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护理体会

陈艳;张秦

关键词: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大咯血, 护理
摘要:探讨在抢救大咯血患者中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的护理方法。选择56例经过积极支气管动脉栓塞术进行止血的大咯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经过手术后,立即止血50例,有效率为89.29%;6例患者咯血量仍比较大,给予止血药物进行保守治疗后,2~5d咯血停止。17例(30.36%)在术后出现胸口疼痛,给予止痛药物并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11例(占19.64%)术后体温升高;2例(占3.57%)术后穿刺部位出现血肿,未经处理逐渐吸收。所有患者平均住院时间8.21±1.34d;经过2年随访,均未再发生大咯血。未发生栓塞和脊髓损伤的副作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抢救大咯血的有效方法,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均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家族性强直性脊柱炎肿瘤坏死因子 ̄α遗传多态性的检测

    目的:探讨家族性强直性脊柱炎肿瘤坏死因子-α遗传多态性检测的临床意义,为临床研究提供方向。方法以已经确诊有7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且拥有122个核心家庭成员的四代大家族为研究对象,采用连接酶检测聚合酶链反应(LDR-PCR)法对上述所有患者进行肿瘤坏死因子α受体基因予以检测,回顾性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AS组与非AS组TNF1基因rs767455位点A和G等位基因频率及分布频率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既往关于AS 和健康者TNF1基因rs767455位点A 和G 等位基因频率及分布频率的研究存在差异;AS 组与非 AS 组TNF2基因rsl061622位点G和T等位基因频率及分布频率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族性强直性脊柱炎病患其亲属较之于一般人群可能会因遗传高危因素更易并发强直性脊柱炎,需严密关注。

    作者:王新光;郭汉明;江玲波;黄杰华;康明;张理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选取80例我院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沙格列汀,治疗前以及治疗后24w观察比较两组患者FPG、2hPG以及HbA1C指标和BMI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FPG、2hPG以及HbA1C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治疗之后FPG以及HbA1C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MI的变化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沙格列汀和二甲双胍联合使用治疗T2DM具有更好的降糖效果,对患者的体重无影响,同时也不会增加低血糖的发生风险,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谢文生;欧兵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血脂水平对初发脑卒中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分析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住院部收治的初发脑卒中患者89例,根据血脂水平分为血脂异常组和血脂正常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状况。结果血脂异常组TC、TG和LDL水平均明显高于血脂正常组,血脂异常组HDL水平明显低于血脂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和B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血脂异常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高于血脂正常组,BI评分明显低于血脂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异常组死亡率为14.29%,血脂正常组死亡率为0.0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水平对初发脑卒中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评估价值,血脂异常提示预后欠佳。

    作者:卓观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浅表组织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浅表组织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50例浅表组织肿块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予以诊断,并将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分析其应用价值。结果(1)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在超声诊断中,良性符合率为93.50%(113/123),恶性符合率为88.89%(24/27),总符合率为91.33%(137/150);(2)良恶性肿块血流信号特征存在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浅表组织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晓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东莞市厚街地区473例正常孕妇不同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变化研究

    目的:研究厚街地区孕妇甲状腺功能变化。方法选择东莞市厚街地区的孕妇作为观察组,分为早期妊娠组、中期妊娠组、晚期妊娠组,选择非孕妇女作为对照组,检测甲状腺功能指标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水平。结果早期妊娠组孕妇的甲状腺功能指标FT3、FT4高于对照组,TSH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期妊娠组FT3、FT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SH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早期孕妇甲状腺激素水平显著升高,妊娠中、晚期时甲状腺激素水平显著降低,需要在临床中以及时注意。

