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静;章小梅;杨晓霞
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本院进行妇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按照自愿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两组患者都在入院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足浴,对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情况进行评价和比较。干预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结果经组间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与干预前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效果更好,两组相比P<0.05,差异显著。中药足浴应用于妇科手术前护理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建议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丁俭辉;陈水芬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抗凝、抗血小板治疗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与脑出血的关系。方法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共6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服用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用药时间>3个月)的脑出血患者,对照组为随机选取同时间住院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对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并发脑出血相关危险因素和凝血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并发脑出血26例,脑出血发生率为76.47%,死亡率为61.54%,对照组并发脑出血18例,脑出血发生率为52.94%,死亡率为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观察组女患者发生脑出血的比例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男性患者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在血管危险因素中,观察组既往有高血压、脑卒中和冠心病者发生脑出血的比例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凝血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S并发高血压、脑卒中应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并发脑出血的危险性高,且会造成凝血异常,在制定ACS抗栓治疗策略时,应当积极预测出血的风险,应审慎选择合适的抗栓药物,大限度地控制出血的发生。
作者:刘丹丹;黄光银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应用西尼地平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入院治疗的69例心功能不全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西尼地平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对照组患者仅应用倍他乐克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与血浆BNP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水平与血浆BNP指标均显著改善,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临床应用西尼地平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心功能不全,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林颖惠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磁共振弥散加权像(DWI)应用于鉴别脑胶质瘤和脑单发转移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脑胶质瘤患者13例设为胶质瘤组,脑单发转移瘤患者14例设为转移瘤组,术前均行常规MRI及弥散加权像,并对肿瘤实质部分、瘤周水肿的表现弥散系数(ADC)值进行测量。结果两组患者肿瘤实质部分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瘤周水肿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像可有效鉴别脑胶质瘤和脑单发转移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健;邱国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多模态磁共振是将不同功能的磁共振技术融合到为患者进行诊断和检查的一种新兴颅脑成像技术。由于具有精确度高,图像分辨率高,检查侵入性低等优势,同时还可以提供颅脑组织解剖、脑部代谢、细胞功能等信息,多模态磁共振技术已被广泛的运用到各种脑组织病变和神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本文重点综述了多模态磁共振在诊断脑胶质瘤和对其进行分级中的应用。
作者:王恩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78例肩周炎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隔姜灸神阙穴配合针刺肾关、正筋、正宗穴推拿治疗,连续治疗7d,休息3~5d,再治疗一个疗程;对照组给予肩关节局部封闭疗法,注射后,三角巾悬挂固定1d再进行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痊愈20例,显效12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痊愈13例,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6.92%,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隔姜灸神阙穴配合针刺肾关、正筋、正宗穴推拿治疗肩周炎操作简单,疗效确且,且无药物对肝、肾的毒副作用,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江光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比分析高血压脑出血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81例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组,分别采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和CT介导下脑室外引流术进行治疗,较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天数,并观察三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比较,脑室外引流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天数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小骨窗开颅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多,但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较大骨瓣开颅组患者少,大骨瓣开颅组优良率为51.85%,病死率为29.63%;小骨窗开颅组优良率为70.37%,病死率为11.11%;脑室外引流组优良率为66.67%,病死率为14.8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应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手术适应证的不同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才能有效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
作者:丁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分期多通道经皮肾镜(PCNL)治疗伴高危因素鹿角形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伴高危因素鹿角形结石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给予分期多通道PCNL治疗,对照组给予I期单通道或多通道PCNL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残石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残石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期多通道PCNL治疗伴高危因素鹿角形结石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手术效率高、创伤小、安全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峰;叶向东;连学雄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评价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2例大咯血患者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的临床疗效。结果42例患者均成功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38例咯血完全控制,4例复发,复发率9.0%,6例患者术后出现胸骨后疼痛和低热不适,未出现皮肤坏死和截瘫并发症。