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辉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和纳洛酮辅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治疗组患者的LVESV、LVEF等左室收缩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有统计学意义.纳洛酮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中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效果,对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涂龙;徐浩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90例实施微创性血肿清除术的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早期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以及脑水肿体积大小.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脑水肿体积均明显变小,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针对微创血肿清除后脑出血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早期高压氧进行治疗,能明显降低患者的脑水肿体积以及神经功能评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范宏军;韩德清;罗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并确诊的小儿支气管炎患儿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儿均进行止咳、保持呼吸通畅、抗病毒等常规治疗.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予以乳糖酸阿奇霉素,对照组予以乳糖酸红霉素注射液.经一段时间治疗后进行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并统计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经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缓解,其中观察组治疗患儿的总有效率是94%,对照组治疗患儿的总有效率是71%,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有4例患儿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其不良反应率是11.4%,对照组中不良反应13例,不良反应率37.1%,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炎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的优点,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曾君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选取120例颌面骨折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骨间钢丝结扎固定术,观察组应用钛板坚强内固定术.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总时间、感染的发生率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颌面骨折的治疗中,钛板坚强内固定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感染的复发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张文兵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选取我院从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CT与MRI检查,并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优缺点.通过研究表明,应用MRI检查颅脑外伤患者,其检出脑挫裂伤、硬膜下出血或积液及眼鼻耳损伤病症例数高于CT检查,但检出颅骨骨折、蛛网膜下腔出血病症例数低于CT检查;CT检查时间显著快于MRI,首次扫描失败例数明显低于MRI检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应用CT与MRI两种检查方法对颅脑外伤患者进行检查,各有优缺点,综合两种检查方法对诊断颅脑外伤疾病具有一定的互补作用,但MRI检查速度慢且限制较多,因此颅脑外伤应首选CT检查.
作者:谢丽锋 刊期: 2015年第18期
将4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缓解情况及凝血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0.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含量(3.5±1.5、3.5±2.4g/L显著优于对照组3.3±0.2、2.2±0.3g/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针状和预后作用,降低出血风险,且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宗一;蒋健聪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选择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老年泌尿系统结石患者126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气道弹压碎石术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作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一期碎石成功率、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输尿管镜下行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老年泌尿系统结石的临床疗效确切、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谭祈勇;陈刚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采用被动凝集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分析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季节的阳性率.90例患儿中,总阳性率35.6%.其中,男性抗体阳性率为32.1%,女性中抗体阳性率为42.5%,男女比例差异明显(P<0.05);夏季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为21.7%,冬季为50.1%,两者差异明显(P<0.05),春、秋季为33.3%及35.1%,差异不明显(P>0.05);3岁以下组的阳性率为23.8%,3~5岁阳性率为50.0%,5岁以上组阳性率66.7%,可见年龄不同阳性率有所差异(P<0.05).运用被动凝集法对肺炎支原体抗体进行检测,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作者:叶秀仪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左甲状腺素联合甲巯咪唑临床治疗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效果.方法 选择40例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患者,给予甲巯咪唑治疗,患者甲状腺功能基本正常后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继续给予甲巯咪唑,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左甲状腺素.治疗3、6个月时,对两组甲状腺体积、血清FT3、FT4、TSH水平进行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两组甲状腺体积明显减小,且观察组甲状腺体积(12.4±9.7)ml,明显低于对照组(14.6±9.4ml)(P<0.05);治疗后,两组FT3、FTr4水平显著减小,且观察组FT3、FT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TSH水平明显提高,且观察组TS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左甲状腺素联合甲巯咪唑对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有效缩小患者甲状腺体积,改善血清FT3、FT4、TSH水平.
作者:林奉森;傅铮;戴标 刊期: 2015年第18期
抽取在我院接受牙周基础治疗的48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患有侵袭性牙周炎.结果治疗前患者的出血指数为2.81±0.94,菌斑指数为1.93±0.94,临床附着丧失指数为3.3±1.83,牙周探诊深度为3,5±1.93.治疗后患者的出血指数为0.76±0.91,菌斑指数为0.78±0.45,临床附着丧失指数为1.92±0.81,牙周探诊深度为2,13±1.04.治疗前后48例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采用牙周基础治疗方法对侵袭性牙周炎进行治疗, 临床效果显著,且患者能够在较短时间内缓解不良症状,因此值得在齿科临床实践中推广.
