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享平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伴有多种内科疾病的老年股骨髋部骨折效果。方法:对内科疾病进行有效治疗,应用髋部后外侧Gibson切口、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髋部骨折26例。结果:随访到25例,18例基本或大部分恢复伤前活动状态,4例需助步器帮助下行走,3例因其他原因死亡。按照Harris评分标准,90分以上7例,80~90分8例,70~79分4例,70分以下3例。结论:伴有多种内科疾病的老年股骨髋部骨折可选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
作者:陈四木;徐卫星;高志朝;郑俊;孟永骏;付悦渊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和技术曲线。方法:对157例前列腺增生的患者,均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分析其疗效和逐年技术曲线。结果:157例手术时间55~125 min,平均90 min;平均失血量160 mL;发生电切综合征2例,死亡1例,1例伴有尿失禁;尿道外口狭窄6例,经尿道扩张后缓解。随访1个月~7年,排尿功能良好。结论: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效果良好,操作技术有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
作者:周国云;郑发前;胡国标;丁超;诸葛文嵩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甲璜酸罗哌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将90例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I组麻醉用药为0.45%甲璜酸罗哌卡因20 mL,II组在局麻药中加右美托咪定1μg/kg,III组阻滞完成后即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1μg/kg。结果:Ⅱ组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缩短,作用时间及术后镇痛时间均明显长于Ⅰ、Ⅲ2组(均P<0.01),术中、术后VAS疼痛评分低于Ⅰ、Ⅲ组(P<0.05,P<0.01);III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Ⅰ、Ⅱ两组。结论:右美托咪定1μg/kg与局麻药混合用于臂丛神经阻滞,可增强甲璜酸罗哌卡因的镇痛效果,缩短起效时间,延长作用时间及术后镇痛时间,不良反应少。
作者:杨淑芬;程李健;黄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患者女,26岁。既往习惯性便秘病史多年。此次7d未排大便,1d前自行于家中用竹筷自肛门插入,抠除硬的粪块,2h前,自觉小腹坠胀不适,便意频繁且有鲜血自肛门口流出,周身乏力,出冷汗,速被家属送来我院,门诊收入院。入院时查体:T 36.8℃,P 120次/min,R 18次/min,BP 8/5 Kpa。面色苍白,四肢无力,意识尚清,抬入病室,查体合作,心肺无异常。腹平软,无触痛。实验室检查:血常规 WBC:5.2×109/L,RBC:2.9×1012/L,Hb:65 g/L。急诊送入手术室,常规骶管麻醉后,左侧卧位,肛门括约肌松弛后,大量鲜血及血凝块自肛门流出,肛门镜检引出直肠肛管血性液体约600 mL,充分清除后见截石位3点齿线上约4 cm处直肠黏膜破溃长约0.8 cm,可见活动性出血。直视下可吸收线缝合两针。反复检查肠腔,确定无出血,留引流胶管一根置于肠腔黏膜破溃处,术毕包扎。术后密切观察生命指征,快速补液扩充血容量,抗炎止血对症治疗。每日肛管局部换药,外用太宁栓一粒。术后第3d便色正常。治疗至术后第7 d,各项指标趋于平稳。转内科继续治疗便秘。
作者:王连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ESD)治疗上消化道广基息肉、黏膜下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内镜发现的58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进行超声内镜检查(25例病变位于黏膜层,16例位于黏膜肌层,17例位于黏膜下层),应用HOOK刀及IT刀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抬高病变,使病变与肌层分离,预切开病变周围黏膜,剥离病变下方黏膜下层结缔组织,完整切除病变。结果:5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ESD治疗,病变大小0.4~3.4 cm(平均1.5 cm),手术时间15~95 min (平均40 min),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所有ESD剥离病变包膜完整,基底和切缘未见病变累及。结论:ESD治疗上消化道广基息肉、黏膜下肿瘤安全、有效,可以完整切除病变,提供完整的病理诊断资料。
作者:李焕喜;秦鸣放;王震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对口引流保留皮桥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疗效。方法:将16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按照3∶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采用对口引流保留皮桥术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的复杂性肛瘘切开术治疗,观察两组治愈率、治愈时间、复发率、肛门功能等。结果:两组治愈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愈时间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术后、痊愈时、6月随访时的Wexne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口引流保留皮桥术治疗复杂性肛瘘,可明显缩短治愈时间,较好的保护肛门功能。