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治疗大咯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朱虎;周桂荣;孙功能;杨彬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应用于高龄妇科肿瘤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高龄妇科肿瘤患者10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切口愈合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切口愈合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应用于高龄妇科肿瘤患者治疗有效减轻了患者创伤与痛苦,术后并发症少,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海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观察甲氨蝶呤联合中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选取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甲氨蝶呤联合中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汪鸣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选择2014年1~5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胃溃疡患者8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泮托拉唑组)和对照组(奥美拉唑组)两组,每组40例。治疗后观察两组的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Hp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胃溃疡方面,注射用泮托拉唑的效果显著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忠平;黄戈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就诊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予以能量合剂、维生素C等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2%(P<0.05);治疗后两组的CPK、CK-MB、LDH及AST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环磷腺苷葡胺与水溶性维生素联合应用于治疗心肌炎能够提高临床疗效,且不增加副反应,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立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抗生素应用时间对未足月胎膜早破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孕妇临床病历资料,均予以头孢呋辛酯片口服方案。根据用药时间分成A、B、C三组,A组胎膜早破至使用抗生素时间<12h;B组胎膜早破12~24h时使用抗生素;C组胎膜早破24h后使用抗生素。对比三组孕妇入院至分娩时间、宫内感染、产褥感染与产后出血,及新生儿阿普加评分情况。结果(1)受试的三组孕妇中A组发生宫内感染、产褥感染与产后出血低,其次为B组,A与B组入院至分娩时间长,C组宫内感染、产褥感染与产后出血高,入院至分娩时间短,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C组新生儿阿普加评分明显低于A、B两组(P<0.05),A、B两组新生儿在阿普加评分上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PPROM孕妇合理使用抗生素,可有效改善母婴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子球;杨彩虹;林方;黄丽芳;潘浩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8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联合右旋糖酐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尼莫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尼莫通联合复方丹参、右旋糖酐可有效缓解脑梗塞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希全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小剂量甘露醇联合呋塞米对消除严重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收住我科的肢体创伤性水肿患者9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n=45,采用RICE原则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甘露醇联合呋塞米消肿治疗)和对照组组(n=45,采用RICE原则治疗),均治疗1w后,测定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以及Na+,K+,Cl-等血生化指标。结果2组患者分别经过1w的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86.67%,对照组有效率68.89%,2组比较,P<0.05,在RICE原则基础上加小剂量脱水药联合使用的消肿效果明显优于RICE原则,且治疗组对肾功能及电解质无明显副作用。结论小剂量甘露醇联合呋塞米用于严重肢体肿胀的消肿治疗,既能减少甘露醇的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又能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吴天旺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清超灵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胰岛素的关系。方法从我院2012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中选取23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在我院行体检的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超灵敏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检测,观察两组hs-CRP水平,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并对两组患者HOAM-IR指数及HOMA-IS指数进行计算。结果两组研究对象空腹血糖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空腹胰岛素、hs-CRP值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OMA IR指数与HOMA IS指数同对照组比较,具有较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尿酸血症患者,其hs-CRP水平高于健康人群,对胰岛素分泌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具有密切关系。
作者:刘君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结缔组织病致肺间质病变的临床表现特点、生理指标变化及干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3月~2013年10月所收治103例结缔组织病致肺间质病变住院患者进行研究,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并进行血气分析,结合实际情况予以相应治疗,观察干预结果。结果 CTD-ILD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呼吸系统症状及全身症状两个方面,其中DM/PM主要症状以发热、呼吸困难为主,SLE以呼吸困难为主,RA为咳嗽,pSS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所有患者中,咳嗽、呼吸困难、皮肤损害、发热等症状患者较多。103例患者中,36.9%血气分析结果正常,34.9%患者为低氧血症,23.3%为Ⅰ型呼吸衰竭,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较少,所占比例仅为4.9%。DM/PM、SLE、RA、pSS、SSc不同类型疾病血气分析结果存在较大差异。103例患者均应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的不同,治疗方案包括泼尼松单独治疗、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泼尼松联合羟氯喹、泼尼松联合氟米特、泼尼松联合甲氨蝶呤等。其中94例患者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9例患者病情未得到明显控制,无死亡病例。结论 CTD-ILD临床表现以呼吸系统症状及全身症状两方面为主,患者易合并低氧血症,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为目前有效治疗方法,效果较好。
作者:林茂煌;张淇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研究神经根型颈椎病采取手法结合补肾健骨汤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共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手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之上采取补肾健骨汤进行治疗,对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给予对比分析。结果临床治疗以后,治疗组患者的疼痛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采取手法结合补肾健骨汤治疗,可以解除神经根对椎间盘的压迫,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徐志坚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将20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两组(匹多莫德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匹多莫德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匹多莫德口服,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随访一年,详细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T细胞亚群的检测结果。检测同期来我院体检的2~13岁正常儿童T细胞亚群做治疗前对照。结果治疗前RRTI组较对照组CD4+、CD4+/CD8+值明显降低(P<0.05);匹多莫德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匹多莫德组CD4+水平、CD4+/CD8+值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 RRTI患儿T细胞亚群功能明显低下,匹多莫德通过调节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T细胞亚群的平衡,提高了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治疗有明显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申宇站;柯伟群;杨丽容;陈双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