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34例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观察

何思挺

关键词: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 前列腺增生症, 疗效
摘要:68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对照组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对两组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治疗后残余尿量以及生活质量的评分进行比对。结果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对比中,观察组的患者在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上都优于对照组患者,临床指标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评价中,残余尿量对照组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数据同样好于对照组患者,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较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效果更好,且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护理体会

    探讨在抢救大咯血患者中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的护理方法。选择56例经过积极支气管动脉栓塞术进行止血的大咯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经过手术后,立即止血50例,有效率为89.29%;6例患者咯血量仍比较大,给予止血药物进行保守治疗后,2~5d咯血停止。17例(30.36%)在术后出现胸口疼痛,给予止痛药物并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11例(占19.64%)术后体温升高;2例(占3.57%)术后穿刺部位出现血肿,未经处理逐渐吸收。所有患者平均住院时间8.21±1.34d;经过2年随访,均未再发生大咯血。未发生栓塞和脊髓损伤的副作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抢救大咯血的有效方法,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均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陈艳;张秦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维生素D与系统性硬化病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系统性硬化病(SSc)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4年5月收治的SSc患者48例(观察组)及同期非SSc的健康体检者48例(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总维生素D、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水平。结果观察组三种血清维生素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其中总维生素D及维生素D3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血清维生素D维持在较高浓度,可预防SSc的发生。

    作者:李海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68例临床效果分析

    抽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68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与神经功能评分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治愈率为97.06%,对照组总有效治愈率为61.76%;观察组的总有效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采取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其效果良好,能够使患者的神经功能得到有效改善,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使用。

    作者:肖彧;彭慕立;李凤仪;彭秉纲;陈锋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粉尘螨脱敏治疗小儿过敏性哮喘疗效分析

    将我院儿科门诊收治的符合过敏性哮喘患儿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进行脱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SIgE及FEV1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激素治疗基础上运用粉尘螨脱敏治疗小儿过敏性哮喘效果理想。

    作者:温辉春;廖伟洪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婴儿肺炎治疗中抗生素的应用与时间效应研究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使用抗生素治疗的婴儿肺炎患儿40例,回顾性分析全部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效果和时间效应进行记录,同时统计分析记录结果。临床治疗婴儿肺炎时,常用的抗生素为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和头孢他啶,三种药物使用者分别占患儿总数的22.5%、20.0%和17.5%。在临床治疗婴儿肺炎时,采用单一敏感抗生素治疗的效果和时间效应与联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生素治疗的效果、时间效应相近。

    作者:冯刚文;谭楚平;容立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34例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观察

    68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对照组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对两组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治疗后残余尿量以及生活质量的评分进行比对。结果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对比中,观察组的患者在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上都优于对照组患者,临床指标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评价中,残余尿量对照组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数据同样好于对照组患者,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较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效果更好,且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思挺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妇女妊娠期间血浆中D ̄二聚体变化情况研究分析

    目的:探讨妇女妊娠期间不同时期血浆D-二聚体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产科保健门诊100例正常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孕周均小于10w,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直到分娩后7d,比较孕早期、中期、晚期及分娩时、分娩后1、3、7d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孕早期和孕中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晚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孕早期和孕中期水平,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时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产后1、3、7d,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1、3、7d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较无统计学P义(P>0.05)。结论妊娠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升高,在孕早期和孕中期升高较为缓慢,孕后期急剧升高,产后呈急剧下降致恢复正常。

    作者:曾纪扬;李北坤;陈洁琼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选取80例我院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沙格列汀,治疗前以及治疗后24w观察比较两组患者FPG、2hPG以及HbA1C指标和BMI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FPG、2hPG以及HbA1C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治疗之后FPG以及HbA1C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MI的变化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沙格列汀和二甲双胍联合使用治疗T2DM具有更好的降糖效果,对患者的体重无影响,同时也不会增加低血糖的发生风险,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谢文生;欧兵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港区货车司机消化性溃疡病因分析

    将50例患有消化性溃疡的港区货车司机及50例健康港区货车司机作为观察对象,以患有消化性溃疡者为观察组,以健康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所有入选者的临床资料,析导致港区货车司机发生消化性溃疡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均显示,年龄>40岁、吸烟、饮酒、辛辣饮食、饮食不规律、工龄>10年、脾气易怒及Hp感染均为导致港区货车司机发生消化性溃疡的危险因素(P<0.05)。诸多因素均为导致港区货车司机病发消化性溃疡的危险因素,临床因注意以上危险因素的控制。

