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雪芬
取2013年4月~2014年10月在我院采取全麻下腹部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试验组采用术后针对性护理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期血压、心率指标与躁动程度及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苏醒期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苏醒后不良事故发生率为12.5%,明显低于对照组(4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躁动发生率为15.00%,明显低于对照组(67.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采用相应的麻醉苏醒护理,可显著降低全麻苏醒期的躁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凤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分析比较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癫痫抑郁症状的临床疗效.随机选取接受治疗的200例并发抑郁症状的癫痫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进行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进行艾司西酞普兰系统治疗;于治疗1、2、4周之后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两组经不同药物系统治疗后,与同组基线比较,观察组HAMD评分治疗后第1周便发生大幅度降低(P<0.05);而对照组HAMD评分在治疗后第2周才发生大幅度降低(P<0.05);同时在治疗后第1、第2及第4周观察组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x2=3.150,P>0.05).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均可有效改善癫痫抑郁症状,且艾司西酞普兰更具起效快、疗效好的优点,可作为癫痫伴抑郁症状治疗的首选药物.
作者:陈伟荣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选择本院住院患儿276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各项因素进行分析,统计发生院内感染患儿的风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2768例患儿发生院内感染122例,发生率为4.4%,住院时间和年龄是患儿发生院内感染的高风险因素.儿科病房院内感染发生部位排在前三的是上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分别为50.00%(61/122)、30.36%(34/122)、19.64%(27/122).儿科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较多,临床应制定有效的护理对策,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蓝爱婷;蓝惠琴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对血清IL-1、sIL-2R检测在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情监测中的意义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收集16份急性肝炎患者血清标本(急性肝炎组)、16份慢性肝炎患者血清标本(慢性肝炎组)、16份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慢性重型肝炎组)、16份活动性肝硬变患者血清标本(活动性肝硬变组)以及16份健康人血清标本(正常对照组),采用夹心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IL-1、sIL-2R水平,并分别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 急性肝炎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升高,差异极显著(P<0.01),慢性重型肝炎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慢性肝炎组和活动性肝硬变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sIL-2R比较中,各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升高,其中慢性肝炎组和慢性重型肝炎组与之差异为显著(P<0.05),急性肝炎组和活动性肝硬变组与之差异为极显著(P<0.01).结论 血清IL-1 、sIL-2R参与各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在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中,可通过调整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含量来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刘建纯;王新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用药不良反应的对比分析.方法 在我院2011年3月~2012年6月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患者甲氨蝶呤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布洛芬治疗,治疗期为3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晨僵时间分别为2.2±1.8、5.4±7.6、28±20;对照组的数据参数分别为3.8±2.5、9.5±9.8、49±22.对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晨僵时间均明显少于观察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失眠、嗜睡、头痛、眩晕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各类不良反应症状总和占两组患者百分比分别为8.0%和44%,差异显著.结论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应注意合理用药,从而改善预后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周卉;徐金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对收治的90例胃脘痛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A、B、C三组各30例,A组采用养阴疏肝法治疗,B组采用西药治疗,C组采用养阴疏肝法联合西药治疗,比较三组疗效.C组有效率为95%,明显优于A组和B组(分别为83.3%和80%,P<0.05);C组对药物疗效满意率为93.3%,显著高于A组和B组(分别为73.3%和70%,P<0.05).胃脘痛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养阴疏肝法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利春红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探讨联合用药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选取住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儿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给予硫酸特布它林、布地奈德、异丙托溴安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7.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喘息、肺哕音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药物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可有效控制支气管哮喘的炎症过程,迅速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发作次数,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并推广.
作者:李浩;陆国强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对235例实施先心病手术患儿分为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干预组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非干预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VAP的发生率,分析VAP发生的危险因素,调查患儿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呼吸机治疗时间、长时间体外循环、延迟关胸、应用麻醉、镇静和肌松药物的时间差异是VAP发生的危险因素,两组患儿共发生VAP 78例,干预组20例,VAP发生率为16.95%,非干预组58例,VAP发生率为49.57%,干预组VAP发生率明显低于非干预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长时间呼吸机治疗会导致患者VAP发生率高,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可有效减低VAP的发生.
作者:丘新燕;刘美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血清脂联素水平与不同类型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系,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依照冠心病类型的不同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AMI)4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43例和稳定型心绞痛组(SAP)32例,选取同期体检健康患者45例为对照组(CG),比较分析各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结果 冠心病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AMI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其他冠心病组(P<0.05),SAP组血清脂联素明显大于其他两组(P<0.05),UAP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冠心病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与患者吸烟和总胆固醇无相关性(P>0.05),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腰臀比、胰岛素水平、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呈现负相关(P<0.05),血清脂联素水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现正相关(r=0.55,P<0.05).结论 血清脂联素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与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息息相关,在诊治中需要注意监测血清脂联素水平.
