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乌拉地尔治疗高血压急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刘英;徐燕

关键词:乌拉地尔, 高血压急症
摘要:目的:探讨乌拉地尔治疗高血压急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高血压急症患者给予乌拉地尔静脉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治疗后5min,患者SBP和DBP均明显下降,30min后降压效果显著,之后血压保持稳定。治疗过程中,心率无明显变化,且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乌拉地尔是治疗高血压急症的安全有效药物,可以快速降低血压,且对心率无明显影响,不良反应轻微,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替米沙坦和氢氯噻嗪联合应用治疗高血压的效果观察

    选取高血压患者8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4)。对照组给予替米沙坦治疗,观察组给予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对比两组血压复常时间、血压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观察组血压复常时间为(5.2±0.9)d,低于对照组的(8.7±1.8)d (t=11.562,P<0.05);观察组血压治疗总有效率为95.6%(43/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5%(35/44,χ2=5.264,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为4.4%(2/45),对照组为2.3%(1/4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联合应用替米沙坦、氢氯噻嗪能够有效控制高血压病情,安全性高,值得推荐应用。

    作者:郭健康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纳美芬联合神经节苷脂GM1治疗急性卒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评估纳美芬联合神经节苷脂GM1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安慰剂对照,选取2010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神经科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所有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4,均在发病后6h内接受治疗。将其随机分为纳美芬联合GM1治疗组、GM1治疗组和对照组。预后判断由经过培训的神经科医生在患者入院时、入院后2w评价NIHSS、Barthel Index。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任何不良反应,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40例患者(治疗组46例,GM1组48例,对照组46例)均耐受,未出现不良反应。46例患者接受纳美芬联合神经节苷脂GM1治疗。与对照组比较,入院后2w BI≥60的患者比例(69.6%VS65.2%)无显著差异,NIHSS减少无显著差异(65.2%VS65.2%);与GM1治疗组比较,入院后2w BI≥60的患者比例(69.9%VS64.6%)无显著差异,NIHSS减少无显著差异(65.2%VS62.5%)。结论尽管纳美芬联合GM1安全的,但是未见其显著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

    作者:张林峰;郑小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苯巴比妥与地西泮联合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疗效分析

    目的:探析地西泮与苯巴比妥联合治疗小儿热性惊厥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热性惊厥患儿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试验组施行地西泮与苯巴比妥联合治疗,对照组仅实施苯巴比妥钠疗法,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起效时间、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8.9%、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患儿复发情况、起效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9%,对照组为6.7%,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儿热性惊厥患者进行地西泮联合苯巴比妥治疗,临床效果确切,起效迅速,复发率低,可靠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红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脐静脉注射缩宫素在预防胎盘粘连及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脐静脉注射缩宫素在预防胎盘粘连及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诊治的经阴道分娩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肌注,观察组采用缩宫素经脐静脉注射,回顾性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在第3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总出血量方面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人工剥离胎盘及胎盘残留方面,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经阴道分娩的产妇而言,采用经脐静脉注射缩宫素的方式不仅可以减少第3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而且还能减少宫腔操作,降低胎盘残留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志勤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美罗培南治疗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探讨美罗培南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将收治的90例确诊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抗感染、纠正缺氧、酸碱及电解质紊乱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美罗培南静脉滴注治疗,14d为一疗程。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不良反应。对照组有效率为71.11%,细菌清除率为66.12%;观察组有效率为93.33%,细菌清除率为84.62%,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美罗培南治疗VAP的临床疗效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洪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经皮肾镜治疗术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对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经皮肾镜治疗术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明确诊断为肾脏和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 A组采取经皮肾镜治疗术进行治疗;B组采取传统的输尿管或肾脏切开取石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尿液转清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比较,试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尿液转清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常见并发症上相比较,试验组患者各型并发症的总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在相关数据上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输尿管或肾脏切开取石术治疗方法相比较,采用经皮肾镜法对肾脏和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明显降低各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从整体上提高疗效和治疗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许东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将12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成2组各6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甘露醇脱水、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胞磷胆碱营养神经、立普妥稳定斑块、依达拉奉清除自由基、亚低温治疗、控制血压、控制血糖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注射液100ml、2次/d、静点。两组均以14d为1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作者:李兆月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品管圈在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延续护理干预中的应用

    随机选取在我院经系统治疗后出院的230例脑卒中患者,对其中115例患者应用品管圈进行护理干预,设为干预组,依据品管圈运行原则,选取科室护士长、康复护师、主治医师等6人,组成品管圈 ̄“幸福圈”,针对患者在出院后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跟踪讨论和记录,确定主题,进行干预,干预时间为2年;另115例患者为对照组,进行常规出院指导。结果干预组患者在品管圈管理模式下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1,P<0.05),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圈员全程跟踪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反馈并解决问题,有效提高了患者生存及生活质量。

