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补片与传统修补法治疗腰疝疗效比较

朱敏;周冰;崔乃强

关键词:腰疝, 腰上三角, 腰下三角, 补片
摘要:目的:观察补片与传统修补法治疗腰疝的优缺点.方法:对15例腰疝病例按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传统修补法组(n=9)和补片修补法组(n=6),观察2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早期及远期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早期并发症、方面2组无显著差异,远期并发症补片组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组(P<0.05).结论:由于采用了无张力修补的原则,补片方式避免了对原有已薄弱组织的依赖,减少了复发的几率,术区不适感明显减轻,改善了生活质量.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周围支脉冲射频联合注射治疗老年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primary trigeminal neuralgia,PTN)是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短暂、反复发作的剧烈性疼痛,可由正常刺激,例如吃饭、洗漱等所诱发[1].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高龄病人更为多见.2008 年1 月-2010 年6 月,我们对40 例老年病人分组观察,施行三叉神经周围支的脉冲射频联合局部注射法,现将其报道如下:

    作者:雷龙;赵文华;丁玲芳;张宏利;倪云健;肖旺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外科治疗陈旧性下肢动脉栓塞25例

    目的:探讨陈旧性下肢动脉栓塞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25例陈旧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均予Fogarty导管取栓,取栓后再行血管造影,取栓失败或取栓后仍有管腔狭窄者行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结果:12例Fogarty导管取栓成功.11例Fogarty导管取栓后行球囊扩张、支架植入,2例取栓及介入治疗均失败.5例原有足趾及小腿坏死的患者介入治疗后行截肢手术,1例因合并严重脏器功能不全而死亡.结论:积极手术取栓结合血管腔内介入技术治疗陈旧性下肢动脉栓塞,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作者:卢惟钦;蒋劲松;杨光唯;来集富;卢凯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腹腔镜食管下段贲门肌层切开联合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

    目的:探讨腹腔镜食管下段贲门肌层切开联合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 顾性分析31例行腹腔镜食管下段贲门肌层切开联合Dor胃底折叠术治疗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术前与术后3个月的临床数 据.结果:31例均成功行腹腔镜手术,27例术前与术后3个月吞咽困难评分(1.10±0.18与0.91±0.12,P<0.01)、术前与术后 胸骨后疼痛评分(0.38±0.04 与0.36±0.03,P<0.05)症状得到有效缓解,体质量指数(21.32±1.26与20.47±1.34,P<0.05)及生 活质量指数(85.69±7.78与80.43±9.19,P<0.05)明显优于术前.结论:腹腔镜食管下段贲门肌层切开联合Dor胃底折叠术对 于改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临床症状及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大勇;秦鸣放;赵宏志;邹富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人参皂苷Rg3对HT-29细胞株MMP-9和TIMP-1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3对HT-29结肠癌细胞株细胞增殖及对MMP-9和TIMP-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抑制肿瘤细胞侵袭、转移的机制.方法:分别用低剂量(25 μg/mL)、中剂量(50 μg/mL)和高剂量(100 μg/mL)人参皂苷Rg3及对照(0 μg/mL,DEME培养液和DMSO助溶剂)培养HT-29细胞24 h、48 h、72 h,采用RT-PCR方法检测MMP-9 mRNA和TIMP-1 mRNA表达,MTT法检测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率.结果:人参皂苷Rg3可以抑制HT-29细胞MMP-9 mRNA的表达,抑制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加及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可以促进HT-29细胞TIMP-1 mRNA的表达,促进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加及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对HT-2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与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的延长而增强.结论:人参皂苷Rg3抑制HT-29结肠癌细胞株MMP-9的表达,促进TIMP-1的表达,并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

    作者:杜卫东;屠巍巍;孙传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关节镜下治疗不同程度软骨退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对比关节镜对不同程度软骨退变的近期与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关节镜镜检后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术前根据Kellgren-Lawrence分级法进行分级,术后随访半年~3年,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疗效判定.结果:I~III度关节软骨退变病例术后近期与远期优良率无显著性差异; 但IV度关节软骨退变病例术后远期优良率明显低于近期(P<0.05).结论:关节镜治疗II度及III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具有较好较好的中远期疗效,但对于对于IV度关节软骨退变的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镜下灌洗清理术的远期疗效不理想.

