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丽
目的:观察肠梗阻导管肠内排列术与传统肠梗阻手术在治疗反复发作粘连性肠梗阻中的疗效。方法临床纳入反复发作粘连性肠梗阻患者70例,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进行肠梗阻导管肠内排列术,对照组进行传统肠梗阻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分别为4.76±2.33、5.58±2.81d,对照组分别为4.99±2.38、5.62±2.64d,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7.14%,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86%,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术后复发率为5.71%,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86%,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肠梗阻导管肠内排列术治疗反复发作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肠梗阻术,能够有效减低患者的术后复发,值得推广。
作者:冶国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33例,给予个性化饮食控制,在个体化饮食控制两周后再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对照组患者47例,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经过个体化饮食控制后,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其中早产儿4例(12.12%)、巨大儿3例(9.09%)、新生儿窒息4例(21.12%)、胎膜早破4例(12.12%)、尿路感染5例(15.15),剖宫产9例(27.27%),4例未发生并发症;对照组的早产儿7例(14.89%)、巨大儿5例(10.64%)、新生儿窒息7例(14.89%)、胎膜早破7例(14.89%),尿路感染8例(17.02%),剖宫产13例(27.6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各种并发症相对都低,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个体化饮食控制可降低患者并发症,明显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结局,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
作者:陈春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CT 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患者70例,患者CT扫描结果均显示为非血管病变,患者均采用整体护理方法,即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评估,并根据体知识的掌握情况、精神状况、舒适度以及潜在并发症等方面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比较患者的整体护理实施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施后患者的穿刺成功情况明显优于实施前,且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实施前后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均P<0.05)。将整体护理应用于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中能够有效提供肺穿刺活检的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群;杨培文;谢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纤维桩与铸造金属桩在残冠残根修复中的临床效果,寻找修复残冠残根的好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6例上颌牙残冠残根患者的155颗患牙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选择将其分成两组,观察组40例患者共48颗患牙采取纤维桩修复,另8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共97颗患牙采用铸造金属桩修复,对比观察两组患者2年后桩核情况及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的48颗患牙成功修复45颗,修复成功率达93.75%;对照组97颗患牙成功修复77颗,成功率79.38为%。两组患者修复效果有显著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铸造金属桩,纤维桩在残冠残根修复患牙中的成功率更高,且生物相容性好更美观,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陈志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孕晚期孕妇生殖道B族链球菌(GBS)阳性情况,探讨GBS阳性与胎膜早破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因胎膜早破住院的宫内单胎妊娠妇女124例作为研究组,并随机选取孕周与年龄与研究组相匹配的正常孕妇1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阴道分泌物GBS阳性率。将研究组中GBS阳性孕妇分为治疗组和未治疗组,观察产褥感染、早产、新生儿败血症、脑膜炎等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孕妇GBS阳性24例,阳性率为19.35%,对照组阳性7例,阳性率为1.6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BS阳性未治疗组产褥感染、早产、新生儿败血症、脑膜炎等发生率均明显高于GBS阳性治疗组和GBS阴性孕妇(P<0.05)。结论孕妇生殖道GBS感染是胎膜早破的危险因素,抗GBS治疗可改善母儿预后。
作者:彭凤梅;何春梅;古素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分析上消化道出血应用埃索美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选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8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92%、Hp根除率为93.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59%、Hp根除率为71.43%。对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Hp根除率展开对比分析,具有一定差异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临床上埃索美拉唑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效果良好。
作者:付保忠;岳丽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对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住院接受手术治疗且病历资料完整的66例乳腺疾病患者行钼靶X线及超声检查,将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并对两种乳腺疾病检查进行比较分析。66例患者经手术后病理诊断共有乳腺囊肿19例,乳腺纤维瘤26例,乳腺增生结节14例,乳腺癌7例。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钼靶X线乳腺囊肿符合12例,纤维腺瘤符合18例,结节增生8例,乳腺癌符合5例,B超乳腺囊肿符合17例,纤维腺瘤符合23例,结节增生7例,乳腺癌符合4例,其中B超诊断乳腺纤维瘤和乳腺囊肿的准确率显著高于钼靶X线(P<0.05),钼靶X线诊断乳腺癌的准确率显著高于B超(P<0.05),但两者在乳腺增生结节和无显著性差异(P>0.05)。B超检查及钼靶X线对乳腺疾病的诊断各有所长,B超在乳腺良性疾病的诊断方面敏感性较高,对于恶性肿瘤的诊断钼靶X线更占优势。
作者:丁婷;王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随机搜集住院及门诊2014年1~7月符合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患者57例,分未经治疗的PNS患者活动期组30例,PNS完全缓解组27例,正常对照组17例,采用ELISA法测定尿足细胞Nephrin蛋白分子,同时测定活动期组患者24h尿蛋白的水平。活动期组患者尿足细胞Nephrin水平明显高于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缓解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缓解组尿足细胞Nephrin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活动期组尿足细胞Nephrin水平与24h尿蛋白水平无相关性(P>0.05)。动态监测尿足细胞Nephrin分子可观察足细胞的活动变化,对判断和评估肾小球损伤水平及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钟正霞;李正付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冠心病并发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患者7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拜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以及硝酸酯类药物等常规冠心病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比索洛尔口服,对照组倍他乐克口服。