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垫底缝合对口引流术治疗肛瘘127例

熊亚星;贝立民

关键词:肛瘘, 手术方式, 垫底缝合
摘要: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肛肠痔瘘专科(昆明 650101) 我们于2006-2008年,采用垫底缝合及对口引流术治疗各类型肛瘘127例,取得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颈前路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Hangman骨折

    目的:探讨颈前路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Hangman骨折的疗效.方法:手术前常规行颅骨牵引,手术在颅骨牵引下进行,16例不稳定Hangman骨折均采用颈前路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2~46个月,平均24个月.枢椎椎弓均获骨性愈合,无切口感染;无内固定松动、断裂,颈2~3椎间隙高度、颈椎生理曲度均恢复,颈椎活动无明显受限.结论:颈前路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Hangman骨折具有固定确实、融合满意的优点,是治疗不稳定Hangman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陈红卫;赵钢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腹腔镜Heller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

    目的:探讨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对5例患者在术中行胃镜定位、监视下行腹腔镜Heller括约肌切开术治疗.结果:4例手术顺利,1例患者由于粘连严重,术中分破远端食管,经胃镜证实后即行腹腔镜下修补术,术后1 d,4例症状明显改善,1例术后1周吞咽困难症状逐渐改善.随访5~17个月,均未再发生吞咽困难、返流、胸骨后疼痛等症状.结论:腹腔镜Heller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创伤小、恢复快,并可作为内科治疗失败后的补救治疗.

    作者:王帅;秦鸣放;赵宏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体外冲击波碎石结合中药溶消排石治疗泌尿系结石152例

    我科自2004年5月-2008年5月运用体外冲击波碎石(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结合中药溶消排石和补肾疗法,治疗泌尿系结石152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慎鸿;江荣根;沈小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微创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微创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17例(179条肢体)下肢浅静脉曲张,股部小切口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810 nm激光治疗仪行曲张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中药消痔灵曲张静脉局部注射.结果:患者均恢复良好,临床症状消失,静脉完全闭塞.结论:中西医结合微创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术后美观、疗效确切优势.

    作者:王春雨;闫五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席-汉综合征伴特发性门静脉高压症1例

    病人女性,40岁.因反复黑便17个月再发半月入院.病程中3次呕血,大一次量约1 000 mL.自发病以来精神不振,体重减轻.既往有席-汉综合征病史15年,糖尿病病史2年,否认结核、肝炎病史.

    作者:喻宗繁;于庆生;王汉明;王伟;侯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尿道损伤后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的治疗

    目的:探讨尿道损伤后阴茎勃起功能障碍恢复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2例患者行切除背深、背浅静脉,彻底缝扎海绵体发出的异常小血管,纵向折叠双侧海绵体白膜.结果:22例手术治疗后均能坚硬勃起,但有程度不同的包皮水肿,2周后自然消退.结论:本手术方法简单效果良好,远期无复发.

    作者:单戈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左半结肠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

    目的:介绍左半结肠癌和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外科治疗,探讨合理的处理对策.方法:对38例患者行一期切除肠吻合术25例,Hartmann手术8例,永久性造瘘5例.结果: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经保守治疗后愈合;3个月后行造瘘口回纳手术4例,余未回院行二次手术;由于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1例术后死于中毒性休克.结论:左半结肠癌和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不良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临床处理相对比较棘手,其合理的外科手术处理对策值得探讨.

    作者:董小牛;何亚琴;胡小明;羊馥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术前应用抗生素对急性阑尾炎术后伤口感染的影响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抗生素对急性阑尾炎术后伤口感染的影响.方法:收集急性单纯性阑尾炎45例(A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63例(B组),急性坏疽性阑尾炎42例(C组);以术前0~2 h为限分为术前应用组和未应用组,并对两组伤口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A组: 术前用药29例,未用药16例,伤口感染率分别为0和6.25%,P>0.1;B组: 术前用药33例,未用药30例,伤口感染率分别为3.03%和23.33%,P<0.025;C组: 术前用药27例,未用药15例,伤口感染率分别为11.11%和40%,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术前应用抗生素能有效防止术后伤口感染的发生,合理、正确、适时地应用是关键.

    作者:贺亮;田伟军;王鹏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药外治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

    目的:探讨糖尿病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中药外治.方法:在系统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局部外用中药抗绿生肌散和仲景药霜祛腐生肌;对照组局部应用胰岛素、山莨菪碱及敏感抗生素湿敷.结果:在促使肉芽组织生长及溃疡愈合上,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中药外用治疗糖尿病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可促使肉芽组织生长,加快溃疡愈合.

    作者:刘皓;崔炎;刘辉;崔公让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71例病因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原因.方法:回顾分析71例病人临床资料.结果:43例(60.56%)病人病因明确(手术后20例,外伤5例,孕、卧床13例,家族性5例).结论:手术、创伤、长期卧床、遗传因素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早期对其干预对预防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极为关键.

    作者:丁奇峰;崔公让;王恩江;王珏;齐鹏涛;张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夏枯草联合吲哚美辛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23例

    目的:观察夏枯草联合吲哚美辛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疗效.方法:23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采用口服夏枯草胶囊联合吲哚美辛胶囊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血沉、甲状腺功能的变化,统计临床疗效.结果:23例中治愈21例,显效1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100%.结论:夏枯草联合吲哚美辛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具有症状缓解快、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的优点.

