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芬;潘珊珊
入选2007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妊娠合并急性泌尿系统感染患者65例作为研究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区别将其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头孢呋辛钠1.5g,兑入生理盐水250ml,每日2次静脉滴注;对照组青霉素皮试均阴性后给予青霉素320U单位,兑入生理盐水250ml,每日2次静脉滴注,疗程均为5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性和安全性。针对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尿常规和尿菌复查结果进行临床疗效情况评价,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7.1%,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肝功能和肾功能等安全指标检查,均无明显变化,同时观察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发生情况,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情况发生。头孢呋辛钠治疗妊娠合并急性泌尿系统感染疗效显著,安全性较稳定。
作者:孙文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观察应用腹针结合推拿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抽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牵引疗法治疗;治疗组采用腹针结合推拿手法治疗。治疗组颈部疼痛、僵硬、眩晕等症状消失时间、颈椎病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颈椎生理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应用腹针结合推拿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欧志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研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胰腺癌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选择收治的胰腺癌手术患者80例,按照护理方法将其分成研究组(n=40)与对照组(n=40),对照组运用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及心理状况。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护理前HAMD与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研究组 HAMD与HAMA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胰腺癌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效果显著,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知识知晓率及治疗依从性,提升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孔冠群;陈焕仪;郭间开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行LEEP手术治疗96例宫颈糜烂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术后自然康复,研究组术后给予康妇炎胶囊联合聚甲酚磺醛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病变切除范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糜烂LEEP术后患者联合应用康妇炎胶囊和聚甲酚磺醛栓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杜明娣;唐海燕;邓建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选自2013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42例急性硬膜下血肿伴脑疝形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术前进行微创引流,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良好4例,中残6例,重残3例。植物人3例。死亡5例,总有效率47.62%,对照组良好1例,中残3例,重残4例。植物人5例。死亡8例,总有效率19.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微创引流加常规开颅术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伴脑疝形成,减轻了血肿对脑组织压迫,缓解了脑移位程度,不仅为抢救赢得了时机,而且血肿清除彻底,降低了死亡率。
作者:蒋向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通心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IMT值、Hey及血脂水平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可明显改善患者IMT值、Hey及血脂水平,降低脑梗死发病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黄锦浪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浅表组织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50例浅表组织肿块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予以诊断,并将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分析其应用价值。结果(1)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在超声诊断中,良性符合率为93.50%(113/123),恶性符合率为88.89%(24/27),总符合率为91.33%(137/150);(2)良恶性肿块血流信号特征存在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浅表组织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晓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选择2012年3月~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120例,按其入院治疗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患者富血小板血浆关节腔内注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JOA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80%,两组结果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u=2.9401,P=0.0033)。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效果显著,值的推广。
作者:邓锦隆;孔繁杰;曾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分析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随机选取就诊的脑血管病继发癫痫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72例患者的疾病特点进行全面分析,同时对患者展开中西医结合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72例患者在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症状积分显著改善,与治疗前相比积分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94.4%,即治愈32例,显效19例,有效17例,无效4例。继发癫痫多发生于脑血管病早期,主要表现为简单部分性发作,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继发癫痫取得显著效果,安全有效。
作者:邓燕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选取2010年6月~2014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突发性耳聋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中药汤剂干预治疗突发性耳聋,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符绩雄;黄健;陈欣欣;邹国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3月行乳腺癌手术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和出院后6个月焦虑抑郁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出院6个月SAS及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6个月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采用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改善其焦虑忧郁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丽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04例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双嘧达莫联合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6%(P<0.05);研究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胃肠道轻微出血、腹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双嘧达莫联合肠溶阿司匹林治疗脑血栓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脑血栓形成情况,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徐强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探析椎动脉型颈椎病采用针灸配合推拿治疗的临床效果。