    作者:陈伟斌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3月行乳腺癌手术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和出院后6个月焦虑抑郁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出院6个月SAS及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6个月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采用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改善其焦虑忧郁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丽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抗炎作用及其在呼吸道疾病中的应用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MA)属于一种分子结构内含内酯环的抗菌药物的总称,主要作用机制为阻断50s核糖体中肽酰转移酶活性从而避免细菌蛋白质大量合成。目前,14元环、15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所具有的有效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且应用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治疗。

    作者:张健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激素冲击递减法在小儿过敏性紫癜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及对比分析

    随机抽取78例小儿过敏性紫癜者且参考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比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其中观察组给予激素冲击递减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法,对两组治疗效果、复发率、临床症状改善(或消失)以及住院时间、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所得数据的处理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7.44%,高于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能明显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或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观察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激素冲击递减法在小儿过敏性紫癜治疗中应用效果满意且相对安全。

    作者:李东秀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MSCT引导下行肺穿刺活检对肺部肿块的诊断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选取近两年内在本医院行MSCT引导肺穿刺活检患者100例,总结分析MSCT引导下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100例患者经穿刺均取得成功,经穿刺临床病例确诊恶性肿瘤有70例,良性病变有22例,肿瘤患者中,敏感性或者特异性分别为93.3%以及88.0%,100例患者术后有4例(4.0%)并发气胸,3例(3.0%)并发痰中带血,1例(1.0%)并发肺内出血,在经保守治疗后均痊愈。 MSCT引导肺穿刺活检手术在诊断肺部肿块方面效果明显,安全可靠方便,值得大力提倡和推广。

    作者:傅俊明;张冠业;莫家彬;单志斌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疗效

    将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80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美托洛尔联合用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用药时间、心电图表现复常时间及心脏功能复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LVEF及BNP指标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与美托洛尔联合用药方案用于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越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精神分裂症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的临床分析

    我院2012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假刺激方案)和观察组(行重复经颅磁刺激),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观察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患者精神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0.5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2%,低于对照组的35.2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显著,对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弓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不同输卵管结扎术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输卵管结扎术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情况。方法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要求行输卵管结扎术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其中60例患者采用抽芯近端包埋法进行手术作为对照组,另60例患者采用普氏改良法进行手术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发生术后出血、切口感染、子宫穿孔、月经异常以及盆腔炎情况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发生脏器损伤及神经官能症情况两组无差异,P>0.05;但对照组术后妊娠并发症情况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普氏改良法进行输卵管结扎术缩短了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避免了大部分并发症的发生,但其术后妊娠率较高,值得临床注意。

    作者:蔡夏英;林奕媛;彭晓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两种药物观察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16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依那普利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1)经两个疗程的治疗后,对照组显效48例,有效20例,无效12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0%;观察组显效50例,有效22例,无效8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4772,P=0.0036)。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与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依那普利进行治疗都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依那普利进行治疗的不良反应更少。

    作者:骆钻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慢性盆腔炎临床治疗体会

    将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妇产科治疗的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较对照组的78.33%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小腹坠胀疼痛、白带增多、月经紊乱、痛经等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较好,能够快速改善症状,安全性高,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慧;聂石婵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BIS麻醉深度监测在老年人全凭静脉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麻醉深度监测在老年人气管内全麻的重要性。方法选择2011~2013年我院70岁以上择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老年患者45例,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1、对照组2和试验组,每组15例。试验中所有病例术中均血浆靶控药物浓度的方式维持推注瑞芬太尼确保镇痛效果,术中血压波动控制在基础压的20%。对照组1根据术中血压调节丙泊酚的推注速度。对照组2按4mg/(kg·h)速度推注丙泊酚;试验组病人根据BIS维持在50+10%水平输注丙泊酚。对照组2和试验组病人当血压波动大于基础压的20%时滴注硝酸甘油或多巴胺。观察术中知晓情况、丙泊酚总量、术后复苏及出室时间。结果对照组1出现5例术中知晓、对照组21例,而试验组未出现;而丙泊酚总量、术后复苏及出室时间方面,试验组均较对照组少(P<0.05)。结论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在老年人全麻中能有效预防术中知晓,提高麻醉质量。

    作者:赵崇汉;黄锦联;陈珍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85例肠易激综合征危险因素的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探究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发病因素的相关回归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消化内科进行治疗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85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院治疗的非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80例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患者,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得出相应的回归性因素分析,从而对肠易激综合征的危险因素以及风险系数进行相应的分析。结果相关分析显示,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与患者的饮食生活习惯有紧密联系,其中喜爱使用辛辣食物、油炸食物、酗酒、疲劳、焦虑情绪、敏感个性以及家族性的腹泻和胃肠感染、肠道菌群失调等密切相关,这几方面差异与对照组相比显示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肠易激综合征的相关危险因素作回顾性分析,能够为肠易激综合征预防做相应的指导,可更多应用于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

    作者:潘国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