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梅英;陈建华;陈秀琴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治疗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尿直视下电切镜插入分次使用钳取出膀胱内结石方式,试验组患者采用经过皮肾镜利用气压弹道碎石机对膀胱实施气压弹道,行前列腺的电切术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取石时间、手术时间、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情况。结果两组在取石时间、手术时间、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中可以采用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治疗效果无差异。
作者:刘明兵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4例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行钢板内固定治疗,研究组患者行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性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除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两项指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之外,其他各项疗效性指标组间比较,均未见显著差别(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均具一定应用优势,但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预后更佳,且手术时间短,更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钟镇强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早期异位妊娠行保守治疗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我院收治的60例正常妊娠设为对照组。对两组的β-HCG与孕酮水平进行测定及比较,对保守治疗前后β-HCG与孕酮水平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并对保守治疗成功的患者β-HCG与孕酮水平下降到正常值所需的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β-HCG与孕酮水平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中,保守治疗成功与失败的孕酮水平下降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者β-HCG水平下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保守治疗成功的患者孕酮水平降至正常所需时间明显短于β-HCG水平降至正常所需时间,两者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孕酮和β-HCG水平的变化情况对异位妊娠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疗效观察提供有力依据。
作者:郑敏华;唐莉;陈春智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8月~2013年7月收治的128例有完整随访结果的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子宫肌瘤复发的情况,采取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128例子宫肌瘤随访中,26例(12×3.6)个月。其中12~24个月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率高。子宫肌瘤复发的影响因素分别为患者的年龄、BMI、肌瘤数目和大小,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不包括初潮年龄,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和患者的年龄、BMI、肿瘤数目、肿瘤大小等有着直接性的关联。年龄大于40岁,复发率较高,同时BMI大于24,也有着较高的复发率,肿瘤数目较多以及肿瘤较大同样也有着较高的复发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的高危险因素是患者的年龄、肌瘤的数目、肌瘤的大小以及BMI。子宫肌瘤患者初潮年龄与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无相关性。(20.3%)复发,手术后复发时间6~33
作者:施小龙;赵月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取2012年7月~2014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130例缺血性脑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服用通脉舒络汤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西药治疗,观察比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得到改善,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通脉舒络汤辨证加减对缺血性脑中风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可靠,可在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叶广平;张运东;周晓云;刘秋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取诊治的5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进行健康孕检的60例正常健康孕妇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和尿标本中尿转铁蛋白、尿素和肌酐的含量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观察组检测标本中尿转铁蛋白、尿素和肌酐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尿转铁蛋白两组之间的差异性更加显著(P<0.05)。轻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尿转铁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尿素阳性率和肌酐阳性率(P<0.05)。中度、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尿转铁蛋白阳性率明显低于尿素阳性率和肌酐阳性率(P<0.05)。各检测指标对妊娠高血压早期肾损害从高到低诊断效率依次为:肌酐、尿素、尿转铁蛋白。尿转铁蛋白、尿素和肌酐可作为辅助诊断妊娠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有效检测指标,且以尿转铁蛋白检测指标诊断价值高。
作者:付夏;张智瑾;黄康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针对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各项指标、Child-Pugh评分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ALT、Alb、TBIL、PTA、HBV DNA及Child-Pugh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改善(P<0.05);试验组ALT、TBIL、HBV DNA及Child-Pugh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Alb和PT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试验组患者均能耐受服药。恩替卡韦用以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可明显改善肝功能,阻止乙肝病毒复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彩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6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比较综合性的加强护理,对照组的产妇只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总护理效果优良率约为96.7%、对照组为76.7%,观察组产妇的临床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产妇,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中,应当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产妇比较综合性的加强护理,从而提高护理质量、预防产妇出现大出血、给予产妇更加有力的生命健康安全保障。
作者:陈柔珊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2月收治的69例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环磷磷酰胺治疗,试验组采用霉酚酸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疾病活动性指数、血肌酐、血清白蛋白、24h尿蛋白总量改善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经过半年的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疾病活动性指数、血肌酐、血清白蛋白、24h尿蛋白总量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霉酚酸酯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
