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建平;孙晨明;李世强
目的:研究大柴胡汤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的作用.方法:5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NP组和大柴胡汤组,制模后3 h、6 h、12 h时间点分别处死6只.记录腹水量,测定血清淀粉酶,HE染色观察胰腺、肺、肠壁组织病理改变;按Schmidt方法对组织病理改变进行严重度评分.伊文思蓝(EB)染料血管外渗法检测组织毛细血管通透性.结果:大柴胡汤组腹水量明显低于ANP组(P<0.05);各时间点ANP组血清淀粉酶水平高于假手术组(P<0.01);ANP组胰腺、肺、肠壁组织EB含量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大柴胡汤组血清淀粉酶水平较ANP组显著降低(P<0.05);大柴胡汤组胰腺、肺、肠壁组织病理改变较ANP组减轻;胰腺、肺、肠壁组织EB含量均显著低于ANP组(P<0.05).结论:大柴胡汤预处理可以改善ANP大鼠模型的疾病严重程度,其机理可能与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有关.
作者:奉典旭;陈亚峰;陈腾;施浩然;蔡杰;李秋营;孔雷;饶亚敏;韩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评价纤维胆道镜在胆管结石术中及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306例中术中联合纤维胆道镜检查32例,术后行纤维胆道镜检查274例.结果:术中发现结石18例,取石成功16例.术后发现胆道残石79例,取石成功69例.结论:纤维胆道镜是胆管结石手术和术后的必要诊治方法.
作者:黄海;徐海滨;郑渊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报告直视下尿道内切开术治疗男性尿道狭窄或闭锁的疗效.方法:尿道狭窄或闭锁的男性患者217例,均在直视下行尿道内切开术治疗.通过填表和信访形式对排尿等情况随访.结果:随访7~67个月,平均34.8个月,175例(80.6%)手术获得成功.手术共进行1~7次,平均1.6次.结论:DVIU治疗尿道狭窄或闭锁安全有效,可作为狭窄段<2 cm的首选方法;2次以上的重复治疗疗效有限.
作者:李和明;蔡松良;袁鹤胜;程跃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原因.方法:回顾分析71例病人临床资料.结果:43例(60.56%)病人病因明确(手术后20例,外伤5例,孕、卧床13例,家族性5例).结论:手术、创伤、长期卧床、遗传因素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早期对其干预对预防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极为关键.
作者:丁奇峰;崔公让;王恩江;王珏;齐鹏涛;张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28例前列腺增生症行前列腺经尿道电切术治疗.结果:6例发生电切综合征,9例前列腺包膜穿孔,术后继发性出血4例,排尿困难8例,短暂性尿失禁5例.结论: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主要取决于操作的熟练程度,大部分并发症经及时处理,不会有严重的后果.
作者:郑俊斌;张宝杭;方孔世;丁华恩;陈孝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寻求简单、安全的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方法.方法:对136例141侧精索静脉曲张,利用髂前上嵴内侧二横指处3 cm的横切口或者斜切口,经腹膜后行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结果:全组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症状消失或减轻,精液质量都有改善.结论:本手术简单、廉价、创伤小、恢复快,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理想方法.
作者:侯建平;孙晨明;李世强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在多层螺旋CT矢状位重建图上观测骶骨倾斜角和腰椎曲度的可行性,以及两者间的关系.方法:选择106例拍摄有腰骶椎侧位DR片和CT扫描的患者,对DR片及重建图上的骶骨倾斜角和L3重力轴偏移距分别进行测量和比较;根据腰椎间盘有无突出(或膨出),将患者分成正常和病变两组,比较骶骨倾斜角的差异.结果:DR片和重建图骶骨倾斜角分别为34.18°±8.16°和31.50°±8.43°(P<0.01);L3重力轴均位于骶骨岬前点后,偏移距分别为13.04 mm和5.57 mm,且偏移距均与骶骨倾斜角无明显相关.椎间盘正常组和异常组分别为32例和74例,DR片上骶骨倾斜角分别为30.94°±6.67°和31.69°±8.96°(P>0.05).结论:重建图上观测骶骨倾斜角与偏移距是可行的,但均比DR片测量值小,L3重力轴偏移距和椎间盘改变与骶骨倾斜角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何家维;叶信健;陈旺强;白光辉;庞丽芳;严志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缺血性脑血管病占所有脑卒中的70%~80%,颅外颈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主要和常见的原因,其主要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和血管腔内治疗.颈动脉内膜切除手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 CEA)曾被认为是治疗颈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佳方案.随着介入技术和介入材料的发展,经皮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正逐渐成为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又一重要治疗手段.
