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刘明兵

关键词:不同手术方法, 良性前列腺增生, 膀胱结石, 疗效, 对比
摘要:选取2013年5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治疗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尿直视下电切镜插入分次使用钳取出膀胱内结石方式,试验组患者采用经过皮肾镜利用气压弹道碎石机对膀胱实施气压弹道,行前列腺的电切术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取石时间、手术时间、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情况。结果两组在取石时间、手术时间、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中可以采用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治疗效果无差异。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芬太尼诱导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用于小儿扁桃体切除术后躁动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在小儿扁桃体切除术中使用芬太尼诱导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方式的术后躁动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行扁桃体切除术患儿5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使用芬太尼诱导复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对照组麻醉诱导使用瑞芬太尼,对比观察两组患儿术后躁动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在拔管时及拔管后10min、1h、4h各时点躁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儿扁桃体切除术中使用芬太尼诱导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能够将两种药物的临床优势结合并充分发挥,有效改善术后患儿躁动情况,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临床价值。

    作者:廖小杰;涂远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在创伤性骨折术后卧床患者静脉血栓形成中的预防价值

    将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创伤性骨折患者200例按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静脉血栓形成的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术后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疼痛缓解情况和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观察组术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8,P<0.01)。两组护理后数字疼痛评分得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护理后的数字疼痛评分得分亦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效果感到非常满意的患者比例以及总体满意度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创伤性骨折术后卧床患者静脉血栓的形成,缓解疼痛症状并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贵芝;陈光华;魏燕旋;梁梅冰;谭丽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头痛宁胶囊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9月收治的66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3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加用尼莫地平治疗,研究组加用头痛宁胶囊和尼莫地平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头痛减轻情况、脑脊液恢复、头痛缓解时间等方面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治疗中,联合应用头痛宁胶囊和尼莫地平来予以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头痛症状,缩短疗程,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苏传奇;苏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体会

    选取2007年5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三叶草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对两组的手术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治疗有效率以及并发症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具有术中出血量少、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

    作者:耿育锋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脐带绕颈的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的影响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4月在我院分娩且胎儿脐带绕颈的120例孕妇,根据产妇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四组,即阴道顺产组35例、阴道助产组16例、选择性剖宫产组50例、急性剖宫产组19例。分析比较每组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状况。结果选择性剖宫产组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明显低于阴道顺产组、助产组和急性剖宫产组,其相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性剖宫产组新生儿Apgar评分状况优于助产组和急性剖宫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阴道顺产组差别不大,相比较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研究可知,脐带绕颈的分娩方式对新生儿影响较大,增强产前检查,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可提高分娩质量,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作者:丁莉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保儿宁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保儿宁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的患儿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经鼻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保儿宁颗粒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变应性鼻炎、哮喘的症状变化及T细胞亚群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鼻炎、哮喘的症状相较于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其中观察组症状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T细胞亚群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儿宁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中药辩证治疗2型糖尿病并失眠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将10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3例;两组均按糖尿病的常规治疗,继续原治疗方案控制血糖,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调整降糖药物剂量。治疗组根据中医证型,辩证论治给予相应的中药颗粒剂,每日一剂;对照组给予舒乐安定,睡前服用,两组疗程均为4w。观察两组睡眠改善的情况及药物的不良反应,评估药物的疗效。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3.0%,对照组为79.2%,两组疗效相当(P>0.05);治疗组的嗜睡、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中药颗粒剂辩证治疗可改善糖尿病伴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刘天福;杨沛群;胡建芳;陈朝俊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D-二聚体检测在急性白血病(AL)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探讨

    回顾性分析近年来诊断AL(非M3)患者60例,对初发患者进行CRP、PCT以及D-二聚体检测,并与50例正常人的检测值进行对比;在其化疗后出现发热时再次检测CRP、PCT以及D-二聚体结果,对比不同原因发热患者的检测值。 AL患者中有54例患者的PRP值为阳性,PCT值有42例阳性, D-二聚体检测中有48例患者为阳性,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其数值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发热患者细菌性感染发热者要高于非细菌性发热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AL初发患者进行CRP、PCT以及D-二聚体检测能有效检测出患者的纤溶系状况与机体感染率,为患者的后期治疗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临床治疗;化疗后出现发热患者,进行CRP、PCT以及D-二聚体检测有助于预测患者感染的病原体类型,指导抗生素应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叶俊彬;许秀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可行性分析

    对58例急诊患者进行肝素抗凝血浆分析。按常规的方法抽取患者的静脉血6ml,将其中3ml的血液利用肝素抗凝的方法进行血清的分离;另外3ml不用肝素进行抗凝。结果这58例患者中的血浆、血清的二氧化碳、钙等元素的平均浓度基本相同,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血清钾的浓度比血浆钾的浓度要高,血清中葡萄糖的平均浓度要比血浆中的葡萄糖平均浓度要低。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急诊的生化检验中利用肝素抗凝的血浆能够在短的时间内得到生化检测的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大大缩短了检测的时间。

    作者:陶俊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接受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80例孕妇的病历资料,统计其诊断为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资料,并根据胎儿尸体检查或者随访结果,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意义。结果在产前诊断为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80例病例中,53例经尸检证实,27例经产后超声心动图证实,误诊1例(室间隔缺损),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确诊率为98.75%。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提高诊断胎儿心脏病的准确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小燕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效果观察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于运城市中心医院就诊的乙肝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共7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联合中方药剂治疗。两者均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15例(39.5%),有效21例(55.3%),无效2例(5.3%),总有效率94.7%;对照组显效11例(29.0%),有效19例(50.0%),无效8例(21.1%),总有效率78.9%。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临床上在治疗乙肝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时,可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提高愈后质量,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郭志勇;赵龙凤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45例小儿脑瘫康复护理临床观察

