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王家松;刘安秀

关键词:急诊内科, 重症心力衰竭, 美托洛尔,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
摘要:选取2011年2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急诊内科心力衰竭常规治疗手段,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及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治疗。随访1年,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YHA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浆脑钠肽(BNP)变化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NYHA心功能分级、LVEF及BNP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在急诊内科治疗中使用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心功能和预后,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高频电刀联合高速涡轮机在埋伏牙拔除中的运用

    采用回顾分析方法,对本院2015年3~8月门诊埋伏牙拔除时,联合使用高频电刀和高速涡轮机的患者进行分析,观察其术后反应情况。全部96例病例中,2例干槽症,1例术后疼痛,其余患者的术后感觉均良好。使用高频电刀联合高速涡轮机拔除阻生牙的治疗方法,术后反应较小,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姜珊;康小明;彭玉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选取收治的老年COPD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入院的检查排除COPD的老年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调查问卷法回顾性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病理特征,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BMI、吸烟情况、饮酒情况、家族病史、文化程度、户外活动、FEV1%、FEV1/FVC%、血清钙、血清磷、血清镁、尿素氮、胆固醇、肺外感染及肺炎,并做统计学分析。两组年龄分组吸烟情况、家族病史、户外活动、FEV1%、FEV1/FVC%及肺炎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在年龄、性别、身高、体重、BMI、吸烟情况、饮酒情况、文化程度、血清钙、血清磷、血清镁、尿素氮、胆固醇、肺外感染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OR=2.52,95%CI=1.61~5.38,P=0.033)、吸烟情况(OR=5.18,95%CI=1.58~21.33,P=0.008)、家族病史(OR=3.04,95% CI=1.42~7.34,P=0.026)、FEV1/FVC%(OR=1.52,95%CI=1.46~8.99,P=0.021)和肺炎(OR=12.73,95%CI=3.52~18.44,P=0.004)是影响老年COPD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吸烟、家族病史和肺炎是影响老年COPD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谭政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探讨品管圈在手足口病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选择收治的93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将品管圈应用于护理工作中,比较两组护士考核成绩、护理质量评分、护理出错率、家属满意率、患儿依从性。观察组护士考核成绩、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出错率为4.3%,低于对照组;患儿依从性、家属满意率分别为95.7%、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在手足口病患儿护理中的应用,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强化护理措施执行力度与规范性,提升患儿依从性与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会娥;汪友兰;肖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莫西沙星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疗效研究

    选取呼吸科住院治疗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莫西沙星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肺功能指标FEV1和FEV1/FVC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FEV1和FEV1/FVC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莫西沙星是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安全有效的抗菌药物,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能减轻气道阻力和肺内过度充气,将两者联合治疗能有效缓解COPD急性加重期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指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龚维英;薛飞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伴心包积液的临床效果观察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来院治疗的尿毒症伴心包积液患者60例,均行血液透析治疗,经超声心动图检测所有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左心室后壁心包积液量。结果透析后 1个月有心包积液30例(50.00%),透析后3个月有心包积液15例(25.00%),与透析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心包积液量呈明显下降趋势。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伴有心包积液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减少心包积液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立英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37例男性尿道断裂的人性化护理措施与效果分析

    选择我院2014年1~10月收治的37例尿道断裂患者,均采取基础护理加人性化护理方案进行全方位的护理,观察患者护理期间的病情、情绪,以及合并症状态变化。经人性化护理措施预防及保护,治疗后患者疾病恢复状态良好,疗效显著,护理有效率97.45%,未见1例并发症。人性化护理措施的宗旨在于稳定患者情绪,从患者角度出发,预防一切有可能危机患者健康的风险与因素,以大限度提升治疗效果、护理工作水平,其发展意义重大。

    作者:尚慧敏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经皮锥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按入院编号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经皮椎间孔镜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好转率、临床相应指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实施经皮椎间孔镜治疗,安全、可靠,可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加快康复进度,意义重大,值得使用。

    作者:彭俊;钱玉强;葛驰;袁堂波;许菁;王强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与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分析

    选取我院116例肱骨干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MIPPO组和手法复位组各58例,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骨折愈合时间来分析两种手术形式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手法复位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均低于MIPPO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MIPPO住院时间长、成本较高,手法复位组住院时间短、治疗费用低,两种方式比较以后者更佳,且手法复位外固定无创伤,适用于手术耐受度较低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秦水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探讨

    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效果。选取治疗的80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对照组给予动力髋螺钉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2.5%,对照组为7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率为5%,对照组为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效果良好,并发症少,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苏华生;甘心荣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278例颈动脉及锁骨下动脉斑块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

    采用多普勒超声对患者颈部动脉扫描,查看血流束是否正常,诊断患者血管情况。50~59岁年龄组患病率为72%,60~69年龄组患病率为89.5%,70~79年龄组患病率为93.4%,80~85岁年龄组患病率为94.1%。斑块常见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及锁骨下动脉起始处。年龄越大的患者出现颈动脉及锁骨下动脉斑块的几率更高。

