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桂华
采用循证医学和社会学的方法制定家庭医生健康管理服务路径,收集已签约的糖尿病患者2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在进行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家庭医生健康服务路径进行管理,观察两组生存质量及血糖控制情况等,分析家庭医生健康服务路径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结果对糖尿病患者采用家庭医生健康服务路径进行管理,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改善,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患者应用家庭医生健康服务路径,可以使病情明显好转,对患者生存质量有重要的作用,值得在实际中推广。
作者:裴宇慧;张校辉;石建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诊断性刮宫术配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将68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诊刮后给予口服米非司酮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用药前后各项血清生殖激素的变化。对照组诊刮后给予口服炔诺酮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1.18%,小于观察组94.12%,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59%和26.47%,明显高于观察组的5.88%和8.8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血清FSH、LH、E2、P 的值分别为6.28±3.54、8.46±3.22、378.55±47.63、3.71±1.52,治疗后血清 FSH、LH、E2、P的值均有所下降,分别为5.77±2.91、7.93±2.98、182.27±25.42和1.09±0.67,FSH和LH治疗前后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E2和P在治疗前后相比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诊断性刮宫术配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血清FSH、LH、E2、P的平均水平,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周中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选取门诊治疗的6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罗格列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观察组T、FSH、LH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LH/FSH比值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HomaIR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卵巢体积和卵泡数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可改善相关指标,具有显著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何冰;程汝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120例小儿肺炎患者。随机分为甲组、乙组和丙组各40例。甲组单独采用头孢克肟治疗,乙组单独采用阿奇霉素治疗,丙组采用头孢克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和比较3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住院天数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经治疗后,丙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明显高于甲组和乙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甲组与乙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丙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甲组和乙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甲组与乙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丙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甲组和乙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甲组与乙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小儿肺炎患者采用头孢克肟与阿奇霉素联合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足月孕羊水过少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足月孕羊水过少产妇48例为观察组,同期羊水正常产妇4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窘迫、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13例产妇胎心监护出现异常图形,占27.08%。结论妊娠晚期尤其是妊足月后,要加强产前监护,及时发现羊水过少并给予相应治疗措施,从而降低围产儿病率及死亡率。
作者:章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选取2012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35例重症艾滋病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的尿素氮、血肌酐、尿酸含量、K+浓度、血红蛋白、血小板、pH值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患者治疗后尿素氮、血肌酐、尿酸含量和K+浓度均有明显下降(P<0.05),而血红蛋白、血小板、pH值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则较治疗前差别不明显(P>0.05)。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艾滋病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肾功能,是降低病死率的有效方式。
作者:刘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通过分析雷贝拉唑、血清胃泌素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关系,阐述雷贝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效果及雷贝拉唑在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过程中对胃泌素的影响,探讨雷贝拉唑、血清胃泌素对DU发展及愈合的作用。
作者:潘洁 刊期: 2015年第05期
72例阑尾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36例。腹腔组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开腹组采用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镇痛药物使用情况、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腹组,镇痛药物使用显著少于开腹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显著低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阑尾炎效果优于开腹阑尾切除术。
作者:王志斌;宁琦彪;李庆忠;钟焕龙;洪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收集膝关节损伤患者共30例,让患者在外院同时接受常规的核磁共振扫描和增强扫描,将常规的核磁共振扫描的相关数据作为对照组,增强扫描所得数据作为观察组,将患者的两组扫描结果及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关节内软骨损伤、交叉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以及内外侧的副韧带损伤等数据的准确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骨科对膝关节损伤患者的诊断过程中使用核磁共振关节内的增强扫描,能够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且灵敏性和特异性会更高。
作者:高伟业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选取收治的15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护理后肠功能障碍评分和APACHE Ⅱ评分情况。观察组护理第1d的肠功能障碍评分和APACHE Ⅱ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第7d,观察组肠功能障碍评分和A-PACHE Ⅱ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采用集束化护理措施预防重症胰腺炎患者肠功能障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饶海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56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患者乙肝后肝硬化家族史、乙肝病史、肝功能Chikd-Pugh分级等临床资料,分析总结乙肝后肝硬化的家族聚集现象。结果经资料分析得知,56例患者中,共有38例患者存在乙肝后肝硬化家族急剧现象,占比67.9%(38/56)。。家族聚集性肝硬化多发生在乙肝感染的基础上,临床务必给予高度重视。