作者:张少军;应光耀;高洪娣;熊国华;闵丽;张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患者女性,56岁。因右髋部摔伤后肿痛、活动受限3d入院。患者有脑血栓病史11年,长期卧床,3d前因不慎从床上跌落,出现右髋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查体:右髋部轻度红肿,右下肢缩短外旋畸形,右髋部局部压痛(+),右腹股沟处压痛明显,右髋关节活动受限,右足背动脉搏动可触及,右足趾端血运、感觉、活动可。DR示右股骨颈骨折。排除手术禁忌证,于入院后第2d行右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术。
作者:韩娜;韩双双;李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评价亚洲型髋关节螺钉系统治疗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38例患者采用亚洲型髋关节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采用Harris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情况。结果:本组38例获3~18个月随访(平均10.2个月),1例术后3个月因严重肺部感染死亡,1例出现局部组织疼痛取出拉力螺钉尾帽后消失,36例骨性愈合, Harris功能评分优25例,良10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92%。结论:亚洲型髋关节螺钉操作简便、固定牢固,功能恢复满意,是治疗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的可靠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李永耀;关继超;金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采用雨蛙素反复腹腔注射诱导小鼠慢性胰腺炎,评估胰腺发生纤维化的程度及病变特点。方法:健康雄性C57BL/6小鼠20只,随机分为两组,模型组反复腹腔注射雨蛙素,对照组腹腔注射与模型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于第7周第1d留取胰腺组织,光镜下进行胰腺腺泡细胞萎缩、炎性细胞浸润、间质纤维组织增生评分;另一部分行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偏振光显微镜下观察胰腺间质胶原增生情况;第三部分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α-SMA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小鼠胰腺HE染色显示明显腺泡细胞萎缩、炎性细胞浸润及纤维化;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显示显著胰腺间质胶原增生,评分明显升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星状细胞活化标志物α-SMA表达明显增强。结论:雨蛙素反复多次腹腔注射可诱导小鼠产生明显的胰腺纤维化病变,纤维化发生机制可能与胰腺星状细胞活化分泌过多细胞外间质有关。
作者:崔立华;张一;白景瑞;李东华;刘洪斌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在不同季节发病的构成比差异及与分型、证候特点的关系。方法:对13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集一般资料、发病时间、彩超结果、中医证候分型等,探讨其发病的季节性差异及证候特点。结果:3~8月份发病者多于9月~次年2月份,以3月份为全年发病的高峰;3~8月份周围型发病率高于9~次年2月份,气滞血瘀证型在3~8月份发病高于9月~次年2月份。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病季节分布具有一定差异性,并且与分型、中医证候特点有一定关联。
作者:郑硕;庞鹤;尚宪荣;陈朝晖;黄强;曹刚;金潇;王吉亭;李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肛肠病手术后并发症仍难以完全避免。自2006年至今,我们采用中西医疗法预防肛肠病术后并发症,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曾凡贞;刘金玉;张慧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胆囊罗-阿氏窦(Rokitansky-Aschof)穿孔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胆囊穿孔,而由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引起者甚少,术前不易确诊,术中因找不到穿孔部位而反复探查胆道和消化道,增加了不必要的操作。我院1993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经手术证实的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伴罗-阿氏窦穿孔5例,术前均误诊,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海山;徐小平;吴海俊;李辉华;张永涛;夏利锋;李步卓;杭天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鼻胆管代替T管胆总管探查术在治疗胆总管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9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先期预置鼻胆管,择期行胆总管探查并一期缝合术治疗。结果:29例均顺利完成胆总管探查取石及胆总管一期缝合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鼻胆管代替T管胆总管探查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良好疗效,是胆总管结石值得推荐的治疗方式。
