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武;刘晋闽
作者:《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杂志社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作者:《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杂志社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统计学符号一律按GB 3358-19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采用斜体排印。常用的符号有:(1)样本的算术平均数x(中位数仍用M),(2)标准差用s,(3)标准误用sx,(4)t检验用t,(5)F检验用F,(6)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7)相关系数用r,(8)自由度用希文小写υ,(9)概率用P。对于定量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特点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定性变量的性质和频数所具备的条件及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χ2检验。对于回归分析,应结合专业知识和散布图,选用合适的回归类型,不应盲目套用简单直线回归分析;对具有重复实验数据检验回归分析资料,不应简单化处理;对于多因素、多指标资料,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便对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出全面、合理的解释和评价。统计学方法的记述不能笼统记录为SPSS或SAS软件,而应写明所用统计学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均数比较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多个均数之间两两比较的q检验等,必要时给出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4.35,χ2=5.33,F=12.09等);在用不等式表示P值时,一般情况下选用P>0.05、P<0.05和P<0.013种表达方式,无须再细分。当涉及到总体参数(如总体均数、总体率等)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再给出95%可信区间。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表示特定起点与终点定界的时间段时,起点与终点之间以一字线即“—”为分隔符,而不再用波纹线即“~”表示,如2008—2011年(不再用2008~2011年)。除上述时间段之外的其他计数、计量范围的表示,仍然用波纹线“~”,如2~6 kg。表示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时,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95%不能写成5~95%,(50.2±0.6)%不能写成50.2±0.6%,37℃±1℃不能写成37±1℃。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4 cm×3 cm×5 cm,不能写成4×3×5 cm3。幂次相同的参数范围,前一个参数的幂次不能省略,如3×109~5×109不能写成3~5×109,但可写成(3~5)×109。数字的有效位数一般按标准差的1/3来确定,如(3.6±0.42) kg,标准差的1/3为0.14,有效位数在小数点后1位,故应取小数点后1位,即(3.6±0.4) kg;又如(8.61±0.27) cm,标准差的1/3为0.09,有效位数在小数点后2位,故应取小数点后2位,即(8.61±0.27) cm。百分数的有效位数要以分母确定:分母<10,不用百分数表示,宜用分数表示,如5/7;分母10~99,百分数到个位,如57%;分母100~999,百分数到数点后1位,如57.0%,其余以此类推。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据统计,约有80%的左右肛门直肠疾病,如肛周脓肿、肛瘘、肛乳头肥大、肛裂等,都与肛窦感染有关。2012年10月—2015年4月,我们探讨了栀子金花汤保留灌肠治疗实证肛窦炎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子轩;黄凌云;孙玉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嵌顿性混合痔是肛肠科急症之一,也是肛肠科较为复杂而严重的一种痔病。2014年1月—2015年5月,我们采用三联术式(负压胶圈套扎术、外痔切除、消痔灵注射术)治疗嵌顿痔5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鹏飞;刘朝芳;王书奇;杨杰;张天鹏;王丽丽;宋金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描述胰腺小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在多层螺旋CT上的影像特征。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小SPTP多层螺旋CT表现,总结其影像特点。结果:13例小SPTP平均长径约2.3 cm,影像特征圆形9例,卵圆形3例,分叶状1例;纯实性11例,实性合并小囊2例,边缘光滑12例,不规则1例;边界清楚9例,模糊4例;包膜存在3例;钙化3例;均匀强化7例,不均匀强化6例;胰管扩张2例;胰腺实质萎缩1例。结论:小SPTP与大的典型SPTP影像特征不相同,大多表现为纯实性结节,边界锐利,渐进性强化,对于邻近胰腺实质缺乏继发性改变。
作者:李俊林;张晓琴;王琦;王丽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评价荷包钳替代闭合器在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196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应用荷包钳关闭远端直肠97例(观察组),应用直线切割闭合器闭合远端直肠99例(对照组),行标准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切除,比较两者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无手术死亡,病理检查切缘均阴性,术后未出现吻合口出血,观察组发生吻合口瘘1例,对照组7例。结论:荷包钳替代直肠切割闭合器在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安全可靠。
