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越童
目的:探讨万托林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和婴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小儿毛细血管和婴儿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万托林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症状消失时间及哮喘发作次数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药物不良反应和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万托林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和哮喘具有显著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莫校棋;苏宝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对我院2003年6月~2009年6月收治的107例少量外伤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CT图像进行回顾性评析;第一次CT检查时间在伤后0.5~4h,复查时间为12~24h。行CT检查的次数区间是2~5次,后一次CT检查时间大于伤后30d;行腰椎刺穿脑脊液检查确诊患者为24例。结果107例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部位共196处,其中出血多的部位为纵裂池、共91处,其次为外侧裂池和天幕区、共79例;合并其他颅脑损伤85例;第一次CT检查有24例患者漏诊,占25.2%;CT征像方面,脑池偏密征65例,纵裂池出血见“之”字征27例,纵裂局限性密度增高25例。早期的CT检查对少量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确诊具有重要意义;CT征象无论是脑池偏密征、纵裂局限性密度增高还是“之”字征对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确诊可靠,对提高CT确诊率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作者:冯家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12.5mg米非司酮在临床上用于紧急避孕的效果以及对月经的影响。方法对240例要求在72h内紧急避孕无防护性交的女性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观察对象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20例。观察组采用低剂量米非司酮(12.5mg),对照组采用高剂量米非司酮(25mg),对比两组避孕效果以及月经情况。结果两组观察对象避孕效果均良好,其中观察组避孕率达95.83%(115/120),对照组避孕率达94.17%(113/120,P>0.05);服药后观察对象月经变化情况不明显,其月经量及月经周期与服药前相比差别不大,分别记录两组观察对象月经周期延长及缩短情况,变化率分别为11.67%、12.5%,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行经天数变化不明显(P>0.05);大部分观察对象均未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偶有头晕、恶心及乳房胀痛等;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12例,对照组为15例,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低剂量米非司酮(12.5mg)紧急避孕效果良好,服用后对月经情况影响较小,且基本不产生副作用,安全性较高,可推广使用。
作者:杨彩珍;蓝少华;何惠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将我院儿科门诊收治的符合过敏性哮喘患儿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进行脱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SIgE及FEV1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激素治疗基础上运用粉尘螨脱敏治疗小儿过敏性哮喘效果理想。
作者:温辉春;廖伟洪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探讨荧光标记免疫层析法和酶联荧光分析法对心梗二项的性能比较及临床意义。对心内科急诊病人同时采用法国梅里埃MINI-VIDAS荧光定量分析仪和加拿大生产RAMP荧光干式定量分析仪两种方法进行心梗二项检测。由诊断标准判断76例患者中有54例为AMI,其中酶联荧光分析法与诊断标准相符,发现荧光标记免疫层析法有6例cTnI和12例Mb为假阳性。酶联荧光分析法优于荧光标记免疫层析法。
作者:杨芬;潘珊珊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宫腔镜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3%,两组对比差异较为明显(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具有显著的疗效,且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作者:王洁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选取80例我院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沙格列汀,治疗前以及治疗后24w观察比较两组患者FPG、2hPG以及HbA1C指标和BMI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FPG、2hPG以及HbA1C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治疗之后FPG以及HbA1C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MI的变化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沙格列汀和二甲双胍联合使用治疗T2DM具有更好的降糖效果,对患者的体重无影响,同时也不会增加低血糖的发生风险,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谢文生;欧兵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比较口服戊酸雌二醇与阴塞17β-雌二醇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8月~2015年3月所收治的74例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A、B组,另将B组中口服戊酸雌二醇子宫内膜依然生长不佳患者11例纳入C组。 A组阴塞17β-雌二醇,B组口服戊酸雌二醇,C组于口服戊酸雌二醇无效后行阴塞17β-雌二醇治疗。比较三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及B型所占百分率、成熟卵泡数、生化妊娠率、治疗有效率。结果三组治疗前子宫内膜厚度组间两两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A、C组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为9.4±1.0、9.2±0.9mm,与B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两组B型比例升高幅度也显著高于B组(P<0.05)。A、C组经治疗后成熟卵泡数分别为4.2±1.0个、4.0±0.8个,与B组比较显著更高(P<0.05);同时A、C组生化妊娠率、治疗有效率也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阴塞17β-雌二醇治疗不孕症在促进子宫内膜生长及成熟卵泡排放方面效果更显著,值得临床借鉴并推广。
作者:陈艳玲;岑婷;区宝仪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肾内科收治的患者180例,均接受静脉置管治疗,将入选病例分为试验组132例和对照组48例。试验组选择颈内静脉置管,对照组选择锁骨下静脉置管,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静脉置管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皮下血肿、血流不畅、气胸、感染、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为6.8%,显著低于对照组(2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内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作者:郭静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并分析女性冠心病患者动态心动图与冠脉造影的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24例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患者。试验组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的诊断方案,对照组患者采用冠脉造影的诊断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检测的阳性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对左前降支阻塞阳性率为82.26%,对照组采用冠脉造影阳性率为30.65%,试验组患者诊断左回旋支阳性率为67.74%,对照组阳性率为33.87%,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的方法诊断后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为8.06%,对照组患者为40.32%,试验组诊断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动态心电图的方法检测冠心病可提高检测的阳性率,尤其对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的诊断更为准确,且并发假性动脉瘤的几率小,降低误诊率,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叶金枝;周荣辉;谭晓晖;赵舜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且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选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可有效改善脑部微循环,有明确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刘润妮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分析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随机选取就诊的脑血管病继发癫痫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72例患者的疾病特点进行全面分析,同时对患者展开中西医结合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72例患者在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症状积分显著改善,与治疗前相比积分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94.4%,即治愈32例,显效19例,有效17例,无效4例。继发癫痫多发生于脑血管病早期,主要表现为简单部分性发作,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继发癫痫取得显著效果,安全有效。
