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科
目的 探讨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对胃癌及其癌前病变临床诊断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4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对患者疾病进行诊断,将其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40例用普通胃镜检查的胃癌患者为对照组,比较普通胃镜与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的检测结果,分析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普通胃镜检查的敏感度为42.9%,特异度为73.1%,准确率为62.5%.共聚焦内镜检查的敏感度为92.9%,特异度为80.8%,准确率为85.0%.共聚焦内镜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与准确率均优于普通胃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检测的特异性、准确率、敏感度较高,有利于为患者疾病治疗提供依据,在临床中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芳;石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选取本社区健康服务中心2012年1月~2014年6月接收的医院出院转诊经受过手术治疗的80例神经外科疾病患者作为护理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均分为两个护理小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0例患者术后进行常规门诊药物治疗与护理,观察组40例患者术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社区护理干预、家庭护理干预以及医院护理干预进行社区分层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主要对比项目为神经外科肌力评分、幸福感量表评分和生存质量评分.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经过护理之后身体康复状况良好,生存质量均明显得到改善,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神经外科肌力评分、幸福感量表评分和生存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效果更好.两组患者护理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神经外科疾病患者手术后常规康复护理过程中分别从社区护理干预、家庭护理干预以及医院护理干预三方面加强对患者的社区分层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加快患者的康复,提高护理期间生命质量,因此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冯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补脾肾祛湿热理气血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HBV-DNAYMDD变异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 取66例在我院就诊慢性乙肝HBV-DNAYMDD变异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每组33例,对照组行合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行补脾肾祛湿热理气血合拉米夫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症候总分、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T(丙氨酸转移酶)、DNA指标.结果 治疗后两组指标相比:症候总分(5.12±0.87vs6.91±0.63)分、ALT (58.36±4.95vs76.03±6.21)U/L、AST(51.29±4.45vs68.54±5.61)U/L、DNA(1.32×10 6±4.7×105vs2.48×106±6.2×107),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脾肾祛湿热理气血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HBV-DNAYMDD变异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有效缓解患者病症,减轻患者痛苦,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清科 刊期: 2015年第12期
选取来我院治疗且处于痛风稳定期的患者90例,平均分为A、B、C三组各30例.A组单独予以苯溴马隆, B组单独予以别嘌呤醇,C组予以苯溴马隆联合别嘌呤醇.对比三组病例的治疗总有效率及血尿酸检测值.结果经8w治疗,3组均有显著疗效,总有效率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血尿酸水平下降幅度C组优于AB组(P<0.05).苯溴马隆联合别嘌呤醇使用优于两药单独使用.
作者:麦佩珊 刊期: 2015年第12期
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5年1月Ⅱ型糖尿病患者84例,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2例,干预组由责任护士提供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观察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结果经胰岛素泵治疗及全程护理后所有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水平均得到良好控制,1年后干预组的SAS、SES、SDS平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通过延续性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提示应逐步完善社区服务护理干预,减少老年糖尿病反复住院的次数,从而能有效节约有限的医疗资源.
作者:荣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Bcl-xl、斯钙素2(STC2)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EB病毒的关系.方法 选取耳鼻喉科喉癌手术患者79例,术中采集喉癌组织标本(79例)作为研究组,癌旁正常喉黏膜组织标本(79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STC2、Bcl-xl表达水平,采用原位杂交检测EB病毒编码下小RNA(EBER).结果 研究组Bcl-xl、STC2、、EBER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Ⅲ~Ⅳ期、合并淋巴结转移与低中分化喉癌组织Bcl-xl、STC2、EBER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与高分化喉癌组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BER(+)组Bcl-xl、STC2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EBER(-)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Bcl-xl、STC2与EBER表达呈正性相关(r=0.512,0.605,P<0.05).结论 喉癌组织Bcl-xl、STC2、EBER表达上调,Bcl-xl、STC2在喉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与EB病毒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张群慧 刊期: 2015年第12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盆腔炎所致的慢性疼痛患者14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康妇消炎栓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盆腔炎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57%,对照组总有效率85.71%,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妇消炎栓联合盆腔治疗仪治疗盆腔炎慢性疼痛效果较单一用药更加,并且操作简单,使用安全,是一种值得推荐的盆腔炎治疗方法.
作者:杨晓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选取2013年1~12月本院拟行鼻内镜手术的患者12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排序随机分为干预组65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患者开展鼻内镜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预见性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生理状态、心理状态.入院后,两组患者SAS评分均有下降,干预组患者SAS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h,对照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心率明显高于干预组(P<0.05).在鼻内镜手术围手术期开展预见性护理心理干预,不仅有利于促进患者生理变化的稳定,改善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同时促进了护患和谐,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潘惠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选取本院急诊2014年6月~2015年6月接待的5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安全管理方式随机均分为两组各2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监护,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其中,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满意率、护理差错率、患者投诉率.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护理差错率与患者投诉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安全管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显著提高患者满意率,并降低护理差错率与患者投诉率,临床价值较高,值得借鉴.
作者:陈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随机抽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2014年5月接诊的采取整体护理干预的病毒性肝炎30例作为研究组,而同期接待的采取常规护理的30例病毒性肝炎作为对照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依从率、护理满意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与治疗依从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肝炎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可取得不错的效果,提高治疗依从率与护理满意率,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借鉴.
