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玲
目的:探讨火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方法采用本院2012年6月~2013年8月接受治疗的8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火针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火针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的治疗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对观察组患者采用火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后,35例治愈,2例基本康复,仅3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采用火针治疗后,27例治愈,3例基本康复,10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75%,两组患者治疗的疗效相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火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有效地促进了患者的健康,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周飞雄;曾科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将108例肺炎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两组均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综合护理,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随着时间的延长,参数均不断提高,且观察组改善趋势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82,P=0.025;F=6.032,P=0.019);两组不良反应有胃肠胀气,鼻黏膜干燥、出血,鼻梁皮肤压迫损伤,气压伤,观察组7.41%,对照组22.22%,对照组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96,P=0.030),经对症处理后,不良反应情况均得到改善。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症状,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冯思芳;郑雪梅;蒋春燕;黄蓓;王沙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中期妊娠引产的妇女102例,随机分为试验1组、试验2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妇女没有采取米非司酮;试验1组妇女采取顿服米非司酮,试验2组妇女采取分服米非司酮,对其之间的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米非司酮对子宫颈质地、颈管长度以及子宫口位置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子宫颈有明显的扩张以及软化作用;试验1组病人平均引流时间明显要比试验2组以及对照组低(P<0.05);试验1组和试验2组胎盘粘连发生率要比对照组低(P<0.05);试验1组和试验2组产后刮出组织物明显要比对照组低(P<0.05)。依沙吖啶中期妊娠引产采取米非司酮,可以使引产有效性进一步提高,以及使引产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唐翠云;苏丽媚;杨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回顾性分析22例肺错构瘤的X线检查结果,分别对错构瘤发生部位、形态及直径进行分析,以总结X线下肺部错构瘤的临床特征。结果22例患者中,错构瘤位于左肺者8例,位于右肺者14例,发生部位分析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两肺不同肺炎发生例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中呈圆形或椭圆形者12例,呈分叶状者10例,发生形态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而左肺与右肺间错构瘤形态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左肺错构瘤直径与右肺错构瘤直径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所观察患者中,直径>3cm者3例,直径≤3cm者为19例,以直径≤3cm者构成比高(P<0.05)。但是左肺及右肺错构瘤不同直径发生率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肺部错构瘤的X线检查中,以直径≤3cm者所占比例高,但发病部位及病变形态无明显特征。
作者:邱升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能量多普勒三维血管成像技术(3D-PDA)对胎儿脐带绕颈诊断准确率及宫内复位干预措施后的妊娠结局。方法随机选择23~41孕周有脐带绕颈的正常单胎妊娠268例,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与非干预组各134例,干预组根据3D-PDA对脐带绕颈类型及缠绕方向判定指导孕妇采取相应卧姿进行宫内复位干预,非干预组采取自由卧姿,不进行复位干预。比较两组孕妇分娩时脐带绕颈率、剖宫产率及不良分娩结局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分娩时的脐带绕颈率为25.4%,剖宫产率为19.4%,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2%;非干预组分娩时的脐带绕颈率为73.9%,剖宫产率为45.5%,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1%。干预组与非干预组分娩时其脐带绕颈率及剖宫产率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D-PDA对分娩时胎儿脐带绕颈及缠绕方向诊断灵敏度符合率均为100%;对绕颈缠绕类型判定符合率为84.2%(112/133),误诊率15.8%(21/133)。结论3D-PDA对脐带绕颈诊断符合率高,误诊率低,且采取宫内复位干预措施后临床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范玉华;孟晓红;黄昌举;陈玮;杨超梅;陆竹梅;李海玲;邓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探讨个性化护理对全麻扁桃体摘除术后患儿苏醒期躁动的影响。选择行全麻扁桃体摘除术患儿64例,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26),观察组围手术期给予个性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记录两组患儿苏醒期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并进行镇静躁动评分(SAS)和Ramsay镇静评分。两组苏醒期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围手术期给予个性化护理可明显减少全麻扁桃体摘除术患儿苏醒期间躁动的发生。
作者:黄小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选择2004年6月~2014年6月的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30例,将其作为观察组。再选择同期收治的30例胃癌根治术患者,将其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结石发病率以及不同处理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出现胆结石的发生率为20.0%(6/30),而对照组患者为43.3%(1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组中采取毕Ⅰ式吻合患者和Ⅱ式吻合患者的结石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对照组中采取Roux-en-Y吻合后的胆结石发生率与空肠间置吻合的胆结石发病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微创手术治疗胆结石的患者术后第3d出院,开腹手术后的患者1w后出院。胃大部切除术后胆结石的发病率比较高,出现胆结石的主要原因为迷走神经损伤、消化道激素的降低以及手术方式的影响,而微创手术对于胆结石的治疗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钟记华;刘钦志;王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分析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选择收治的62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稀释对双侧子宫动脉进行远端灌注治疗,观察组采用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由双侧子宫动脉进行甲氨蝶呤灌注,增加明胶海绵栓塞,为患者在术后72h内完成宫腔镜电切除术。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治疗效果明显,而且对患者机体损伤小,使患者快速恢复。
作者:宋爱华;王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焦虑忧郁的临床特征及干预对策。方法以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76例冠心病并焦虑忧郁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总结焦虑忧郁心理下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将患者分为2组,即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行冠心病常规治疗及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抗焦虑忧郁药物治疗。结果76例老年冠心病并焦虑忧郁患者的临床特征主要表现睡眠障碍、焦虑激越、情绪低落及兴趣减退等。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平均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9.47%,对照组为76.32%,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合并焦虑忧郁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在冠心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抗焦虑忧郁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忧郁心理,并促进冠心病治疗效果的提高。