入选符合标准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78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治疗组给予针灸配合推拿治疗,对照组给予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有所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效改善了患者的不适症状,促进了临床治疗效果,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邓振兴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72例,按照其是否伴有尺骨茎突骨折情况分为伴骨折组84例和不伴骨折组88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结果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后两组患者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长度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atra 影像学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Gar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尺骨茎突骨折对下尺桡关节稳定的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的恢复无明显影响,在手术治疗中,应注重桡骨远端骨折的解剖复位及固定效果,这在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中至关重要。
作者:张云帆;李贤坤;肖景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选取70例急性感染性喉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观察组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结果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治疗后8h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操作简单、起效快,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霍志艳;者桂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以老年人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确诊的Hp感染患者分为序贯疗法组与四联疗法组。序贯根除组前5d予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后5d予埃索美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治疗,四联疗法组给予埃索美拉唑+果胶铋胶囊+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10d。根除治疗结束后所有患者均予黏膜保护剂维持治疗,随访12w。随访前后行胃镜检查或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对Hp根除率进行意向性分析和符合方案分析比较。结果意向性分析显示,四联根除组和序贯根除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84.0%(79/94)和84.7%(83/9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P=0.901)。符合方案分析显示,四联根除组和序贯根除组的Hp 根除率分别为88.7%(79/89)和88.3%(83/9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67,P=0.414)。成本-效果分析显示在根除Hp的整个治疗过程中,序贯疗法总费用和成本效果比均明显低于四联疗法(P<0.05)。四联疗法与序贯疗法根除Hp在老年患者中的疗效无显著差异。但序贯疗法费用更低,可以广泛推广。
作者:邵光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住院部收治的初发脑卒中患者89例,根据血脂水平分为血脂异常组和血脂正常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状况。结果血脂异常组TC、TG和LDL水平均明显高于血脂正常组,血脂异常组HDL水平明显低于血脂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和B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血脂异常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高于血脂正常组,BI评分明显低于血脂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异常组死亡率为14.29%,血脂正常组死亡率为0.0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水平对初发脑卒中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评估价值,血脂异常提示预后欠佳。
作者:卓观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并分析女性冠心病患者动态心动图与冠脉造影的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24例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患者。试验组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的诊断方案,对照组患者采用冠脉造影的诊断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检测的阳性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对左前降支阻塞阳性率为82.26%,对照组采用冠脉造影阳性率为30.65%,试验组患者诊断左回旋支阳性率为67.74%,对照组阳性率为33.87%,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的方法诊断后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为8.06%,对照组患者为40.32%,试验组诊断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动态心电图的方法检测冠心病可提高检测的阳性率,尤其对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的诊断更为准确,且并发假性动脉瘤的几率小,降低误诊率,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叶金枝;周荣辉;谭晓晖;赵舜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选择我社区医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治疗的患者60例,分为两组,分别予以综合干预治疗和常规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一年后的肺功能改变,以及COPD急性发作次数变化。结果经过1年时间干预,试验组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组间差异(P<0.05)。急性发作次数试验组为0.62±0.88次,对照组为1.87±1.23次。试验组发作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社区综合干预老年COPD的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赖彬;蔡孝桢;罗姣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对缺血性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ICM)患者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100例接受治疗的ICM患者,以随机方式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所有患者实施规范化药物治疗,在规范化药物治疗基础上,对观察组开展PCI治疗。比较两组ICM患者行PCI手术前与手术后2个月实施超声心电图检查LVED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F(左室射血分数)、NYHA心功能分级、X线心胸比例及步行6min的距离,从而对PCI影响ICM患者心功能的程度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观察组均通过PCI顺利完成血运重建。相比于手术前,两组患者症状都有所减轻,均改善了NYHA 心功能,且增加了患者步行6min的距离,LVEF有所提升, LVEDD与X线心胸比例有所缩小,对于以上指标,观察组改善比较明显(P<0.05),而对照组改善不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76.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患者进行2个月的随访观察发现,观察组死亡1例,再发心肌梗死2例,脑栓塞1例,心律失常4例,死亡率为2.0%,并发症发生率为16.0%;对照组死亡3例,再发心肌梗死4例,脑栓塞3例,心律失常5例,死亡率为30.0%,并发症发生率为6.0%。结论 PCI能够有效改善ICM患者心功能,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在PCI时,应该对佳血运重建方案进行选择,合理掌握手术操作时间,由此才能保证手术治疗的有效与安全。
作者:杨海忠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