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珊;王袖平;陈谋珠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72例,按照其是否伴有尺骨茎突骨折情况分为伴骨折组84例和不伴骨折组88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结果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后两组患者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长度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atra 影像学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Gar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尺骨茎突骨折对下尺桡关节稳定的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的恢复无明显影响,在手术治疗中,应注重桡骨远端骨折的解剖复位及固定效果,这在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中至关重要。
作者:张云帆;李贤坤;肖景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将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妇产科治疗的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较对照组的78.33%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小腹坠胀疼痛、白带增多、月经紊乱、痛经等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较好,能够快速改善症状,安全性高,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慧;聂石婵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随机抽取78例小儿过敏性紫癜者且参考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比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其中观察组给予激素冲击递减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法,对两组治疗效果、复发率、临床症状改善(或消失)以及住院时间、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所得数据的处理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7.44%,高于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能明显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或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观察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激素冲击递减法在小儿过敏性紫癜治疗中应用效果满意且相对安全。
作者:李东秀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UE)以生物组织的弹性(或硬度)与病灶的生物学特性相关为理论基础[1],利用声辐射力弹性成像原理,可以定性、定量地对于组织的弹性特征进行准确评估,是目前临床中非常重要的诊断手段之一,尤其是在女性乳腺疾病的诊断中的应用程度越来越高。本文将针对UE在乳腺肿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罗晓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选取我院60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结果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的总有效率为81.7%,毒副作用主要有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和脱发等,没有出现死亡的患者。新辅助化疗能有效提高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且毒副作用可以控制。
作者:吴楚海;林榕生;陈荣斌;李怀;陈喜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研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胰腺癌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选择收治的胰腺癌手术患者80例,按照护理方法将其分成研究组(n=40)与对照组(n=40),对照组运用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及心理状况。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护理前HAMD与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研究组 HAMD与HAMA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胰腺癌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效果显著,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知识知晓率及治疗依从性,提升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孔冠群;陈焕仪;郭间开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将收治的60例胆囊结石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试验组(n=28)和对照组(n=32)。试验组采用腹腔镜联合硬性输尿管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试验组较对照组术中失血量更少、手术时间更短、肠蠕动恢复时间更早、住院时间更短、住院费用更少(t分别为9.343、8.044、3.990、3.647、7.942,P<0.01);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14%,明显低于对照组28.13%(χ2=4.212,P<0.05)。腹腔镜联合硬性输尿管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具有创伤小、疗效好、安全、可靠等优点,可有效缩减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减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行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述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浅表组织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50例浅表组织肿块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予以诊断,并将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分析其应用价值。结果(1)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在超声诊断中,良性符合率为93.50%(113/123),恶性符合率为88.89%(24/27),总符合率为91.33%(137/150);(2)良恶性肿块血流信号特征存在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浅表组织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晓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宫腔镜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3%,两组对比差异较为明显(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具有显著的疗效,且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作者:王洁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托代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3月~2013年3月,于我院抽样选取97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9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代他汀治疗,观察组给予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托代他汀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与心电图总有效率(91.84%、83.6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4.17%、4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托代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作者:邓超蓝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住院部收治的初发脑卒中患者89例,根据血脂水平分为血脂异常组和血脂正常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状况。结果血脂异常组TC、TG和LDL水平均明显高于血脂正常组,血脂异常组HDL水平明显低于血脂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和B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血脂异常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高于血脂正常组,BI评分明显低于血脂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异常组死亡率为14.29%,血脂正常组死亡率为0.0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水平对初发脑卒中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评估价值,血脂异常提示预后欠佳。
