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女性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与冠脉造影对比研究

叶金枝;周荣辉;谭晓晖;赵舜萍

关键词:女性, 冠心病, 动态心动图, 冠脉造影
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女性冠心病患者动态心动图与冠脉造影的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24例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患者。试验组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的诊断方案,对照组患者采用冠脉造影的诊断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检测的阳性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对左前降支阻塞阳性率为82.26%,对照组采用冠脉造影阳性率为30.65%,试验组患者诊断左回旋支阳性率为67.74%,对照组阳性率为33.87%,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的方法诊断后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为8.06%,对照组患者为40.32%,试验组诊断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动态心电图的方法检测冠心病可提高检测的阳性率,尤其对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的诊断更为准确,且并发假性动脉瘤的几率小,降低误诊率,值得临床上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小剂量茶碱联合糖皮质激素用于稳定期COPD临床的可行性探析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2例稳定期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根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口服缓释茶碱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吸入普米克都保和缓释茶碱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FEV1占预计值、FEV1/FVC均降低,而观察组下降的速度比对照组快(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得到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定期COPD患者使用小剂量茶碱联合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方法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

    作者:周乐清;陈涛;刘玉金;管琼芬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输尿管镜活检技术在不典型泌尿系结核(UTB)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我院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0例不典型泌尿系结核患者,均进行输尿管镜活检、泌尿系统影像学检查以及尿沉渣抗酸杆菌检测,观察三种检测方式的诊断率,研究输尿管镜活检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使用三种诊断方式诊断可见,输尿管镜活检的诊断率高达72%,远高于泌尿系统影像学检查以及尿沉渣抗酸杆菌检测诊断率的58%、52%,差异显著(P<0.05)。使用输尿管镜活检可明显观察到患者输尿管口与输尿管黏膜、膀胱黏膜等部位病变。输尿管镜活检对于泌尿系结核诊断率高,更容易观察病变部位,临床诊断价值较高,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李萍;陈巧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应用价值

    收集2013年7月~2014年7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符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120例,用肝脏脂肪浸润程度分类法将患者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每组40例,选择同期我院门诊体检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设备检测每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四组肝脏静脉脉冲波形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343,P<0.05)。三组患者PPVV、MPVV、HAR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4.67、51.03、31.06,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通过检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流动力学能够准确反映肝脏脂肪变性程度及其进程,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蓓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单侧椎弓根螺钉结合椎间cage植骨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单侧椎弓根螺钉结合椎间cage植骨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观察组给予单侧椎弓根螺钉结合椎间cage植骨治疗,对照组给予双侧椎弓根螺钉结合椎间cage植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6、12个月JOA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其中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侧椎弓根螺钉结合椎间cage植骨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创伤小,愈合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家素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原发性肝癌AFPAFU、TSGF及SF检测的意义

    探讨AFP、AFU及TSGF、SF在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收集原发性肝癌(PHC)患者57例,良性肝病患者57例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进行研究,进行AFP、AFU 与TSGF、SF水平检测,评价其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意义。 PHC组的AFP(452±410.04ng/ml)、AFU(62.72±33.16U/L)、TSGF(88.12±15.11U/ml)、SF(445.09l±52.42ng/ml)水平与良性肝病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C患者AFP、AFU 、TSGF、SF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78.95%、89.47%、66.67%、87.71%;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特异性AFP高(92.30%),灵敏度AFU高(89.47%);若将四项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可达94.74%。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可提高原发性肝癌的阳性率。

    作者:刘首明;夏慧;夏清华;张毅之;梁妙芝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心理护理干预用于改善眼碱烧伤患者身心状况的效果评价

