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淑华;阳爱芳;张翠娟;罗文静;张东常;谭力学
选取我院骨科2010年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27例,分为观察组(71例)和对照组(56例),均给予椎间盘镜下骨髓泥介入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0.05),ODI评分明显高于术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术后VAS评分及OD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理干预配合骨髓泥介入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有效手段,且创伤较小,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华珍娣;杨桂云;李连芳;朱琳;马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观察四环素牙应用烤瓷贴面修复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四环素牙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予以对照组传统树脂贴面修复治疗,观察组采用烤瓷贴面修复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修复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79.41%),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烤瓷贴面修复四环素牙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姚世宏;聂俊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浅表组织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50例浅表组织肿块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予以诊断,并将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分析其应用价值。结果(1)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在超声诊断中,良性符合率为93.50%(113/123),恶性符合率为88.89%(24/27),总符合率为91.33%(137/150);(2)良恶性肿块血流信号特征存在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浅表组织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晓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选取我院200例恙虫病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200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通过检测两组患者的外周血象,分析恙虫病感染和血小板参数变化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压积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压积恢复到正常范围。恙虫病感染患者通常会并发外周血的血小板减少,通过及时治疗后可以较快恢复,这也是临床诊断恙虫病的有效依据。
作者:李小艺;黄旭明;谢荣章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根管钙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使用超声荡洗治疗,对照组使用注射器冲洗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手术1天后的治疗有效率分别是73.3%、66.7%,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天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76.7%,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超声荡洗在钙化根管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感,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作者:夏延锡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探讨速尿联合多巴胺治疗急性肾炎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选取收治的108例急性肾炎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速尿联合多巴胺治疗,综合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尿素氮(BUN)、尿蛋白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高于对照组的79.6%(P<0.05);研究组BUN、尿蛋白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01)。速尿联合多巴胺治疗急性肾炎伴急性肾功能衰竭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体液潴留,改善肾功能。
作者:陈春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分析微创手术和传统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72例小儿疝气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传统手术组(36例)和微创手术组(36例),对比两组患儿平均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自主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手术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微创手术组平均出血量为1.53±0.24ml,传统手术组为4.51±0.42ml,微创手术组为12.16±2.57min,传统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0.07±3.23min;微创手术组自主活动时间为12.65±1.7h,传统手术组为22.58±2.22h,微创手术组住院时间为0d,传统手术组为5.09±1.4d;两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66%,传统手术组为38.88%,两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正常活动早且并发症少,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钟舟;张文广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选取2010年3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手部屈肌肌腱断裂患者65例,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患者实施津下双套圈修复术,对照组患者实施改良Kessler缝合修补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87.9%,对照组优良率为81.3%,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与满意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津下双套圈修复术治疗手部屈肌肌腱断裂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少、恢复快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罗平;彭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MA)属于一种分子结构内含内酯环的抗菌药物的总称,主要作用机制为阻断50s核糖体中肽酰转移酶活性从而避免细菌蛋白质大量合成。目前,14元环、15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所具有的有效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且应用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治疗。
作者:张健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观察应用腹针结合推拿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抽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牵引疗法治疗;治疗组采用腹针结合推拿手法治疗。治疗组颈部疼痛、僵硬、眩晕等症状消失时间、颈椎病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颈椎生理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应用腹针结合推拿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欧志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观察胫骨平台骨折常规治疗联合中药干预的临床疗效。就诊的80例胫骨平台骨折病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内服熏洗治疗,对比两组治疗优良率。