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式阴式大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近期及远期并发症观察

谢敬谊

关键词:改良式阴式大子宫切除术, 并发症, 子宫
摘要: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到我院就诊的100例需行子宫切除术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式阴式大子宫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治采用传统开腹子宫切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感染、伤口愈合及术后性生活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伤口感染、伤口愈合不良发生情况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术后1年,观察组的阴道残端脱垂、阴道残端息肉的发生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性生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改良式阴式子宫切除术有利于减少近期及远期并发症,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人工流产术后使用短效口服避孕药的价值

    目的 探讨人工流产术后使用短效口服避孕药的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因计划外受孕行人工流产的早孕健康妇女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使用短效避孕药,对照组采用安全套避孕,两组患者均在术后给予静脉滴注抗生素及口服宫缩止血剂一周.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阴道出血时间、出血量、月经恢复时间、避孕效果、子宫内膜厚度及并发症.结果 人工流产术后,试验组阴道出血时间、出血量、月经恢复时间、子宫内膜厚度及避孕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工流产术后使用短效口服避孕药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杨玲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开展血浆D-二聚体与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研究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7例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将其分为死亡组31例与存活组76例.回顾性分析两组病例入院时、入院12h与24h的D-二聚体与C反应蛋白水平,并评估其临床检验的开展价值.结果 死亡组患者在入院12h与24h的两项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存活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表现,创伤性休克患者入院12h与24h的D-二聚体及C反应蛋白与其预后存在密切相关性.针对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实施D-二聚体与C反应蛋白检测有助于早期病情评估,为临床急救起到辅助性指导作用,具有良好临床价值.

    作者:胡桂华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循证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

    对循证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护理中的临床运用效果进行探讨.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所收治的5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予以循证护理,且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试验组患者护理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护理后,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0%)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予以循证护理,可有效控制其血糖值,且能提升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行与运用.

    作者:钟根香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孟鲁司特钠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7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按照治疗方法 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与地氯雷他定治疗.持续治疗3个月后,观察和比较两组的肺功能改善情况、疾病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肺功能优良率为9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3个月内的复发率为11.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采用孟鲁司特钠与地氯雷他定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儿的肺功能状况,降低疾病复发率,值得临床借鉴和采纳.

    作者:夏文华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雾化吸入肾上腺素与普米克令舒治疗门急诊小儿急性喉炎的疗效比较

    以门急诊收治的小儿急性喉炎作为研究对象,据入院先后顺序,结合家属意愿,选择单纯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治疗70例,纳入A组,选择雾化吸入肾上腺素治疗104例,纳入B组,对比疗效指标.B组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喉喘鸣、吸入性呼吸困难、住院时间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显效率为32.69%、总有效率为96.15%均高于A组的22.86%和7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雾化吸入肾上腺素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疗效更好.

    作者:吴林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5年11月收治的94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奥曲肽治疗;观察组采用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治疗.结果 观察组其止血效果(93.62)%、门静脉血流量(554.42±143.26)ml、脾静脉血流量(277.33±99.34)ml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相当明显,其门静脉血流量、脾静脉血流量均有所降低.

    作者:蔡伟;吴和顺;钟锦海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应用ADL量表实施分级护理对护理质量及服务满意度的影响

    研究应用ADL量表实施分级护理对护理质量及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50例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75例,对照组由护士按照医生决定的护理级别医嘱护理,试验组由护士应用ADL量表实施分级护理,比较对照组和试验组的护理质量和服务满意度.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执行合格率均明显低于试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满意率为58(77.33%),明显低于试验组73(9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ADL量表实施分级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萍;吴锡芬;张小英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DPP-4抑制剂联合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DPP-4抑制剂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方法 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治疗,治疗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沙格列汀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血糖水平、胰岛功能及低血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FPG、2hPG、HbA1c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但治疗组血糖控制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空腹胰岛素、服糖后2h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胰高血糖素、服糖后2h胰高血糖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PP-4抑制剂联合二甲双胍可显著改善胰岛功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黄婉嫦;林继新;黄国秋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两组在抗血小板聚集、降脂及对症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观察组给予丹红注射液,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等情况.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1.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与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确切,能够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蒋万虎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脊椎骨科应用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对脊髓损伤患者诊断的应用观察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院骨科收治的100例脊椎损伤患者.依据诊断方法 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核磁共振技术进行诊断,研究组患者采用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进行诊断,对比两组患者诊断结果 .结果 对照组诊断骨折患者38例,诊断率为76%,研究组诊断50例,诊断率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脊椎损伤患者采取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能更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临床诊断率高,让患者早日接受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显泉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健康教育联合药物处置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两组均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医疗护理服务,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及药物处置训练,每周1次,持续8周.分别于干预前、干预8周末评定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结果 健康教育及药物处置训练前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健康教育及药物处置训练8周末,研究组患者的服药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健康教育联合药物处置训练可显著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对患者的疾病康复具有重要促进意义.