作者:胡俞新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对比分析脑梗塞采用疏血通和丹红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收治的9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入院后,均给予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56%和77.78%,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1例(2.22%)和观察组4例(15.56%),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脑梗塞采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后,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丹红注射液,且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效果较好,预后较佳,可作为脑梗塞治疗的首选药物.
作者:孙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采集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的113例后后循环缺血性单发性眩晕急性期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四诊情况,拟定中医证候要素积分量表,将所有证候频数进行统计.结果113例后循环缺血性单发性眩晕急性期患者中风、痰证患者频数为93例(82.3%),90例(79.64%).而其中有外感病史的患者有50例.后循环缺血性单发性眩晕急性期患者的中医辨证证型主要为以风证、痰证,且外感可能是后循环缺血性单发性眩晕急性发作的诱因之一.
作者:陆敏茹;梁耀基;陈国梁;周围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选取2010年3月~2012年12月于我院就诊并被诊断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3例.对试验组采用整体护理,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试验组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有所缩短,而且住院费用有减少趋势,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率为91.3%,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为60.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杨美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5月所收治的急诊科输液患者9000例和需要采血的输液患者1000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输液患者4500例和需要采血的输液患者500例作为观察组,对其采取一次性新型安全输液、采血两用型针头进行处理,另外输液患者4500例和需要采血的输液患者500例作为对照组,对其采取普通输液针头和普通采血针头进行处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护士针刺伤发生率以及血液污染率等加以观察.观察组护士针刺伤发生率及血液污染率分别为0.0%、2.24%,对照组则分别为1.94%、10.28%,两组相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医院急诊科输液或采血操作过程中,采取一次性新型安全输液、采血两用型针头,操作简单、方便,且针刺伤发生率与血液污染率低,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胡江;徐小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抽选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60例,按接诊顺序分成中西医组和西医组,西医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中西医组在西医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比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中西医组临床治疗好转率(96.7%)和西医组(76.7%)相比,差异性明显(P<0.05).临床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使用中西医结合法,安全性高,可改善患者生活现状,提高好转率,意义重大,值得使用.
作者:吴振龙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选择56例(58耳)诊断明确的突发性耳聋(轻型,听力损失<40dBHL)患者,部分病例主观无听力下降仅有耳鸣.检查高频听力下降,一般语言频率(2~8Hz)以上下降,给予松龄血脉康胶囊及中耳激素灌注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治愈14例(14耳),显效7例(7耳),有效10例(11耳),无效25例(26耳),有效率55.2%.松龄血脉康胶囊加激素中耳灌注治疗突发性耳聋(轻型)效果良好,可作为门诊治疗轻型突发性耳聋理想的方法,尤其适合主观无听力下降仅有耳鸣者.
作者:任贤灵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术前米索前列醇经直肠给药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5月在广东省翁源县中医院妇产科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孕妇114例,随机分为直肠组(经直肠给药,n=58)和口服组(经口服给药,n=56),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 直肠组在宫颈扩张、宫缩幅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口服组(P<0.05);直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口服组(P<0.05).结论 无痛人工流产术前经直肠给米索前列醇可促进宫颈扩张,缩短手术时间,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李柒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用电针天枢穴联合直肠功能训练治疗,对照组口服乳果糖口服液治疗,2w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96.67%,对照组显效率为70.00%.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患者的排便间隔时间、便秘程度、排便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均具有明显的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电针天枢穴联合直肠功能训练治疗中风后便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文祥;蒋冬玲;祝晓忠;廖钰;陈闯;李海荣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心肌梗死预后及心衰死亡率,评价小剂量倍他乐克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在心功能各项指标数据表现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衰加重3例,猝死1例,总死亡率17.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差异显著(P<0.05).采用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可有效减少患者猝死发生率,延缓心衰患者病情继续恶化,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彬;吴继梅;崔义;张明盼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7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芎芍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并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和对照组相比,明显要高;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脂水平改善情况明显比对照组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本次研究结果的分析可知,采用芎芍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所获疗效明显且良好,具有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作者:陈立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随机收集我院神经外科于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60例住院患者,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健康宣教.结果干预组的满意度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服药依从性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神经外科护理中实施健康宣教,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服务质量,有利于患者更好地配合手术、护理工作,值得推广.
作者:林彭淑中 刊期: 201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