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波
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4年6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行盆腔手术治疗的患者228例,分析其术后发生盆腹腔粘连的影响因素。结果228例患者中,113例发生盆腹腔粘连,占49.6%;术后盆腔粘连与羊水污染、年龄、剖宫产手术时机以及既往剖宫产切口并无相关性(P>0.05);未缝合腹膜、术后感染、剖宫产次数以及术中盆腔炎症是导致术后盆腹腔粘连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降低剖宫产次数,积极开展抗感染治疗,术中缝合腹膜并给予防粘连药物,可有效降低术后盆腹腔黏连的发生率。
作者:吕慧贤;吕慧玲;戚越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自由体位与高臀卧位待产对足月头位已衔接的胎膜早破孕妇自然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60例足月头位已衔接的胎膜早破孕妇,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产妇采取自由体位待产,对照组采取高臀卧位待产,观察比较两组产妇待产舒适度、产程、产后出血量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待产时失眠、头晕等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产程和产后出血量小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中的会阴侧切和产褥感染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足月头位已衔接的胎膜早破孕妇,自由体位待产能改善其自然妊娠结局,产妇的舒适度较高、产程缩短,并发症的出现率也明显下降,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曹琦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探讨在抢救大咯血患者中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的护理方法。选择56例经过积极支气管动脉栓塞术进行止血的大咯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经过手术后,立即止血50例,有效率为89.29%;6例患者咯血量仍比较大,给予止血药物进行保守治疗后,2~5d咯血停止。17例(30.36%)在术后出现胸口疼痛,给予止痛药物并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11例(占19.64%)术后体温升高;2例(占3.57%)术后穿刺部位出现血肿,未经处理逐渐吸收。所有患者平均住院时间8.21±1.34d;经过2年随访,均未再发生大咯血。未发生栓塞和脊髓损伤的副作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抢救大咯血的有效方法,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均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陈艳;张秦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且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选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可有效改善脑部微循环,有明确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刘润妮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选择我社区医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治疗的患者60例,分为两组,分别予以综合干预治疗和常规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一年后的肺功能改变,以及COPD急性发作次数变化。结果经过1年时间干预,试验组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组间差异(P<0.05)。急性发作次数试验组为0.62±0.88次,对照组为1.87±1.23次。试验组发作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社区综合干预老年COPD的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赖彬;蔡孝桢;罗姣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期合并低钙血症患者采用维生素D进行治疗,并探究其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将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58例AECOPD期合并低钙血症患者按照随机投掷的方法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9例患者,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维生素D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情况与血清IL-17与IL-2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FEV1与FEV1/FVC相对于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L-17降低水平与IL-2升高水平相比于对照组更为显著,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维生素D的方法治疗AE-COPD期合并低钙血症的临床效果相对于常规的治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有明显的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振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2例稳定期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根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口服缓释茶碱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吸入普米克都保和缓释茶碱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FEV1占预计值、FEV1/FVC均降低,而观察组下降的速度比对照组快(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得到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定期COPD患者使用小剂量茶碱联合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方法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
作者:周乐清;陈涛;刘玉金;管琼芬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探讨流产后关爱服务在人流术中的应用效果。随机抽取100例人工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为对照组按照传统模式介绍术后的相关注意事项及避孕知识,为试验组实施流产后关爱服务,一段时间后,对比两组的避孕知识知晓率、避孕措施正确使用情况等指标。试验组避孕知识知晓率、避孕措施的正确实施及重复流产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与传统模式相比,流产后关爱服务能够有效增加人流术患者的避孕知识,提高患者避孕意识,保障患者的生殖健康,降低患者的重复流产率。
作者:王芳;周玉红;黄小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选取80例我院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沙格列汀,治疗前以及治疗后24w观察比较两组患者FPG、2hPG以及HbA1C指标和BMI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FPG、2hPG以及HbA1C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治疗之后FPG以及HbA1C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MI的变化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沙格列汀和二甲双胍联合使用治疗T2DM具有更好的降糖效果,对患者的体重无影响,同时也不会增加低血糖的发生风险,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谢文生;欧兵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将收治的60例胆囊结石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试验组(n=28)和对照组(n=32)。试验组采用腹腔镜联合硬性输尿管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试验组较对照组术中失血量更少、手术时间更短、肠蠕动恢复时间更早、住院时间更短、住院费用更少(t分别为9.343、8.044、3.990、3.647、7.942,P<0.01);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14%,明显低于对照组28.13%(χ2=4.212,P<0.05)。腹腔镜联合硬性输尿管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具有创伤小、疗效好、安全、可靠等优点,可有效缩减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减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行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述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观察应用腹针结合推拿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抽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牵引疗法治疗;治疗组采用腹针结合推拿手法治疗。