    作者:戴迪;戴烨;程梅英;张永辉;李科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各30例,甲组单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乙组单用缬沙坦治疗,丙组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进行治疗.对比三组临床疗效.丙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组和乙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甲组与乙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刘英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经腹及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及黏膜下肌瘤的价值分析

    选取收治经病理确诊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33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23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将进行经腹部超声(对照组)及经阴道超声(诊断组),再分别与术后病理结果 作对比求准确率.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及黏膜下肌瘤的准确率分别为90.90%及95.65%,经腹部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及黏膜下肌瘤的准确率分别为69.70%及73.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超声比经腹部超声对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黏膜下肌瘤更具有价值,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裘逸伶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欣普贝生对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效果分析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7月在我院住院具有引产指征的孕妇200例,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孕妇采用欣普贝生引产,对照组采用小剂量催产素进行引产.对比两组孕妇的引产成功率、新生儿情况及分娩情况.研究组孕妇在引产成功率、宫颈成熟率上均优于对照组,剖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新生儿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欣普贝生对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具有显著的效果,与催产素相比,其效果更为显著,并且安全可靠,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陈瑜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PFNA内固定联合牵引床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纳入6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单纯行牵引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联合PFNA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髋关节功能、疼痛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Harri、VAS评分均无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Harri、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包括髋内翻、骨折延迟愈合、下肢深静脉血栓及内固定切出等,观察组、对照组发生率分别为6.25%、21.88%,观察组明显较低(P<0.05).PFNA内固定联合牵引床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较好,髋关节功能恢复较佳,疼痛减少,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徐科峰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非那雄胺联合特拉唑嗪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分析

    观察非那雄胺与特拉唑嗪联合使用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有效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5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分为A、B两组各76例,A组单纯使用特拉唑嗪进行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联合使用非那雄胺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排尿情况及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并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两组大尿流率、前列腺体积及残余尿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B组大尿流率、前列腺体积及残余尿量分别为(19.84±4.81)ml、(38.94±16.94)ml、(35.87±17.94)ml,而A组分别为(13.61±4.71)ml、(45.34±17.84)ml、(58.14±15.71)ml,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IP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B组IPSS评分为(15.11±4.74)分优于A组的(18.41±4.97)分,差异显著(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3%显著低于A组的1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拉唑嗪联合非那雄胺对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效果较好,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林峰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匹伐他汀钙片对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影响的研究

    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匹伐他汀钙片,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洛伐他汀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TG、TC、HDL-C、LDL-C水平均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匹伐他汀钙片能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

    作者:郎磊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分析

    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5月收治的69例新生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采用蓝光照射联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直接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水平变化和黄疸消退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7.1%,高于对照组的77.1%;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直接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黄疸消退时间也较对照组短(P<0.05).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肯定,其治疗后血清直接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水平均明显改善,且黄疸消退较快,可作为新生儿黄疸理想治疗方案.

    作者:赖卫民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健康教育对社区婴儿家长参与儿童保健的效果分析

    选取社区内120例婴儿家长为本次研究对象,时间为2013年3月~2015年1月,采取信封式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传统的健康教育,观察组进行新型健康教育,对比两组家长受教育后的儿童保健相关知识掌握率、婴儿参加体检率与接种疫苗率及社区婴儿家长对儿童保健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的情况.观察组家长的儿童保健相关知识掌握率、婴儿参加体检率与接种疫苗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家长的生长发育、疾病预防、营养指导及计划免疫的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社区婴儿家长开展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家长对儿童保健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升家长参与儿童保健的积极性,提高社区婴儿的健康水平,值得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吴昕杰;许伟红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治进展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病主要原因尚未完全阐明.目前临床上无法根治,只能寻找可行或可能有益的方法 ,减少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主要方法 包括基础治疗、病因治疗与对症治疗,积极控制高血糖与代谢综合征的治疗是防治DPN重要和根本的手段.

    作者:王淑珍;刘连友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