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劲松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间收治的46例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与精神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中有15例患者护理满意,7例较满意,共有22例患者护理满意,总满意度为95.65%,对照组中有10例患者护理满意,8例较满意,共有18例患者护理满意,总满意度为78.26%。观察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从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况上看,观察组干预后的抑郁、焦虑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给予心理疏导与精神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红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回顾性分析探讨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对CD20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确诊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患者88例,免疫标志物CD20呈阳性,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为采用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治疗,对照组为仅采用CHOP方案治疗,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的疗效。结果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采用CHOP治疗方案(P<0.05),所统计样本中,前者有效率可达85.7%。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可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广泛应用临床,并且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CHOP方案的疗效,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王美江;罗德红;付斯瑜;陈奕霖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3月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动脉血气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0%,与对照组的66.7%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咳嗽、咯痰、喘息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另外,两组无创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后PaO2及PaCO2比较差异显著(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并发呼吸衰竭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血气指标,缩短无创通气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詹建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58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各29例。甲组给予常规护理,乙组给予综合护理,观察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乙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优于甲组,护理满意度高于甲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综合护理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杨争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3月收治的胃溃疡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给予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药物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溃疡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外科手术治疗胃溃疡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及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P<0.05),术后溃疡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外科手术治疗胃溃疡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及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乐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40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开放性关节腔清创术,观察组采取关节镜下关节腔清创术。对比两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以及感染治愈率情况。结果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情况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治愈率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采取关节镜下关节腔清创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罗育润;叶少腾;陈志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取我院2014年进行妊娠期糖尿病筛查孕妇3045例为观察对象,对其进行GDM筛查,观察筛查结果,同时将GDM阳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不采取任何管理措施,观察组采取系统管理,观察两组患者妊娠结局及新生儿体质量;结果3045例受检孕妇中,共768例检出为GDM阳性,检出率为25.22%,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体质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妊娠期糖尿病进行有效筛查,同时采取系统管理方法,能有效改善孕妇围产结局。
作者:陈慧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取我院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各60例,制作成组织芯片,通过显色原位杂交技术(CISH)检测三组中HPV16/18DNA、HPV31/33DNA的表达情况。结果本次研究中,HPV16/18DNA和HPV31/33DNA在正常宫颈组未发现阳性表达,但在CIN病变中,随着CIN级别的上升,发展为宫颈鳞状细胞癌,其阳性表达率及强度均明显升高。各组间相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数据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PV16/18DNA和HPV31/33DNA之间的表达均呈正相关。 HPV16/18DNA、HPV31/33DNA感染可能是宫颈鳞状细胞癌的触发因素。
作者:赵会传;张亚;李军川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床旁临时心脏起搏术在抢救急诊科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急诊科的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22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住院的23例在DSA引导下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床旁安装心脏起搏器。观察比较两组心脏起搏器的安装时间、一次起搏成功率、一次点击未到率,术后观察比较两组的并发症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床边临时心脏起搏器的安装时间明显要短于对照组,差异高度有统计学意义(P<0.01);一次起搏成功率、一次点击未到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区血肿、心律失常、电极脱位、导管相关性感染、起搏器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身窦性心律恢复率、术后1周后自身窦性心律恢复率以及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旁临时心脏起搏在急诊科抢救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中是一项简单而适用的方法,其安全性好,操作方便,并发症少,疗效可,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影兰;陈文智;蓝志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回顾性分析近年来诊断AL(非M3)患者60例,对初发患者进行CRP、PCT以及D-二聚体检测,并与50例正常人的检测值进行对比;在其化疗后出现发热时再次检测CRP、PCT以及D-二聚体结果,对比不同原因发热患者的检测值。 AL患者中有54例患者的PRP值为阳性,PCT值有42例阳性, D-二聚体检测中有48例患者为阳性,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其数值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发热患者细菌性感染发热者要高于非细菌性发热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AL初发患者进行CRP、PCT以及D-二聚体检测能有效检测出患者的纤溶系状况与机体感染率,为患者的后期治疗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临床治疗;化疗后出现发热患者,进行CRP、PCT以及D-二聚体检测有助于预测患者感染的病原体类型,指导抗生素应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叶俊彬;许秀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新生儿延迟结扎脐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2月的新生儿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给予延迟结扎脐带,即在新生儿娩出后60~90s结扎、截断脐带;对照组给予常规结扎脐带,即在新生儿娩出10s内结扎、截断脐带。