作者:尚卫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58例腹股沟斜疝患者,按照手术方案分为传统组28例和无张力组30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牵扯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近期复发率。结果与传统组相比,无张力组患者手术时间、患者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更短患者术后牵扯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0.5~1年复发率均更低,(P<0.05)。腹股沟斜疝治疗中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可有效缩短患者康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袁劲松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患者130例,根据血小板聚集试验分为阿司匹林抵抗组(AR)、阿司匹林半抵抗组(ASR)和阿司匹林敏感组(AS),对三组患者的平均血小板体积水平进行比较分析。 AR组平均血小板体积明显高于A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R组平均血小板体积>8.5 fL者明显高于ASR组及A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患者中平均血小板体积水平与阿司匹林抵抗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钟广时;张振平;张春阳;邓裕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择2010年9月~2013年8月于我院住院需行子宫全切除术患者96例,其中行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为A组,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为B组,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为C组,比较三组术后的各临床指标。所有入选患者均成功手术,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及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而A、B组术后拔除尿管、肛门排气、术后进食及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早于C组(P<0.05),A、B组患者手术后止痛药的使用率、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则明显低于C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术式均达到疾病治疗目的,但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手术及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创伤小、痛苦轻、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更方便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君;陈月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取2010年1月~12月与2014年1月~12月连州市参与生殖健康检查的1600例妇女作为调查对象,其中2010年700例,2014年900例,对体检者均实施妇科检查,作阴道分泌物及宫颈涂片检查,同时作影像学检查,统计2010与2014年连州市生殖健康检查结果。结果2010年普查的700例女性,患病人次568例,患病率为81.14%,与2014年的82.11%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4年宫颈炎患病率为20.78%,明显低于2010年的37.86%(P<0.05),且乳腺疾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占30.78%,高于2010年的21.56%(P<0.05);2010年女性阴道炎类型主要为非特异性与细菌性阴道炎,分别占42.86%与39.68%,2014年细菌性阴道炎则排首位,其次为非特异性阴道炎;2010年女性宫颈炎类型主要为宫颈糜烂I型与Ⅱ型,至2014年,宫颈糜烂I型所占比例明显下降;2010年其他妇科疾病排列第一为盆腔炎,占5.14%,其次为子宫肌瘤,占4.71%,2014年位列首位的则为子宫肌瘤,占9.00%,有所上升,其次则为卵巢囊肿,占1.78%。乳腺疾病发病率位居首位,宫颈炎发病有下降趋势,阴道炎仍占较大比重,需引起广泛重视。
作者:黄永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对西乡街道2010~2013年梅毒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3年西乡街道累计报告梅毒病例697例,占8种法定性传播疾病总数的26.45%(697/2635)。梅毒发病率呈平增高趋势,由2010年的23.67/10万上升到2013年的25.82/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16~40岁人群占75.61%(527/697),70~94岁人群占3.59%(25/697);梅毒男性发病人数与女性梅毒发病人数基本相等;工人发病高占77.04%(537/697);中学文化程度占84.22%(586/697);在梅毒分期中,以隐性梅毒(72.31/10万)为主,高于 I 期(17.65/10万)、Ⅱ期(9.76/10万)、Ⅲ期(0.14/10万)和胎传梅毒(0.14/10万),感染途径几乎全是性传播占99.86%(696/697)。梅毒在西乡街道呈快速增长趋势,已进入高流阶段,发病高峰以青壮年和工人为主,应对高危人群青壮年和工人采取积极有效的行为干预,以控制西乡街道梅毒的传播与流行。
作者:许增生;郑定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78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给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给予内科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NIHSS、BI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有效率为87.18%较对照组71.79%显著提高,治疗后3、7、14、28d、3个月NIHSS和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血肿清除率高,颅内压降低显著,减低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且加快患者术后康复,神经功能损伤小,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小平;李庭毅;李文辉;周成;盛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宫颈锥切术诊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早期宫颈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我院从2012年1月~2014年12月入院治疗的35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实施阴道镜多点活检与宫颈锥切术进行早期宫颈癌检测,应用自体对照比较方法,对比两种方法的病理检测符合率。结果宫颈锥切术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符合者22例,符合率为62.86%(22/35),不符合13例(37.14%),宫颈锥切术后病理诊断加重者7例(20%),浸润癌漏诊4例(11.43%)。宫颈锥切术术中失血量量及失血时间均明显少于阴道镜活检术,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锥切术应用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与早期宫颈癌的临床诊疗中,是阴道镜多点活检无法代替的。
作者:张进先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小檗碱片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及抵抗的影响。方法纳入病例随机分2组,全部在糖尿病饮食控制下,规律活动。治疗组20例采用常规降糖治疗加口服盐酸小檗碱片0.5g/次,3次/d;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降糖治疗,共治疗8w。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后均分别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以胰岛素分泌指数及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分别评估基础胰岛素分泌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对比分析各组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小檗碱片可以明显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作者:李颖;李健琳;范晨;宋含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取92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在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以及胸片好转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痰热清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付强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599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分硝苯地平组200例、巯甲丙脯酸组200例和复方降压片组199例。对比三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硝苯地平组显效102例(51%),有效89例(44.5%),无效9例(4.5%),治疗总有效率为95.5%。巯甲丙脯酸组显效97例(48.5%),有效88例(44%),无效15例(7.5%),巯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复方降压片组显效94例(47.2%),有效86例(43.2%),无效19例(9.6%),治疗总有效率为91.4%。在三种药物的治疗中,硝苯地平治疗的有效率高,因此,在进行老年高血压疾病的治疗中,应该首选硝苯地平作为降压药进行治疗。
作者:陈学智;刘金女;胡洁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给予四联疗法治疗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枸橼酸铋钾+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埃索美拉唑四联疗法治疗,并给予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结束后观察症状改善情况,并复查胃镜检查,评价临床疗效。治疗4周后,观察HP根除率及血清中HP-IgG抗体的浓度。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腹痛、上腹胀、反酸、嗳气等临床症状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上述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85.4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w,观察组患者血清HP-IgG抗体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HP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中HP-IgG抗体的浓度,根除HP感染,可积极应用于临床。
作者:寻凌福;吴智芬;江秀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