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长抑素对腹部手术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观察

白庆鹤;庄国辉

关键词:生长抑素, 腹部手术, 术后, 炎性肠梗阻, 疗效
摘要: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科收治的88例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7%(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表现及平均住院日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生长抑素对腹部手术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显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干扰素雾化吸入合并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疗效观察

    选择2012年11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68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按常规采用单纯注射氨溴索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痊愈16例,显效12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97.1%;对照组痊愈9例,显效10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82.4%,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干扰素雾化吸入同时联用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张志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氯胺酮、瑞芬太尼顺序联合丙泊酚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氯胺酮、瑞芬太尼顺序联合丙泊酚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择期行短小手术的9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麻醉方式将其分为三组各30例,A组行氯胺酮+瑞芬太尼+丙泊酚麻醉,B组给予氯胺酮+丙泊酚麻醉,C组则行瑞芬太尼+丙泊酚麻醉,比较三组不同时段(麻醉前、诱导后、切皮后3min、10min)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等指标,同时记录三组麻醉苏醒时间、麻醉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A组手术不同时段HR、RR、MAP、SpO2无明显变化(P>0.05),B组诱导后、切皮后3min、10min时HR、MAP较麻醉前明显下降(P<0.05),C组RR存在明显变化(P<0.05)。A、C两组麻醉苏醒时间、麻醉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P<0.05)。结论氯胺酮、瑞芬太尼顺序联合丙泊酚具有镇痛良好、苏醒迅速、呼吸抑制少等特点,可作为小儿短小手术重要麻醉手段。

    作者:程俭;杜志斌;黄进强;李宁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DIEP+TRAM皮瓣在乳房再造中的应用体会

    选取我院2011年11月~2014年11月90例进行乳房再造术的女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TRAM(下腹部腹直肌)皮瓣治疗,试验组患者进行TRAM和DIEP(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手术时间和手术费用。结果试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2.22%)低于对照组(28.89%),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手术的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DIEP与TRAM皮瓣联合在乳房再造中临床效果好,并发并发症的概率小,费用低,终能够重建出形态完美、左右对称、患者满意的乳房。

    作者:洪小芳;刘晓韬;孟宏;黄建华;刘伟勇;张干林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输卵通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分析

    对收治的232例慢性盆腔炎的患者运用随机的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6例。对照组运用妇科千金片进行治疗,观察组运用输卵通胶囊进行治疗。两组1个月为1个疗程,共进行3个疗程的治疗。观察组痊愈39例,显效45例,有效2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91.38%;对照组分别为17、41、21、37例和68.10%。两组治疗效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用输卵通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良好,在临床上具有很好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邱丹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放置宫内节育器或行输卵管银夹对1.5T MRI检查图像影响分析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于我院进行MRI检查的放置宫内节育器及输卵管银夹180例育龄妇女。应用我院1.5T 超导型磁共振检查仪对患者头颈、脊椎、腹部进行常规扫描检查(避开盆腔),获取终影像结果并进行质量评估分析,于检查前及检查当日、次日进行盆腔B超检查定位节育器位置(银夹采用腹部透视检查)并比较。结果MRI检查前后患者节育器及银夹位置无显著性变化,无移动、脱落现象;磁共振图像质量评估显示优良率达100%。育龄妇女宫内放置节育环或输卵管银夹结扎术后,MRI检查时无需特殊处理只需避开盆腔扫描,为提高检查安全性要求宫内节育环放置6个月,银夹3个月以上者可携带进行MRI检查。

    作者:曾敏光;蔡建财;胡臣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孕期生殖道感染与胎膜早破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孕期生殖道感染与胎膜早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产科所收治的161例胎膜早破患者,入院后均行阴道分泌物细菌检查,分析其与胎膜早破的相关性。结果161例患者中,142例查出伴有细菌感染,占88.21%,其中支原体感染例数多,129例,占80.12%,其次为衣原体、白色假丝酵母菌;2种及2种以上菌种感染产妇流产、早产及新生儿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单一菌种感染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生殖道感染与胎膜早破的关系密切,产前常规测定各危险因素具有重要意义,且应及时正确处理产前胎膜早破的相关因素,早期准确使用抗生素,以避免胎膜早破的发生。

    作者:张碧琼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干扰素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肝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69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长期干扰素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干扰素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42w的临床治疗后,观察组的ALT复常率为91.4%,TBiL复常率为77.1%,HBeAg 转阴率为77.1%,HBV ̄DNA 转阴率为68.6%,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结果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扰素联合阿德福韦酯针对慢性乙肝患者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荐使用。

    作者:郭志勇;赵龙凤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氢吗啡酮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腹式子宫切除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

    将80例择期行腹式子宫切除术的患者,ASA I~II级,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在L2~3腰硬联合麻醉下进行手术。试验组使用氢吗啡酮复合罗哌卡因进行硬膜外术后镇痛,对照组使用吗啡复合罗哌卡因进行术后镇痛。记录比较两组术毕后48h内VAS疼痛评分及观察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嗜睡和尿储留等不良反应。两组术后4h、8h、12h、24h、48h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方面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出现明显的尿储留,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瘙痒以及嗜睡的发生率也高于试验组。氢吗啡酮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腹式子宫切除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

    作者:杨小立;陈莉;何志权;陈佳婷;赖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抚触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神经行为的效果分析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9月在我院早产低出生体重儿4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治疗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抚触的干预手法,采用Gesll婴幼儿发育诊断量表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在6个月和12个月时其发育商的均值包括适应性、精细动作、大运动、语言以及社会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进行抚触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患儿的神经行为,其智力发育以及运动发育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石翠萍;庞红艳;罗斌;蒋清秀;冯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超声刀与传统方法在开放甲状腺手术的疗效对比分析