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胎盘残余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脐血和产后1w外周血血红蛋白与胆红素水平、产后2w贫血和黄疸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量、胎盘残余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Apga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脐血血红蛋白和胆红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产后1w外周血中血红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胆红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w内贫血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黄疸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当延迟结扎脐带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增加胎盘向胎儿的血液灌输量,减少脐带损伤出血量,预防新生儿贫血,同时对Apgar评分和新生儿胆红素水平无显著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富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4例0~6岁儿童口腔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用思密达治疗,观察组采用羧甲淀粉钠溶液联合利多卡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观察治疗3个月、6个月后患儿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病情均有明显改善,无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96.30%)显著高于对照组(8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发现观察组复发3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复发9例,6个月后观察组复发患儿例数11例显著低于对照组19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羧甲淀粉钠溶液联合行为干预治疗0~6岁儿童口腔炎的效果显著,减轻患儿痛苦,加速溃疡部位恢复,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邱建芬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手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其中50例行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标记为观察组,另外50例行传统切口切除术标记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的时间、手术后的住院时间及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痊愈,观察组切口小,出血量少,术后排气的时间和手术后的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0%,明显少于对照组2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疗效确切,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瘢痕小,并发症少发,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雷洪峰;华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行中西结合治疗,对照组行西医治疗,比较两组的症状消失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咳嗽消失、退热、肺部体征转归正常平均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0%(47/50),对照组为80.00%(40/50),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西结合疗法可迅速缓解慢支急性发作期各类临床症状及体征,促进患者转归,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作者:余国声;张戈;李伊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取2007年5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三叶草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对两组的手术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治疗有效率以及并发症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具有术中出血量少、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
作者:耿育锋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将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创伤性骨折患者200例按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静脉血栓形成的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术后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疼痛缓解情况和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观察组术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8,P<0.01)。两组护理后数字疼痛评分得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护理后的数字疼痛评分得分亦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效果感到非常满意的患者比例以及总体满意度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创伤性骨折术后卧床患者静脉血栓的形成,缓解疼痛症状并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贵芝;陈光华;魏燕旋;梁梅冰;谭丽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将501例宫外孕患者根据D-二聚体水平分为试验组(286例)与对照组(215例),两组均采取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D-D、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变化及临床疗效,并围绕D-二聚体在宫外孕保守治疗中的临床意义进行分析。对照组D-D、β-HCG水平分别为(602.2±55.3)mg/L、(806.6±112.0)U/L,试验组分别为(479.6±61.7)mg/L、(630.3±106.5)U/L,对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3.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5.12%,对比差异显著(P<0.05)。宫外孕患者的D-二聚体与HCG水平呈正相关性,D-二聚体量低的宫外孕患者保守治疗效果优于D-二聚体量高的宫外孕患者。临床有必要对D-D进行检测,并结合血清β-HCG来筛选保守治疗的宫外孕患者,以提高宫外孕保守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吴梅英;陈建华;陈秀琴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将2013年3月~2014年5月在我科实习的60例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学生选老师带教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比较两组护生带教前后的理论、操作考试成绩及学习积极性,同时比较两组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观察组护生理论、操作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学习积极性和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选老师带教模式可提高护生理论、操作考试成绩及学习积极性和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适合在护理实习带教中应用。
作者:袁海珍;杨水秀;汤志谋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进行水中分娩的130例产妇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常规分娩的149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妇的总产程、疼痛程度及母婴结局。结果两组新生儿的院内感染、轻度窒息、头颅血肿、黄疸、心肌损害、羊水浑浊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水中分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分娩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殷华克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4年9月收治的52例肝部分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行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蛋白水平、术后通气及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肝门排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手术后5~7d的进食量显著多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第8d的白蛋白及血清前蛋白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对肝部分切除术患者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有效保持重要脏器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锦都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