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绮文;欧英慧;黎志峰;张红卫
采用随机分组法,将123例小儿功能性腹痛患儿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采用足三里穴隔蒜灸结合口服四磨汤口服液.对照组58例,采用维生素B、吗丁琳、谷维素等胃动力药和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的药物进行一般治疗.两组均7d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治疗结束半年后随访统计疗效.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进行饮食指导.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31%和77.59%,治疗组中显效为64.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03%.经统计学处理,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隔蒜灸足三里结合四磨汤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疗效优于一般性治疗,且操作简单,家长小儿均容易接受,具有推广优势.
作者:曾展华;龚志勇;蔡炼东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选取新生儿科住院患儿711例,同时检测血清PCT检测和全血hs-CRP,利用ROC曲线对检测数据分析.结果ROC曲线分析结果以PCT0.25ug/ml为阳性,hs-CRP结果0.960为佳的阳性截断值,PCT和hs-CRP存在相关性(P<0.05).PCT与hs-CRP可作为新生儿感染早期诊断指标.
作者:冯广满;蒋旺珍;罗配红;吴见欢 刊期: 2015年第18期
对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开展微创双侧脑室外引流术后治疗的42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治疗情况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1个月采用GOS预后评分量表评价近期疗效.所有患者随访至2014年12月,末次随访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评价治疗效果.结果35例患者行微创双侧脑室外引流术成功,血肿于2w内清除.3例患者术后发生再出血,转为开颅血肿清除术,死亡7例,总有效率为83.33%(35/42).术后无消化道出血及颅内感染病例,3例术后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7.14%;35例患者中GOS预后评价优6例,良10例,可19例,优良率为45.7%(16/35);存活患者平均随访7.8个月,ADL分级情况为Ⅰ级6例,Ⅱ级11例,Ⅲ级11例,Ⅳ级6例,V级1例,生活自理率为48.57%(17/35).微创双侧脑室外引流术疗效肯定,易为患者和家属接受,手术时机和适应症的把握是成功的可靠保证.
作者:李健文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选取2011年12月~2014年05月我院收治的瘢痕疙瘩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单纯采用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观察组采用曲安奈德联合氟尿嘧啶局部注射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4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显著(P<0.05).相比于单纯采用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曲安奈德联合氟尿嘧啶局部注射治疗瘢痕疙瘩具有较高的临床效果,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减轻不良反应,缓解患者病情,值得推广.
作者:邓凡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分析养生护理干预对社区慢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制定更优的社区慢病护理方案.方法 选取我社区2012年5月~2014年5月就诊的102例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社区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针对性的养生护理干预,干预周期持续4w.结果 观察组患者WHOQOL-BREF生活质量评估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及环境四个领域部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经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94.1%)高于对照组患者(76.5%),经x2检验,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养生护理干预可以更有效的提升社区慢病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及环境全方面的生活质量,更加符合患者与家属的护理需求,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王荣;叶强;邹礼军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采用过度通气和静脉注射碳酸氢钠等综合措施预防小儿外科腹腔镜手术中CO2气腹造成高碳酸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于我院住院的行腹腔镜手术的患儿120例,随机分为A、B、C、D四组,采用全麻,设定使用相同的9~10mmHg气腹压力,A组气腹一开始就进行过度通气进行麻醉干预;B组手术一开始静脉注射碳酸氢钠,术中按照正常呼吸通气参数进行通气,C组则同时采用术前注射碳酸氢钠和术中进行过度通气进行麻醉干预的方法;D组则不注射碳酸氢钠且术中按正常呼吸通气参数进行通气的麻醉方法.在术前5min、术中10min、术后10min进行血气分析监测,以pH和PCO2作为观测指标,对比四组病人术中、术后pH和PCO2,如P<0.05则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果 (1)A、B、C、D四组相比较,A组、B组均出现1例高碳酸血症患儿,发生率均为3.3%,C组未出现高碳酸血症,D组出现2例高碳酸血症患儿,发生率为6.7%.C组综合干预组高碳酸血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干预及其他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四组不同时间段pH值比较四组相比较,术中pH值均下降,术后四组均有所上升,但均为达到术前水平,C组升高更明显,aP<0.05,bP<0.05,cP<0.05;bP<0.05;A、B两组相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eP>0.05,A、B组与D组相比较,pH明显术后升高更明显,dP<0.05.四组不同时间段PCO2值相比较,术中PCO2值均有所升高,术后均有所下降,C组与其他组相比较,术中升高较少,恢复较快,具有统计学意义,aP<0.05,bP<0.05,cP<0.05;A、B两组相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eP>0.05,A、B组与D组相比较,pH明显术后升高更明显,dP<0.05.结论 综合措施预防小儿外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高碳酸血症临床效果明显,更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的恢复,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叶宏立;潘惠颜;李日长;张建华;黄漫 刊期: 2015年第18期
我院2013年3月~2014年5月收治的男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4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采用协同护理方法)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各73例,通过对疼痛状况的改善、疼痛对情绪影响的改善、疼痛影响日常生活状况的改善、护士对疼痛反应的快慢,疼痛护理的质量,患者对疼痛描述的准确性,家属帮助控制疼痛效果的满意度测评;两组护理后疼痛程度检测结果比较,评价协同护理模式对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患者疼痛控制的效果.两组护理后,疼痛状况的改善、疼痛对情绪影响的改善、疼痛对日常生活影响的改善、护士对疼痛反应的快慢、疼痛护理的质量、患者对疼痛描述的准确性、家属帮助控制疼痛的效果满意度测评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疼痛减轻程度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协同护理模式通过护士、患者、家属、医生的协同作用,从患者生理、心理、内外环境方面,缓解了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患者术后的疼痛,达到了药物与非药物结合的镇痛效果.