    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80例在我院接受甲状腺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开放甲状腺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超声刀进行开放甲状腺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的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较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出现术后出血、喉返神经损伤、低血钙、声嘶等相关术后并发症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超声刀用于开放甲状腺手术的疗效优于传统方法,可改善患者的手术情况,减少患者的术后并发症。

    作者:郭名南;李烨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中药点滴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对策分析

    选取收治的6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中药点滴保留灌肠治疗,治疗后,均实施有效的护理对策。治疗后患者的证候积分改善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愈45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治疗有效率为95.2%。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实施中药点滴保留灌肠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有效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证候积分,提高治愈率。

    作者:范兰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的中期疗效分析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98例临床资料,术前eGFR38.42±12.84ml/1.73·m2,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患者结石清除率,肾功能好转情况,并比较术前术后eGFR值,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患者肾功能恶化的主要因素。98例患者结石清除率为85.71%(84/98),患者术后1年肾小球率过滤(eGFR)水平显著高于术前(P<0.05);98例患者肾功能好转30例,维持不变53例,下降15例;经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为预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肾功能恶化的主要因素(OR=3.84,P<0.05)。慢性肾功能不全结石患者采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可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但对于实施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的糖尿病结石患者,需对其予以有效的降糖治疗。

    作者:杨守东;张卫星;卢浩彬;朱春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妊娠糖尿病监测糖化血清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意义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糖化白蛋白(GA)对妊娠糖尿病(GDM)筛选诊断中的价值以及比较。方法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建议,以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值作为诊断GDM的标准,将183例妊娠妇女(孕期22~24w)分为糖耐量正常组156例,GDM组27例,同时测定2组HbA1c和GA,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GDM 组与糖耐量正常组 HbA1c 和 GA 水平有显著性差(P<0.05),GDM 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0.4%和81.5%,联合两种检测阳性率为63.0%,均高于糖耐量正常组。结论 HbA1c和GA可以作为GDM血糖监测的指标,且在诊断GDM的特异性上有一定意义。

    作者:肖维;郑曦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新生儿同族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研究

    选择接受诊治的48例同族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应用计算机平均分组,对照组接受泼尼松冲击治疗;观察组接受地塞米松冲击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22/24)远大于对照组的70.83%(1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AIgG、PAIgM、PAIgA等血小板相关抗体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同族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比较少见,临床应及时、准确做出诊断,积极进行有效治疗处理。

    作者:程汝挽;何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X线气钡双重造影与CT诊断食管癌的效果对比分析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入院治疗的85例食管癌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者应用X线气钡双重造影技术诊断,观察组患者应用螺旋CT扫描技术诊断。评估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断符合率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确诊食管癌36例,诊断符合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患者确诊食管癌25例,诊断符合率为58.14%,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比两种影像学技术对于食管癌的诊断效果,螺旋CT扫描技术诊断符合率高于X线气钡双重造影技术,另两种技术各具优势,后者对于早期黏膜病变,功能性改变诊断优势显著;前者用于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术前评估及术式选择优势明显,临床应用两种技术对于食管癌的诊断与治疗应用价值高,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覃学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阳江市耐多药结核杆菌抗结核药物敏感性研究

    选取2012年5月~2013年10月间的144份结核菌药物敏感标本,对其进行抗结核药物(利福平、异烟肼、链霉素、乙胺丁醇)的敏感性进行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非结核分枝杆菌19份,占13.19%;结核分枝杆菌125份,占86.81%。在非结核分枝杆菌中,对利福平、异烟肼、链霉素、乙胺丁醇均耐药的16例,占84.21%;在结核分枝杆菌中,耐多药(异烟肼和利福平同时耐药)29份,占23.20%。阳江市耐多药结核杆菌对抗结核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率,需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梁飘;曾玉环;黄国婷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家庭医生健康服务路径对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采用循证医学和社会学的方法制定家庭医生健康管理服务路径,收集已签约的糖尿病患者2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在进行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家庭医生健康服务路径进行管理,观察两组生存质量及血糖控制情况等,分析家庭医生健康服务路径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结果对糖尿病患者采用家庭医生健康服务路径进行管理,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改善,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患者应用家庭医生健康服务路径,可以使病情明显好转,对患者生存质量有重要的作用,值得在实际中推广。

    作者:裴宇慧;张校辉;石建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2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分析

    回顾分析2011年11月~2014年11月本院神经外科所收治的11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再出血患者20例与未再出血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再出血的发生原因及应对策略。结果11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20例发生术后再出血,发生率为17.24%,再出血组与未再出血组在年龄、术前血肿量、GCS评分、术式选择及术后甘露醇应用时间、血压变化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5)。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原因的分析认识,采取合理的应对策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周志坚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强化健康教育在社区2型糖尿病综合治疗中的作用

    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研究,将社区内48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一般教育组和强化教育组,所有患者都在正常的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一般的糖尿病知识教育,强化教育组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糖尿病俱乐部进行系统的糖尿病防治知识强化教育。对教育前和教育后6个月患者的FBG、2hPBG、HbALc,以及患者血糖监测情况、定期检查情况、饮食控制情况、药物治疗情况和运动锻炼情况五项遵医率进行观察、分析和比较。开展教育6个月后,一般教育组与强化教育组的FBG、2hPBG、HbALc水平均明显降低,五项遵医率也均有所提升,且强化教育组FBG、2hPBG、HbALc水平较一般教育组降低更为显著,五项遵医率也较一般教育组显著提升。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健康教育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蒋玉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氯沙坦联合灯盏花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探讨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9月收治的76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试验组给予氯沙坦+灯盏花注射液联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95%,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氯沙坦+灯盏花注射液联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积极借鉴。

    作者:夏文宏;周慧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