作者:丁卫锋;孔棣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患者,男性,58岁。因铲车挤压胸腹部2 h入院。当时感觉胸腹剧痛难忍,伴胸闷气急,肢端发冷,无恶心、呕吐,无昏迷史,无头痛、头昏。体检:T 36.5℃,BP 80/52 mmHg,P 68次/min,R 42次/min,神志清,痛苦貌,肢端湿冷。气管居中,胸廓挤压试验阳性,左侧肺呼吸音减弱,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肝区叩痛阳性,左肾区叩痛阳性。全腹压痛,板状腹,左上腹明显,有反跳痛,肠鸣音3次/min,移动性浊音阴性。肢体活动可,肌力正常,感觉无异常,各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急诊胸部CT提示左侧液气胸,肺压缩约5%,两肺挫伤性改变;右侧第9~12肋骨及左侧第11、12肋骨折。上腹部平扫加增强示后腹膜积血,左肾血管显影不佳伴左肾灌注不良;左下腹壁疝考虑;左下腹部皮下软组织挫伤;左侧膈肌损伤考虑;双肾囊肿。腰椎CT提示胸12椎体骨皮质欠光整,腰椎退行性改变。入院诊断为创伤性休克,双侧肺挫伤,右侧第9~12肋骨及左侧第11、12肋骨折,左侧液气胸;后腹膜血肿,空腔脏器破裂?膈肌损伤?左肾挫伤?软组织挫伤。
作者:王进峰;吴水强;舒文云;孙继才;方金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理气开郁法中药板块方的镇痛作用特点。方法:将150只清洁级昆明种小鼠,按体重随机区组法分为15组,包括对照组,柴郁汤、芍甘汤、痛泻要方、金铃子散高中低剂量各组,吗啡和布洛芬组,采用45℃、50℃、55℃水浴引致小鼠疼痛模型,动态测定痛阈潜伏期,用药前测定基础痛阈。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柴郁汤、芍甘汤和痛泻要方的镇痛作用以高剂量更明显;柴郁汤对45℃、50℃、55℃水浴的痛阈潜伏期均有延长作用,柴郁汤高、中剂量在多个时间点上显示出较好的镇痛作用。结论:柴郁汤的镇痛作用较强,作用特点类似于中枢镇痛药或兼有中枢性镇痛作用;芍药甘草汤、痛泻药方、金铃子散属于作用于外周的镇痛药。
作者:邢伟;李秀玲;方步武;田在善;吴咸中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甘肃省首届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学术会议于2013年6月28-29日在黄河之滨的省会兰州市胜利召开。有近300名医生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主委崔乃强教授莅临致贺并做了学术报告。会议还邀请了中山大学石汉平教授、天津医科大学田伟军教授、第四军医大学王为忠教授、何显力教授、兰州大学刘宝厚教授做了专题演讲。甘肃省首届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学术会议于2013年6月28-29日在黄河之滨的省会兰州市胜利召开。有近300名医生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主委崔乃强教授莅临致贺并做了学术报告。会议还邀请了中山大学石汉平教授、天津医科大学田伟军教授、第四军医大学王为忠教授、何显力教授、兰州大学刘宝厚教授做了专题演讲。
作者:张有成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对晚期胃癌新辅助化疗患者的作用。方法:将104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黄芪多糖配合化疗)和对照组(单纯化疗)治疗,对治疗前后两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免疫功能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显著提高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白细胞数量。能活化T淋巴细胞亚群,提高NK细胞活性。结论:黄芪多糖配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能够取得减轻骨髓抑制所致的白细胞减少,通过活化T淋巴细胞亚群,提高NK细胞活性增强免疫功能。
作者:吴成军;王锡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评价关节腔内注射消炎镇痛液复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4例膝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和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组关节腔内注射消炎镇痛液复合玻璃酸钠,共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个月和3个月的疼痛评分(VAS评分)、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VAS评分以及治疗效果均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关节腔内注射消炎镇痛液复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炎是可行、安全、有效的方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李肇端;周汾;王曼;余剑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术中及术后早期腹腔温热低渗灌注化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16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58例,术中及术后早期行腹腔温热低渗灌注化疗;对照组58例行常规静脉化疗。观察两组化疗毒副作用、腹腔肿瘤复发率及肝转移率。结果:观察组3、5年腹腔肿瘤复发率、肝转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5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毒副作用比对照组明显减轻。结论:术中及术后早期腹腔温热低渗灌注化疗对进展期胃癌术后腹腔肿瘤复发与肝转移有良好防治作用,且明显减轻化疗毒副作用。
作者:尤龙;乔帅;李朝森;孙俊霞;贺建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肠粘连至今仍是临床上尚未解决的外科难题,总病死率为8%~13%。目前临床上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完全阻止粘连的形成。本文对近几年国内外关于预防肠粘连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分析其优势与不足。
作者:董永红;李鹏飞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