作者:邓燕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与早期血管内皮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8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根据患者体重指数将所有患者分为肥胖组31例和非肥胖组55例。另选取肥胖和非肥胖正常妇女31例和55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妇女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内分泌腺来源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EG-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之间的关系。结果肥胖组的各项数据均高于非肥胖组,而各组内研究组(患者组)的各项数据均高于对照组(正常组),大组间和组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CP-1和EG-VEGF之间具有相关性,肥胖组r=984.35,P=0.0032,非肥胖组r=543.25,P=0.0021;虽然从检测结果上来说MCP-1也会随着VEGF的升高而升高,但两组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结论 EG-VEGF对卵巢、胎盘及肾上腺组织具有特异性的表达,而本次研究的结果表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与EG-VEGF具有显著相关性,说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与早期血管内皮损伤具有显著相关性。
作者:陈秀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独应用克拉霉素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克拉霉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FEV1/FVC指标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患者的FEV1%预测值指标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COPD患者采用克拉霉素联合噻托溴铵,能够明显增强药物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刘新年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所有服务对象均由有资质且经过项目培训的医务人员进行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等国家项目规定的所有内容,并建立家庭档案,检查结果由专人填写,可疑阳性者为高风险人群,再抽血配送到广州金域检验中心有限公司检测或到上级医院(如广东省计划生育专科医院)进一步行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结果全市实行16个乡镇已婚育龄妇女孕前优生检测的筛查,总检查23085例,筛查率达98%以上,其中弓形虫1.03‰,风疹病毒2.04‰,巨细胞病毒0.38‰,单纯疱疹病毒0.62‰,地中海贫血20‰,G ̄6PD缺乏230‰。我市已婚育龄妇女生育过出生缺陷和先天残疾儿的发病率高,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我们应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出生缺陷的发生,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作者:肖锋;苏丽媚;陈家胜;李冬;李汉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发病因素的相关回归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消化内科进行治疗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85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院治疗的非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80例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患者,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得出相应的回归性因素分析,从而对肠易激综合征的危险因素以及风险系数进行相应的分析。结果相关分析显示,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与患者的饮食生活习惯有紧密联系,其中喜爱使用辛辣食物、油炸食物、酗酒、疲劳、焦虑情绪、敏感个性以及家族性的腹泻和胃肠感染、肠道菌群失调等密切相关,这几方面差异与对照组相比显示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肠易激综合征的相关危险因素作回顾性分析,能够为肠易激综合征预防做相应的指导,可更多应用于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
作者:潘国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将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80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美托洛尔联合用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用药时间、心电图表现复常时间及心脏功能复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LVEF及BNP指标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与美托洛尔联合用药方案用于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越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选取2010年3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手部屈肌肌腱断裂患者65例,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患者实施津下双套圈修复术,对照组患者实施改良Kessler缝合修补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87.9%,对照组优良率为81.3%,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与满意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津下双套圈修复术治疗手部屈肌肌腱断裂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少、恢复快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罗平;彭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系统性硬化病(SSc)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4年5月收治的SSc患者48例(观察组)及同期非SSc的健康体检者48例(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总维生素D、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水平。结果观察组三种血清维生素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其中总维生素D及维生素D3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血清维生素D维持在较高浓度,可预防SSc的发生。
作者:李海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院前急救流程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5例,根据其入院方式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65例。观察组由急诊人员出车接诊,进行院前急救并送院;对照组由患者家属自行送院。比较两组患者发病到开始救治时间、溶栓时间、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发病到开始救治时间、溶栓时间、住院时间及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前急救流程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救治时间,降低病死率。
作者:谢辽霖;黎威;徐献志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