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配合经皮肾镜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肾输尿管结石

刘洪弟;李瑞亮;李永禄;韩景智

关键词:经皮肾镜, 八正化石胶囊, 肾输尿管结石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配合经皮肾镜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复杂肾输尿管结石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00例复杂肾输尿管结石采用经皮肾镜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术碎石,术后口服八正化石胶囊1~2周.结果:结石1次取净率95%,无肾输尿管穿孔、大出血及尿瘘等并发症.结论:中药配合经皮肾镜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复杂肾输尿管结石,具有创伤小、操作安全、结石取净率高等优点.但要选择病例适当,熟练手术技巧.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全身配合手术治疗缺血性肢端坏疽90例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足部缺血性肢体坏疽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肢体缺血性坏疽Ⅲ期1级病例采用切除缝合术的临床疗效.结果:足部切口一期愈合82例,延迟愈合7例,截肢1例.结论:中西医结合全身治疗的同时,行趾(指)切除术是促进创面愈合、缩短病程、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

    作者:崔炎;王平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阑尾切除术术中切口保护

    切口感染是阑尾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达10%,穿孔性阑尾炎可达20%.我院2002年10月-2007年8月,对256例术前预计病理改变等同于或重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中采用改制后的医用橡胶手套保护切口,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美富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手术治疗闭合性指伸肌腱帽损伤12例

    闭合性指伸肌腱帽损伤临床上少见,我们自1990年1月至2007年6月,用手术修补方法诊治12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王超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临床分级与分期

    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CVI)是一组下肢静脉病征的总称,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及病理生理改变的复杂性,需要有诊断分类的标准,用以规范诊断及治疗.

    作者:张纪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罗哌卡因轻比重腰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

    目的:评价0.33%罗哌卡因轻比重腰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安全性.方法:将30例患者分成三组以5~10 s/mL注入0.5%罗哌卡因2 mL加注射用水1 mL(0.33%罗哌卡因轻比重溶液,比重为1.002)A组6 mg,B组8 mg,C组10 mg.结果:三组患者高麻醉平面、达到高平面的时间及达Bromage 3分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A组麻醉平面消退至L1时间及Bromage 由3分恢复至0分时间短于B组、C组(P<0.05).A组有3例Bromage分级达到2分,低于B组、C组(P<0.05).结论:0.33%罗哌卡因轻比重的水溶液8~10 mg剂量的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老年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麻醉安全有效,患者术中生命体征稳定,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作者:陈慧荣;杨雅岚;余剑波;宫丽荣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120例甲状腺癌诊断和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行单纯肿物切除32例,行患侧腺叶次全切除19例,患侧腺叶全切除19例,患侧腺叶及峡部切除33例,甲状腺近全切除12例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5例,同时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者37例,二次手术40例.结果:无手术死亡,术后声音嘶哑5例,手足麻木3例,饮水呛咳1例,1例2年后出现肝转移.结论:对甲状腺肿物应综合病史、查体、超声检查、CT、ECT、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等,对可疑恶性病变者,应行术中冰冻检查.手术方式应根据病变性质、TNM分期及病人情况而采取个体化方案.

    作者:王涛;付强;刘彤;王鹏志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病态肥胖的全麻气管插管

    目的:总结病态肥胖全麻气管插管的经验.方法:30例患者根据舌/咽Mallampati试验结果,分别采用清醒气管插管和全麻快诱导气管插管.监测HR、BP、ECG、SpO2、PETCO2、RPP.结果:与诱导前比较,面罩给氧后的插管前和插管后各时点SpO2均升高(P<0.05);与插管前30 s比较,插管后即刻、插管后1 min、5 min时的 HR和RPP均降低(P<0.05或P<0.01).结论:术前充分评估插管难度、适当选择插管方法及保证充分供氧是病态肥胖患者气管插管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兰芳;余剑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Drainobag真空负压引流在甲状腺外科术后的应用

    目的:评价甲状腺外科术后创面处理改进方法,分析Dexon皮内缝合加Drainobag真空负压引流的应用效果.方法:50例术后应用 Dexon皮内缝合加Drainobag真空负压引流,为观察组.对照组50例术后采用普通负压瓶引流.结果:观察组术后总引流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引流持续时间明显缩短(P>0.01),吸收热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低.结论:Dexon皮内缝合加Drainobag真空负压引流能使创面充分引流,减少术后吸收热及创面皮下积液的发生.

    作者:缪金透;金宇;董策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病因与病理

    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CVI)是血管外科常见病,在美国有10%~35%的发病率.因持续性的静脉高压,可导致浅静脉曲张、静脉性跛行、肢体水肿、胀痛感、皮肤湿疹、脂质硬化乃至溃疡等.

    作者:孙敏莉;张柏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老年人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各种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称为肠梗阻[1].肠梗阻大约占外科急腹症的20%,居急腹症第3位,其多数属机械性梗阻(86%)[2].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多,老年人肠梗阻发病率有明显增多的趋势.

