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07例颅脑外伤性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冯家义

关键词:颅脑外伤, 蛛网膜下腔出血, 漏诊
摘要:对我院2003年6月~2009年6月收治的107例少量外伤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CT图像进行回顾性评析;第一次CT检查时间在伤后0.5~4h,复查时间为12~24h。行CT检查的次数区间是2~5次,后一次CT检查时间大于伤后30d;行腰椎刺穿脑脊液检查确诊患者为24例。结果107例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部位共196处,其中出血多的部位为纵裂池、共91处,其次为外侧裂池和天幕区、共79例;合并其他颅脑损伤85例;第一次CT检查有24例患者漏诊,占25.2%;CT征像方面,脑池偏密征65例,纵裂池出血见“之”字征27例,纵裂局限性密度增高25例。早期的CT检查对少量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确诊具有重要意义;CT征象无论是脑池偏密征、纵裂局限性密度增高还是“之”字征对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确诊可靠,对提高CT确诊率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护理干预用于改善眼碱烧伤患者身心状况的效果评价

    选取收治的58例眼碱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9例,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身心状况进行评价,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的变化和护理满意度。护理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改善,研究组SAS、SDS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6.6%,高于对照组的82.8%(P<0.05)。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改善眼碱烧伤患者身心状况效果确切,可减少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晓薇;吴欣期;陈淑怡;伍文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抗炎作用及其在呼吸道疾病中的应用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MA)属于一种分子结构内含内酯环的抗菌药物的总称,主要作用机制为阻断50s核糖体中肽酰转移酶活性从而避免细菌蛋白质大量合成。目前,14元环、15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所具有的有效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且应用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治疗。

    作者:张健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硫酸镁治疗儿童哮喘临床疗效研究

    选取接受治疗的儿童哮喘患者88例,按照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甲基强的松龙、布地奈德、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进行解痉、平喘、控制感染的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25%硫酸镁静脉滴注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25%硫酸镁治疗有效率为93.2%,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的81.8%,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疗法联合25%硫酸镁治疗儿童哮喘,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云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人文关怀在先心患儿介入术后护理效果评价

    将我科2013年1~11月收治的年龄2~10岁先心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所有患儿均展开介入治疗,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的术后不良反应、家长护理满意率展开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而患儿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为先心病患儿展开介入治疗时,以人文关怀理念展开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陈惠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85例肠易激综合征危险因素的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探究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发病因素的相关回归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消化内科进行治疗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85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院治疗的非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80例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患者,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得出相应的回归性因素分析,从而对肠易激综合征的危险因素以及风险系数进行相应的分析。结果相关分析显示,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与患者的饮食生活习惯有紧密联系,其中喜爱使用辛辣食物、油炸食物、酗酒、疲劳、焦虑情绪、敏感个性以及家族性的腹泻和胃肠感染、肠道菌群失调等密切相关,这几方面差异与对照组相比显示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肠易激综合征的相关危险因素作回顾性分析,能够为肠易激综合征预防做相应的指导,可更多应用于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

    作者:潘国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双嘧达莫联合肠溶阿司匹林辅助治疗脑血栓形成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04例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双嘧达莫联合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6%(P<0.05);研究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胃肠道轻微出血、腹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双嘧达莫联合肠溶阿司匹林治疗脑血栓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脑血栓形成情况,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徐强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胃肠电图在诊断小儿腹痛中的临床价值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8月到我院门诊就诊的小儿腹痛108例作为观察组,均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导致的小儿腹痛,并选取同时期正常小儿108例作为对照组,采取EGEG ̄5D型五导胃肠电图微机分析仪对患儿治疗前和治疗后的餐前、餐后的胃肠动力电信号进行检测,比较两组胃肠动力电信号的差异。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餐前观察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的餐前VPP显著低于治疗前餐前VPP,F值显著高于治疗前餐前F值(P<0.05),治疗后餐后VPP、F值显著高于治疗前餐后VPP、F值(P<0.05)。与对照组相比,两组治疗后的餐前餐后VPP和F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电图检查能够反映小儿胃肠电异常活动,可以有效地诊断功能性胃肠疾病引起的小儿腹痛。

