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观察

邓润杰

关键词:盐酸氟桂利嗪, 脑动脉硬化症, 有效性, 安全性
摘要:探究盐酸氟桂利嗪对于脑动脉硬化症治疗的临床疗效.选择2013年4月~2015年4月我院经临床检查确诊为脑动脉硬化症的患者108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予以盐酸氟桂利嗪进行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两组治疗结束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7.04%,对照组为64.81%,两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总满意率为87.0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37%,两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85%,对照组无不良反应,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采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脑动脉硬化症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促进患者脑功能的恢复,患者满意度高,药物不良反应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康复新液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果观察

    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106例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观察组症状改善情况总有效率为96.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25%(P<0.05);观察组内镜检查显示总有效率为98.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91%(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康复新液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疗效确切,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杜登泰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腹腔镜下特殊部位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探讨腹腔镜下特殊部位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特殊部位子宫肌瘤患者9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常规组,各48例.给予常规组传统开腹式特殊部位子宫肌瘤剔除术,试验组应用腹腔镜下特殊部位子宫肌瘤剔除术.对两组患者手术指标与术后情况展开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手术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腹腔镜下特殊部位子宫肌瘤剔除术在正确评估与熟练操作的前提下具有可行性与安全性,可有效改善手术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雷永红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慢性牙周炎采用基础治疗联合牙周维护治疗的效果探讨

    探讨慢性牙周炎采用基础治疗联合牙周维护治疗的效果.选取我院2012年01月~2012年06月收治慢性牙周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牙周维护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显示:两组经治疗,观察组每年牙齿缺失数为0.19±0.03,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诊时牙周附着水平、PD以及B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基础治疗联合牙周维护治疗对慢性牙周炎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具有显著疗效,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蔡俊怡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疗效观察

    探讨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妇产科接收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共6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刮宫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宫腔镜下给予电切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月经量与对照相比明显较少,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3.3%,少于对照组23.3%,P<0.05.宫腔镜下进行电切术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手术指征,减少患者出血,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少患者复发状况,效果显著,可在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治疗中推广运用.

    作者:刘玉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观察

    探究盐酸氟桂利嗪对于脑动脉硬化症治疗的临床疗效.选择2013年4月~2015年4月我院经临床检查确诊为脑动脉硬化症的患者108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予以盐酸氟桂利嗪进行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两组治疗结束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7.04%,对照组为64.81%,两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总满意率为87.0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37%,两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85%,对照组无不良反应,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采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脑动脉硬化症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促进患者脑功能的恢复,患者满意度高,药物不良反应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邓润杰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多层螺旋CT在肋骨微细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研究多层螺旋CT在肋骨微细骨折诊断中的方法及其应用价值.选取38例临床怀疑肋骨骨折患者,依次行常规X线平片检测、多层螺旋CT扫描并行曲面重建,对比分析诊断结果.结果X线平片的总检出率、完全线性骨折检出率、不完全性骨折检出率明显低于多层螺旋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8例肋骨骨折患者中,常规X线平片诊断出12例,其准确率为31.58%;多层螺旋CT检测出37例,其准确率为97.37%.对比分析两组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术能够更加准确、高效地诊断肋骨微细骨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詹智敏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效果比较

    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入治我院100例胆囊结石患者,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开腹手术治疗,试验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患者的少,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试验组患者术后的病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术后病发症发生率低(P<0.05),具有可比性.与开腹手术治疗方法对比,胆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更具有安全性,手术后患者恢复更快,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徐新强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莫沙必利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观察

    观察临床应用莫沙必利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消化功能不良患者做为研究对象,经患者及家属同意,伦理委员会批准,按数字分组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中患者给予口服莫沙必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给予莫沙必的基础上加服黛力新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的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30%(18例)明显少于对照组40%(24例)的不良反应率,两组不良反应相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临床应用莫沙必利联合黛力新对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临床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疾病症状,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尹小五;鲁斌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超声造影对肝脏小结节病变鉴别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肝脏小结节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5月收治的经CT检查证实肝脏至少存在1个小结节病变的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42例患者的肝脏小结节病变实施超声造影鉴别诊断,并与临床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将临床病理诊断结果作为诊断标准,超声造影诊断42例患者肝脏小结节病变的准确率为88.1%,敏感性为92.5%.经观察发现超声造影诊断肝脏恶性小结节病变和肝脏良性小结节病变的开始增强时间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但诊断肝脏恶性小结节病变的达峰时间和开始消退时间均明显早于诊断肝脏良性小结节病变(P<0.05).良、恶性肝脏小结节病变的超声造影表现存在明显的鉴别特征.结论 超声造影诊断肝脏小结节病变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敏感性,且无创、经济,值得各大医院开展应用.

    作者:彭勇进;李土惠;吴文芳;郑国连;陈明丽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多通道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

    探讨多通道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将2012年6月~2015年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抽签后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开放性手术.试验组患者采取多通道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观察手术效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短,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P<0.05).试验组手术后SCL-90评分低于手术前和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多通道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较好,患者SCL-90评分低,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于世超;何惠斌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去甲肾上腺素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效果

    观察去甲肾上腺素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效果,为感染性休克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选择我科收治的11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根据患者的入组顺序以及自身意愿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予以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者为观察组,予以多巴胺治疗者为对照组,各59例.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有效性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HR、CI降低明显,SVRI、乳酸清除率、SvO2则升高明显,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病死率虽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多 胺,去甲肾上腺素可较好的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提高治疗有效性.