作者:黄梅;李俊海;张秀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同期设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和针灸.结果:治疗组排石率80%,对照组排石率6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
作者:程旭;查二南;沈林兴;裴再军;闵桂清;方森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我科自2004年5月-2008年5月运用体外冲击波碎石(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结合中药溶消排石和补肾疗法,治疗泌尿系结石152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慎鸿;江荣根;沈小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介绍左半结肠癌和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外科治疗,探讨合理的处理对策.方法:对38例患者行一期切除肠吻合术25例,Hartmann手术8例,永久性造瘘5例.结果: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经保守治疗后愈合;3个月后行造瘘口回纳手术4例,余未回院行二次手术;由于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1例术后死于中毒性休克.结论:左半结肠癌和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不良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临床处理相对比较棘手,其合理的外科手术处理对策值得探讨.
作者:董小牛;何亚琴;胡小明;羊馥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药清胆胶囊和养肝利胆颗粒对C57小鼠胆囊胆固醇结石模型成石的影响和差异.方法:应用C57BL/6J雌性10周龄小鼠建立胆固醇结石模型(n=15),并设立正常对照组(n=10)、清胆胶囊组(n=13)及养肝利胆颗粒组(n=13),观察各组动物的成石率、血清胆固醇、钙离子及肝脏丙二醛(MDA)及过氧化物歧化酶(SOD)等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各组动物成石率分别73.33%、0%、23.08%及30.77%(P<0.001).模型组各项指标均出现明显异常,而清胆胶囊和养肝利胆颗粒组的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二者在改善血清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有明显差异(均P<0.01).两种中药相比,清胆胶囊更能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含量(P<0.05),而养肝利胆颗粒更能增强肝脏SOD活性(P<0.05).4组间血清Ca2+浓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疏肝清热利胆中药清胆胶囊和养肝柔肝中药养肝利胆颗粒均可降低小鼠胆固醇结石模型成石率,改善与成石相关的血清及肝脏等生化学异常,二者均呈多靶点作用,但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养肝利胆颗粒在增强肝脏SOD活性方面优于清胆胶囊.
作者:张静;梁晓强;顾宏刚;章学林;朱培庭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肛肠痔瘘专科(昆明 650101) 我们于2006-2008年,采用垫底缝合及对口引流术治疗各类型肛瘘127例,取得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熊亚星;贝立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2002年9月-2008年7月,我院收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35例,其中21例采用泛影葡胺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张布明;罗高宏;李衍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尿道损伤后阴茎勃起功能障碍恢复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2例患者行切除背深、背浅静脉,彻底缝扎海绵体发出的异常小血管,纵向折叠双侧海绵体白膜.结果:22例手术治疗后均能坚硬勃起,但有程度不同的包皮水肿,2周后自然消退.结论:本手术方法简单效果良好,远期无复发.
作者:单戈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通过两组病人的比较,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方法: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A组经阴道会阴部联合手术,共87例;B组经阴道会阴部联合手术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的消痔灵注射术,共92例.结果:两组病人的远期手术效果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直肠前突病人手术时,应重视并存的直肠黏膜内脱垂的治疗.
作者:康新年;代明盛;赵宝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2007年7月-2008年7月,我院使用自动痔疮套扎器治疗35例ASAⅡ~Ⅲ级老年痔,疗效满意.
作者:吴彬;林晖;孙炼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溃疡的黏膜缺损超出黏膜肌层,溃疡侵蚀周围血管可引起出血[1].2002年1月-2007年12月,我们用云南白药、凝血酶加常规药物治疗55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康德;吴华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中药外治.方法:在系统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局部外用中药抗绿生肌散和仲景药霜祛腐生肌;对照组局部应用胰岛素、山莨菪碱及敏感抗生素湿敷.结果:在促使肉芽组织生长及溃疡愈合上,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中药外用治疗糖尿病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可促使肉芽组织生长,加快溃疡愈合.
作者:刘皓;崔炎;刘辉;崔公让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应用微创手术治疗骨盆骨折的可行性.方法:对26例骨盆骨折的病人,前环应用经皮耻骨上支拉力螺钉固定术,耻骨联合拉力螺钉固定术;后环采用经皮骶髂关节拉力螺钉固定术.术前了解骨折表面及内部的细节,明确骨折情况.采用体表定位结合C臂引导手术.结果:骨折愈合时间8~12周,平均11周.无伤口感染、骨折不愈合、神经损伤等.结论:在掌握好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效果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吕荷荣;何治勇;李国;王艮存;张建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