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才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甲状腺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我院于2010年10月~2014年12月对4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进行CT灌注成像的应用进行回顾性分析,经过病理诊断分为良性肿瘤组和恶性肿瘤组,各20例,计算两组患者的血容量(BV)、血流量(BF)、灌注达峰时间(TTP)和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的平均值,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结节的BV值及TTP值之间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 值及BF值的之间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灌注成像技术应用在甲状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莫家彬;贾红明;张冠业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128例癫痫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丙戊酸治疗,观察组给予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采取联合治疗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癫痫采用丙戊酸与拉莫三嗪联合治疗,其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作者:李映凯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探讨在抢救大咯血患者中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的护理方法。选择56例经过积极支气管动脉栓塞术进行止血的大咯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经过手术后,立即止血50例,有效率为89.29%;6例患者咯血量仍比较大,给予止血药物进行保守治疗后,2~5d咯血停止。17例(30.36%)在术后出现胸口疼痛,给予止痛药物并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11例(占19.64%)术后体温升高;2例(占3.57%)术后穿刺部位出现血肿,未经处理逐渐吸收。所有患者平均住院时间8.21±1.34d;经过2年随访,均未再发生大咯血。未发生栓塞和脊髓损伤的副作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抢救大咯血的有效方法,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均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陈艳;张秦 刊期: 2015年第08期
68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对照组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对两组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治疗后残余尿量以及生活质量的评分进行比对。结果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对比中,观察组的患者在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上都优于对照组患者,临床指标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评价中,残余尿量对照组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数据同样好于对照组患者,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较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效果更好,且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思挺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早发型子痫前期实施低分子量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符合标准的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116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治疗组给予低分子量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硫酸镁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凝血功能、并发症、血压及妊娠延长天数等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压和凝血功能各项指标均有变化,但治疗组血清D-二聚体指标值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24h尿蛋白、尿蛋白/尿肌酐指标、妊娠天数、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等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PT、FBG、APTT等其他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等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量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早发型子痫前期,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肝肾功能与高凝血状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冰;谢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8月到我院门诊就诊的小儿腹痛108例作为观察组,均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导致的小儿腹痛,并选取同时期正常小儿108例作为对照组,采取EGEG ̄5D型五导胃肠电图微机分析仪对患儿治疗前和治疗后的餐前、餐后的胃肠动力电信号进行检测,比较两组胃肠动力电信号的差异。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餐前观察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的餐前VPP显著低于治疗前餐前VPP,F值显著高于治疗前餐前F值(P<0.05),治疗后餐后VPP、F值显著高于治疗前餐后VPP、F值(P<0.05)。与对照组相比,两组治疗后的餐前餐后VPP和F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电图检查能够反映小儿胃肠电异常活动,可以有效地诊断功能性胃肠疾病引起的小儿腹痛。
作者:马春英;沈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发病因素的相关回归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消化内科进行治疗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85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院治疗的非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80例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患者,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得出相应的回归性因素分析,从而对肠易激综合征的危险因素以及风险系数进行相应的分析。结果相关分析显示,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与患者的饮食生活习惯有紧密联系,其中喜爱使用辛辣食物、油炸食物、酗酒、疲劳、焦虑情绪、敏感个性以及家族性的腹泻和胃肠感染、肠道菌群失调等密切相关,这几方面差异与对照组相比显示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肠易激综合征的相关危险因素作回顾性分析,能够为肠易激综合征预防做相应的指导,可更多应用于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
作者:潘国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选自2013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42例急性硬膜下血肿伴脑疝形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术前进行微创引流,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良好4例,中残6例,重残3例。植物人3例。死亡5例,总有效率47.62%,对照组良好1例,中残3例,重残4例。植物人5例。死亡8例,总有效率19.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微创引流加常规开颅术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伴脑疝形成,减轻了血肿对脑组织压迫,缓解了脑移位程度,不仅为抢救赢得了时机,而且血肿清除彻底,降低了死亡率。
作者:蒋向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比较口服戊酸雌二醇与阴塞17β-雌二醇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8月~2015年3月所收治的74例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A、B组,另将B组中口服戊酸雌二醇子宫内膜依然生长不佳患者11例纳入C组。 A组阴塞17β-雌二醇,B组口服戊酸雌二醇,C组于口服戊酸雌二醇无效后行阴塞17β-雌二醇治疗。比较三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及B型所占百分率、成熟卵泡数、生化妊娠率、治疗有效率。结果三组治疗前子宫内膜厚度组间两两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A、C组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为9.4±1.0、9.2±0.9mm,与B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两组B型比例升高幅度也显著高于B组(P<0.05)。A、C组经治疗后成熟卵泡数分别为4.2±1.0个、4.0±0.8个,与B组比较显著更高(P<0.05);同时A、C组生化妊娠率、治疗有效率也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阴塞17β-雌二醇治疗不孕症在促进子宫内膜生长及成熟卵泡排放方面效果更显著,值得临床借鉴并推广。