作者:刘丽秀 刊期: 2015年第18期
总结分析进行血液透析患者95例的护理经验.对低血压者采取护理措施后,自行缓解持续治疗101次;输入生理盐水后再次治疗29次;终止透析治疗5次,血液透析患者在治疗后的成功完成率达96%.血液透析中患者低血压做好各项预防及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张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将11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正骨组、正骨组、热敏灸组各38例,观察各组治疗2个疗程和治疗后3个月的临床疗效.热敏灸正骨组近期、远期愈显率分别为92.1%、81.6%,均明显高于正骨组的68.4%、63.2%与热敏灸组的65.8%、57.9%(P<0.05).运用热敏灸联合正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良好的近期临床疗效,而且远期的复发率低.
作者:黄晓辉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选择我院2012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7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选择玻璃酸钠与得宝松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31%,明显较对照组(71.79%)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无差异,经治疗后均有下降,但是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玻璃酸钠与得宝松联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可取得较高安全性,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邓智彬;易里力;陈辉;蒋飞鹏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到我院就诊的9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孟鲁司特+雾化吸入治疗)各4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EV1、PEF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43/46),对照组为78.26%(36/46),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支气管哮喘中联合应用孟鲁司特和雾化吸入治疗,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王金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60例,将其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对比.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哮喘症状评分和晨起时大呼吸流速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孟鲁司特钠佐治成人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永强 刊期: 2015年第18期
收集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共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患儿使用阿奇霉素分散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喉咽清口服液进行治疗,将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家属满意度进行观察和对比.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观察组患儿的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治疗过程中使用阿奇霉素分散片联合喉咽清口服液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而且用药安全可靠,有助于促进患儿康复,使患儿家属更加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云平;梁转欢;王衍洪;刘惠强 刊期: 2015年第18期
依据纳入/排除标准共选取55例甲状腺乳腺手术患者并随机分组;两组患者均于麻醉诱导成功之后给予七氟醚、阿曲库铵行麻醉维持;于手术结束前10min,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对照组给予芬太尼,比较两组术后躁动发生情况、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等.结果观察组躁动率为10.7%,较对照组(18.5%)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离开麻醉后监测治疗室时间值分别为21.0±4.2、31.8±6.2mi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右美托咪定抑制七氟醚麻醉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优于芬太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蓉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随机选取2012年2月~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化疗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常规化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将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以及疾病控制率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将芪杞祛痰合剂联合化疗应用到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有助于化疗的顺利完成,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侯卫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我院眼科收治的60例双眼矫正视力相等或差一行的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采用卡洞法检查将患儿分为主视眼组与非主视眼组.对所有患儿使用阿托品散瞳以检查其眼睛的矫正视力和屈光度,并对其进行双眼同量弱视治疗,在治疗后第1、2、4、8个月检查患儿主视眼与非主视眼矫正视力的基本治愈率和进步行数.结果经同量治疗1个月后,患儿主视眼的基本治愈率及矫正视力的进步行数较非主视眼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量治疗2、4、8个月后,患儿主视眼与非主视眼的基本治愈率及矫正视力的进步行数无明显差异(P>0.05).对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进行同量治疗,短期内主视眼的疗效优于非主视眼.
作者:杨萍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选择2014年11月~2015年7月在西安市某三甲医院进行治疗的38例甲状腺囊性病变患者,运用随机数字双盲法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19例患者采取细针穿刺抽吸结合硬化方式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观察组19例患者采取超声介入性治疗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约为94.74%(18/1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68%(14/19),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FT3、FT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超声引导下介入性治疗甲状腺病变的临床疗效更为理想,具有较高的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张申震 刊期: 2015年第18期
将14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70例.两组均予以冠心病常规治疗,A组加用氯吡格雷治疗,B组加用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显著高于B组的74.29%(P<0.05);两组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降低,且A组显著低于B组(P<0.05);A组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43%,显著低于B组的14.29%(P<0.05).氯吡格雷辅助治疗冠心病能够有效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改善临床疗效并减少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贻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120例行PICC置管辅助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正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了PICC置管并发症的护理.比较两组在导管脱出、导管堵塞、静脉炎、导管相关性感染、等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研究组中的结直肠癌患者的导管脱出、导管堵塞、静脉炎、导管相关性感染、等一系列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进行PICC置管的结直肠癌辅助化疗的患者采取并发症的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的减少化导管脱出、导管堵塞、静脉炎、导管相关性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并能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庄芹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选择入住我院的剖宫产产妇157例,随机分为2组,对A组的产妇在麻醉前进行留置导尿管,B组产妇在麻醉后进行留置导尿管.观察产妇在留置导尿管前后期的心率和血压、疼痛等级和舒适度等情况.结果发现B组产妇的心率、血压趋于正常,疼痛感觉小,较为舒适.麻醉后实行留置导尿管可以缓解产妇的不良情绪和紧张心理状态,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产妇的菌尿、刺激感和尿道胀痛等不良反应,所以剖宫产产妇麻醉后是留置导尿管的佳时期.
作者:王妙玲 刊期: 2015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