    作者:曹羽;陈建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砂仁对大鼠小肠吻合口愈合的影响

    目的:探讨砂仁对大鼠小肠吻合口愈合的影响.方法: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砂仁组和普鲁本辛组,每组30只,均行小肠端端吻合.砂仁组在造模后灌胃给予砂仁溶液(按生药计,0.25 g/kg),普鲁本辛组在造模后灌胃给予普鲁本辛(3.5 mg/kg)溶液.术后3、5、7 d观察小肠吻合口病理学改变、吻合口爆破压、羟脯氨酸含量;术后7 d测量小肠系膜微静脉血流流速.结果:砂仁组吻合口局部炎症轻于其他两组,胶原纤维排列较好;术后5,7 d吻合口羟脯氨酸、爆破压高于模型组和普鲁本辛组(P<0.05);术后7 d肠系膜微静脉血流流速高于模型组和普鲁本辛组(P<0.05).结论:砂仁口服能够促进大鼠小肠吻合口的愈合.

    作者:张勤;谢晓红;叶再元;周际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丹参酮IIA对人胃癌MKN-45细胞整合素β1、基质金属蛋白酶-7表达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丹参酮IIA对胃癌MKN-45细胞的增殖抑制及对整合素β1、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肿瘤机制.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丹参酮IIA对体外培养的人胃癌MKN-45细胞增殖的影响; RT-PCR法测丹参酮IIA作用后人胃癌MKN-45细胞整合素β1、MMP-7的表达.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丹参酮ⅡA各浓度组(4 μg/mL、8 μg/mL、16 μg/mL、32 μg/mL、64 μg/mL)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有显著差异(P< 0.05),其24 h、48 h、72 h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42.5 μg/mL、19.4 μg/mL和7.4 μg/mL.PCR半定量分析表明丹参酮IIA作用后整合素β1和MMP-7 mRNA的表达受到抑制,抑制程度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结论:丹参酮IIA能有效抑制人胃癌MKN-45细胞的生长,并具有明显的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丹参酮IIA可能通过降低人胃癌MKN-45细胞整合素β1和MMP-7 mRNA的表达,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作者:叶再元;叶平;杨琼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自控镇静术在消化道内镜诊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自控镇静术在消化道内镜诊疗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40例行经口消化道内镜诊疗的病人指导推注PCS注射器的方法及时机,记录术中各时间点病人BP、RR、P、SpO2及BIS变化, PCS次数、内镜治疗所需时间.结果:本组病人的SBP、DBP、HR在手术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变化,但无明显临床意义.SpO2在手术开始和以后各时间点无明显差异.BIS在术中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CS的个体化给药,病人自主参与,镇静深度适当,使得经口内镜诊疗更安全.

    作者:刘志学;马浩南;余剑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颅外颈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治疗现状

    缺血性脑血管病占所有脑卒中的70%~80%,颅外颈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主要和常见的原因,其主要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和血管腔内治疗.颈动脉内膜切除手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 CEA)曾被认为是治疗颈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佳方案.随着介入技术和介入材料的发展,经皮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正逐渐成为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又一重要治疗手段.

    作者:黄梅;李俊海;张秀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输尿管结石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同期设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和针灸.结果:治疗组排石率80%,对照组排石率6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

    作者:程旭;查二南;沈林兴;裴再军;闵桂清;方森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单双入路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比较

    目的:探讨单入路与双入路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在疗效和安全性上的差异.方法:52例患者随机分为单入路组和双入路组.单入路组16例,经皮伤椎单侧入路穿刺建立工作通道,放置单枚球囊于伤椎内,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双入路组36例,经皮伤椎双侧入路穿刺建立工作通道,在双侧分别放置球囊于伤椎内,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结果:52例患者均未发现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两组背痛缓解程度、脊柱后凸畸形矫正度、伤椎前缘高度恢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手术时间和透视次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单入路与双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疗效相似,单入路较双入路能明显减少手术时间和放射暴露.

    作者:顾晓晖;张喆;吴健;吕军;吴向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锁定加压钢板微创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微创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微创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32例,肩峰下三角肌前缘做一5 cm切口,远端做一2 cm切口,锁定加压钢板固定.结果:32例随访2~24个月,平均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根据Constang评分,优良率为87%.结论:肩峰下前外侧切口、三角肌分离手术入路、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安全、固定牢靠、疗效满意的优势.

    作者:王洁伟;张国杰;宁鉴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局麻腹膜后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136例

    目的:寻求简单、安全的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方法.方法:对136例141侧精索静脉曲张,利用髂前上嵴内侧二横指处3 cm的横切口或者斜切口,经腹膜后行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结果:全组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症状消失或减轻,精液质量都有改善.结论:本手术简单、廉价、创伤小、恢复快,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理想方法.

    作者:侯建平;孙晨明;李世强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骨盆骨折微创治疗的可行性

    目的:探讨应用微创手术治疗骨盆骨折的可行性.方法:对26例骨盆骨折的病人,前环应用经皮耻骨上支拉力螺钉固定术,耻骨联合拉力螺钉固定术;后环采用经皮骶髂关节拉力螺钉固定术.术前了解骨折表面及内部的细节,明确骨折情况.采用体表定位结合C臂引导手术.结果:骨折愈合时间8~12周,平均11周.无伤口感染、骨折不愈合、神经损伤等.结论:在掌握好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效果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吕荷荣;何治勇;李国;王艮存;张建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协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