作者:马亚丽;张缭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孕期生殖道感染与胎膜早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产科所收治的161例胎膜早破患者,入院后均行阴道分泌物细菌检查,分析其与胎膜早破的相关性。结果161例患者中,142例查出伴有细菌感染,占88.21%,其中支原体感染例数多,129例,占80.12%,其次为衣原体、白色假丝酵母菌;2种及2种以上菌种感染产妇流产、早产及新生儿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单一菌种感染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生殖道感染与胎膜早破的关系密切,产前常规测定各危险因素具有重要意义,且应及时正确处理产前胎膜早破的相关因素,早期准确使用抗生素,以避免胎膜早破的发生。
作者:张碧琼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肾上腺肿瘤患者,分别使用不同的诊断仪器设备为患者进行疾病的诊断,包括CT、B超以及MRI,根据诊断仪器设备的影像学资料来判断患者的疾病情况。然后再对患者进行病理学切片检查,与诊断仪器设备的影像学资料相对比,并对两者的对比结果进行统计学的处理分析,得出肾上腺肿瘤的CT诊断价值。结果于肾上腺肿瘤的进行仪器设备诊断,较B超、MRI来说,CT的总体检出率高(P<0.05),接近于病理学切片的检查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使用CT对肾上腺肿瘤进行诊断,影像学资料清晰,肿瘤类型容易辨别,对于肾上腺肿瘤的诊治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凌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选取我院2010年7月~2013年8月收治的114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8例。 A组接受咬合板治疗,B组给予超短波治疗,C组行联合治疗方式,比较三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缓解时间及张口度指标差异。结果三组张口度经治疗均显著上升,同时段组间比较C组显著较高(P<0.05),VAS均呈下降趋势,C组同时段较A、B组更低,对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A组疼痛缓解起效时间及显效时间与B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C组则分别显著低于A、B组。咬合板联合超短波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效果显著,优于单一咬合板或超短波单一治疗,可抑制疼痛,增加张口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俊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选取728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组(体外冲击波术,n=306例)、B组(气压弹道碎石术,n=224例)及C组(钬激光碎石术,n=198例),比较临床治疗效果。 B组、C组四周结石清除率分别为86.2%、97.0%均高于A组的72.5%,C组高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22.8%)高于A、C组(1.3%、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碎石术较为安全,但治疗有效率低,气压弹道碎石术结石清除情况较为理想,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钬激光碎石术结石清除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治疗效果理想。
作者:唐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90例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90例小儿非重症支原体肺炎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病变部位、生活环境、血沉、C ̄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人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大环内酯类药物使用时间等可能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两组在病程、病变部位、血沉、C ̄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人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大环内酯类药物使用时间等观察指标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病程、病变部位、血沉、C ̄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人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大环内酯类药物使用时间等是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临床应注意检测相关指标,为疾病的诊断、防治提供参考。
作者:吴东亮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和空白组各20例。观察组在彩色B超引导下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对照组在普通B超下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空白组在X线定位下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全部患者的个体差异,结石的大小及阻塞程度及部位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手术平均时间以观察组短;结石清除率仍以观察组为更优;一次性肾镜介入成功率观察组与对照组相当,且均优于空白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均以观察组为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B超引导微创经皮肾镜取石在治疗肾结石中的效果佳,手术时间短,结石清除率高,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患者预后更佳,适合在临床影像诊断中推广。
作者:廖惠玲;凌井明;张辉雄;罗晓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芒硝腹部外敷对重度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就诊的重度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其中30例采用常规的内科治疗(对照组),另30例采用大黄口服联合芒硝外敷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呼吸次数、血氧饱和度、血清C ̄反应蛋白(CRP)、白细胞数、肌酐、转氨酶、ALB、腹痛缓解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肠鸣音。结果治疗后7d,观察组血清C ̄反应蛋白(CRP)、肌酐、转氨酶、白细胞数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ALB上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腹痛缓解时间(4.8±1.4)d,首次排便时间(3.8±1.2)d,肠鸣音正常时间(4.9±2.3)d,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3.1±0.7)d,首次排便时间(2.5±0.9)d,肠鸣音正常时间(2.6±1.1)d,差异显著(P<0.05)。结论重度急性胰腺炎采用大黄口服联合芒硝外敷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恢复速度,减轻患者痛苦,值得推广。
作者:江涛峰;陈奕金;候天恩;张德强;王胜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采用罗氏cobas8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脏疾病患者与健康体检者血清总胆汁酸与肝功能酶学指标,采用酶循环法检测TBA,采用速率法检测GTT、ALT、AST、ALP。比较各指标与健康体检者水平。结果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肝癌组、肝硬化组各指标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轻度、中度、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BA水平呈逐步上升,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BA与肝功能酶学指标联合检测,利于了解患者肝脏功能状态,对判断病情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苗;刘玮;张瑜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126例骨关节退行性变患者。针对病情予以口服药物、关节内注射药物、股四头肌功能锻炼治疗,统计治疗效果。结果本组126例患者治疗4w后,66例显效,45例有效,11例好转,4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6.83%;治疗后滑液IL ̄6以及蛋白含量、VAS评分及压痛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针对骨关节退行性变患者的病情予以综合治疗可获得显著疗效,避免手术创伤。
作者:林建新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