    作者:陆琳;李梦薇;陈金燕;王妙芳;刘凤荣;方漫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疗效

    将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80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美托洛尔联合用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用药时间、心电图表现复常时间及心脏功能复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LVEF及BNP指标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与美托洛尔联合用药方案用于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越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子宫内膜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干细胞被认为是肿瘤发生、复发以及转移的根源,子宫内膜干细胞具有高致瘤性、自我更新能力、分化潜能以及放化疗抵抗性的生物学特性,关于干细胞的研究涉及生命科学与生物医药的所有领域,在器官移植、细胞治疗、基因治疗、新药筛选等方面都有挥重要作用,是现阶段生命科学领域受关注、发展快的前沿生物技术。大量研究表明,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子宫内膜增生、宫内膜癌等的发展都与子宫内膜干细胞异常生物学行为有直接关系,本文将对子宫内膜干细胞的新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作者:宁儒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107例颅脑外伤性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对我院2003年6月~2009年6月收治的107例少量外伤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CT图像进行回顾性评析;第一次CT检查时间在伤后0.5~4h,复查时间为12~24h。行CT检查的次数区间是2~5次,后一次CT检查时间大于伤后30d;行腰椎刺穿脑脊液检查确诊患者为24例。结果107例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部位共196处,其中出血多的部位为纵裂池、共91处,其次为外侧裂池和天幕区、共79例;合并其他颅脑损伤85例;第一次CT检查有24例患者漏诊,占25.2%;CT征像方面,脑池偏密征65例,纵裂池出血见“之”字征27例,纵裂局限性密度增高25例。早期的CT检查对少量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确诊具有重要意义;CT征象无论是脑池偏密征、纵裂局限性密度增高还是“之”字征对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确诊可靠,对提高CT确诊率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作者:冯家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单侧椎弓根螺钉结合椎间cage植骨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单侧椎弓根螺钉结合椎间cage植骨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观察组给予单侧椎弓根螺钉结合椎间cage植骨治疗,对照组给予双侧椎弓根螺钉结合椎间cage植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6、12个月JOA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其中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侧椎弓根螺钉结合椎间cage植骨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创伤小,愈合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家素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无呼吸系统感染的机械通气病人呼吸机管道系统适宜的更换周期分析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50例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时间超过72h的痰培养阴性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别在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后24、48和72h等时间点对出入气管道结合位置、出气侧和入气侧冷凝瓶等采样进行细菌培养鉴定。结果本次研究共采样450次,共培养出103株细菌,包括89株革兰阴性杆菌,其中有28株(27.18%)鲍曼不动杆菌,13株(12.62%)非发酵糖杆菌,12株(11.65%)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食酸丛毛单胞菌和黄杆菌各7株(6.79%),支气管炎伯特氏菌和粪产碱杆菌各5株(4.85%),铜绿假单细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类白喉杆菌及脑膜脓毒金黄杆菌等各3株(2.91%);11株革兰阳性球菌,其中甲型链球菌和粪肠球菌各4株(3.88%),表皮葡萄球菌3株(2.91%);3株真菌,其中热带念珠菌2株(1.94%),白色念珠菌1株(0.97%)。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后24、48和72h等时间点不同位置的细菌污染情况比较(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于无呼吸系统感染的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管道系统的“Y”型管应每隔24h更换1次,出气管道应48h更换1次,入气管道应72h更换1次,若出现污染则立即更换。

    作者:袁惠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复方罗布麻片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45例的可行性分析

    探讨复方罗布麻片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可行性。选取收治的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90例,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内科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和胺碘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罗布麻片口服,对比分析两组疗效。治疗组有效43例,总有效率为95.6%,ST段压低程度、压低持续时间、室早次数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罗布麻片联合胺碘酮能有效改善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基医院推广。

    作者:具伟忠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480例社区老年人尿液常规检验结果分析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12月门诊体检的480例老年病例的临床资料,应用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对上述受检者实施尿液常规体检,对比分析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尿常规检测项目结果的阳性率及有无临床症状表现。结果所有病例尿常规11项检测中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蛋白质(PR0)、亚硝酸盐(NIT)、尿糖(GLU)阳性率分别为18.33%、16.46%、8.13%、7.08%、2.92%。阳性结果中临床有症状的病例总数为83例,无症状病例总数为171例。老年女性的阳性检出率各项指标均高于老年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高龄老年人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低龄老年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比分析社区老年人尿液常规检测结果发现,阳性检出率较高,提示老年人存在较高的泌尿系统疾病风险,老年人定期参加尿常规检验,对于及早发现与治疗泌尿系统隐患疾病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雷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米非司酮(12.5mg)用于紧急避孕的临床效果及对月经的影响