作者:沈明寅 刊期: 2015年第18期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3月~2015年1月收住的92例被确诊为患有ICU综合征的重症监护病房的老年人患者,检测患者血浆BNP水平,根据诊断结果分为单纯ICU综合征组(对照组,n=45)和ICU综合征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组(观察组,n=47).检测并对比分析入院时对照组和观察组的BNP水平差异,并对ICU综合征并急性心力衰竭组治疗前与治疗1、2、3个月后血浆BNP水平和症状进行比较和相关分析.治疗前观察组患者血浆BNP水平为1657.3±38 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3.6±42pg/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BNP水平与治疗前相比下降较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其下降程度与症状改善程度呈正相(r=0.643).血浆BNP是协助诊断、评估老年ICU综合征并急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病情严重度及监测治疗效果的一个较为敏感性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劲松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蓝光照射和口服金双歧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服茵栀黄口服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黄疸消退情况.结果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方面治疗组有2例患儿发生腹泻现象,对照组有4例患儿发生腹泻现象,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金双歧、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也即是三联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好,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凤小荣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探究脑梗死后情感障碍和脑神经功能部位损害与患者发生情感障碍和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脑梗死患者,其中认知功能障碍80例为A组,情感障碍40例为B组,选取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者60例为C组,分别测定其认知功能、情感障碍功能,并进行CT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A、B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与情感功能评分与C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明显低于B组,情感功能评分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病灶对患者造成的认知、情感功能障碍影响明显高于右侧病灶;额叶、颞叶脑神经损伤对认知功能影响较大,顶叶、颞叶、额叶部位的脑损伤对情感功能影响较大;不同脑神经损伤部位对脑梗死患者认知、情感功能障碍的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发生认知障碍与情感障碍的概率较大,且与脑神经功能损害部位有显著相关性,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作者:邓嵘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选择入住我院的剖宫产产妇157例,随机分为2组,对A组的产妇在麻醉前进行留置导尿管,B组产妇在麻醉后进行留置导尿管.观察产妇在留置导尿管前后期的心率和血压、疼痛等级和舒适度等情况.结果发现B组产妇的心率、血压趋于正常,疼痛感觉小,较为舒适.麻醉后实行留置导尿管可以缓解产妇的不良情绪和紧张心理状态,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产妇的菌尿、刺激感和尿道胀痛等不良反应,所以剖宫产产妇麻醉后是留置导尿管的佳时期.
作者:王妙玲 刊期: 2015年第18期
探讨胸腔镜微创手术对自发性气胸的治疗效果.抽取接诊的76例自发性气胸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行胸腔镜微创手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胸手术.观察两组手术效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为5.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208 ,P<0.05).对自发性气胸患者行胸腔镜微创手术具有创口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势,且术后并发症低,有效提高了患者的康复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银庆刚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选取98例RAK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而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利用CPM机进行CPM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康复前后的效果.观察组患者康复前后的膝关节主动屈曲度、主动伸直度及WOMAC评分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24%、病情复发率为14.29%、下肢活动受限发生率4.0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2.86%、病情复发率为38.76%、下肢活动受限发生率18.37%;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CPM对RAKA患者的康复具有确切效果,可显著提高RAKA患者膝关节的活动度及功能,改善RAKA患者的预后,具有临床可行性.
作者:马绮文;欧英慧;黎志峰;张红卫 刊期: 2015年第18期
2012年2月~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共77例,按照手术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A组和B组两组,其中A组42例,应用全椎板或半椎板切除减压加椎弓根钉内固定椎旁植骨融合术对患者进行治疗,B组35例,应用单纯椎板间开窗减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对比分析两组治疗优良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A组的治疗优良率为92.9%,并发症发生率为4.8%;B组的治疗优良率为91.4%,并发症发生率为5.7%.经过手术治疗后,两组均获得了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在对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治疗时,应以患者的具体病情为依据,进行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使患者在术后能够尽快康复.将融合组手术与单纯减压组的手术情况进行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疼痛感明显减轻,生活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作者:苏华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将2012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80例纳入研究,根据透析过程护理方式不同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舒适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透析依从性、透析效果以及透析过程中不良情绪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透析依从性优于对照组;透析后3个月时,血肌酐和尿素氮含量低于对照组:透析过程中的HAMA评分和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舒适护理有助于提高透析依从性、改善透析效果、缓解透析过程中的不良情绪反应,是血液透析时理想的护理方法.
作者:赵美萍 刊期: 2015年第18期
我院2013年3月~2014年5月收治的男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4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采用协同护理方法)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各73例,通过对疼痛状况的改善、疼痛对情绪影响的改善、疼痛影响日常生活状况的改善、护士对疼痛反应的快慢,疼痛护理的质量,患者对疼痛描述的准确性,家属帮助控制疼痛效果的满意度测评;两组护理后疼痛程度检测结果比较,评价协同护理模式对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患者疼痛控制的效果.两组护理后,疼痛状况的改善、疼痛对情绪影响的改善、疼痛对日常生活影响的改善、护士对疼痛反应的快慢、疼痛护理的质量、患者对疼痛描述的准确性、家属帮助控制疼痛的效果满意度测评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疼痛减轻程度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协同护理模式通过护士、患者、家属、医生的协同作用,从患者生理、心理、内外环境方面,缓解了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患者术后的疼痛,达到了药物与非药物结合的镇痛效果.
作者:刘丽秀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到我院就诊的9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孟鲁司特+雾化吸入治疗)各4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EV1、PEF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43/46),对照组为78.26%(36/46),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支气管哮喘中联合应用孟鲁司特和雾化吸入治疗,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王金生 刊期: 2015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