    作者:陶云坤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内镜直视联合X线引导下放置金属内支架治疗幽门梗阻的临床效果

    将我院2013年10月~2016年2月收治的70例幽门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予以患者内镜直视联合X线引导下放置金属内支架治疗,对照组仅对患者予以X线引导下放置金属内支架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临床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及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内镜直视联合X线引导下放置金属内支架治疗幽门梗阻有着确切的临床疗效,并且该联合治疗方法可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时间及患者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产生,还能够完全覆盖病变位置,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区卫林;许洁娜;李启祥;尹合坤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中医辨证结合吉非替尼单药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分析

    研究中医辨证结合吉非替尼单药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4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吉非替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体力状况及不良反应.观察组的总缓解率为71.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8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体力状况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体力状况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辨证结合吉非替尼单药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确切,能够改善患者体力状况,并降低毒副作用.

    作者:刘渭滨;刘有春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PS联合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PS联合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48例NRDS确诊患儿进行研究,猪肺磷脂注射液以100 mg/kg的剂量经支气管插管滴入,然后给予NCPAP支持治疗.分析比较治疗前后临床表现、X线胸片变化、动脉血气分析和NCPAP参数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治疗后PaO2、PH值明显升高;PaCO2、FiO2及NCPAP压力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S基础上联合NCPAP治疗NRDS疗效显著,能有效减少机械通气使用率.

    作者:李欢欢;李秋侠;张荣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异常妊娠大出血68例的临床急救护理效果分析

    将收治的68例异常妊娠大出血产妇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A、B两组,各为36例和32例,A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临床急救护理干预,B组仪仅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护理后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平均分娩时间、分娩过程中出血量、分娩前后糖化血红蛋白下降幅度值以及产后恶露天数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进行临床急救护理干预可明显异常妊娠大出血患者的产后出血量,同时提高阴道自然分娩率,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朱慧玲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分娩球配合音乐疗法在妊娠分娩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探讨

    目的 研究分娩球和音乐疗法联合应用于妊娠分娩中的具体效果.方法 将2013年8月~2015年7月拟于我院妇产科分娩的孕妇120例进行随机分组,可得对照组(常规分娩处理)和观察组(采取分娩球和音乐疗法联合处理)各60例,对比两组的分娩进程情况和分娩疼痛感.结果 观察组的潜伏期、活跃期以及第一产程时间分别为(8.21±1.07)h、(3.14±0.27)h、(9.54±1.26)h,均较对照组下降显著,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t=10.39,9.21,11.46;P<0.05);观察组的疼痛评分为(3.57±0.6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产妇的疼痛感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仅为1.67%,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分娩中应用分娩球联合音乐疗法,有利于缩短第一产程,帮助缓解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感,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剖宫产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方淑娟;谢桂婵;王姣;余丽英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分析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内分泌科门诊收治的9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西格列汀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8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BG、2hPG、HbAlc、BM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改善患者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丹丹;李湘;李毅芳;张海涛;夏萃;刘薇;胡宇航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水平与溶血的关系

    目的 分析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与临床溶血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集在本院确诊为G-6-PD缺乏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测定其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及其相关溶血证据,如:胆红素(TBIL)、游离血红蛋白(F-HB),对相关数据与G-6-PD活性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 在130例确诊患儿中,男122例,占93.85%(122/130),女8例,发病率6.15%(8/130),男性G-6-PD活性缺乏情况明显高于女性(P<0.05);12例临床确诊的患儿黄疸指数正常,11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男性患黄疸数122例(93.85%),女性8例(6.15%),男性黄疸的发生几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G-6-PD与TBIL的关系:Logic回归分析显示,speaman值为0.099,P为0.366(P>0.05),无统计学意义;G-6-PD与F-HB的关系:Logic回归分析显示,speaman值为0.129,P为0.296(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蚕豆病患儿溶血与G-6-PD缺乏有关,但溶血程度G-6-PD活性高低无关.

    作者:肖生平;刘玉玲;黄晓红;孔宪玲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帕罗西汀联合物理治疗促进产后抑郁恢复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帕罗西汀联合物理治疗对促进产后抑郁恢复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38例产后抑郁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3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17例和观察组21例,对照组应用帕罗西汀20~40mg/d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音乐治疗和穴位按摩治疗,1次/3d.两组患者均治疗40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1d和治疗后10d、20d、30d和40d的EPDS评分、PQSI评分、HAMD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EPDS评分、PQSI评分、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是观察组下降的幅度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单纯的药物治疗,帕罗西汀联合物理治疗产后抑郁效果显著,疗效更佳.

    作者:谢利英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NCPAP在新生儿重症肺炎治疗中的临床体会

    分析NCPAP在新生儿重症肺炎治疗中的临床体会.选取我院重症肺炎患儿50例,接受治疗的时间为2012年2月~2015年12月,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沐舒坦治疗,观察组采用NCPAP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HR、PaCO2、PaO2、PaO2/FiO2指标和总有效率.观察组重症肺炎患儿治疗后的HR、PaCO2、PaO2、PaO,/FiO2指标和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给予重症肺炎患儿采用NCPAP治疗方式,不仅有效改善患儿HR、PaCO2、PaO2和PaO2/FiO2指标,还能增加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

    作者:许长礼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