作者:蔡锚;胡万乐;刘长宝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疮疡是中医外科范围中普遍常见的疾病,张庚扬教授在多年从事中医外科的临床及科研教学工作中,形成了中药治疗疮疡疾病的特色经验。对于疮疡病的辨证治疗,张庚扬治疗遵循疮疡早期,以消为贵;治疗疮疡,强调扶正固本等治则,并指导制订了用于疮疡病后期的外用药丹黄消炎液。遣方用药特点为后学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作者:徐阳;李云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本刊采用三横线表,如遇有合计和统计学处理内容(如t值、P值等),则在此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表格中注释用的角码符号采用单个角码的形式,按a、b、c、d、e、f…顺序选用,在表注中依先纵后横的顺序依次标出。单一角码用于表示P<0.05;若用表示P<0.01,则用双角码,如“aP<0.05;aaP<0.01”。线条图的高宽比例以5∶7为宜。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手法复位后外固定架固定或高分子夹板固定维持粉碎性柯雷氏骨折(Colles骨折)掌倾角及尺偏角的情况。方法:搜集64例(72侧)分别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手法复位后外固定架或高分子夹板固定的粉碎性Colles骨折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其中锁定钢板组16例(22侧),外固定架固定组18例(18侧),高分子夹板组30例(32侧),定期摄片测其掌倾角、尺偏角,以其差值进行比较分析;根据PRWE评分对腕关节疼痛及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锁定钢板组掌倾角差值为1.63±0.81,外固定组掌倾角差值为3.68±0.97,高分子夹板组掌倾角差值为4.78±1.41,统计学检验各组在维持掌倾角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锁定钢板组尺倾角差值为0.56±0.23,外固定组尺倾角差值为2.52±0.85,高分子夹板组尺倾角差值为3.01±0.91,统计学检验各组在维持掌倾角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功能恢复上,锁定钢板组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6.4%,外固定组功能恢复优良率为72.2%,高分子夹板组优良率为75.0%,统计学检验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手法复位后外固定架或高分子夹板固定相比,锁定钢板内固定在维持复位后两个解剖角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功能恢复没有明显优势。
作者:曾武;刘晋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大承气冲剂对腹腔感染致急性肺损伤(ALI)患者肺泡巨噬细胞(AMs)的影响。方法:观察严重腹腔感染合并ALI成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合用安慰剂,中药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合用大承气冲剂,疗程为5 d,分别于第1、3、5 d记录患者排气排便时间、尿乳果糖/甘露醇比值(尿L/M)、氧合指数(OI),并采集肺泡灌洗液,利用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肺泡灌洗液中AMs水平及其亚型M1、M2的百分比。结果:中药组和对照组尿L/M值均随时间延长下降,第5 d分别为3.97±1.53,7.01±2.44,中药组患者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第5 d中药组和对照组OI分别为255.44±18.18,222.76±15.15,中药组明显升高(P<0.05)。在两组患者随治疗进展腹腔感染所致肠功能障碍与ALI严重程度不断减轻的同时,中药组其肠功能、肺功能改善的程度优于对照组,且有明显的差异(P<0.05)。比较治疗5 d后两组患者数据,AMs百分比分别为(92.65±1.06)%和(94.82±0.90)%,M1百分比为(42.17±6.99)%和(55.49±6.26)%,中药组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M2百分比则为(44.72±5.36)%,(35.09±7.37)%,中药组患者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各组内AMs、M1及M2比例随肠功能、肺功能改善而分别见回落及升高趋势,均充分提示了AMs水平、M1比例下降及M2升高在严重腹腔感染合并ALI患者病理生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结论:在腹腔感染致ALI的早期,应用大承气冲剂可有效减少AMs激活、聚集,降低M1比例,促进M2生成,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减轻肺损伤,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
作者:宋媛;解基良;张楠;单涛;闫瑞鹏;张兴洲;桑伟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急性胰腺炎是腹部外科常见的一类急腹症,其病因多样,病机复杂、病情凶险、治疗困难、病死率高,迄今尚缺乏满意的治疗药物。茵陈蒿汤出自汉·张仲景《伤寒论》,是清热利湿退黄的经典方。茵陈蒿汤组方严谨,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流传至今,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年来的研究认为,茵陈蒿汤能减轻胰腺组织病损,改善肝脏及胃肠功能,降低早期死亡率,缩短症状缓解时间,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研究茵陈蒿汤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不仅可以为祖国医学的继承与创新提供有价值的研究信息,还可以为该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项红;尚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侧椎弓根入路29例(单侧组)、双侧椎弓根入路27例(双侧组),分析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渗漏率、术后腰背部疼痛及再发临近椎体骨折风险。结果:单侧组手术时间(34.6±7.4) min,双侧组(56.0±10.0) min(P<0.05);单侧组术中骨水泥轻微渗漏4例(13.8%),双侧组2例(7.4%,P>0.05);两组术后腰背部疼痛评分均开始降低,术后4个月双侧组评分显著低于单侧组(P<0.05);单侧组发生临近椎体再发骨折4例,双侧组2例(P>0.05)。结论:双侧入路PVP对缓解患者远期腰背部疼痛更有优势,但手术时间较长。