    选取收治的58例眼碱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9例,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身心状况进行评价,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的变化和护理满意度。护理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改善,研究组SAS、SDS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6.6%,高于对照组的82.8%(P<0.05)。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改善眼碱烧伤患者身心状况效果确切,可减少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晓薇;吴欣期;陈淑怡;伍文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超声荡洗在钙化根管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根管钙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使用超声荡洗治疗,对照组使用注射器冲洗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手术1天后的治疗有效率分别是73.3%、66.7%,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天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76.7%,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超声荡洗在钙化根管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感,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作者:夏延锡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疗效

    将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80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美托洛尔联合用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用药时间、心电图表现复常时间及心脏功能复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LVEF及BNP指标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与美托洛尔联合用药方案用于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越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硫酸镁治疗儿童哮喘临床疗效研究

    选取接受治疗的儿童哮喘患者88例,按照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甲基强的松龙、布地奈德、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进行解痉、平喘、控制感染的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25%硫酸镁静脉滴注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25%硫酸镁治疗有效率为93.2%,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的81.8%,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疗法联合25%硫酸镁治疗儿童哮喘,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云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全程饮食干预护理在糖尿病并非酒精脂肪肝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探讨全程饮食干预护理在糖尿病脂肪肝患者中的治疗效果。选取180例糖尿病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全程饮食干预护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等临床各项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并行比较。观察组干预后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的含量分别为6.50±2.29、1.70±1.00、5.16±1.49mmol/L,明显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的各项指标水平,而观察组干预后高密度脂蛋白含量为1.90±0.70mmol/L,较该组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为92.00±12.50分,明显高于该组干预前评分及对照组干预后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程饮食干预护理可明显降低糖尿病并非酒精脂肪肝患者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等临床各项指标,明显提高体内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对该类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明显的提高。因此,全程饮食干预护理措施在糖尿病脂肪肝患者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周付华;彭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循证护理对老年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治疗患者预后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选取2009年3月~2014年2月我科收治的行腹镜腔辅助下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排便、肛门排气及留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进食流质时间和下床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69%,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8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可明显减少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加快其生活自理能力恢复,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彭艳;万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家族性强直性脊柱炎肿瘤坏死因子 ̄α遗传多态性的检测

    目的:探讨家族性强直性脊柱炎肿瘤坏死因子-α遗传多态性检测的临床意义,为临床研究提供方向。方法以已经确诊有7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且拥有122个核心家庭成员的四代大家族为研究对象,采用连接酶检测聚合酶链反应(LDR-PCR)法对上述所有患者进行肿瘤坏死因子α受体基因予以检测,回顾性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AS组与非AS组TNF1基因rs767455位点A和G等位基因频率及分布频率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既往关于AS 和健康者TNF1基因rs767455位点A 和G 等位基因频率及分布频率的研究存在差异;AS 组与非 AS 组TNF2基因rsl061622位点G和T等位基因频率及分布频率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族性强直性脊柱炎病患其亲属较之于一般人群可能会因遗传高危因素更易并发强直性脊柱炎,需严密关注。

    作者:王新光;郭汉明;江玲波;黄杰华;康明;张理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480例社区老年人尿液常规检验结果分析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12月门诊体检的480例老年病例的临床资料,应用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对上述受检者实施尿液常规体检,对比分析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尿常规检测项目结果的阳性率及有无临床症状表现。结果所有病例尿常规11项检测中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蛋白质(PR0)、亚硝酸盐(NIT)、尿糖(GLU)阳性率分别为18.33%、16.46%、8.13%、7.08%、2.92%。阳性结果中临床有症状的病例总数为83例,无症状病例总数为171例。老年女性的阳性检出率各项指标均高于老年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高龄老年人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低龄老年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比分析社区老年人尿液常规检测结果发现,阳性检出率较高,提示老年人存在较高的泌尿系统疾病风险,老年人定期参加尿常规检验,对于及早发现与治疗泌尿系统隐患疾病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雷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手术室护理中的优质护理服务分析