    作者:刘振林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增强扫描CT值在骨巨细胞瘤诊断中的价值

    将收治的112例疑为骨巨细胞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T增强扫描,将术前CT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对比骨巨细胞瘤和非骨巨细胞瘤增强扫描前后的CT值。112例患者术后经病理检查证实为骨巨细胞瘤82例,非骨巨细胞瘤30例(包括管膜瘤10例、动脉瘤样骨囊肿20例)。骨巨细胞瘤组和非骨巨细胞瘤组增强扫描前的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巨细胞瘤组增强扫描后的CT值显著高于非骨巨细胞瘤组(P<0.05)。病变边缘硬化、病变内有短小骨嵴是骨巨细胞瘤的典型CT表现。增强扫描CT值能够为骨巨细胞瘤诊断提供有效依据,98HU是骨巨细胞瘤增强扫描的佳CT临界值。

    作者:张晓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骨皮质剥脱联合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长骨骨不连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入选四肢长骨骨不连病人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进行锁定接骨板内固定与骨皮质剥脱术联合治疗,对照组仅进行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关节活动度、肌力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研究组临床有效率为8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关节活动度、肌力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等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发生愈合畸形、置入物松动、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肢长骨骨不连病人进行锁骨接骨板内固定与骨皮质剥脱术联合治疗,效果确切,可显著提高病人的关节活动度及肌力水平,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万贵章;庞建文;许金;许富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咽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2年4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咽食管反流性咽喉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等奥美拉唑、多潘立酮等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磷酸铝凝胶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采用磷酸铝凝胶辅助治疗咽食管反流性咽喉炎可促进症状消退,同时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瑞开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双心室起搏治疗心力衰竭伴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分析

    分析双心室起搏治疗心力衰竭伴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选取接受治疗的心力衰竭伴心房颤动患者32例,在手术实施之前,先通过超声心动图像扫描心尖四腔、心尖二腔、心尖长轴切面以及心底短轴、乳头肌短轴、心尖短轴切面图像,随后进行脱机分析,然后对患者开展植入双心室起搏器手术,手术后1个月分析术前术后的心功能状况。所有接受双心室起搏治疗的患者心功能障碍症状都有明显好转。术后心功能分级、心电图QRS波宽、左心室射血分数、二尖瓣反流等各项数据较术前都有改善,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临床上在治疗心力衰竭伴心房颤动时,应给予双心室起搏手术治疗。

    作者:汤建武;张永筠;王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急性颅脑损伤中核磁共振成像与CT诊断价值对比研究

    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受伤入院后24h内分别进行CT和MRI两次检查,比较两组方法检查急性颅脑损伤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发现异常部位的一致性。结果MRI检查颅脑损伤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与CT检查对比均显著提高,脑叶挫伤、脑深部挫伤及蛛网膜下腔出血CT与MRI检查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但两种方法检出颅骨骨折的一致性较差。 MRI应用于急性颅脑损伤的诊断较CT检查其诊断的准确性等到显著提高,降低漏诊率,误诊率,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韦利娥;罗瑛译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大脑中、脐动脉及静脉导管彩超检查在胎儿窘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进行产检出现胎儿窘迫症状且在我院分娩的单胎产妇100例做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于我院进行产前检查,无明显异常且在我院分娩的健康单胎产妇100例做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胎儿脐动脉、大脑中动脉以及静脉导管的相关数据差异。观察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胎儿大脑中动脉的S/D、RI以及PI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胎儿脐动脉的S/D、RI以及PI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DV-S、DV-D、DV-A数值均低于对照组,S/A值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7分52例,占52.00%,对照组7例,为7.00%。观察组Apgar评分≤7分的新生儿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大脑中动脉、脐动脉、静脉导管彩超检查在胎儿窘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美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缺血性脑卒中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0例,分为伴发OSAS患者组(A组)31例和非OSAS的患者组(B组)39例。比较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g)水平、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发生率。结果 A组hs-CRP、HCY、Fg水平、颈动脉IMT及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OSAS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炎症反应、高HCY血症、凝血异常等改变及其所致的动脉粥样硬化可能是OSAS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

    作者:张建勋;刘志强;万和斌;曹家驹;高秀先;温洪周;师访;汪进丁;任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胸部超声在肺炎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选取收治的疑似肺炎患者51例,均进行胸部超声及胸部CT检查,以胸部CT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胸部超声检查诊断肺炎的价值。以胸部CT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胸部超声检查诊断肺炎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91%、71.43%、88.24%、95.24%、55.56%。胸部超声与胸部CT诊断肺炎的一致率和Kappa值分别为88.24%、0.5565。胸部超声诊断肺炎与胸部CT检查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应用于临床肺炎的诊断。

    作者:陈加仕;郭勤生;何新为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CT定向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适应证研究

    入选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研究组进行CT定向钻孔引流疗法,对照组进行常规小骨窗开颅手术,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引流时间、总血肿抽吸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研究组住院时间、引流时间、总血肿抽吸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再出血率为8.3%(4例)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1%(1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9,P=0.02);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脑出血进行CT定向钻孔引流法高度微创,操作简便,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向胜;李永琦;曾祥武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整体护理干预对改善焦虑症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随机选择接受治疗的130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平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组,试验组给予整体护理干预,对照组仅按照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比较。试验组满意度为92.3%,高于对照组的75.4%(P<0.05)。试验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生活质量提高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在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卫东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