    目的分析12.5mg米非司酮在临床上用于紧急避孕的效果以及对月经的影响。方法对240例要求在72h内紧急避孕无防护性交的女性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观察对象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20例。观察组采用低剂量米非司酮(12.5mg),对照组采用高剂量米非司酮(25mg),对比两组避孕效果以及月经情况。结果两组观察对象避孕效果均良好,其中观察组避孕率达95.83%(115/120),对照组避孕率达94.17%(113/120,P>0.05);服药后观察对象月经变化情况不明显,其月经量及月经周期与服药前相比差别不大,分别记录两组观察对象月经周期延长及缩短情况,变化率分别为11.67%、12.5%,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行经天数变化不明显(P>0.05);大部分观察对象均未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偶有头晕、恶心及乳房胀痛等;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12例,对照组为15例,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低剂量米非司酮(12.5mg)紧急避孕效果良好,服用后对月经情况影响较小,且基本不产生副作用,安全性较高,可推广使用。

    作者:杨彩珍;蓝少华;何惠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胎膜早破孕妇血清C ̄反应蛋白和白介素 ̄6与胎膜早破相关性研究

    选取2012年10月1日~2013年10月1日我院收治的60例胎膜早破孕妇(观察组)和60例正常分娩孕妇(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两组孕妇血清中CRP及IL ̄6含量,同时取两组患者胎膜组织行病理检查,对比分析测定结果,实验结果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结果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孕妇血清中CRP及IL ̄6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分娩孕妇及无感染胎膜早破孕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随着破膜时间的延长,血清中IL ̄6及CRP含量也随之升高。在胎膜早破孕妇中,血清内IL ̄6及CRP含量对于诊断绒毛膜羊膜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高玉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慢性盆腔炎临床治疗体会

    将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妇产科治疗的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较对照组的78.33%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小腹坠胀疼痛、白带增多、月经紊乱、痛经等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较好,能够快速改善症状,安全性高,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慧;聂石婵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感染性急性喉炎临床效果探析

    选取70例急性感染性喉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观察组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结果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治疗后8h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操作简单、起效快,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霍志艳;者桂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口服米索前列醇在孕早期人工流产术前扩张宫颈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分析米索前列醇口服在孕早期人工流产术前扩张宫颈中的应用效果。以行人工流产术的100例孕早期(妊娠6~10w)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前未用任何药物,观察组术前口服米索前列醇,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中疼痛程度、宫颈扩张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宫颈扩张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2.0%、2.0%,与对照组的50.0%、14.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显著(P<0.05)。人工流产术前口服米索前列醇能有效扩张宫颈,减轻术中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爱纯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盆腔炎治疗仪联合盐酸多西环素、坤复康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分析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入院治疗的3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150例与对照组150例,治疗组患者应用盆腔炎治疗仪联合盐酸多西环素、坤复康治疗;对照组患者仅应用盐酸多西环素、坤复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复发率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在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药物辅助盆腔炎治疗仪联合治疗,疗效确切,无复发,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杨飞雪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45例子宫肌瘤患者应用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观察

    采取回顾性分析,将我院2013年3月~2015年2月接诊的45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体患者均使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期间有无不良反应或严重不适感,结合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分析总结治疗效果。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患者子宫体积、肌瘤体积明显缩小,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有17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8%。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显著,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邵会敏;王彩芳;彭宇;杨成秀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两种药物观察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16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依那普利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1)经两个疗程的治疗后,对照组显效48例,有效20例,无效12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0%;观察组显效50例,有效22例,无效8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4772,P=0.0036)。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与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依那普利进行治疗都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依那普利进行治疗的不良反应更少。

    作者:骆钻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