    作者:荣宝海;周永坤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舒芬太尼用于胸部术后自控静脉镇痛20例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用于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及副作用.方法:4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胸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F组)与芬太尼组(F组).SF组药物配方为舒芬太尼2.5 μg/kg、氟哌利多5 mg加0.9% NaCl至100 mL;F组为芬太尼25 μg/kg、氟哌利多5 mg加0.9% NaCl至100 mL.持续流量2 mL/h,自控剂量0.5 mL/15 min.结果:两组镇痛满意度(优良率)均在85%以上(P>0.05);镇痛评分SF组的6 h、12 h、24 h时段低于F组,(P<0.05);两组的Ramsay 评分12 h时段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PCA按压次数、BCS舒适度评分在术后6 h、12 h时段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舒芬太尼用于胸部手术后自控静脉镇痛效果确切,恶心、呕吐发生率低.

    作者:赵崇法;石晓伟;王玲玲;冯丽华;高洁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改良袋状缝合术治疗骶尾部藏毛疾病17例

    目的:探讨改良袋状缝合术治疗藏毛窦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袋状缝合术进行改良,完整切除囊肿组织,创口两侧基底组织与骶骨筋膜行间断缝合,两侧皮肤及皮下组织分别行内翻连续锁边缝合.结果:采用改良袋状缝合术治疗17例,其中16例均一次手术治愈,1例二次手术治愈,随访3~36个月无复发.结论:该手术方法简单,易操作,适应证广,术后复发率低,可作为治疗藏毛窦的常规术式之一.

    作者:耿学斯;肖秋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羊膜覆盖并置管冲洗治疗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

    目的:探讨羊膜覆盖、置管冲洗治疗骨折术后急性感染致骨外露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不同部位骨折术后的感染灶进行扩创,难以缝合、骨外露者,采用羊膜覆盖皮肤缺损创面,使创面成封闭状态,置管冲洗治疗.结果:冲洗2~3 d后局部组织肿胀及全身高热明显减轻,羊膜变为干性膜状物;5~7 d创面感染控制,羊膜下无排斥反应,创面肉芽新鲜,外露骨无坏死.结论:羊膜覆盖、置管冲洗是治疗骨折术后感染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作者:胡日东;龚俊;何引飞;张庆明;高丽颖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24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分析

    目的: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4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资料,并对部分患者进行随访.结果:240例中有发病诱因者136例(56.7%),未发现明确发病诱因者104例(43.3%).结论:恶性肿瘤及各种手术尤其妇产科手术后、创伤与骨折、住院卧床是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诱发原因.

    作者:何向辉;逯宁;侯立南;朱理玮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硝黄散在肛肠手术后的应用

    目的:评估硝黄散在肛肠手术后伤口的促进愈合作用.方法:选择肛肠手术病人30例,应用硝黄散于手术后坐浴及外敷换药,并在换药前后进行肛管测压.并与同类常规换药的25例进行比较.结果:硝黄散组的直肠静息压、肛管静息压及肛管舒张压与手术前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伤口愈合时间较常规换药组缩短2~3 d.结论:硝黄散具有伤口促进愈合和减轻手术后疼痛作用.

    作者:王万臣;王宝仁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益气利血健脾汤配合介入化疗治疗恶性肿瘤40例

    我院2005年10月-2008年10月采用介入灌注化疗配合益气利血健脾汤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40例,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会林;沈加君;朱耘;谷彦良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19例临床报告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既有肠梗阻共同特征,又有其特殊性,处理不当,会引起肠瘘、重症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我们2002年5月-2007年10月共诊治19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侣新;蒋进广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肾动脉平面下腹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肾动脉平面下腹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传统开放手术治疗27例中择期手术19例,动脉瘤破裂行急症手术8例;腔内手术治疗4例.结果:围手术期并发心力衰竭3例,呼吸衰竭8例,急性心肌梗死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4 例,术后严重出血1例,死亡5例,余均治愈.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肾动脉平面下腹主动脉瘤的有效手段,而腔内治疗以其安全、微创、对人体内环境干扰小等优点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

    作者:陈伟清;罗宇东;逯宁;梁晓宇;陈立民;戴向晨;朱杰昌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血清胆固醇水平与腹部外科危重病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血清胆固醇(TC)水平与腹部外科危重病人病情程度及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腹部外科危重病例(APACHEⅡ评分>8)90例,将其分为A、B、C 3组,将 C组患者转归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其血清TC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及预后的关系.结果:A、B、C 3组随着APACHEⅡ评分升高,血清TC水平依次降低;死亡组比存活组APACHEⅡ评分明显升高,而血清TC水平则显著降低.结论:APACHEⅡ评分与血清TC水平呈显著负相关性,APACHEⅡ评分结合血清TC水平更能准确评价腹部外科危重病人的病情程度及其预后.

    作者:张居元;周振理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经尿道钬激光联合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52例

    目的:探讨应用钬激光联合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浅表性膀胱肿瘤52例患者应用钬激光经尿道切除肿瘤,术后联合膀胱灌注治疗.结果:全部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手术时间12~55 min,术中无闭孔神经反射发生,无膀胱穿孔及明显出血等严重并发症.随访8~48个月,复发3例.结论:经尿道钬激光切除膀胱肿瘤方法简便,疗效可靠,无严重并发症,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王守学;张会江;周小庆;李美凤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协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