作者:李岩;范华侨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确保股疝修补成功的重要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70例股疝患者的性别、年龄、左/右侧分布情况、嵌顿/绞窄情况、麻醉方式、手术方式、住院天数、术后切口血清肿、感染、局部异物感、慢性疼痛及复发率等指标。结果:170例分别在局麻、硬膜外或全麻下完成McVay、Plug、Lichtenstein、Preperitoneal修补术,住院时间3~8 d,平均5.4 d,术后发生切口血清肿14例,切口感染4例,局部异物感11例,慢性疼痛4例,随访时间短1年无复发。结论:准确掌握股环及“死亡冠”的解剖、合理的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是确保股疝修补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杨东;王荫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当归补血汤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采用螺内钉固定(PFNA)后隐性失血的疗效。方法:将接受PFNA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术后给予当归补血汤治疗1周,观察术后1、3、5、7 d血红蛋白值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随访记录1、3、6个月Harris评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血红蛋白值术后第1 d及第3 d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术后第5、7 d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血肿形成、骨折延迟愈合与不愈合、全身并发症发生例数无差异,观察组没有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但对照组有4例,二者有差异。观察组术后第1、3个月Harris评分为(74.5±3.8)、(78.4±3.7),而对照组为(71.4±3.7)、(75.2±3.9),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半年后2组Harris评分无差异。结论:当归补血汤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改善贫血状态、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等方面具有一定作用。
作者:邓海峰;胡思斌;郑继会;马杰;王景双;刘道阔;林亮;刘德峰;张永波;王江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人体肠道是个庞大的动态的微生物群落的天然寄居场所,各种微生物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参与肠道的消化吸收过程及免疫功能。当肠道菌群发生紊乱,则会引起一系列肠道异常情况。研究发现,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和结直肠恶性肿瘤的发生均和肠道微生态失调引起的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紊乱相关,于是有学者提出三者并非完全独立的肠道疾病,而肠道微生态正是三者之间关键的连接点。
作者:任洁;罗彦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投稿本刊的论著、实验研究都必须附中英文摘要。中文摘要采用结构式的“目的、方法、结果、结论”撰写,字数在400字左右,目的为本研究的主要目的,直接明了;方法应简明具体,语句间应有逻辑性,方法中必须有研究的主要内容或观察主要项目。结果应按研究的主要内容重点记述,并给出重要的发现和数据,不应对结果加以评论和解释。专家论坛、临床报道、综述、述评、讲座等可采用非结构式的叙述性中文摘要,字数限定在200字内。摘要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我们”、“作者发现”等术语。对摘要内容冗长、格式错误、重点不突出的文稿,将被退修。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运用有限元方法建立单臂外固定架固定股骨粗隆间骨折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将CT数据文件(DICOM文件),经Simpleware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处理得到股骨及外固定架的三维几何模型。从Anybody软件中建立正常人体股骨模型,并与股骨外固定架模型(stl几何模型)一同导入Geomagic Studio软件中,将两组模型进行比对配准,将外固定架模型的位置调到与Anybody模型的位置一致。将配准好的股骨外固定架模型导入Anybody软件中。通过Simpleware得到的网格模型(inp格式)导入到Abaqus软件中,同时在模型中给各部分赋予不同的弹性模量。结果:通过几何模型生成、网格划分、几何模型配准、股骨肌肉力的提取及不同弹性模量的赋予,建立了完整的单臂外固定架固定股骨粗隆间骨折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结论:相比传统的有限元模型,本模型的分析结果将更加真实可靠,为中医“筋骨”作用机制理论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作者:王爱国;谷福顺;郑昆仑;张荣位;李瑞峰;胡志刚;张健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