ⅵ期,经FFA检查,与眼底镜下检查诊断结果 一致.FFA能够较早的觉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微血管异常,诊断DRP的准确性较高,对后期治疗十分有益.
作者:杨田;蒲一民;卢苇;何燕 刊期: 2016年第19期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20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行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可有效降低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术后机体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选取我院及西京医院收治的100例子宫脱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取阴式全子宫切除术联合阴道前后壁修补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腹式全子宫切除术联合阴道前后壁修补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手术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子宫脱垂的疗效显著,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手术并发症,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李莉 刊期: 2016年第19期
选取本院2014年8月~2015年11月收治的92例难治性产科出血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子宫动脉结扎术,治疗组患者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及阴道出血持续时间等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止血有效率为82.61%,子宫保留率为80.43%,对照组止血有效率为45.65%,子宫保留率为41.3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情况,即日平均体温、疼痛发生率以及下腹部不适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对难治性产科出血患者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与阴道出血持续时间,减少出血量,提高患者的止血有效率以及子宫保留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应用价值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吴海丽 刊期: 2016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