    作者:牟广韬;闫永海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修复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

    目的:探讨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主动脉夹层行腔内修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手术方法、围手术期并发症及近期疗效.随访43例,随访时间1~30个月.结果:51例手术即刻全部成功,围手术期死亡1例.手术后并发症Ⅰ型内漏8例,肺部感染3例,下肢动脉栓塞2例,逆行性A型夹层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随访期内共有3例患者死亡,死亡原因与夹层本身有关.结论:腔内修复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但并发症不容忽视.术后近期疗效较好,远期疗效仍待随访.

    作者:刘辉;戴向晨;罗宇东;魏民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攻下逐瘀法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后便秘29例

    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后腹胀、便秘是临床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可达88%.我们于2008 年2 月-2011 年2 月,应用通下逐瘀法治疗29 例,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共61例,治疗组29例,男10例,女19例;年龄42~83 岁,平均(62±11.16)岁.骨折部位:T118例,T129 例,L18 例,L23 例,L31 例.发病时间1~6 d,平均3d.对照组32例,男12例,女20例.

    作者:宋跃;史长龙;卢泽明;刘晓岚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胆心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胆心综合征是指由胆道疾病(包括急、慢性胆囊炎,肝内胆管、胆道或胆囊结石等)引起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脏功能失调以及心电图异常的临床综合征.目前认为,胆心综合征有两种类型,一是胆道系统有疾病而心脏并无器质性病变,一是既有胆系疾病又有冠心病,后一种情况在中老年人中多见.

    作者:马慧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关节注射配合中药热敷治疗女性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31例

    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是由骶髂关节髂骨部下1/3~2/3 骨密度增高所引起的慢性腰腿痛,好发于女性,尤以经产妇为多.我们于2008 年8 月-2011 年3 月,对31 例患者在CT 引导下骶髂关节注射给药,配合中药热敷,疗效满意.

    作者:赵显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手术治疗直肠类癌36例

    目的:探讨直肠类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6例直肠类癌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式.结果:36例中肿瘤位于黏膜下层者23例,浅肌层11例,深肌层1例,浆膜层1例.根据肿瘤直径大小,分别采用局部切除、局部扩大切除术和经腹前切除术.无直肠穿孔或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经12个月至8年随访,34例直径<2 cm者无1例肿瘤复发或转移,2例直径>2 cm者有1例术后1年死于肝内广泛转移,1例术后随访2年无复发.结论:直肠类癌早期诊断和手术是治疗关键.直径<2 cm的直肠类癌采用局部(扩大)切除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敏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消肿止痛膏治疗孕产妇嵌顿痔70例

    孕产期女性因腹压增大,致肛门部静脉压升高,血液回流不畅,痔发病率增高.至孕晚期及产时腹压大而持续,痔核容易脱出并嵌顿.2008 年10 月-2011 年3 月我院用自制消肿止痛膏外敷治疗,取得一定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富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肾结石手术中解剖异常37例

    我院2000 年-2010 年共施行肾结石手术138 例,术中发现解剖异常37 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7 例,男27 例,女10 例;年龄17~69 岁,平均38岁.病程3~12 年,平均6 年.病变位于右侧22 例,左侧8例,双肾结石7 例.

    作者:张晓群;吴赵兴;汪瑞峰;赵冯俊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胃肠道运动功能与中药干预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发现机体很多疾病能引起胃肠道运动功能障碍,同时,胃肠道运动功能障碍又会导致很多疾病甚至成为疾病走向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始动因素.

