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俊明;张冠业;莫家彬;单志斌
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黄体功能不全或者是无排卵的不孕症患者58例,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瑞士产的人重组促卵泡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国产尿促卵泡素治疗,从患者撤退性出血或者是月经周期的第3~5d开始肌注FSH 75IU/d,监测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排卵情况、激素水平、排卵前子宫内膜厚度、基础体温、宫颈粘液评分、卵泡发育情况。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妊娠率、排卵率、治疗有效率、孕激素等激素水平之间的差异都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并且两组患者都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两种不同的促卵泡激素的临床治疗效果没有显著差异,并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其中的国产促卵泡素具有经济有效的特点,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程敏麒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通心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IMT值、Hey及血脂水平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可明显改善患者IMT值、Hey及血脂水平,降低脑梗死发病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黄锦浪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与早期血管内皮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8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根据患者体重指数将所有患者分为肥胖组31例和非肥胖组55例。另选取肥胖和非肥胖正常妇女31例和55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妇女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内分泌腺来源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EG-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之间的关系。结果肥胖组的各项数据均高于非肥胖组,而各组内研究组(患者组)的各项数据均高于对照组(正常组),大组间和组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CP-1和EG-VEGF之间具有相关性,肥胖组r=984.35,P=0.0032,非肥胖组r=543.25,P=0.0021;虽然从检测结果上来说MCP-1也会随着VEGF的升高而升高,但两组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结论 EG-VEGF对卵巢、胎盘及肾上腺组织具有特异性的表达,而本次研究的结果表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与EG-VEGF具有显著相关性,说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与早期血管内皮损伤具有显著相关性。
作者:陈秀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探讨神经外科安全管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及其临床效果。选取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6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循证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5%,研究组为6.2%,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可以改善神经外科护理的安全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景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选取接受治疗的儿童哮喘患者88例,按照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甲基强的松龙、布地奈德、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进行解痉、平喘、控制感染的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25%硫酸镁静脉滴注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25%硫酸镁治疗有效率为93.2%,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的81.8%,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疗法联合25%硫酸镁治疗儿童哮喘,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云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本研究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75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5例,对照组孕妇采用多普勒检测胎心,观察组孕妇采用胎心连续监护,对比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及新生儿预后情况。结果两组孕妇的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产钳助产率无明显差异,得出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新生儿发生轻度窒息、重度窒息及新生儿疾病的人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时胎心监护能及时发现异常现象,降低新生儿窒息及疾病的发生率,值得推荐。
作者:陈凤英;孙曼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选取180例行扁桃体切除术的慢性扁桃体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患儿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血清补体、免疫球蛋白水平和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百分率进行检测和比较。患儿在手术前、后各检测时点的血清C3、C4、IgG、IgA、IgM水平、T细胞亚群指标和NK细胞百分率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应用扁桃体全切除术对慢性扁桃体炎患儿进行治疗,不会对患儿的免疫功能产生显著的不良影响。
作者:吴兴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选取收治的58例眼碱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9例,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身心状况进行评价,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的变化和护理满意度。护理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改善,研究组SAS、SDS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6.6%,高于对照组的82.8%(P<0.05)。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改善眼碱烧伤患者身心状况效果确切,可减少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晓薇;吴欣期;陈淑怡;伍文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早发型子痫前期实施低分子量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符合标准的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116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治疗组给予低分子量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硫酸镁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凝血功能、并发症、血压及妊娠延长天数等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压和凝血功能各项指标均有变化,但治疗组血清D-二聚体指标值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24h尿蛋白、尿蛋白/尿肌酐指标、妊娠天数、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等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PT、FBG、APTT等其他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等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量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早发型子痫前期,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肝肾功能与高凝血状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冰;谢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住院部收治的初发脑卒中患者89例,根据血脂水平分为血脂异常组和血脂正常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状况。结果血脂异常组TC、TG和LDL水平均明显高于血脂正常组,血脂异常组HDL水平明显低于血脂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和B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血脂异常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高于血脂正常组,BI评分明显低于血脂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异常组死亡率为14.29%,血脂正常组死亡率为0.0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水平对初发脑卒中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评估价值,血脂异常提示预后欠佳。