    作者:张敏;汪友兰;刘蕾;杨沙;杨丽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现代诊断与治疗》第六届编委会组成人员名单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治疗脑卒中面瘫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脑卒中面瘫患者给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4年6月收治的90例脑卒中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红外线联合普通针刺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2.2%,对照组为60.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08,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面神经功能明显好转,优于对照组患者(u>ua,P<0.05)。结论脑卒中面瘫患者应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面神经功能,临床治疗效果良好,可在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谭荣任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普瑞巴林联合红光照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7月收治的8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普瑞巴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红光照射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9w后,研究组患者的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HAMD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采用普瑞巴林联合红光照射进行治疗具有非常不错的临床疗效,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疼痛发生率、VAS评分和HAMD评分,非常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陈洁华;吴晓红;叶圣章;叶伟;李伟雄;聂金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血透室开展优质护理的效果研究

    选取在我院血透室治疗的84例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治疗组心理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中依从性好38例,依从性差4例,依从性为90.48%;对照组患者中依从性好24例,依从性差18例,依从性为57.14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在我院血透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增加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梅利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氢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效果观察

    将9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阿伐他汀钙与氢氯吡格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斑块面积及IMT(颈动脉内 ̄中膜的厚度)等临床指标。结果试验组的斑块面积、斑块厚度以及血脂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氢氯吡格在脑梗死的治疗效果理想,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邓丽娟;胡怡勇;邓文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社区重性精神患者危险行为早期识别技术与干预

    目的:重性精神患者在社区防治与管理中,强化其危险行为早期识别和紧急医疗处置,防止疾病复发,大限度降低患者肇事肇祸发生率,和减少患者年人均医疗费用支出。方法选择国家卫计委686项目江西示范区城市(南昌市东湖区)与农村(上饶市信州区)两个示范点截至2012年6月登记在册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城市、农村干预组与对照组各200例。干预组用自制的《精神患者危险行为早期识别评定表》进行定期评估,并对不同评估级别进行不同形式的医疗干预,将两组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肇事肇祸发生率、年住院次数及年人均医疗费用支出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中的危险行为等级明显降低,与干预管理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社区重性精神患者管理中,定期进行危险行为早期识别与评估,并早期配合相应医疗干预,可有效减少肇事肇祸行为的发生率,同时可减少患者年均住院次数和年人均医疗费用支出。此研究为精神疾病社区管理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张近静;余雪虎;陈宪生;方美华;王谋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火针结合自拟消痤汤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观察

    选取收治的寻常型痤疮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阿达帕林凝胶和中药内服联合治疗,观察组给予火针结合中药内服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和痊愈率。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7%和80.0%,痊愈率分别为23.3%和10.0%,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火针结合自拟消痤汤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确切,治疗有效率、治愈率高,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志飞;王风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开腹与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开腹与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胆总管结石患者156例,数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联合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治疗。对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t=31.042,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t=9.266,P<0.05),观察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t=42.967,t=14.893,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9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46%(χ2=18.743,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是安全有效的,值得推广与使用。

    作者:吕孝卫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种植牙骨量不足的处理方法研究

    目的:分析和探讨口腔科种植牙骨量不足患者的临床处理方法及其疗效,从而为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口腔科2013年2月~2014年6月收治的130例种植牙骨量不足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表的方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65组,观察组采用骨组织引导再生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上颌窦提升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0d的手术愈合情况、术后4个月义齿修复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0d的手术Ⅰ期愈合率为98.46%(64/65),对照组为89.23%(58/65),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为100.00%(65/65),对照组患者术后4个月义齿修复率为93.85%(61/65),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对口腔科种植牙骨量不足患者采用骨组织引导再生术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该方法能有效诱导种植牙骨量不足患者骨组织的再生,并对缺损的骨组织进行重建,从而有效促进新生骨组织与种植体形成良好的骨性愈合,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永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疗效分析

    将在我院内科住院治疗的78例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采用随机单盲的分配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4w后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脂水平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LDL ̄C平均检测水平为(1.98±0.63)mmol/L、TC水平为(4.07±1.05) mmol/L,显著低于治疗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DL ̄C的水平与TG水平较治疗前变化不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7%远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治疗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时,应用瑞舒伐他汀不仅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而且较应用辛伐他汀不良反应少,故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王玮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13例股骨颈骨折高龄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总结13例发生股骨颈骨折高龄患者的围手术期安全管理。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加患者基础护理、术后专科护理、疼痛管理及出院后安全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家属了解安全护理的重要性,掌握安全护理知识和方法。本组患者未发生皮肤压疮、假体脱位等并发症,基本恢复行走能力。

    作者:杨玉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风恢复期中医气虚血瘀型量化标准的探讨

    目的:中风恢复期中医气虚血瘀型量化标准的研究。方法根据中医辨证标准将来自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康复科的住院、门诊的300例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气虚血瘀组和非气虚血瘀组各1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中医针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症候积分和Barthel指数评价治疗前后都发生了现在的变化,并且两种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值也得到了显著下降,治疗前后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风患者恢复期采用中医针药治疗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疗效。

    作者:李敏;曾科学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