    作者:郭振武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清热解毒方改善脓毒症大鼠脏器功能的比较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方对脓毒症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清热解毒方1组(QR1)、清热解毒方2组(QR2)和血必净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制备脓毒症大鼠模型,给予不同配伍的清热解毒方治疗,治疗后0~3 d,观察各组大鼠的死亡率;检测尚存活大鼠的AST、ALT、AST/ALT、BUN、Cr以及血小板膜表面CD62p表达情况.结果:清热解毒方,尤败酱草能够提高脓毒症大鼠的存活率,并显著降低血小板CD62P阳性血小板的百分率(P<0.05).给药3 d后,与模型组比较,各清热解毒方组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AST及ALT的表达水平.各给药组都可以使造模后升高的BUN、Cr有显著的下降(P<0.05).结论:清热解毒方可以改善脓毒症大鼠的肝、肾及血小板功能,其中败酱草在提高存活率及降低血小板活化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静;刘洪斌;李东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外科治疗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发展和前景

    中西医结合是我国的特色和优势,是被实践证实了的治疗肝硬化的有效方法.中西医结合外科是集中、西医学在治疗外科疾病方面的优势而相互融合形成的独特的外科学新体系,在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伴发的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癌、脾功能亢进症等方面,均显示出优良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屈振亮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近期疗效的对比研究

    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手术仍是首选治疗手段.传统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大、切口长、恢复慢、术后并发症较多等不足.为比较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 年1 月-2011 年4月152 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钱峻;应晓江;吕银祥;刘纪炎;单剑锋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和胆管空肠吻合术式选择的临床意义分析-附120例

    目的:探讨胆总管十二指肠侧侧吻合术与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的术式选择及远期疗效.方法:总结行胆肠吻合术的120例胆道梗阻病例.原发疾病包括:复发性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65例、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症22例、晚期胆道与胰腺肿瘤28例、医源性胆管损伤5例.其中行胆总管十二指肠侧侧吻合术30例(25%),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90例(75%).结果:术后全部病人恢复良好,术后随访98例,随访率81.7%,随访时间为6个月~4年,所有患者术后近期黄疸消退,肝功能恢复,能正常工作生活.远期生存质量评估: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后生存质量优良与良好91.3 %(21/23),不良8.7%(2/23);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生存质量优良与良好92.0%(69/75),不良8.0%(6/75).结论:胆总管十二指肠侧侧吻合术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都能很好起到引流胆汁的效果,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精细的手术操作是有效引流、缓解胆道梗阻的保证.

    作者:杨杰;郑云;赵二鹏;崔乃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潜在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潜在危险因素,指导胃癌淋巴结清扫术(D1或D2)的合理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3月-2010年6月经手术治疗的336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影响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与性别(P=0.010)、年龄(P=0.013)、肿瘤部位(P=0.042)、有无合并溃疡(P=0.001)、浸润深度(P <0.0001)、有无脉管癌栓(P <0.0001)有关,合并有溃疡(P=0.012)、浸润至黏膜下层(P=0.008)及有脉管癌栓(P=0.001)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性危险因素;黏膜内癌淋巴结转移与肿瘤部位(P=0.007)及大小(P=0.010)有关,肿瘤直径> 20 mm(P=0.041)是黏膜内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性危险因素.结论:合并有溃疡、浸润至黏膜下层及有脉管癌栓的早期胃癌患者进行手术时,建议行淋巴结清扫(D2)术;肿瘤直径>20 mm黏膜内癌也要考虑行淋巴结清扫(D2)术.

    作者:杨磊磊;戴岳楚;董米连;杨秀英;叶甫波;廖伟;梅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丙泊酚预处理减少胃肠镜检查术中依托咪酯所致肌阵挛

    目的:观察丙泊酚预处理对减少依托咪酯全麻诱导时肌阵挛的作用.方法:60例静脉全麻下行胃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静注依托咪酯0.15~0.3 mg/kg前先静注丙泊酚0.6 mg/kg,B组不用.结果:A组无1例出现肌阵挛,B组出现21例(P<0.01);两组间组内MAP、HR、RR、SpO2各值,以及两组手术时间、呼唤睁眼和定向力恢复时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0.6 mg/kg的丙泊酚预处理,能明显减少依托咪酯全麻诱导时肌阵挛,不影响麻醉效果,不增加麻醉副作用.

    作者:金运敏;刘骥;王永光;陶玲云;晋辉;金俊卿;刘晓静;陈雪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胆囊切除术中胆总管探查无异常46例

    胆总管探查是胆道外科常见的术式之一.我院普外科在2000 年8 月-2010 年8 月对186 例胆囊切除病例同时行胆总管探查术,其中46 例探查结果无阳性发现,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吉林;陈金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协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