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5.0%,较对照组的82.5%更高,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而言,临床应结合其实际病情合理选择治疗方案,并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内服熏洗治疗,可收到满意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潘宏赵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托代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3月~2013年3月,于我院抽样选取97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9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代他汀治疗,观察组给予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托代他汀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与心电图总有效率(91.84%、83.6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4.17%、4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托代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作者:邓超蓝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选取收治的妊娠女性2652例,分别给予细菌性阴道病(BV)的检查,按照检查结果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26例;观察组为细菌性阴道病孕妇,对照组为无细菌性阴道病孕妇,观察两组孕妇与胎膜早破、早产、新生儿感染的相关性。观察组孕妇出现胎膜早破(34.7%)、早产(20.3%)、产褥感染(23.0%)及新生儿感染(14.0%)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6.0%、5.9%、6.7%及5.8%,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女性与临床中出现胎膜早破、早产、产褥感染及新生儿感染等不良妊娠结局密切相关,增加了妊娠孕妇出现不良妊娠结局的概率。因此,临床需实施相关治疗来改善不良妊娠结局。
作者:董秋燕;邓丽芳;刘群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随机抽取78例小儿过敏性紫癜者且参考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比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其中观察组给予激素冲击递减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法,对两组治疗效果、复发率、临床症状改善(或消失)以及住院时间、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所得数据的处理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7.44%,高于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能明显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或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观察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激素冲击递减法在小儿过敏性紫癜治疗中应用效果满意且相对安全。
作者:李东秀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干细胞被认为是肿瘤发生、复发以及转移的根源,子宫内膜干细胞具有高致瘤性、自我更新能力、分化潜能以及放化疗抵抗性的生物学特性,关于干细胞的研究涉及生命科学与生物医药的所有领域,在器官移植、细胞治疗、基因治疗、新药筛选等方面都有挥重要作用,是现阶段生命科学领域受关注、发展快的前沿生物技术。大量研究表明,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子宫内膜增生、宫内膜癌等的发展都与子宫内膜干细胞异常生物学行为有直接关系,本文将对子宫内膜干细胞的新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作者:宁儒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64例抑郁症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动力取向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单一抗抑郁药物系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和治疗前后HAMD评分。结果经治疗,患者的性情发生改变,会主动向医生倾诉心中的苦闷,表达不满。其中,观察组痊愈22例,进步9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6.87%,对照组痊愈13例,进步11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75%。两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两组HAMD治疗前对比无意义(P>0.05),治疗6w末两组均低于治疗前,两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1)。在抑郁症治疗中采取动力取向治疗能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由于为个案治疗方式,需大量的循证医学和案例支持,为进一步推广打好基础。
作者:杨卫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选取我院妇科恶性肿瘤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采用一般支持性心理干预,观察组5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系统化心理干预,比较两组负面情绪和生存质量评分的差异。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和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全部患者上述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其中研究组上述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系统化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负面情绪和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维春;易琼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将100例泌尿生殖系统支原体感染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使用莫西沙星治疗,对照组采用环丙沙星治疗,记录两组治疗情况,同时对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比较。观察组总体疗效为92%,对照组为82%(P<0.05);观察组病原体清除率超出对照组(P<0.05),可见莫西沙星对支原体清除率较高;从不良反应发生率来看莫西沙星治疗安全性较高。临床使用莫西沙星治疗泌尿生殖系支原体感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均较高,可考虑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素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持续静注多巴酚丁胺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1月~2014年10月接诊的6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方法治疗包括吸氧、镇静、止痛、溶栓、抗凝、利尿、解痉、硝酸甘油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用微量泵静脉滴注多巴酚丁胺6~10ug/(kg.min),根据患者心率、血压、呼吸变化情况在给药范围内微调,观察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仪等检查指标变化情况,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统计存活率。结果观察组心功能的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具有显著性,χ2=4.320,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具有显著性,χ2=6.922,P<0.05,观察组存活率为98%,高于对照组86%,差异具有显著性,χ2=5.192,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F、DBP、SBP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t=7.316、3.737、3.557,P<0.05或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LVEF、DBP、SBP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t=4.007、3.781、3.033,P<0.05。结论持续静注多巴酚丁胺治疗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提高心排血量,明显改善心功能,且未发生低血压,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有效降低死亡率,临床预后明显改善,建议在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24h内及早使用。
作者:潘淘涛;老成暖;陈文标;江美嫦;关健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ICP患者28例为ICP组,另选28例正常孕妇为正常组,采用流式细胞仪和MTT比色法、改良Boyden小室法、粘附能力测定实验等对两组孕妇进行EPC的数量和增殖、迁移、粘附等生物学功能的测定,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ICP组孕妇的EPC数量、增殖率、迁移数、粘附数均明显低于正常组, P<0.01,有显著性差异,EPC粘附、增殖和迁移能力等明显受损。 ICP与EPC的数量及生物学功能变化有密切关系,为进一步探索ICP的病理机制开辟了新的思路。
作者:江丽萍;邱诗贤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