作者:陈艳玲;岑婷;区宝仪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不同输卵管结扎术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情况。方法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要求行输卵管结扎术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其中60例患者采用抽芯近端包埋法进行手术作为对照组,另60例患者采用普氏改良法进行手术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发生术后出血、切口感染、子宫穿孔、月经异常以及盆腔炎情况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发生脏器损伤及神经官能症情况两组无差异,P>0.05;但对照组术后妊娠并发症情况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普氏改良法进行输卵管结扎术缩短了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避免了大部分并发症的发生,但其术后妊娠率较高,值得临床注意。
作者:蔡夏英;林奕媛;彭晓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通过分析2012年5月~2014年1月入住我院(二甲医院)的97例患儿,这些患儿被确诊有肘关节外伤史伴肿胀并通过X片分析为非标准体位,随后通过伤后每25d进行复查平片,对于部分病例还需要通过CT检查证实骨折或脱位类型。97例患儿中发生肱骨前线征骨折情况达到70.1%,前后脂肪垫征发生情况为79.4%,肱桡小头线征脱位发生情况达到总数的90.7%。观察小儿肘关节非标准体位发生肱骨前线、肱桡小头线及泪滴变形情况,通过观察肱骨前线、肱桡小头线及泪滴变形情况在小儿肘关节非标准体位平片的诊断中较为重要,但是前后脂肪垫征在非标准体位中难以体现,所以一旦发祥,需要重视。
作者:彭深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选取存在过敏高风险因素的婴儿100例,根据喂养配方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出生后予适度水解乳清蛋白、BL益生菌配方喂养,对照组出生后予非母乳、非适度水解乳清蛋白联合BL益生菌配方喂养。观察喂养6个月期间两组婴儿的营养状况和过敏发生情况。结果喂养6个月后,两组营养状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喂养6个月期间,观察组过敏累计发生次数为30次,过敏发生率为8%,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适度水解蛋白、益生菌配方喂养过敏高风险婴儿可降低过敏发生率,减少过敏发生次数。
作者:林雪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研究综合优质干预在新生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选取收入院的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治疗组使用综合优质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治疗组的疾病治愈率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0%,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新生儿使用综合优质干预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和疾病治愈率,显著改善新生儿的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范秀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研究普米克令舒和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选取哮喘性支气管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仅使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合用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治疗3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组体征及症状好转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哮喘性支气管炎使用普米克令舒联合可必特雾化吸入,疗效高,起效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选取接受治疗的儿童哮喘患者88例,按照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甲基强的松龙、布地奈德、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进行解痉、平喘、控制感染的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25%硫酸镁静脉滴注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25%硫酸镁治疗有效率为93.2%,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的81.8%,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疗法联合25%硫酸镁治疗儿童哮喘,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云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12.5mg米非司酮在临床上用于紧急避孕的效果以及对月经的影响。方法对240例要求在72h内紧急避孕无防护性交的女性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观察对象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20例。观察组采用低剂量米非司酮(12.5mg),对照组采用高剂量米非司酮(25mg),对比两组避孕效果以及月经情况。结果两组观察对象避孕效果均良好,其中观察组避孕率达95.83%(115/120),对照组避孕率达94.17%(113/120,P>0.05);服药后观察对象月经变化情况不明显,其月经量及月经周期与服药前相比差别不大,分别记录两组观察对象月经周期延长及缩短情况,变化率分别为11.67%、12.5%,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行经天数变化不明显(P>0.05);大部分观察对象均未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偶有头晕、恶心及乳房胀痛等;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12例,对照组为15例,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低剂量米非司酮(12.5mg)紧急避孕效果良好,服用后对月经情况影响较小,且基本不产生副作用,安全性较高,可推广使用。
作者:杨彩珍;蓝少华;何惠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运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2010~2013年报告的艾滋病疫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2010~2013年,2010、2011、2012和2013年发现HIV/AIDS分别为:11、24、18和23例;累计发现HIV/AIDS 76例,病例主要分布:年龄较为集中在22~40岁,以青壮年为主;多为常住人口57.9%(44例);以男性为主72.4%(55例);三种传播途径并存,其中以性传播途径为主94.7%(72例),且以异性传播为主82.9%(63例);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53.9%(41例);职业以工人为主75%(57例);以汉族为主85.5%(65例)。2010~2013年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艾滋病疫情在全人口中呈低流行态势,疫情正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持续扩散。
作者:许增生;郑定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选取我院60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结果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的总有效率为81.7%,毒副作用主要有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和脱发等,没有出现死亡的患者。新辅助化疗能有效提高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且毒副作用可以控制。
作者:吴楚海;林榕生;陈荣斌;李怀;陈喜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UE)以生物组织的弹性(或硬度)与病灶的生物学特性相关为理论基础[1],利用声辐射力弹性成像原理,可以定性、定量地对于组织的弹性特征进行准确评估,是目前临床中非常重要的诊断手段之一,尤其是在女性乳腺疾病的诊断中的应用程度越来越高。本文将针对UE在乳腺肿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罗晓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选择我社区医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治疗的患者60例,分为两组,分别予以综合干预治疗和常规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一年后的肺功能改变,以及COPD急性发作次数变化。结果经过1年时间干预,试验组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组间差异(P<0.05)。急性发作次数试验组为0.62±0.88次,对照组为1.87±1.23次。试验组发作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社区综合干预老年COPD的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赖彬;蔡孝桢;罗姣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