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率均有下降,观察组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并发快速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可靠,且无严重不良反应,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00例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阴道后穹隆药物治疗,试验组使用臭氧妇科治疗仪进行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平均治愈时间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治疗1w后,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94/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0(85/100),试验组患者平均治愈时间为(5.26±0.72)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84±0.86)d,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臭氧妇科治疗仪可明显提高阴道炎治疗效果,减轻不适症状,缩短治疗时间,操作方便,副作用轻微,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伍永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选取12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鼓室成形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耳内窥镜鼓室成形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纯音测听结果及术后并发症。两组治疗前骨听阈值及气导听阈值差别不明显(P>0.05);研究组治疗后骨听阈值及气导听阈值均较对照组低(P<0.05),同时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耳内窥镜下手术不但能更有效的改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听力状况,同时术后并发症也更少。
作者:胡永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保守治疗患者7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保守治疗,观察组在传统保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肠内营养,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腹痛症状缓解时间及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血尿淀粉酶变化、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缓解快,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及死亡率低。结论肠内营养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可以改善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果丽明;刘苹;张桂华;付庆江;孟小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患有胃溃疡的患者60例,根据其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将以上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手术治疗方法,对照组则采取保守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中,临床治疗显效22例,有效5例,临床治疗有效率高达90%;对照组30例患者中,临床治疗显效17例,有效4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胃溃疡手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具有普遍推广研究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周运添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研究目前临床常见的几种对小肝癌的治疗模式,包括外科手术切除、肝移植、消融治疗、导管化疗栓塞、生物治疗、综合治疗这几种模式。旨在了解现阶段小肝癌的临床治疗手段,为下一阶段研究提供帮助。
作者:吴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探讨腹腔镜疝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疗效。选取收治的11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疗效。治疗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但治疗组的手术时间和手术费用都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三项手术指标对比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疝修补术能够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明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从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高血压致左心肥厚患者中选取8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单用氨氯地平,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变化及左心室结构变化;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状况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左心室结构指标明显低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血压所致左心肥厚治疗中,氨氯地平联用辛伐他汀能有效降低血压,提高左心室功能,促进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张仲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比分析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不同剂量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2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不同剂量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清醒时间、呼吸恢复平稳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清醒时间、呼吸恢复平稳时间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较对照组均显著缩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安全有效,静脉注射0.4mg纳洛酮,0.8mg纳洛酮加入到5%250ml葡萄糖注射液,该剂量疗效更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黄海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对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56例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将所有患者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总结对两组患者的急救治疗方法和经验。结果在治疗组中,治疗痊愈35例,显效26例,有效13例,死亡4例,总体有效率为94.87%,74例患者获得成功急救,且病情得到控制,并在急救之后转入病房接受进一步治疗。由于冠心病心肌梗死病情严重,而且来势汹汹,所以医护人员和患者都要时刻做好准备,发现病情及时接受医院治疗,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进行急救,防止患者出现危险情况。
作者:江植成;陈裕光;鲁少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评估间苯三酚联合利托君对晚期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l4年12月在我院产科住院治疗的晚期先兆流产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观察组使用间苯三酚联合利托君治疗,对照组使用利托君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保胎成功率98.33%,对照组保胎成功率91.67%。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且对照组用药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该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使用间苯三酚和利托君治疗晚期先兆流产,可提高晚期先兆流产的保胎成功率,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和孕妇对药物的耐受性,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麦丽逢;何家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选择2011年6月~2014年6月在我所接收并确诊口腔溃疡的患者100例,根据入院治疗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通过单独使用B族维生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通过同时使用泛酸和B族维生素予以治疗,经2w治疗后,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复发率,并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明显的改善与缓解,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00%,优于对照组的74.00%,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中3例在治疗以后出现复发,复发率为6.00%,对照组中9例复发,复发率为18.0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均未出现复发率。口腔溃疡应用泛酸和B族维生素结合辅助治疗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作者:唐安斌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