治疗组颈部疼痛、僵硬、眩晕等症状消失时间、颈椎病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颈椎生理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应用腹针结合推拿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欧志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UE)以生物组织的弹性(或硬度)与病灶的生物学特性相关为理论基础[1],利用声辐射力弹性成像原理,可以定性、定量地对于组织的弹性特征进行准确评估,是目前临床中非常重要的诊断手段之一,尤其是在女性乳腺疾病的诊断中的应用程度越来越高。本文将针对UE在乳腺肿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罗晓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选取我院200例恙虫病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200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通过检测两组患者的外周血象,分析恙虫病感染和血小板参数变化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压积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压积恢复到正常范围。恙虫病感染患者通常会并发外周血的血小板减少,通过及时治疗后可以较快恢复,这也是临床诊断恙虫病的有效依据。
作者:李小艺;黄旭明;谢荣章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分析米索前列醇口服在孕早期人工流产术前扩张宫颈中的应用效果。以行人工流产术的100例孕早期(妊娠6~10w)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前未用任何药物,观察组术前口服米索前列醇,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中疼痛程度、宫颈扩张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宫颈扩张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2.0%、2.0%,与对照组的50.0%、14.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显著(P<0.05)。人工流产术前口服米索前列醇能有效扩张宫颈,减轻术中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爱纯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单侧椎弓根螺钉结合椎间cage植骨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观察组给予单侧椎弓根螺钉结合椎间cage植骨治疗,对照组给予双侧椎弓根螺钉结合椎间cage植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6、12个月JOA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其中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侧椎弓根螺钉结合椎间cage植骨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创伤小,愈合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家素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64例抑郁症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动力取向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单一抗抑郁药物系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和治疗前后HAMD评分。结果经治疗,患者的性情发生改变,会主动向医生倾诉心中的苦闷,表达不满。其中,观察组痊愈22例,进步9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6.87%,对照组痊愈13例,进步11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75%。两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两组HAMD治疗前对比无意义(P>0.05),治疗6w末两组均低于治疗前,两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1)。在抑郁症治疗中采取动力取向治疗能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由于为个案治疗方式,需大量的循证医学和案例支持,为进一步推广打好基础。
作者:杨卫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在我中心进行腹膜透析随访的患者共90例。其中正常对照组45例,腹膜炎组45例,比较两组临床及实验室数据差异,分析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抵抗的原因。结果两组临床指标无显著差异,基线指标如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白蛋白、前白蛋白等无统计学差异,但腹膜炎组促红素抵抗指数(ERI)值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Hb变异度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腹膜炎组铁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转铁蛋白饱和度低于对照组(P≤0.05),腹膜炎组较对照组有更高的iPTH值(P≤0.05),更低的总KT/V(P≤0.01)。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出现明显的促红素抵抗,可能与炎症状态时,铁吸收利用障碍,透析欠充分及更为严重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相关。
作者:傅碧玲;邹世海;彭鑫;翁俊雄;邓柳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根管钙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使用超声荡洗治疗,对照组使用注射器冲洗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手术1天后的治疗有效率分别是73.3%、66.7%,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天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76.7%,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超声荡洗在钙化根管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感,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作者:夏延锡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12.5mg米非司酮在临床上用于紧急避孕的效果以及对月经的影响。方法对240例要求在72h内紧急避孕无防护性交的女性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观察对象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20例。观察组采用低剂量米非司酮(12.5mg),对照组采用高剂量米非司酮(25mg),对比两组避孕效果以及月经情况。结果两组观察对象避孕效果均良好,其中观察组避孕率达95.83%(115/120),对照组避孕率达94.17%(113/120,P>0.05);服药后观察对象月经变化情况不明显,其月经量及月经周期与服药前相比差别不大,分别记录两组观察对象月经周期延长及缩短情况,变化率分别为11.67%、12.5%,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行经天数变化不明显(P>0.05);大部分观察对象均未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偶有头晕、恶心及乳房胀痛等;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12例,对照组为15例,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低剂量米非司酮(12.5mg)紧急避孕效果良好,服用后对月经情况影响较小,且基本不产生副作用,安全性较高,可推广使用。
作者:杨彩珍;蓝少华;何惠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分析微创手术和传统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72例小儿疝气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传统手术组(36例)和微创手术组(36例),对比两组患儿平均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自主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手术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微创手术组平均出血量为1.53±0.24ml,传统手术组为4.51±0.42ml,微创手术组为12.16±2.57min,传统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0.07±3.23min;微创手术组自主活动时间为12.65±1.7h,传统手术组为22.58±2.22h,微创手术组住院时间为0d,传统手术组为5.09±1.4d;两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66%,传统手术组为38.88%,两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正常活动早且并发症少,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钟舟;张文广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