    研究的90例脑瘫患儿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实施康复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家长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7.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为75.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护理应用于脑瘫患儿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提升患儿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程锦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事件相关电位P300对脑卒中康复期轻度认知损伤的诊断价值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6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来我院进行检测的身体健康、无精神障碍疾病、无家族遗传病的患者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检测,并将检测的检出率同MMSE的检出率相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P300检测结果差异以及同MMSE的检出率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潜伏期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波幅明显的小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潜伏期及波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P300潜伏期、MMSE的检出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P300潜伏期的检出率明显的高于MMSE检查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事件相关电位P300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期的轻度认知损伤诊断价值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它拓宽了诱发电位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尹小钢;潘广伟;黄瑞瑜;吴泽庆;胡婉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斜疝治疗中应用体会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58例腹股沟斜疝患者,按照手术方案分为传统组28例和无张力组30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牵扯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近期复发率。结果与传统组相比,无张力组患者手术时间、患者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更短患者术后牵扯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0.5~1年复发率均更低,(P<0.05)。腹股沟斜疝治疗中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可有效缩短患者康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袁劲松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心肌梗死早期发病(3h内)急诊应用静脉溶栓治疗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探析心肌梗死早期发病3h内行静脉溶栓治疗可行性与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97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观察组于发病3h内给予溶栓治疗,对照组为发病6~12h内,比较两组再通成功率、死亡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再通成功率为86.0%(43/50),高于对照组61.7%(29/47),差异明显(P<0.05);死亡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2/50),对照组为17.0%(8/47),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肌梗死发病3h内行溶栓治疗可迅速改善缓解患者心肌缺血情况,减少不良反应提高再通成功率,具有较高可行性,值得推广。

    作者:张英文;王玲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开胸手术中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麻醉减轻术后烦躁效果研究

    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10月收治的90例需进行开胸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需在全麻下进行手术,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A,试验组B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试验组A在切皮进行前给予50mg氟比洛芬酯,在手术结束前再另外给予5mg地佐辛;试验组B则只给予芬太尼;对照组则给予生理盐水。术后患者拔出气管导管后观察三组患者的RSS躁动评分以及拔管后10、20、30、40、50min时患者的Ramsay镇静评分。结果手术结束后,试验组A以及试验组B的RSS躁动评分低于对照组,苏醒期试验组A以及试验组B烦躁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A患者与试验组B患者拔管后的Ramsay镇静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较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麻醉对减轻术后烦躁具有显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左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8月~2013年7月收治的128例有完整随访结果的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子宫肌瘤复发的情况,采取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128例子宫肌瘤随访中,26例(12×3.6)个月。其中12~24个月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率高。子宫肌瘤复发的影响因素分别为患者的年龄、BMI、肌瘤数目和大小,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不包括初潮年龄,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和患者的年龄、BMI、肿瘤数目、肿瘤大小等有着直接性的关联。年龄大于40岁,复发率较高,同时BMI大于24,也有着较高的复发率,肿瘤数目较多以及肿瘤较大同样也有着较高的复发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的高危险因素是患者的年龄、肌瘤的数目、肌瘤的大小以及BMI。子宫肌瘤患者初潮年龄与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无相关性。(20.3%)复发,手术后复发时间6~33

    作者:施小龙;赵月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术后急性疼痛临床效果观察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生理盐水静脉缓注,观察组患者在术前15min采用氟比洛芬酯静脉缓注。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镇痛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1h、4h、6h的V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在24h镇痛情况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Ⅱ级和Ⅳ级的术后镇痛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在I级和Ⅲ级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于术后急性疼痛具有显著镇痛效果,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王尚明;周永林;朱荣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坎地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及其对患者血脂的影响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坎地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及其对患者血脂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60例原发性高血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坎地沙坦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改善情况和TC、TG、LDL-C及HDL-C等血脂指标的变化情况;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降压效果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8%(P<0.05)。观察组患者TC、TG、LDL-C三项血脂指标明显降低,HDL-C明显升高,其血脂调节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坎地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措施具有明显的降压效果,也可调节血脂平衡,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吴坤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二维和三维超声在胎儿唇裂产前诊断中的应用对比分析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门诊行产前超声检查且年龄超过30周岁的82例孕妇,均行二维及三维超声检查,比较两种超声检查的唇部显示情况。结果18~23w胎儿唇部的三维超声显示率要显著高于二维超声(P<0.05);对24~35w的胎儿,无论是二维还是三维超声均能够充分查扫出唇部;而处于36~40w时,胎儿唇部的显示率中二维超声则要明显高于三维超声检查,差异显著(P<0.05)。在我们的产检过程中,共发现有3例唇裂胎儿且均被转诊至上级医院确诊,并行人工引产;其余受检孕妇在分娩后未发现有唇裂患儿。三维超声和二维超声作为产前诊断的重要途径,能有效地筛查出胎儿唇裂;但是三维超声能直观地显示图像,补充二维超声欠缺的一些空间结构信息,两者结合使用可以进一步提高诊断唇裂的准确性,对优生优育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熊定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