    选取108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前、后30min的血压、心率和焦虑评分的变化,并于术后随访中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在进入手术室前,两组患者血压、心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进入手术室后,组血压、心率均稳定,焦虑评分均明显下降。两组进入手术室前、后焦虑评分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中,观察组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愈率和患者满意率分别为94.44%和96.2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0.3%和75.93%。与传统常规护理相比,在手术室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加强了手术室护士和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有助于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的发生,提升了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廖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酶联荧光分析法与荧光标记免疫层析法测定心梗二项的对比分析

    探讨荧光标记免疫层析法和酶联荧光分析法对心梗二项的性能比较及临床意义。对心内科急诊病人同时采用法国梅里埃MINI-VIDAS荧光定量分析仪和加拿大生产RAMP荧光干式定量分析仪两种方法进行心梗二项检测。由诊断标准判断76例患者中有54例为AMI,其中酶联荧光分析法与诊断标准相符,发现荧光标记免疫层析法有6例cTnI和12例Mb为假阳性。酶联荧光分析法优于荧光标记免疫层析法。

    作者:杨芬;潘珊珊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两种促卵泡素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比较

    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黄体功能不全或者是无排卵的不孕症患者58例,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瑞士产的人重组促卵泡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国产尿促卵泡素治疗,从患者撤退性出血或者是月经周期的第3~5d开始肌注FSH 75IU/d,监测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排卵情况、激素水平、排卵前子宫内膜厚度、基础体温、宫颈粘液评分、卵泡发育情况。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妊娠率、排卵率、治疗有效率、孕激素等激素水平之间的差异都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并且两组患者都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两种不同的促卵泡激素的临床治疗效果没有显著差异,并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其中的国产促卵泡素具有经济有效的特点,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程敏麒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ICP患者血管内皮祖细胞数量及生物学功能的变化研究

    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ICP患者28例为ICP组,另选28例正常孕妇为正常组,采用流式细胞仪和MTT比色法、改良Boyden小室法、粘附能力测定实验等对两组孕妇进行EPC的数量和增殖、迁移、粘附等生物学功能的测定,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ICP组孕妇的EPC数量、增殖率、迁移数、粘附数均明显低于正常组, P<0.01,有显著性差异,EPC粘附、增殖和迁移能力等明显受损。 ICP与EPC的数量及生物学功能变化有密切关系,为进一步探索ICP的病理机制开辟了新的思路。

    作者:江丽萍;邱诗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与血糖波动和氧化应激之间的关联性研究

    目的观察和分析血糖波动和氧化应激对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微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9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微血管病变情况,将其中有微血管病变的患者分为A组(25例),伴有单一微血管病变的患者分为B组(33例),同时伴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分为C组(38例)。3组患者均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并对糖化血红蛋白、血脂、丙二醛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B组和C组患者的PPGE、PBG、PBG(1h)、PBG(2h)、PBG(3h)均明显高于A组患者,而C组的差异更为显著(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B组和C组患者的△MDA、MDA(0h)、MDA(2h)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患者,而C组的差异更为显著(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DA水平和PBG(2h)、PPGE指标之间呈正相关性(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和氧化应激水平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氧化应激水平升高会加快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进展。

    作者:张杰;刘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速尿与多巴胺联合治疗急性肾炎伴急性肾功能衰竭108例临床观察

    探讨速尿联合多巴胺治疗急性肾炎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选取收治的108例急性肾炎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速尿联合多巴胺治疗,综合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尿素氮(BUN)、尿蛋白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高于对照组的79.6%(P<0.05);研究组BUN、尿蛋白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01)。速尿联合多巴胺治疗急性肾炎伴急性肾功能衰竭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体液潴留,改善肾功能。

    作者:陈春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盆腔炎治疗仪联合盐酸多西环素、坤复康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分析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入院治疗的3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150例与对照组150例,治疗组患者应用盆腔炎治疗仪联合盐酸多西环素、坤复康治疗;对照组患者仅应用盐酸多西环素、坤复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复发率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在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药物辅助盆腔炎治疗仪联合治疗,疗效确切,无复发,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杨飞雪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