作者:尹恺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措施。选取收治的6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治疗中给予急救护理,随机分组,试验组39例采用急救综合护理,对照组30例采取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试验组护理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为76.67%,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救治疗中给予综合急救护理,可给予迅速抢救,密切观察期病情,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刘汉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风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间在我院骨科进行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4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我院收治的40例进行髋关节置换术后未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的40例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70岁,BMI≥25,TG≥1.7,患有静脉曲张的研究组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发现年龄≥70岁和TG≥1.7是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应充分重视高龄和甘油三酯水平过高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适当给予预防性的抗凝治疗,从而有效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
作者:贾星海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肾动脉64层螺旋CT三维血管造影检查在腹腔镜取石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6例拟行腹腔镜取石术治疗的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每组33例。以术前未接受64层螺旋CT 三维血管造影检查者为对照组,以术前接受64层螺旋CT三维血管造影检查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行腹腔镜取石术治疗时,建立皮肾通道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结石清除率为75.75%,而观察组93.9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对照组周围脏器副损伤发生率为90.90%,而观察组69.67%,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腹腔镜取石术前应用肾动脉64层螺旋CT三维血管造影检查可有效的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并可降低术后副损伤的发病率。
作者:石伟辉;贾洪顺;张伟恒;刘旭忠;梁东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80例偏头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颅痛定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养血清脑颗粒,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2.5%,而对照组为62.5%,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无不良反应的出现,而对照组有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对比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治疗患者偏头痛时,使用养血清脑颗粒具有显著疗效,且使用较安全,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作者:张钟少;邝素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选取我院在2013年6月~2014年6月接收的100例足月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常规护理中实施标准抚触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捏脊推拿技术,对比两组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1)观察组新生儿睡眠时间、身长和体重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新生儿体质不适的发生率(4.00%)明显低于对照组(74.00%)(P<0.05)。在婴幼儿中实施捏脊推拿技术,可以降低体质不适的发生率,有效促进婴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发育,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袁战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要求行人工流产的妊娠期妇女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人工流产术,试验组采用B超监视妇产科手术仪进行人工流产。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成功率以及并发症状况。结果试验组采用B超监视妇产科手术仪进行人工流产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较对照组减少,试验组的手术成功率(98.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并发症的发生率(4.0%)明显低于对照组(3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B超监视妇产科手术仪在人工流产术中,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在术中的出血量,提高了手术的效率,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荐。
作者:李少春;李鸿燕;骆峰;吴敏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收集来我科就诊的临床诊断为难治性鼻出血的患者49例,在鼻内镜下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并对出血部位进行分析。结果下鼻后段顶部出血的患者多为13例,其次为中鼻道后部12例,鼻中隔后部8例,下鼻甲表面6例,鼻底部4例;经鼻内镜下治疗1次后,治愈45例,治愈率为91.8%,好转率为6.1%,无效率为2.0%,且治疗过程中无心脑血管意外事故及鼻腔局部并发症的发生。鼻内镜下治疗难治性鼻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程默羽;汪旭 刊期: 2015年第04期
2009年5月~2013年2月,对29例肱骨干骨折采用闭合手法复位顺行带锁髓内钉固定,必要时有限切开复位固定。结果本组病例手术时间70~110(89±13)min,术中出血60~130(82±15) ml。经过10~23个月的随访,无创口感染、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肩关节功能按Neer法评定,优15例,良11例,可3例。顺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具有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建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选取214例经阴道分娩的正常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不同的治疗方式,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泌乳情况、第三产程、产后出血情况及对治疗服务的满意度;观察组产妇见乳时间、第三产程时间、第三产程出血量、分娩平均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分泌乳汁量多产妇数和对治疗服务的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按摩子宫能够有效的缩短产妇见乳时间、第三产程时间、降低分娩过程出血量,提高产妇乳汁分泌量和对治疗服务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
作者:陈慧青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结直肠癌老年患者共10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1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均采用FOLFOX4(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或XELOX(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化疗方案,治疗组予以恩度联合化疗,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疾病控制率提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无疾病生存期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中,恩度联合化疗可以提高疾病控制率,改善生活质量,临床耐受性良好,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瑜;李馨;吴海霞;张汉群;倪婷婷;李杭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入选120例心房颤动患者,按收治顺序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根据病因给予对症治疗,试验开始前2w停止使用相关药物,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口服华法林治疗,并根据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调整华法林用量,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随访12个月,以治疗后终点事件发生情况评价两组治疗效果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治疗后终点事件总发生率为1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3%,高于对照组的2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华法林治疗房颤的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治疗后终点事件的发生,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作者:张贵峰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