作者:卓观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严重多发伤的临床救治方法。方法128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严重多发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开始救治,观察组患者采取边救治边转运的急救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良好率17.19,%,中残率23.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1%和10.9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重残率、植物率和死亡率分别为28.13%、9.38%和21.8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38%、14.06%和32.8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严重多发伤的患者应早期诊断,重视院前急救,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创伤,动态观察病情的进展,及时、有效的综合治疗。
作者:江川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将2013年6月~2014年6月60例慢性鼻窦炎老年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则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治后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更少,住院时间更短(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半年后随访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仅为1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P<0.05)。在老年慢性鼻窦炎治疗方案中,鼻内镜手术疗效确切,可促进患者康复,复发率低,具有较高安全性,应予以推广使用。
作者:谷宏辉;肖勇;李永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选取接受治疗的儿童哮喘患者88例,按照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甲基强的松龙、布地奈德、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进行解痉、平喘、控制感染的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25%硫酸镁静脉滴注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25%硫酸镁治疗有效率为93.2%,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的81.8%,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疗法联合25%硫酸镁治疗儿童哮喘,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云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5月96例产后出血的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两个月后,观察临床情况。结果经治疗后,分析两组患者分别使用不同方式治疗后的止血效果,试验组止血成功率(93.3%)明显优于对照组(80.0%),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状况如子宫切口裂开、液性暗区,试验组(分别为0、1例)明显好于对照组(分别为1、2例)。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术进行治疗孕妇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常规方案治疗的临床疗效更显著,患者的症状改善明显,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小,安全可靠,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张志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12月门诊体检的480例老年病例的临床资料,应用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对上述受检者实施尿液常规体检,对比分析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尿常规检测项目结果的阳性率及有无临床症状表现。结果所有病例尿常规11项检测中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蛋白质(PR0)、亚硝酸盐(NIT)、尿糖(GLU)阳性率分别为18.33%、16.46%、8.13%、7.08%、2.92%。阳性结果中临床有症状的病例总数为83例,无症状病例总数为171例。老年女性的阳性检出率各项指标均高于老年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高龄老年人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低龄老年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比分析社区老年人尿液常规检测结果发现,阳性检出率较高,提示老年人存在较高的泌尿系统疾病风险,老年人定期参加尿常规检验,对于及早发现与治疗泌尿系统隐患疾病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雷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万托林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和婴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小儿毛细血管和婴儿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万托林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症状消失时间及哮喘发作次数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药物不良反应和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万托林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和哮喘具有显著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莫校棋;苏宝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ICP患者28例为ICP组,另选28例正常孕妇为正常组,采用流式细胞仪和MTT比色法、改良Boyden小室法、粘附能力测定实验等对两组孕妇进行EPC的数量和增殖、迁移、粘附等生物学功能的测定,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ICP组孕妇的EPC数量、增殖率、迁移数、粘附数均明显低于正常组, P<0.01,有显著性差异,EPC粘附、增殖和迁移能力等明显受损。 ICP与EPC的数量及生物学功能变化有密切关系,为进一步探索ICP的病理机制开辟了新的思路。
作者:江丽萍;邱诗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探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TST)治疗脱垂性痔病的临床疗效。将98例符合脱垂性痔病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TST)组50例及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组48例,通过观察对比两组疗效及手术用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便血、肛门疼痛、,急便感、肛门狭窄及肛门功能等指标,评估TST在治疗脱垂性痔病的临床疗效。TST治疗脱垂性痔病疗效与PPH相似;术后切口疼痛、伤口水肿、术后便血及肛门狭窄的发生等方面均优于PP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TST治疗脱垂性痔病疗效可靠,术后并发症少,创伤小,是一种治疗脱垂性痔病安全可靠、微创的新术式,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麦昌文;陈代忠;韦政来;刘抒怀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维生素K2对大鼠胶原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影响研究。方法我院2013年7月~2014年2月采用成年雄性SD大鼠80只建立大鼠胶原不完整腹壁疝模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8组,每组10只,A组:空白组(PH);B组:单纯腹壁注射β-氨基丙晴(BAPN)组;C组:单纯腹壁注射维生素K2组;D组:单纯腹壁手术组,E组:腹壁注射BAPN+注射维生素K2组,F组:腹壁注射BAPN+腹壁手术组;G组:腹壁注射维生素K2腹壁手术组;H组:腹壁注射BAPN+腹壁手术组,记录各组腹壁疝发生例数,计算各组腹壁疝的发生率;定量、PCR检测大鼠腹壁组织在不同处理因素下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变化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表达变化。结果 B、C、D组间发生腹壁疝情况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F、G组间腹壁疝发生情况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组发生腹壁疝情况显著低于其他各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28dMMP-2水平与第14d比较略有减低,E、F、G、H组28dMMP-2水平与14d比较则显著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组第28dMMP-2水平显著低于除A组外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28dTIMP-2水平、I/III型胶原蛋白比值与第14d比较略有提高,而E、F、G、H组第28dTIMP-2水平、I/III型胶原蛋白比值与第14d比较则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组第28dTIMP-2水平、I/III型胶原蛋白比值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K2可通过抑制MMP-2表达促进胶原表达增加预防因胶原因素而发生的腹壁疝。
作者:陈赛;徐浩;陈明;王振龙;宓立强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