作者:卓观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对我院2003年6月~2009年6月收治的107例少量外伤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CT图像进行回顾性评析;第一次CT检查时间在伤后0.5~4h,复查时间为12~24h。行CT检查的次数区间是2~5次,后一次CT检查时间大于伤后30d;行腰椎刺穿脑脊液检查确诊患者为24例。结果107例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部位共196处,其中出血多的部位为纵裂池、共91处,其次为外侧裂池和天幕区、共79例;合并其他颅脑损伤85例;第一次CT检查有24例患者漏诊,占25.2%;CT征像方面,脑池偏密征65例,纵裂池出血见“之”字征27例,纵裂局限性密度增高25例。早期的CT检查对少量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确诊具有重要意义;CT征象无论是脑池偏密征、纵裂局限性密度增高还是“之”字征对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确诊可靠,对提高CT确诊率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作者:冯家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将100例泌尿生殖系统支原体感染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使用莫西沙星治疗,对照组采用环丙沙星治疗,记录两组治疗情况,同时对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比较。观察组总体疗效为92%,对照组为82%(P<0.05);观察组病原体清除率超出对照组(P<0.05),可见莫西沙星对支原体清除率较高;从不良反应发生率来看莫西沙星治疗安全性较高。临床使用莫西沙星治疗泌尿生殖系支原体感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均较高,可考虑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素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3月行乳腺癌手术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和出院后6个月焦虑抑郁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出院6个月SAS及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6个月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采用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改善其焦虑忧郁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丽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观察四环素牙应用烤瓷贴面修复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四环素牙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予以对照组传统树脂贴面修复治疗,观察组采用烤瓷贴面修复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修复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79.41%),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烤瓷贴面修复四环素牙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姚世宏;聂俊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研究综合优质干预在新生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选取收入院的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治疗组使用综合优质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治疗组的疾病治愈率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0%,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新生儿使用综合优质干预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和疾病治愈率,显著改善新生儿的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范秀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选取108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前、后30min的血压、心率和焦虑评分的变化,并于术后随访中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在进入手术室前,两组患者血压、心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进入手术室后,组血压、心率均稳定,焦虑评分均明显下降。两组进入手术室前、后焦虑评分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中,观察组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愈率和患者满意率分别为94.44%和96.2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0.3%和75.93%。与传统常规护理相比,在手术室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加强了手术室护士和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有助于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的发生,提升了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廖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将2012年6月~2014年9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中重度慢阻肺非急性发作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舒利迭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6min 步行实验(6MWT)的结果;FEV1、PEF、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两组患者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而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用药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孟鲁司特和舒利迭联合可以显著改善中重度慢阻肺非急性发作期的肺功能,不良反应少,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作者:王利娜;付丑春;黄福周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选取我血站献血者2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8例,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分析两组献血者的护理疗效。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紧张恐惧、疼痛、皮下瘀血及晕针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献血过程中对献血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加强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韦海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ICP患者28例为ICP组,另选28例正常孕妇为正常组,采用流式细胞仪和MTT比色法、改良Boyden小室法、粘附能力测定实验等对两组孕妇进行EPC的数量和增殖、迁移、粘附等生物学功能的测定,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ICP组孕妇的EPC数量、增殖率、迁移数、粘附数均明显低于正常组, P<0.01,有显著性差异,EPC粘附、增殖和迁移能力等明显受损。 ICP与EPC的数量及生物学功能变化有密切关系,为进一步探索ICP的病理机制开辟了新的思路。
作者:江丽萍;邱诗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研究综合急救措施在小儿重症心力衰竭急救治疗中的应用疗效。选取收治的小儿重症心力衰竭患者61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实施基础急救,观察组采取综合急救措施。以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心率及左心室射血分数作为评价指标,判断综合急救在小儿重症心力衰竭急救治疗中的作用。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心率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增加幅度大于对照组,且二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3.5%,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的80%。采用综合急救对小儿重症心力衰竭进行急救能够取得明显疗效,能够更好地提高临床有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邹文舟;巩彦民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