    作者:马春英;沈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米非司酮(12.5mg)用于紧急避孕的临床效果及对月经的影响

    目的分析12.5mg米非司酮在临床上用于紧急避孕的效果以及对月经的影响。方法对240例要求在72h内紧急避孕无防护性交的女性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观察对象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20例。观察组采用低剂量米非司酮(12.5mg),对照组采用高剂量米非司酮(25mg),对比两组避孕效果以及月经情况。结果两组观察对象避孕效果均良好,其中观察组避孕率达95.83%(115/120),对照组避孕率达94.17%(113/120,P>0.05);服药后观察对象月经变化情况不明显,其月经量及月经周期与服药前相比差别不大,分别记录两组观察对象月经周期延长及缩短情况,变化率分别为11.67%、12.5%,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行经天数变化不明显(P>0.05);大部分观察对象均未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偶有头晕、恶心及乳房胀痛等;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12例,对照组为15例,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低剂量米非司酮(12.5mg)紧急避孕效果良好,服用后对月经情况影响较小,且基本不产生副作用,安全性较高,可推广使用。

    作者:杨彩珍;蓝少华;何惠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剖宫产术后盆腹腔粘连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

    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4年6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行盆腔手术治疗的患者228例,分析其术后发生盆腹腔粘连的影响因素。结果228例患者中,113例发生盆腹腔粘连,占49.6%;术后盆腔粘连与羊水污染、年龄、剖宫产手术时机以及既往剖宫产切口并无相关性(P>0.05);未缝合腹膜、术后感染、剖宫产次数以及术中盆腔炎症是导致术后盆腹腔粘连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降低剖宫产次数,积极开展抗感染治疗,术中缝合腹膜并给予防粘连药物,可有效降低术后盆腹腔黏连的发生率。

    作者:吕慧贤;吕慧玲;戚越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小剂量茶碱联合糖皮质激素用于稳定期COPD临床的可行性探析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2例稳定期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根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口服缓释茶碱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吸入普米克都保和缓释茶碱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FEV1占预计值、FEV1/FVC均降低,而观察组下降的速度比对照组快(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得到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定期COPD患者使用小剂量茶碱联合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方法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

    作者:周乐清;陈涛;刘玉金;管琼芬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粉尘螨脱敏治疗小儿过敏性哮喘疗效分析

    将我院儿科门诊收治的符合过敏性哮喘患儿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进行脱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SIgE及FEV1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激素治疗基础上运用粉尘螨脱敏治疗小儿过敏性哮喘效果理想。

    作者:温辉春;廖伟洪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循证护理对老年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治疗患者预后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选取2009年3月~2014年2月我科收治的行腹镜腔辅助下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排便、肛门排气及留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进食流质时间和下床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69%,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8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可明显减少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加快其生活自理能力恢复,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彭艳;万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东莞市厚街地区473例正常孕妇不同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变化研究

    目的:研究厚街地区孕妇甲状腺功能变化。方法选择东莞市厚街地区的孕妇作为观察组,分为早期妊娠组、中期妊娠组、晚期妊娠组,选择非孕妇女作为对照组,检测甲状腺功能指标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水平。结果早期妊娠组孕妇的甲状腺功能指标FT3、FT4高于对照组,TSH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期妊娠组FT3、FT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SH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早期孕妇甲状腺激素水平显著升高,妊娠中、晚期时甲状腺激素水平显著降低,需要在临床中以及时注意。

    作者:陆琳;李梦薇;陈金燕;王妙芳;刘凤荣;方漫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480例社区老年人尿液常规检验结果分析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12月门诊体检的480例老年病例的临床资料,应用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对上述受检者实施尿液常规体检,对比分析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尿常规检测项目结果的阳性率及有无临床症状表现。结果所有病例尿常规11项检测中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蛋白质(PR0)、亚硝酸盐(NIT)、尿糖(GLU)阳性率分别为18.33%、16.46%、8.13%、7.08%、2.92%。阳性结果中临床有症状的病例总数为83例,无症状病例总数为171例。老年女性的阳性检出率各项指标均高于老年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高龄老年人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低龄老年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比分析社区老年人尿液常规检测结果发现,阳性检出率较高,提示老年人存在较高的泌尿系统疾病风险,老年人定期参加尿常规检验,对于及早发现与治疗泌尿系统隐患疾病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雷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细菌性阴道病(BV)与胎膜早破及妊娠结局的关系