作者:韦杏荣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对本院2013年2月~2014年5月收治的72例小儿结核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72例结核性脑膜炎患儿经对症治疗和有效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其脑脊液化验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治愈好转的有69例(95.8%),自动出院的有1例(1.4%),死亡的有2例(2.8%),其中发生严重的肺部感染和脑疝死亡的各1例.在患者治疗期间,医护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积极有效的对患儿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以及健康知识宣传教育,不仅提高了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还有效缩短了患者治疗的时间,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何倩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单脐动脉与胎儿畸形类型之间的关系,为产前咨询进行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常规产前超声检查发现的45例单脐动脉孕妇的病例资料,观察、统计单脐动脉的发生位置与合并畸形情况.结果 45例单脐动脉中左侧25例(55.6%),右侧20例(44.4%).单纯性单脐动脉19例(42.22%),合并其他结构畸形26例(57.78%),其中左侧17例(65.38%),右侧9例(34.62%),心血管系统畸形9例,中枢神经系统畸形7例,泌尿系统畸形7例,前腹壁和消化道畸形5例,肢体畸形2例,颜面部畸形4例,其他畸形2例.结论 孕妇应常规做2次以上的三级筛查,对存在单脐动脉的胎儿应密切观察,及时进行干预,降低新生儿畸形的发生率,提高新生儿出生素质.
作者:柯坚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预警制度对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2013年6月~2014年10月入住本院ICU行机械通气的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在此期间,对患者进行NREWS管理.另外选取此前一年半内在本院重症监护病房行MV的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患者未曾接受NREWS管理.NREWS管理实施后,观测两组患者在患者在呼吸机通气72 h后的管路Y型管、进气口、加温湿化器、出气口以及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病原菌培养阳性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通气72h后的管路Y型管、进气口、加温湿化器、出气口以及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病原菌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实施NREWS管理能有效降低VAP的发生,提升护理人员执行力,对住院治疗患者的护理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杰;胡淑芬;赵洁;彭海菁;陈海琴 刊期: 2015年第12期
选取我中心2013年6月~2014年9月收治的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10例.对照组患者均行利培酮治疗,观察组患者均行博思清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00%,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与博思清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相当,但是博思清(阿立哌唑)较为安全,与利培酮相比,博思清的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丁伟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于2013年9月~2014年9月选取出院后未在本社区接受护理服务的60例介入诊疗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时,选择出院后转诊到本社区接受护理服务60例介入诊疗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此组患者给予综合性社区护理服务,包括多样化的健康指导、个性化心理护理、定期回访和交流等,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介入诊疗术后保健知识知晓程度.结果实施综合性社区护理服务的观察组对介入诊疗术后的健康知识的知晓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有效的综合性社区护理服务能提高患者对术后健康知识的知晓程度,对促进介入诊疗术后患者的康复治疗具有深远影响,能促进术后患者的预后恢复,提高了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江丽;和建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将择期行胸科手术需单肺通气的COPD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各30例,电针经穴组(EA组)于取穴选择双侧合谷、足三里;电针非经穴组(EN组)针刺选择每个经穴所在经脉与外侧相邻经脉连线的中点,与经穴相平处,2组均于术前3d开始行双侧电针刺激,选择当天9:00和17:00,每天2次,每次持续时间15 min;对照组(C组)不行任何处理.分别于单肺通气前(T1)、单肺通气30、60、90 min时(T2~4)、术毕(T5)时取颈内静脉血样3ml,分离红细胞,采用郭峰法测定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C3bRR)及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ICR),红细胞C3b受体花环促进率(RFER)和抑制率(RFIR).结果与C组比较,EN组各时间点RC3bRR、RICR、RFER、RFI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EN组和C组比较,EA组T1~5各时间点RC3bRR、RFER升高,RICR、RFIR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经穴可改善COPD患者单肺通气期间的红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杜燕燕;彭学强;杨扬;刘鉴;刘志群;吴论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对本院2013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2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进行培土疏木疗法,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清CA125、CA199指标的变化情况.经过治疗后20例患者血清CA125、CA199水平值均降低,治疗后平均水平值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培土疏木法治疗肝硬化腹水可以降低血清CA125及CA199水平值,对改善临床血清指标具有重要意义,一定程度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作者:卢志锋;吴欣欣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将68例手足口病普通病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单独应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应用阿昔洛韦和清热解毒颗粒服用联合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 d,分别观察两组的临床症状消退、痊愈时间以及治疗有效率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阿昔洛韦联合清热解毒颗粒治疗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利巴韦林.
作者:黄光成 刊期: 2015年第12期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胃溃疡患者70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甲硝唑、西咪替丁以及阿莫西林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以及替硝唑进行治疗,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以及治疗效果,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组通过治疗有效率以及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以及替硝唑三联针对治疗胃溃疡的治疗效果显著,对于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相对较高,应该在临床消化内科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汪之沫;王文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应用宫腹腔镜对不孕症患者进行诊断与治疗.确定患者不孕的病因,比较子宫输卵管造影术与宫腹腔镜对不孕原因的检出率,比较治疗前后的输卵管通畅率,随访术后妊娠情况及有无严重并发症.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为主要不孕原因.子宫输卵管造影术与宫腹腔镜对不孕原因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输卵管通畅率为35.4%,术后输卵管通畅率为81.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半,成功妊娠45例.宫腹腔镜联合中医药治疗不孕症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术后妊娠率高,是诊治不孕症的重要手段.
作者:林婷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