    选取收治的妊娠女性2652例,分别给予细菌性阴道病(BV)的检查,按照检查结果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26例;观察组为细菌性阴道病孕妇,对照组为无细菌性阴道病孕妇,观察两组孕妇与胎膜早破、早产、新生儿感染的相关性。观察组孕妇出现胎膜早破(34.7%)、早产(20.3%)、产褥感染(23.0%)及新生儿感染(14.0%)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6.0%、5.9%、6.7%及5.8%,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女性与临床中出现胎膜早破、早产、产褥感染及新生儿感染等不良妊娠结局密切相关,增加了妊娠孕妇出现不良妊娠结局的概率。因此,临床需实施相关治疗来改善不良妊娠结局。

    作者:董秋燕;邓丽芳;刘群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阿奇霉素联合氨溴索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及广州颐康老年病医院治疗的7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联合氨溴索静脉滴注的方法,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辅助口服羟甲司坦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29%,较对照组的82.86%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咳痰、气喘、发热、肺部湿啰音等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泻、皮疹、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阿奇霉素联合氨溴索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临床效果良好,改善症状快,不良反应少,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志聪;伍剑萍;徐小花;丁靖;刘宁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探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疗效

    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6.00%,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现象。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塞患者更具有显著疗效,可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极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谢光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婴儿肺炎治疗中抗生素的应用与时间效应研究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使用抗生素治疗的婴儿肺炎患儿40例,回顾性分析全部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效果和时间效应进行记录,同时统计分析记录结果。临床治疗婴儿肺炎时,常用的抗生素为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和头孢他啶,三种药物使用者分别占患儿总数的22.5%、20.0%和17.5%。在临床治疗婴儿肺炎时,采用单一敏感抗生素治疗的效果和时间效应与联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生素治疗的效果、时间效应相近。

    作者:冯刚文;谭楚平;容立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与早期血管内皮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与早期血管内皮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8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根据患者体重指数将所有患者分为肥胖组31例和非肥胖组55例。另选取肥胖和非肥胖正常妇女31例和55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妇女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内分泌腺来源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EG-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之间的关系。结果肥胖组的各项数据均高于非肥胖组,而各组内研究组(患者组)的各项数据均高于对照组(正常组),大组间和组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CP-1和EG-VEGF之间具有相关性,肥胖组r=984.35,P=0.0032,非肥胖组r=543.25,P=0.0021;虽然从检测结果上来说MCP-1也会随着VEGF的升高而升高,但两组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结论 EG-VEGF对卵巢、胎盘及肾上腺组织具有特异性的表达,而本次研究的结果表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与EG-VEGF具有显著相关性,说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与早期血管内皮损伤具有显著相关性。

    作者:陈秀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PICCO在危重患者容量管理指导中的应用效果

    将入住重症医学科56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8例。观察组经肺热稀释技术和脉搏波型轮廓分析技术(PICCO)指导容量管理,并进行护理治疗。对照组行中心静脉压(CVP)监测指导容量管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1、2、3d的APACHEⅡ评分与血流动力学变化、3d液体总入量、治愈率、死亡率、机械通气时间等情况。结果观察组2d、3dAPACHEⅡ评分、HR 较第1d 降低明显,MAP 升高(P<0.05);对照组3d 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2d、3d各项指标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差异显著(P<0.05),3d液体总入量、治愈、死亡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应用PICCO监测技术对危重患者更有效地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和总容量的管理,可准确判断血容量状态,指导恰当补液。

    作者:吴秀玲;汪海芹;黎彦彤;黄惠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